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花江支流梧桐河流域河流生态径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光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研究河流生态径流,对维持河流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梧桐河主要控制站-宝泉岭站1951-2013年逐月天然径流为基础,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频率排位法分别计算该站最小(大)生态径流,参考RVA法,以逐月频率法计算河流适宜生态径流阈值... 研究河流生态径流,对维持河流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梧桐河主要控制站-宝泉岭站1951-2013年逐月天然径流为基础,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频率排位法分别计算该站最小(大)生态径流,参考RVA法,以逐月频率法计算河流适宜生态径流阈值,运用Tennant法评价上述计算值,并分析河流生态径流满足程度;同时,分析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以及未来水利发展对河流生态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排位法计算的最小、最大生态径流过程更利于维持河流生态健康和稳定;在非汛期的1-2月和12月,河流容易遭受极端流量条件,但大部分月份河流的流量条件对河流生境都是比较有利的;关门嘴子水库及关门嘴子灌区的建设会进一步提高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同时宝泉岭站断面4-11月的最小生态径流和敏感期(4-8月)正常生态需水可能得不到满足,未来可尝试通过关门嘴子水库及细鳞河水库的综合调度,以确保下游河流生境尽量处在一个较为有利的流量条件下。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未来流域科学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径流 生态径流 生态径流满足程度 宝泉岭站 梧桐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的梧桐河流域河流生态基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越 周光涛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7-172,共6页
为合理确定我国北方径流季节丰枯显著变化河流的生态基流,对年内展布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为例,基于宝泉岭水文站1951—2018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依据流域季节划分时段,计算各季不同时段90%频率月径流量与多年... 为合理确定我国北方径流季节丰枯显著变化河流的生态基流,对年内展布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为例,基于宝泉岭水文站1951—2018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依据流域季节划分时段,计算各季不同时段90%频率月径流量与多年平均月径流量的同期均值比。结合多年平均月径流过程,确定了梧桐河生态基流;依次与年内展布计算法、Tennant法、频率排位法、逐月最小值法计算结果比较,分析本次改进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次改进法计算的1~12月生态基流均大于年内展布计算法的;各季生态基流对应的流量条件对河流生境影响程度依次为“中”“中”“中-好”“非常好”。本次改进法与频率排位法计算的生态基流年总量相同,4~11月生态基流差别不大,本次改进法计算的12月~次年3月生态基流稍大。总体上,本次改进法计算的生态基流更有利于维持河流生境健康与稳定,其径流过程更能体现河流对径流丰枯的季节性需要;研究成果对梧桐河流域生态评价、治理与保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 月径流 生态基流 梧桐河流域
下载PDF
梧桐河流域水文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连梅 崔香春 肖淑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5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分析了梧桐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及降水、蒸发、暴雨洪水、径流、水质等水文特性。
关键词 梧桐河流域 水文特性 自然地理概况 降水 蒸发 暴雨洪水 径流 水质
下载PDF
三江平原梧桐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学义 徐淑琴 宋军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0年第2期90-91,共2页
本文着重对三江平原梧桐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开发提出了利用 8种工程措施 ,做好防护工作 。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梧桐河流域 水土流失 防护 水土资源 自然灾害
下载PDF
梧桐河流域蓄水工程可供水量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龙辉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依据梧桐河流域蓄水工程的来水、用水条件和水库观测资料情况,分别采用长系列调节计算法、典型年法和简化计算法计算了流域内蓄水工程的可供水量,认为这些计算方法实用,计算结果比较合理。
关键词 蓄水工程 可供水量 梧桐河流域
下载PDF
梧桐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合理配置 被引量:5
6
作者 姜圣秋 赵艳波 +1 位作者 刘正茂 李红艳 《东北水利水电》 2006年第7期26-27,29,共3页
文中分析了梧桐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梧桐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变化趋势,建议应从蓄水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及加强水源植被恢复入手,来合理配置水资源。
关键词 水资源合理配置 生态水文过程 梧桐河流域
下载PDF
梧桐河流域节水潜力分析
7
作者 吕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年第4期236-237,共2页
为实现梧桐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总体目标,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用水指标,在分析2000年梧桐河流域各业取用水情况下结合流域内的经济发展规划,对2010年各业节水潜力进行分析计算,并制定相应节水方案。
关键词 梧桐河流域 节水 潜力分析 标准 现状
下载PDF
浅谈流域水资源的统一优化配置
8
作者 刘茂祥 《价值工程》 2010年第30期123-124,共2页
随着水稻粮食生产的发展,黑龙江省水资源日益趋于紧张。应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优化配置水资源,避免流域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水利纠纷发生。供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梧桐河流域
下载PDF
鹤岗强降水的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海波 王洪波 侯绪丽 《黑龙江气象》 2014年第2期25-26,30,共3页
1引言 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在很多方面将导致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发,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也必然会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鹤岗地区极端天气灾害频繁发生,2009年,鹤岗地区出现了春末夏初百年一遇的大旱。而2005年7月28... 1引言 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在很多方面将导致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发,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也必然会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鹤岗地区极端天气灾害频繁发生,2009年,鹤岗地区出现了春末夏初百年一遇的大旱。而2005年7月28-29日鹤岗暴雨降水量达116.7 mm,导致鹤岗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梧桐河流域超过警戒水位,达到鹤岗建站以来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岗地区 危险性评估 强降水 梧桐河流域 全球变暖 极端天气 气候事件 灾害损失
下载PDF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Kashmir Issue in the Region: A Perspective on Indus Water Issue
10
作者 王旭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1年第B12期43-50,共8页
关键词 梧桐河流域 克什米尔 水问题 社会经济
下载PDF
关门嘴子水库施工期水文监测探析
11
作者 王志超 李林海 李瑶 《东北水利水电》 2023年第7期15-16,共2页
文中简要介绍了关门嘴子水库所属流域概况,并对梧桐河流域关门嘴子水库施工期水文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水文监测工作对水库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对坝址以上梧桐河流域内水文要素实施动态监测和洪水预报,可为水库施工期安全度汛提... 文中简要介绍了关门嘴子水库所属流域概况,并对梧桐河流域关门嘴子水库施工期水文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水文监测工作对水库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对坝址以上梧桐河流域内水文要素实施动态监测和洪水预报,可为水库施工期安全度汛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门嘴子水库 水文监测 梧桐河流域 施工期
下载PDF
Scarcity within Opulence:Water Management in the Karakoram Mountains Revisited 被引量:1
12
作者 Hermann KREUTZMAN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4期525-534,共10页
Water management in general and in the Indus Basin in particula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nergy-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of hydrologically exploitable resources from the upper zone to climatically favourable areas where... Water management in general and in the Indus Basin in particula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nergy-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of hydrologically exploitable resources from the upper zone to climatically favourable areas where irrigation helps to supersede arid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ops and watering of meadows.In other words:Human intervention sets the stage for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from a wider catchment area in a smaller habitat where this resource is deficient.Emphasis on mountain irrigation practices is counteracted with developments in the forelands where different frame conditions prevail and peculiar development problems occur.In dealing with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from the mountain regions three dimensions have to be evaluated:1) natural factors and their validity for the environmental frame conditions and technological adaptation processes;2) social factors and their impact on culture,economy and equitability;3)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their importance for sustainable growth a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projects.In the study of decentralized irrigation systems in high mountain regions of the Indus Basin a systems theoretical approach values the complexity of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elements.Human activities in arid mountain regions are restricted by limiting ecological factors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certain utilization and adaptive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Development Hunza Valley Indus Basin Pakist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