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清时期苏州府梨园子弟的播迁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64,共5页
梨园子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播迁对中国的戏曲文化、对迁入地的社会风气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苏州府本身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高地位,所以苏州府梨园子弟播迁的主要方向是与它对等或地位比它高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政治、...
梨园子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播迁对中国的戏曲文化、对迁入地的社会风气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苏州府本身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高地位,所以苏州府梨园子弟播迁的主要方向是与它对等或地位比它高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扬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且引起这些城市社会风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子弟
明清时期
苏州府
戏班子
太平天国起义
苏州人
戏曲文化
昆曲
社会风气
中国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2
作者
王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S4期24-28,共5页
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三……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
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三……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即问之座人,亦不知此时之为好为恶,俗谓:‘作戏者疯,看戏者傻。’固然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子弟
忠奸斗争
优伶
中国古代
观众
《精忠记》
王安石
演员
表现模式
下层民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梨园子弟 耿耿丹心——早期黄梅戏艺人吴汉周烈士传略
3
作者
汪同元
《黄梅戏艺术》
1996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黄梅戏如今声名远播,然而历史上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与牺牲的早期艺人,却鲜为人知。吴汉周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烈士。
关键词
黄梅戏
梨园子弟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抗日游击队
艺人
戏班
新四军
共产党人
地下党
桐城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清时期苏州梨园文化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嘉球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5,52,共8页
清代学者汪琬曾将梨园子弟与状元引为苏州的两大“土产”。作为苏州科举文化兴盛的象征和“多尚儒学”的苏州文人的精英,“姑苏文盛出状元”这一独特区域社会文化现象,已有专门著作予以论述。①“梨园乐部,吴门最盛”,②梨园子弟是...
清代学者汪琬曾将梨园子弟与状元引为苏州的两大“土产”。作为苏州科举文化兴盛的象征和“多尚儒学”的苏州文人的精英,“姑苏文盛出状元”这一独特区域社会文化现象,已有专门著作予以论述。①“梨园乐部,吴门最盛”,②梨园子弟是苏州的另一大“土产”,明清时期苏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昆山腔
苏州人
优伶
梨园子弟
家庭戏班
昆曲
《浣纱记》
《扬州画舫录》
明末清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梨园戏的继承与改革
被引量:
1
5
作者
苏英蜜
《福建艺术》
1999年第2期12-13,共2页
梨园戏的成长与发展过程,贯穿着一条始终不渝的继承、发展和改革的道路,才使梨园戏剧种薪火传承一千多年而至今生生不息。 一、梨园戏的继承 1988年4月,“南戏学术讨论会”在莆田和泉州两地举行,梨园戏展演宋元南戏遗响《刘文龙》,引起...
梨园戏的成长与发展过程,贯穿着一条始终不渝的继承、发展和改革的道路,才使梨园戏剧种薪火传承一千多年而至今生生不息。 一、梨园戏的继承 1988年4月,“南戏学术讨论会”在莆田和泉州两地举行,梨园戏展演宋元南戏遗响《刘文龙》,引起戏曲界的极大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戏
剧种
七子班
宋元南戏
泉州文化
剧团
梨园子弟
刘文龙
遗响
戏曲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梨园弟子”小考
6
作者
周志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戏曲演员
《新唐书·礼乐志》
梨园子弟
唐玄宗
《琵琶记》
元未明初
乐工
刘禹锡
李隆基
旧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音乐机构职能的演变谈我国音乐的发展
7
作者
钱潜
《歌海》
2008年第3期64-65,共2页
文章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音乐机构职能的演变,谈我国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音乐机构
乐府
梨园子弟
说唱音乐
鸦片战争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截长为短之妙
8
作者
李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4-64,共1页
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在出逃之前,乘月夜登上兴庆宫勤政楼,命梨园子弟唱曲。伶人唱李峤的诗道:“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玄宗百感交集,凄然泪下,赞叹:“李峤真才子也。”第二年,...
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在出逃之前,乘月夜登上兴庆宫勤政楼,命梨园子弟唱曲。伶人唱李峤的诗道:“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玄宗百感交集,凄然泪下,赞叹:“李峤真才子也。”第二年,玄宗在蜀,一次登白卫岭,回首秦川,心潮起伏,不由低吟起这首诗,自语:“李峤真才子也!”(唐·孟棨《本事诗》)。其实,李峤这诗本不是绝句,而是长篇歌行《汾阴行》,全诗长达298字。歌者只将其中28字摘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峤
唐玄宗
梨园子弟
兴庆宫
《本事诗》
唱曲
富贵荣华
伶人
歌行
诗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话茶与戏
9
作者
殷晓晖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54,共2页
平生好茶,也爱戏,每当品茶之时,总要勾起戏念.在我看来,茶好像就是戏筋儿.这并非忽发奇想,因为茶与戏原本就有扯不断掰不开的缘分.茶园与梨园关系特殊,此缘分一.据考,清代咸丰年间,有这样一条规矩:“百姓“服丧”,梨园不得开业.每逢此时...
平生好茶,也爱戏,每当品茶之时,总要勾起戏念.在我看来,茶好像就是戏筋儿.这并非忽发奇想,因为茶与戏原本就有扯不断掰不开的缘分.茶园与梨园关系特殊,此缘分一.据考,清代咸丰年间,有这样一条规矩:“百姓“服丧”,梨园不得开业.每逢此时,梨园子弟便到茶园(茶楼)里去粉墨上妆,袍笏登场.久而久之,茶园戏园二园归一,茶园便成了戏园,故而旧时的戏园皆称茶园,当年的观众在园子里总是一边喝茶,一边看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茶文化
茶博士
缘分
心理冲突
舞台氛围
梨园子弟
演唱形式
后整理
普通人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黄梅戏艺人——蔡仲贤
10
作者
帅根元
孙皖樵
《黄梅戏艺术》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蔡仲贤,字国清,诨号蔡老五,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十三日生于望江县香茗山南麓蔡家大屋(今麦园乡中山村), 民国三十一年(1942)殁于至德县(今与东流合并为东至县)马坑乡后河蔡坑,终年78岁。他幼年聪明伶俐,仅读两年私塾,竟将《三字经》、...
蔡仲贤,字国清,诨号蔡老五,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十三日生于望江县香茗山南麓蔡家大屋(今麦园乡中山村), 民国三十一年(1942)殁于至德县(今与东流合并为东至县)马坑乡后河蔡坑,终年78岁。他幼年聪明伶俐,仅读两年私塾,竟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读完。其父蔡品端系本地徽班艺人。蔡仲贤小时就因受父辈戏艺的薰陶,特别爱唱戏和民歌、小调,但由于家境贫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艺人
梨园子弟
望江县
《三字经》
流合并
太湖
辛亥革命前后
东至县
发表的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话澳门道教
被引量:
2
11
作者
兴发
春达
《中国宗教》
1999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澳门
中国道教
正一派
北帝庙
酬神演戏
传播和发展
梨园子弟
自然灾害
道教活动
二十七
原文传递
粉墨闲篇
12
作者
张仁胜
《南方文坛》
1996年第3期56-58,共3页
梨园前辈盖叫天先生有本书,书名极好,叫《粉墨春秋》。稍稍琢磨,便感慨四个字已道尽艺人生涯。也是,人的春秋一旦跟粉墨沾上,人生便分成台上台下两大块。
关键词
粉墨
戏曲演员
艺人
商品经济
叙事角度
彩色空间
盖叫天
故事片
弯曲成型
梨园子弟
原文传递
《程长庚》
13
《中国京剧》
1999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程长庚
梨园子弟
舞美设计
爱情纠葛
艺术事业
京剧艺术
意见分歧
圆明园
剧情
马科
原文传递
京剧世家和巾帼武生徐莹
14
作者
李锋
《中国京剧》
1997年第6期55-55,共1页
京剧世家和巾帼武生徐莹李锋穆祥锐摄前两年就知道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有个叫徐莹的,曾在不少台口亮相。杨长秀老师教她《八大锤》,一招一式,规规矩矩,满脸的稚气,扮相不错。小徐莹有人缘儿,每次出场都有碰头好。小徐莹出生于京剧世...
京剧世家和巾帼武生徐莹李锋穆祥锐摄前两年就知道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有个叫徐莹的,曾在不少台口亮相。杨长秀老师教她《八大锤》,一招一式,规规矩矩,满脸的稚气,扮相不错。小徐莹有人缘儿,每次出场都有碰头好。小徐莹出生于京剧世家,到她已是第六代了。徐兰沅的祖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生
京剧
世家
中国戏曲
年代学
梨园子弟
基本功
演出剧目
启蒙老师
精气神
原文传递
三大摇篮
15
《湖北文史》
1998年第Z1期91-96,共6页
关键词
唐明皇
祖师爷
湖北汉剧
艺人
辛亥革命
戏班
民国初年
梨园子弟
社会地位
府河
原文传递
棉花五条忆旧
16
作者
魏金玺
《中国京剧》
1997年第2期38-38,共1页
棉花五条忆旧魏金玺我幼年住在北京城南棉花五条,当年这一带是梨园行集中居住地。记忆所及就有头条的贯大元,五条的叶盛兰和李春恒,七条的裘盛戎和九条的马富禄。附近也多是京剧大师云集所在。我有幸生长在这样一块风水宝地,日久天...
棉花五条忆旧魏金玺我幼年住在北京城南棉花五条,当年这一带是梨园行集中居住地。记忆所及就有头条的贯大元,五条的叶盛兰和李春恒,七条的裘盛戎和九条的马富禄。附近也多是京剧大师云集所在。我有幸生长在这样一块风水宝地,日久天长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迷上了京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京剧
疑难杂症
高明医术
工艺美术
梨园子弟
魏龙骧
非人待遇
四大名旦
放学回家
原文传递
阉枭高力士
17
作者
周刚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04年第3期22-37,共16页
引子 苏州城外三十里,与昆山交界处,有个碧波万顷的傀儡湖。傀儡湖边有座郁郁葱葱的高埠,相传高埠下埋着高力士的衣冠,当地人都叫它高墟山。南宋时状元、吴地人黄由,在凭吊高墟山的诗中也说:"不识力士名,焉知宦者墓?长门恩眷深,兴...
引子 苏州城外三十里,与昆山交界处,有个碧波万顷的傀儡湖。傀儡湖边有座郁郁葱葱的高埠,相传高埠下埋着高力士的衣冠,当地人都叫它高墟山。南宋时状元、吴地人黄由,在凭吊高墟山的诗中也说:"不识力士名,焉知宦者墓?长门恩眷深,兴亡不相顾。玉环死马嵬,幸蜀嗟中露。试问何时归,脱亡如狡兔。空葬等山陵,四周列古树。寒风撼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力士
安禄山
玄宗
杨玉环
霓裳羽衣曲
梨园子弟
军府
长安
太湖西山
女弟子
原文传递
人物二题
18
作者
王春瑜
《寻根》
1996年第6期36-37,共2页
人物二题王春瑜杨云史与蒋檀青江东杨圻,名云史,民国前期著名诗人,以《江山万里楼诗集》,名播诗苑。其表兄是小说《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他写此小说时,杨云史曾提供过不少义和拳资料(杨云史:《致张次澳书商赛金花墓碑事》。《赛...
人物二题王春瑜杨云史与蒋檀青江东杨圻,名云史,民国前期著名诗人,以《江山万里楼诗集》,名播诗苑。其表兄是小说《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他写此小说时,杨云史曾提供过不少义和拳资料(杨云史:《致张次澳书商赛金花墓碑事》。《赛金花本事》第一六五页)。为人风流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唐伯虎
赛金花
焚毁圆明园
《孽海花》
民国前期
梨园子弟
琵琶
生卒年
英法联军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清时期苏州府梨园子弟的播迁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敏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64,共5页
文摘
梨园子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播迁对中国的戏曲文化、对迁入地的社会风气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苏州府本身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高地位,所以苏州府梨园子弟播迁的主要方向是与它对等或地位比它高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扬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且引起这些城市社会风气的变化。
关键词
梨园子弟
明清时期
苏州府
戏班子
太平天国起义
苏州人
戏曲文化
昆曲
社会风气
中国戏曲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2
作者
王立
机构
曲阜师大中文系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S4期24-28,共5页
文摘
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三……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即问之座人,亦不知此时之为好为恶,俗谓:‘作戏者疯,看戏者傻。’固然矣。”
关键词
梨园子弟
忠奸斗争
优伶
中国古代
观众
《精忠记》
王安石
演员
表现模式
下层民众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梨园子弟 耿耿丹心——早期黄梅戏艺人吴汉周烈士传略
3
作者
汪同元
出处
《黄梅戏艺术》
1996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文摘
黄梅戏如今声名远播,然而历史上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与牺牲的早期艺人,却鲜为人知。吴汉周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烈士。
关键词
黄梅戏
梨园子弟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抗日游击队
艺人
戏班
新四军
共产党人
地下党
桐城县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清时期苏州梨园文化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嘉球
机构
<苏州日报>
<吴县志>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5,52,共8页
文摘
清代学者汪琬曾将梨园子弟与状元引为苏州的两大“土产”。作为苏州科举文化兴盛的象征和“多尚儒学”的苏州文人的精英,“姑苏文盛出状元”这一独特区域社会文化现象,已有专门著作予以论述。①“梨园乐部,吴门最盛”,②梨园子弟是苏州的另一大“土产”,明清时期苏州...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昆山腔
苏州人
优伶
梨园子弟
家庭戏班
昆曲
《浣纱记》
《扬州画舫录》
明末清初
分类号
K248.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梨园戏的继承与改革
被引量:
1
5
作者
苏英蜜
出处
《福建艺术》
1999年第2期12-13,共2页
文摘
梨园戏的成长与发展过程,贯穿着一条始终不渝的继承、发展和改革的道路,才使梨园戏剧种薪火传承一千多年而至今生生不息。 一、梨园戏的继承 1988年4月,“南戏学术讨论会”在莆田和泉州两地举行,梨园戏展演宋元南戏遗响《刘文龙》,引起戏曲界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
梨园
戏
剧种
七子班
宋元南戏
泉州文化
剧团
梨园子弟
刘文龙
遗响
戏曲界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梨园弟子”小考
6
作者
周志胜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戏曲演员
《新唐书·礼乐志》
梨园子弟
唐玄宗
《琵琶记》
元未明初
乐工
刘禹锡
李隆基
旧社会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音乐机构职能的演变谈我国音乐的发展
7
作者
钱潜
机构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出处
《歌海》
2008年第3期64-65,共2页
文摘
文章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音乐机构职能的演变,谈我国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音乐机构
乐府
梨园子弟
说唱音乐
鸦片战争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截长为短之妙
8
作者
李铮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4-64,共1页
文摘
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在出逃之前,乘月夜登上兴庆宫勤政楼,命梨园子弟唱曲。伶人唱李峤的诗道:“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玄宗百感交集,凄然泪下,赞叹:“李峤真才子也。”第二年,玄宗在蜀,一次登白卫岭,回首秦川,心潮起伏,不由低吟起这首诗,自语:“李峤真才子也!”(唐·孟棨《本事诗》)。其实,李峤这诗本不是绝句,而是长篇歌行《汾阴行》,全诗长达298字。歌者只将其中28字摘出。
关键词
李峤
唐玄宗
梨园子弟
兴庆宫
《本事诗》
唱曲
富贵荣华
伶人
歌行
诗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话茶与戏
9
作者
殷晓晖
出处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54,共2页
文摘
平生好茶,也爱戏,每当品茶之时,总要勾起戏念.在我看来,茶好像就是戏筋儿.这并非忽发奇想,因为茶与戏原本就有扯不断掰不开的缘分.茶园与梨园关系特殊,此缘分一.据考,清代咸丰年间,有这样一条规矩:“百姓“服丧”,梨园不得开业.每逢此时,梨园子弟便到茶园(茶楼)里去粉墨上妆,袍笏登场.久而久之,茶园戏园二园归一,茶园便成了戏园,故而旧时的戏园皆称茶园,当年的观众在园子里总是一边喝茶,一边看戏.
关键词
小白菜
茶文化
茶博士
缘分
心理冲突
舞台氛围
梨园子弟
演唱形式
后整理
普通人物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黄梅戏艺人——蔡仲贤
10
作者
帅根元
孙皖樵
出处
《黄梅戏艺术》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文摘
蔡仲贤,字国清,诨号蔡老五,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十三日生于望江县香茗山南麓蔡家大屋(今麦园乡中山村), 民国三十一年(1942)殁于至德县(今与东流合并为东至县)马坑乡后河蔡坑,终年78岁。他幼年聪明伶俐,仅读两年私塾,竟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读完。其父蔡品端系本地徽班艺人。蔡仲贤小时就因受父辈戏艺的薰陶,特别爱唱戏和民歌、小调,但由于家境贫寒。
关键词
黄梅戏
艺人
梨园子弟
望江县
《三字经》
流合并
太湖
辛亥革命前后
东至县
发表的材料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话澳门道教
被引量:
2
11
作者
兴发
春达
出处
《中国宗教》
1999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澳门
中国道教
正一派
北帝庙
酬神演戏
传播和发展
梨园子弟
自然灾害
道教活动
二十七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粉墨闲篇
12
作者
张仁胜
出处
《南方文坛》
1996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摘
梨园前辈盖叫天先生有本书,书名极好,叫《粉墨春秋》。稍稍琢磨,便感慨四个字已道尽艺人生涯。也是,人的春秋一旦跟粉墨沾上,人生便分成台上台下两大块。
关键词
粉墨
戏曲演员
艺人
商品经济
叙事角度
彩色空间
盖叫天
故事片
弯曲成型
梨园子弟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程长庚》
13
出处
《中国京剧》
1999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程长庚
梨园子弟
舞美设计
爱情纠葛
艺术事业
京剧艺术
意见分歧
圆明园
剧情
马科
分类号
I23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京剧世家和巾帼武生徐莹
14
作者
李锋
出处
《中国京剧》
1997年第6期55-55,共1页
文摘
京剧世家和巾帼武生徐莹李锋穆祥锐摄前两年就知道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有个叫徐莹的,曾在不少台口亮相。杨长秀老师教她《八大锤》,一招一式,规规矩矩,满脸的稚气,扮相不错。小徐莹有人缘儿,每次出场都有碰头好。小徐莹出生于京剧世家,到她已是第六代了。徐兰沅的祖父...
关键词
武生
京剧
世家
中国戏曲
年代学
梨园子弟
基本功
演出剧目
启蒙老师
精气神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大摇篮
15
出处
《湖北文史》
1998年第Z1期91-96,共6页
关键词
唐明皇
祖师爷
湖北汉剧
艺人
辛亥革命
戏班
民国初年
梨园子弟
社会地位
府河
分类号
K29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棉花五条忆旧
16
作者
魏金玺
出处
《中国京剧》
1997年第2期38-38,共1页
文摘
棉花五条忆旧魏金玺我幼年住在北京城南棉花五条,当年这一带是梨园行集中居住地。记忆所及就有头条的贯大元,五条的叶盛兰和李春恒,七条的裘盛戎和九条的马富禄。附近也多是京剧大师云集所在。我有幸生长在这样一块风水宝地,日久天长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迷上了京剧。...
关键词
棉花
京剧
疑难杂症
高明医术
工艺美术
梨园子弟
魏龙骧
非人待遇
四大名旦
放学回家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阉枭高力士
17
作者
周刚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04年第3期22-37,共16页
文摘
引子 苏州城外三十里,与昆山交界处,有个碧波万顷的傀儡湖。傀儡湖边有座郁郁葱葱的高埠,相传高埠下埋着高力士的衣冠,当地人都叫它高墟山。南宋时状元、吴地人黄由,在凭吊高墟山的诗中也说:"不识力士名,焉知宦者墓?长门恩眷深,兴亡不相顾。玉环死马嵬,幸蜀嗟中露。试问何时归,脱亡如狡兔。空葬等山陵,四周列古树。寒风撼泥沙。
关键词
高力士
安禄山
玄宗
杨玉环
霓裳羽衣曲
梨园子弟
军府
长安
太湖西山
女弟子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物二题
18
作者
王春瑜
出处
《寻根》
1996年第6期36-37,共2页
文摘
人物二题王春瑜杨云史与蒋檀青江东杨圻,名云史,民国前期著名诗人,以《江山万里楼诗集》,名播诗苑。其表兄是小说《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他写此小说时,杨云史曾提供过不少义和拳资料(杨云史:《致张次澳书商赛金花墓碑事》。《赛金花本事》第一六五页)。为人风流倜...
关键词
唐寅
唐伯虎
赛金花
焚毁圆明园
《孽海花》
民国前期
梨园子弟
琵琶
生卒年
英法联军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清时期苏州府梨园子弟的播迁
张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王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梨园子弟 耿耿丹心——早期黄梅戏艺人吴汉周烈士传略
汪同元
《黄梅戏艺术》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明清时期苏州梨园文化
李嘉球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梨园戏的继承与改革
苏英蜜
《福建艺术》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梨园弟子”小考
周志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音乐机构职能的演变谈我国音乐的发展
钱潜
《歌海》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截长为短之妙
李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漫话茶与戏
殷晓晖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早期黄梅戏艺人——蔡仲贤
帅根元
孙皖樵
《黄梅戏艺术》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漫话澳门道教
兴发
春达
《中国宗教》
1999
2
原文传递
12
粉墨闲篇
张仁胜
《南方文坛》
1996
0
原文传递
13
《程长庚》
《中国京剧》
1999
0
原文传递
14
京剧世家和巾帼武生徐莹
李锋
《中国京剧》
1997
0
原文传递
15
三大摇篮
《湖北文史》
1998
0
原文传递
16
棉花五条忆旧
魏金玺
《中国京剧》
1997
0
原文传递
17
阉枭高力士
周刚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04
0
原文传递
18
人物二题
王春瑜
《寻根》
199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