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本底与生命美学探微——基于贵州六枝梭嘎长角苗的文化色彩韵意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家燕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15,共4页
深居中国乌蒙山区的六枝梭嘎长角苗,原始、古朴、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生态博物馆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脆弱生态本底里,世居民族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社会、生命三个维度的生态美学价值,在长角苗活态的原生文化中充分彰显。文... 深居中国乌蒙山区的六枝梭嘎长角苗,原始、古朴、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生态博物馆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脆弱生态本底里,世居民族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社会、生命三个维度的生态美学价值,在长角苗活态的原生文化中充分彰显。文章以长角苗的文化色彩为研究载体,探寻蕴藏于生态、生存、身体中生命美学的价值韵意,实现民族文化科学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嘎长角苗 生存状况 生命美学 价值探索
下载PDF
箐苗“祭山”仪式的现象与思考——六枝县梭嘎乡补空寨个案调查
2
作者 徐小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3-66,共4页
贵州省西北部的六枝、织金、纳雍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生活着苗族的一个支系,这一苗族支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拌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巨大发髻,装束极为奇特,又被称为"长角苗"。由于梭嗄乡与外界联系较少,原... 贵州省西北部的六枝、织金、纳雍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生活着苗族的一个支系,这一苗族支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拌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巨大发髻,装束极为奇特,又被称为"长角苗"。由于梭嗄乡与外界联系较少,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至今,通过记录六枝县梭嘎乡补空寨菁苗"祭山"的全过程,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山” 梭嘎苗族
下载PDF
浅析“六枝原则”对梭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宇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9-73,共5页
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式,较之传统博物馆有着很大差异。在梭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经验可循,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必然也就存在诸多问题。而"六枝原则"作为一个关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国际共识,对生态... 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式,较之传统博物馆有着很大差异。在梭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经验可循,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必然也就存在诸多问题。而"六枝原则"作为一个关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国际共识,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梭嘎 六枝原则 指导意义
下载PDF
发现梭嘎长角苗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东俊 《民族论坛》 2011年第3期28-31,共4页
对往昔历史的回忆和对可能冲突的畏惧造就了梭嘎人对自我的保护,除了将住地修建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他们还顽强地守候着文化的传承与族群的认同。这苗人先民的一支,终于在地理环境的重重阻隔和适应中,完成了对整体特色文化的延续和重... 对往昔历史的回忆和对可能冲突的畏惧造就了梭嘎人对自我的保护,除了将住地修建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他们还顽强地守候着文化的传承与族群的认同。这苗人先民的一支,终于在地理环境的重重阻隔和适应中,完成了对整体特色文化的延续和重塑,从而与其他苗人区别开来。直到有一天,他们被再次重新发现,他们的前世今生亦成为人们探究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嘎 特色文化 地理环境
下载PDF
六枝梭嘎长角苗
5
作者 陈雪芳 罗懿丹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六枝特区梭嘎乡境内,居住着一支几乎被人遗忘、与现代世界隔绝的苗族分支——长角苗。 长角苗少女的头饰特别奇特,头上绑扎1.5尺到2尺的木制长角和3—6公斤的黑发套与白毛线,成人字形硕大头饬。整个头饰巨大而沉重,高约15厘米,... 在六枝特区梭嘎乡境内,居住着一支几乎被人遗忘、与现代世界隔绝的苗族分支——长角苗。 长角苗少女的头饰特别奇特,头上绑扎1.5尺到2尺的木制长角和3—6公斤的黑发套与白毛线,成人字形硕大头饬。整个头饰巨大而沉重,高约15厘米,两头垂于耳下到两肩上方。长角代表着该支系对自然的崇拜及寄托,是长角苗的标志。 全国长角苗仅有60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支系之一。长角苗同胞至今仍过着简单、古朴的生活,保存着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跳花坡、祭树节、祭山节、耗子粑节等节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嘎 六枝特区 传统文化 头饰 支系
下载PDF
爱美的梭嘎箐苗
6
作者 余未人 《当代贵州》 2009年第15期63-63,共1页
那重达数斤、高达几寸的美丽的盘发都是用人发掺麻做成,人辞世了,盘发却必须留在世间,一代一代往下传。这盘发象征着一种箐苗生生不息的精神。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爱美的梭嘎箐苗》 余未人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消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创文 蒋魁 +5 位作者 虞为 林黑着 王鹏飞 赵超 刘曦瑶 杨铿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7,共12页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花鲈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鲈幼鱼为试验材料设饲料中丁酸梭菌添加...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花鲈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鲈幼鱼为试验材料设饲料中丁酸梭菌添加量为0(D0,对照)、0.25%(D1)、0.50%(D2)、1.00%(D3)、2.00%(D4)和4.00%(D5)6组,投喂花鲈幼鱼56 d,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肠道形态指标,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丁酸梭菌可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下同),显著提高花鲈幼鱼的终末平均体质量,D3、D4和D5组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D0组。与D0组相比,D4组肠道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D4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显著高于D0组,D3组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D0组;与D0组相比,D3和D5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D4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D2、D3和D5组花鲈幼鱼肠道肌层厚及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D0组。D3组花鲈幼鱼肠道菌群OTU数量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D0组,各试验组花鲈幼鱼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D0组;在门分类水平上,丁酸梭菌降低了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放线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在属分类水平上,丁酸梭菌降低了劳尔氏菌属、肠弧菌属和弧菌属有害菌相对丰度,提高了节杆菌属和KD4-96_unclassified有益菌相对丰度。【结论】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显著提高花鲈幼鱼生长性能,提高消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及其相对丰度,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以2.00%添加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花鲈 生长性能 免疫 消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梭鲈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8
作者 鲁翠云 孙志鹏 +4 位作者 曹顶臣 耿龙武 那荣滨 吴学工 郑先虎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Hap1为8个梭鲈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且与欧洲群体的HapA相同,在中国群体所占比例(93.36%)高于中亚群体(72.58%)和欧洲群体(53.85%);Hap2和Hap3是中国群体的特异单倍型,而Hap4~Hap7为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单倍型序列的聚类图和网络图均显示Hap1/A为梭鲈群体的原始单倍型,中国和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相对于原始单倍型仅有1~2个位点的变异,属于Hap1/A的亚型,与欧洲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具有较大的差异。每个群体检测到1~4种单倍型,斋桑湖(ZS)群体单倍型最多,而中国的腾格里湖(NX)、兴凯湖(XK)和鸭绿江(YJ)群体仅有1个单倍型(Hap1);塔什干(TS)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最高(Hd=0.514±0.069;π=0.00079±0.00011),其次是ZS群体,而中国梭鲈群体的多样性参数较低。AMOVA分析结果显示,梭鲈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0.74%,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0.15≤F_(st)=0.20736<0.25),TS群体与ZS群体和中国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极大(F_(st)>0.25),中国群体中仅黑河(HH)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分化较大,而中国其他5个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来自中国的6个梭鲈群体与哈萨克斯坦的ZS群体聚为一支,而乌兹别克斯坦的TS群体独立为一支。研究结果为梭鲈群体的繁殖及放流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COⅠ基因 野生群体 遗传结构
下载PDF
1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027型高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曹慧玲 赵苏瑛 +2 位作者 李岷 陈秋霞 朱小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243-3245,3250,共4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合并027型高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采用“艰难梭菌”和“溃疡性结肠炎”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中2009...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合并027型高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采用“艰难梭菌”和“溃疡性结肠炎”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中2009年5月至2024年1月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患者2023年出现不明原因腹痛、腹泻,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长期服用美沙拉嗪等抗炎药物,治疗期间病情反复发作,经实验室GeneXpert检测显示为艰难梭菌感染,并且为027型高产毒菌株,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该研究共检索到文献673篇,排除653篇,最终保留相关文献20篇。结合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该文主要从溃疡性结肠炎继发艰难梭菌感染的角度出发,重点叙述高产毒艰难梭菌的检测情况及方法,总结了艰难梭菌高产毒菌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等研究现状。结论艰难梭菌感染严重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特别是高产毒型菌株,该研究可为同种病例相关继发感染提供参考。同时,GeneXpert技术采用多重PCR原理,能快速检出艰难梭菌并筛选高产毒菌株,为临床的治疗及感染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艰难菌感染 027型高产毒 GeneXpert 感染
下载PDF
非典型梭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
10
作者 周冬梅 卢建平 +2 位作者 张静 何时 杨世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27,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典型梭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atypical spindle cell lipomatous tumour, ASL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SL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和FISH对8例ASL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 探讨非典型梭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atypical spindle cell lipomatous tumour, ASL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SL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和FISH对8例ASL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均可见不同比例的梭形细胞、脂肪细胞混杂分布,细胞无或轻度异型,无坏死。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CD34、S-100不同程度阳性,RB均表达缺失,MDM2、CDK4阴性或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FISH检测示6例MDM2无扩增。结论 ASLT是新近命名的良性脂肪源性肿瘤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预后好,正确诊断可避免临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肿瘤 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 RB MDM2扩增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施海韵 徐芳 +5 位作者 许心怡 周敏思 郭水龙 吴静 李鹏 张澍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粪便样本,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粪便中菌群Fn的...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粪便样本,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粪便中菌群Fn的相对丰度,同时行粪便隐血试验(FOBT)。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n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71例受试者,其中诊断结直肠癌58例(21.40%)。结直肠癌组患者粪便中的Fn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非结直肠癌组[6.602(3.716,8.997)vs.1.665(0.593,4.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95%CI:0.680~0.820,P<0.0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24、0.742和0.908。在FOBT结果阴性者中,Fn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14、0.730和0.983。Fn联合FOBT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94(95%CI:0.848~0.940,P<0.0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7、0.765和0.964,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单独检测Fn(P<0.05)。结论粪便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与FOBT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升结直肠癌检出率。因此,粪便Fn是结直肠癌筛查有价值的无创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避免FOBT阴性者中结直肠癌的漏诊。粪便Fn丰度升高者应尽快行结肠镜检查,若Fn与FOBT均阴性,则可基本排除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具核杆菌 粪便隐血试验 筛查
下载PDF
一例赤大袋鼠梭菌性肠炎的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
12
作者 董俊斌 李静 +5 位作者 丁玉林 王文龙 高娃 郑秉武 张迪 王金玲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3-408,共6页
通过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毒素实验和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确诊了1例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赤大袋鼠(Macropus rufus)梭菌性肠炎的自然病例。动物园1只成年赤大袋鼠突然精神沉郁、厌食,于20 h后死... 通过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毒素实验和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确诊了1例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赤大袋鼠(Macropus rufus)梭菌性肠炎的自然病例。动物园1只成年赤大袋鼠突然精神沉郁、厌食,于20 h后死亡,尸体角弓反张,腹围膨大。尸体剖检和组织学检查表明:胃肠道、肝脏和肾脏出现具有梭菌性肠炎证病意义的病变。小白鼠毒素实验结果显示,血样肠内容物内有急性致死性毒素。从出血的肠黏膜面分离到单一、有芽孢、粗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经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型多重PCR鉴定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研究结果可为赤大袋鼠梭菌性肠炎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大袋鼠 菌性肠炎 出血性坏死性胃肠炎 A型产气荚膜
下载PDF
气肿疽梭菌C54-1株的制备与检定
13
作者 任小侠 冯妍 +6 位作者 马欣 刘燕 王团结 杜吉革 潘晨帆 刘世博 张一帜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冻干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〇〇〇版质量标准的规定。16S rDNA鉴定为气肿疽梭菌,相似度为99.93%。在免疫原性检定中,使用致死剂量攻毒时,免疫组能够4/4被保护,证明该菌明矾苗免疫效果良好。使用商品化梭菌培养基对于该菌培养进行了比对,证实商品化培养基替代厌气肉肝汤的可能性。本研究为气肿疽梭菌的制备和检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使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比对研究,为该菌的稳定培养和疫苗工艺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疽菌C54-1株 CVCC60001 毒力 免疫原性 培养基筛选 强化菌培养基(RCM)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下载PDF
饲粮复合添加丁酸梭菌和葡萄糖氧化酶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4
作者 党文庆 何敏 +5 位作者 上官明军 詹海杰 曹亮 李俊 任克良 张元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527,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复合添加丁酸梭菌和葡萄糖氧化酶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5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复合添加丁酸梭菌和葡萄糖氧化酶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5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有效含量为75 mg/kg金霉素和20 mg/kg恩拉霉素的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丁酸梭菌(试验1组)、200 g/t丁酸梭菌+200 g/t葡萄糖氧化酶(试验2组)和300 g/t丁酸梭菌+200 g/t葡萄糖氧化酶(试验3组)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兔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且这2个组与抗生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腹泻频率和死亡率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试验2组替抗效果最好。2)各组肉兔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有降低趋势(P=0.08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盲肠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进化多样性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盲肠微生物特有扩增子序列变异(ASV)数提高了42.79%,2组间显著差异的标志物种可能是ASV_19729(P<0.05),属于厚壁菌门的梭菌属。综上所述,肉兔饲粮中复合添加200 g/t丁酸梭菌和200 g/t葡萄糖氧化酶能够提高其生长性能和成活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盲肠微生物群落结构,替代抗生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葡萄糖氧化酶 肉兔 生长性能 免疫 抗氧化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艰难梭菌耐药现状与代谢表型之间的关系
15
作者 冯楠 张彦平 +2 位作者 陈栋 熊朝亮 耿燕 《西部医学》 2024年第9期1388-1395,共8页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C)艰难梭菌(CD)耐药现状与代谢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286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艰难梭菌感染(CDI)分为CDI组100例和非CDI组18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C)艰难梭菌(CD)耐药现状与代谢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286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艰难梭菌感染(CDI)分为CDI组100例和非CDI组18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内镜下表现及用药情况。检测菌株的毒素基因及核糖体分型,分析CD对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与型别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UC合并CD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100株产毒菌,其中TcdA+TcdB+型57株,TcdA-TcdB+型43株。核糖体共23个型别,主要包括:RT012、RT001、HB024、RT017以及HB025型。CD对环丙沙星(CIP)、克林霉素(CC)、红霉素(E)和四环素(TE)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利福昔明(RFX)、左氧氟沙星(LVX)、头孢曲松(CRO)、替加环素(TGC)、利福平(RA)和氯霉素(C)的耐药率均较低。各型别CD对美罗培南(MEM)、甲硝唑(MTZ)、万古霉素(VA)和非达霉素(FDX)均较敏感,多重耐药率高达68.00%。与其他型别相比,RT017型对CRO、E、TE、LVX、RA及RFX的耐药率更高(均P<0.05),RT001型对TGC的耐药率更高(P<0.05)。HB024型和其他所有型别(5个主要型别除外)CD的多重耐药率相对较低,RT012,RT001,RT017及HB025型CD的多重耐药率均超过80%(P<0.05)。年龄≥65岁、有手术史、重度UC、内镜检查有伪膜、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用IFX,均为UC合并CD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各危险因素总计374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曲线(DCA)的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以及有效性均较高。结论CD对CIP、CC、E和TE的耐药性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对FDX、MTZ和VA敏感性较高。年龄≥65岁、有手术史、重度UC、内镜检查有伪膜、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用IFX,均为UC合并CD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艰难菌感染 耐药性 基因型分型 肠炎
下载PDF
伴有梭形细胞分化的后肾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舒向芳 徐庆华 +2 位作者 时丽芳 王同丽 李新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7-439,共3页
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是一种高度富于细胞的肾脏肿瘤,由小而一致的胚胎样细胞构成[1]。目前国内外有超过100多例MA报道[1-2],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婴幼儿到成人均可发生。MA是儿童最常见的上皮性肾脏肿瘤[1]。成人发病中位年... 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是一种高度富于细胞的肾脏肿瘤,由小而一致的胚胎样细胞构成[1]。目前国内外有超过100多例MA报道[1-2],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婴幼儿到成人均可发生。MA是儿童最常见的上皮性肾脏肿瘤[1]。成人发病中位年龄大约50岁,女性好发,约占2/3的病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后肾腺瘤 形细胞分化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17
作者 孙剑峰 任丽蓉 +1 位作者 黄博 刘希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共6页
考察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机制,为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防治和甘草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计数法测定了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通过扫描... 考察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机制,为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防治和甘草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计数法测定了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碘化丙啶(PI)摄取试验、胞外蛋白和ATP含量的测定,检测了甘草总黄酮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建立了小鼠CDI模型,以体重变化和存活率为指标,评价了甘草总黄酮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μg/mL和25μg/mL,具有快速杀菌的特征。甘草总黄酮可显著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ATP和蛋白等胞内物质的泄露,使细菌形态发生显著改变,进而导致菌体死亡。甘草总黄酮可显著缓解CDI小鼠的体重下降,7 d存活率为100%,疗效与万古霉素相当。甘草总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艰难梭菌活性,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是其可能的抗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 甘草总黄酮 抗菌作用 细胞膜
下载PDF
人源性丁酸梭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研究
18
作者 丁长河 高军 +3 位作者 白璐佳 孟珺 樊俊敏 魏书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为了得到人体来源的丁酸梭菌并研究其益生特性,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从33位健康志愿者粪便样品中筛选出1株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B-3),以商业化菌株Clostridum butyricum M... 为了得到人体来源的丁酸梭菌并研究其益生特性,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从33位健康志愿者粪便样品中筛选出1株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B-3),以商业化菌株Clostridum butyricum MIY588作为阳性对照,通过体外模拟试验评价其模拟消化道耐受性、胆盐耐受性、抗生素敏感性、抗氧化能力、体外降血脂能力等。结果表明:Clostridium butyricum B-3对模拟消化道环境及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模拟胃肠道存活率大于8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具有敏感性,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和头孢唑林等具有耐药性;C.butyricum B-3菌悬液(IS)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约为80%;两株菌上清液(FS)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能力相当,均显著高于IS和无细胞提取物(CFE)(P<0.05);两株菌的IS对两种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均高于FS;C.butyricum B-3的FS对胰脂肪酶抑制率低于对照菌株,但IS的胰脂肪酶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菌株(P<0.05),为44.02%;C.butyricum B-3的胆固醇清除能力为21.07%,略低于对照菌株。C.butyricum B-3具有作为优良益生菌的潜力,可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丁酸 益生特性 抗氧化 降脂
下载PDF
转录组揭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诱导猪IPEC-J2细胞损伤中关键基因和通路
19
作者 贺莹 白晓琴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7-1964,1998,共9页
仔猪腹泻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引发的肠道疾病,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与仔猪腹泻相关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揭示其对IPEC-J2细胞的损伤机制。使用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处理IPEC-J2细胞,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KEGG通... 仔猪腹泻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引发的肠道疾病,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与仔猪腹泻相关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揭示其对IPEC-J2细胞的损伤机制。使用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处理IPEC-J2细胞,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KEGG通路和蛋白互作网络,确定了细胞损伤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损伤组共检测到460个基因,其中419个基因上调,41个基因下调。KEGG分析进一步发现,Influenza A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较为显著,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了8个核心基因的子网络,它们之间呈正相关,这些基因主要注释在Influenza A和NF-kappa B等信号通路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试验进一步证实了RNA-seq测序结果可靠。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对猪IPEC-J2细胞的损伤主要涉及Influenza A、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NF-kappa B等通路,MX2、MX1、DDX58、IFI44、ISG15等基因通过关键信号通路可能在猪小肠抵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引起仔猪腹泻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菌毒素 转录组 IPEC-J2细胞 通路
原文传递
考虑梭口因素的积极式凸轮开口设计
20
作者 邱海飞 张一凡 +2 位作者 吕博 陈显栋 李非杨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6,共7页
为协调复杂机织物对不同梭口的适应性,将共轭凸轮、平面杆组与织机开口系统的设计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半开梭口织造的积极式凸轮开口构型。利用MatLab开发具有非对称静止时长的摆臂运动规律,有效延长下层经纱的静停时间;在机构... 为协调复杂机织物对不同梭口的适应性,将共轭凸轮、平面杆组与织机开口系统的设计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半开梭口织造的积极式凸轮开口构型。利用MatLab开发具有非对称静止时长的摆臂运动规律,有效延长下层经纱的静停时间;在机构设计、梭口分析和程序编译基础上,实现极坐标条件下的主凸轮理论廓线精确反求与压力角校核;通过路径跟踪仿真生成副凸轮理论廓线,构建基于ADAMS/View的共轭凸轮开口数字功能样机。研究结果表明:主、副凸轮与滚子之间具有良好的几何封闭接触,凸轮实际轮廓曲线达到理想共轭精度;综框运动规律与摆臂从动件高度匹配,可满足半开梭口对于下层经纱的长停要求。该设计对高速织机的梭口创新和形式改造具有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框 共轭凸轮 半开 理论廓线 共轭精度 经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