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9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施海韵 徐芳 +5 位作者 许心怡 周敏思 郭水龙 吴静 李鹏 张澍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粪便样本,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粪便中菌群Fn的...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粪便样本,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粪便中菌群Fn的相对丰度,同时行粪便隐血试验(FOBT)。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n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71例受试者,其中诊断结直肠癌58例(21.40%)。结直肠癌组患者粪便中的Fn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非结直肠癌组[6.602(3.716,8.997)vs.1.665(0.593,4.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95%CI:0.680~0.820,P<0.0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24、0.742和0.908。在FOBT结果阴性者中,Fn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14、0.730和0.983。Fn联合FOBT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94(95%CI:0.848~0.940,P<0.0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7、0.765和0.964,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单独检测Fn(P<0.05)。结论粪便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与FOBT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升结直肠癌检出率。因此,粪便Fn是结直肠癌筛查有价值的无创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避免FOBT阴性者中结直肠癌的漏诊。粪便Fn丰度升高者应尽快行结肠镜检查,若Fn与FOBT均阴性,则可基本排除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粪便隐血试验 筛查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龙情柔 周福有 +8 位作者 张家豪 何珂瑶 张哲源 刘怡文 孔金玉 孙蔚 李军扩 代宁涛 杨海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铁死亡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ESCC细胞KYSE30及KYSE150各分为4组:对照组(不感染Fn),Fn感染12、24、48 h组。采用试剂...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铁死亡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ESCC细胞KYSE30及KYSE150各分为4组:对照组(不感染Fn),Fn感染12、24、48 h组。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与丙二醛(MDA)含量,CCK8法检测顺铂(CDDP)对KYSE30和KYSE15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与GPX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NAscope技术检测222例ESCC及其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Fn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与GPX4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Fn感染阳性和阴性ESCC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Fn感染可诱导KYSE30及KYSE150细胞HIF-1α和GPX4蛋白高表达,提高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降低细胞对CDDP的应答效力,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ESCC组织中Fn感染,HIF-1α及GPX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ESCC患者中男性、有吸烟史、有饮酒史、肿瘤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侵及纤维膜、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者Fn感染阳性率增加(P<0.05)。Fn感染阳性的ESCC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较Fn感染阴性者差(P<0.001)。结论:Fn感染可抑制ESCC铁死亡,可能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具核梭杆菌 HIF-1Α GPX4 预后 铁死亡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与miR-49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关系
3
作者 王威 周培华 +1 位作者 武伦 周文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具核梭杆菌与微小RNA(miR)-49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调控关系。方法将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转染miR-497过表达质粒miR-497 mimic,随机分为感染指数(MOI)100组、MOI 200组、MOI 500组、MOI 1000组,... 目的观察具核梭杆菌与微小RNA(miR)-49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调控关系。方法将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转染miR-497过表达质粒miR-497 mimic,随机分为感染指数(MOI)100组、MOI 200组、MOI 500组、MOI 1000组,分别与MOI为100、200、500、1000的具核梭杆菌进行共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497,选择miR-497表达最低的细菌处理浓度作为具核梭杆菌后续的作用浓度。取HCT11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497过表达组、miR-497降表达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降表达阴性对照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miR-497过表达组、miR-497降表达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降表达阴性对照组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miR-497 mimics、miR-497 inhibitor、mimic NC及inhibitor NC,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另取HCT11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497过表达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及过表达+具核梭杆菌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miR-497过表达组转染miR-497 mimic,过表达阴性对照组转染mimic NC,过表达+具核梭杆菌组在转染miR-497 mimic后与选定浓度的具核梭杆菌进行共培养,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结果miR-497表达MOI 100组>MOI 200组>MOI 500组>MOI 1000组(P均<0.05),选择MOI 1000作为具核梭杆菌后续作用浓度。细胞增殖率、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miR-497降表达组>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降表达阴性对照组>miR-497过表达组(P均<0.05);细胞增殖率、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miR-497过表达组<过表达+具核梭杆菌组<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具核梭杆菌可以通过负向调控miR-497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微小RNA-497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法利德·阿塔别克 张宇 张志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24-1228,共5页
食管癌是最恶性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在食管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中检测到高水平的牙周病细菌,其中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丰度显著偏高。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存在于口腔中的人体微生物群的组成部分,它会... 食管癌是最恶性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在食管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中检测到高水平的牙周病细菌,其中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丰度显著偏高。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存在于口腔中的人体微生物群的组成部分,它会导致牙周疾病,也与人类癌症的发展有关。之前有相当研究集中在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本文对具核梭杆菌与食管癌的关联性及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具核梭杆菌 细菌 机制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作用与机制
5
作者 曲别芳芳 江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9-384,共6页
口腔黏膜癌变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因素。近年来,具核梭杆菌作为口腔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被视为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感染性因素之一。本综述旨在全面探讨具核梭杆菌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作用和机制。通过分... 口腔黏膜癌变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因素。近年来,具核梭杆菌作为口腔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被视为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感染性因素之一。本综述旨在全面探讨具核梭杆菌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作用和机制。通过分析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具核梭杆菌与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具体来说,该菌种可以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以及激活免疫检查点。此外,具核梭杆菌还可能作为口腔癌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目标。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仍面临样本数量不足、患者特异性强以及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挑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并探索其在口腔癌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口腔黏膜癌变 肿瘤免疫微环境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通过增强STAT6 O-GlcNAc糖基化修饰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最终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6
作者 张涛 唐彬 曾冬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5-233,共9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巨噬细胞极化和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将F.nucleatum与RAW264.7细胞(MOI=100∶1)共培养,2-NBDG检测葡萄糖摄取,q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Western blot检测糖基化...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巨噬细胞极化和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将F.nucleatum与RAW264.7细胞(MOI=100∶1)共培养,2-NBDG检测葡萄糖摄取,q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Western blot检测糖基化修饰水平以及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小麦胚芽凝集素(sWGA)下拉实验和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检测STAT6 O-GlcNAc糖基化修饰;其次,将F.nucleatum与RAW264.7细胞(MOI=100∶1)共培养,取其上清液制作条件培养基并处理RKO细胞后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F.nucleatum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且增强结直肠癌RKO细胞的迁移能力;F.nucleatum促进巨噬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巨噬细胞M2型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且促进STAT6 O-GlcNAc糖基化修饰。结论F.nucleatum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葡萄糖摄取从而促进细胞内STAT6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进而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最终促进结直肠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巨噬细胞 糖基化修饰
下载PDF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具核梭杆菌相关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闫琪 黄应龙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73-1077,1081,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影响着大众的健康。锯齿状途径是CRC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CRC的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锯齿状病变因2010年前缺乏统一病理诊断标准、内镜下易忽视、易与无恶变可能的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影响着大众的健康。锯齿状途径是CRC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CRC的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锯齿状病变因2010年前缺乏统一病理诊断标准、内镜下易忽视、易与无恶变可能的息肉混淆等,检出率较低。但其易进展为具有BRAF突变、CpG岛甲基化表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右半结肠癌,且检出时多处于晚期,患者预后不佳,成为近期研究热点。近年来微生物诱发CRC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据报道具核梭杆菌是促进CRC的重要微生物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通过炎症通路促进锯齿状病变的进展。研究具核梭杆菌在炎症信号通路中对锯齿状病变的影响,可为疾病指导预后和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状病变 具核梭杆菌 炎症通路及相关基因
下载PDF
氢化镁颗粒对牙周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8
作者 陈雨潇 饶定成 +1 位作者 隋佰延 刘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评价微米氢化镁(MgH_(2))颗粒对牙周炎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可能的抗菌机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实验材料MgH_(2)颗粒的尺寸大小、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 目的评价微米氢化镁(MgH_(2))颗粒对牙周炎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可能的抗菌机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实验材料MgH_(2)颗粒的尺寸大小、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研究其释放行为,同时使用菌落计数实验(CFU)、溴化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研究了MgH_(2)颗粒对具核梭杆菌的抗菌效应。结果MgH_(2)颗粒呈现为尺寸不均一的微米级球状颗粒,平均尺寸为10.52μm。XRD谱图具有属于MgH_(2)的(110)、(101)、(200)及(211)特征面的衍射信号。在菌落计数实验(CFU)实验中,当材料浓度达到1.5 mg/mL和2 mg/mL时有显著的抑菌效果,抗菌率分别为45.69%和79.24%。在MTT实验中,具核梭杆菌的活性随着MgH_(2)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MgH_(2)颗粒浓度达到2 mg/mL时,其活性接近于零。结论MgH_(2)颗粒对具核梭杆菌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镁 抗菌作用 活性氧 具核梭杆菌
下载PDF
不同载体表面及糖暴露后具核梭杆菌黏附及生物膜特性
9
作者 邵青意 冯丹峰 +3 位作者 虞臻迪 陈丹蕾 计友棋 程东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口腔常用材料(钛、树脂义齿、聚苯乙烯)表面的聚集、黏附和生物膜形成特性,以及糖(蔗糖、乳糖、木糖醇)暴露对其的影响,旨在揭示F.nucleatum在不同口腔条件下的致病力。方法 将F.nucleatum在不同载... 目的 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口腔常用材料(钛、树脂义齿、聚苯乙烯)表面的聚集、黏附和生物膜形成特性,以及糖(蔗糖、乳糖、木糖醇)暴露对其的影响,旨在揭示F.nucleatum在不同口腔条件下的致病力。方法 将F.nucleatum在不同载体表面、不同糖暴露下厌氧培养2 h、4 h、6 h、8 h(黏附时期)、12 h、24 h、48 h、72 h、96 h(生物膜时期),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F.nucleatum在不同条件下各时间点生物量,并计算黏附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黏附时期的F.nucleatum形态。将F.nucleatum于不同材料(钛、树脂义齿、聚苯乙烯)表面、含有不同糖(蔗糖、乳糖、木糖醇)的培养基中厌氧培养48 h形成生物膜,将生物膜中细菌重悬后静置检测上清液吸光度值计算得到自聚集率。结果 0.1 m、0.5 m、1.5 m、3 m、4.0 m钛片、聚苯乙烯、树脂义齿表面F.nucleatum自聚集率分别为36.14%、53.76%、46.18%、45.08%、44.83%、50.22%;蔗糖、乳糖、木糖醇暴露后自聚集率分别为60.58%、43.36%、36.50%。F.nucleatum在0.1 m、0.5m、1.5 m、3 m钛片、树脂义齿表面于6 h达到最大黏附率,黏附率分别为98.00%、180.00%、177.00%、40.00%;4 m钛片、聚苯乙烯8 h黏附率分别为108.00%、548.00%。蔗糖、乳糖、木糖醇最大黏附率分别为370.00%、196.00%、144.00%、97.00%。所有条件下,F.nucleatum均在48 h达到最大生物膜生物量,生物膜成熟,72 h、96 h生物膜生物量减少,生物膜走向衰亡。结论 F.nucleatum在不同载体上、不同糖暴露下具有较好的聚集、黏附、形成生物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聚集 黏附 生物膜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步玉兰 张学成 +2 位作者 王帅 王玉然 张丽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29-31,共3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具核梭杆菌与消化道肿瘤免疫相关作用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具核梭杆菌在消化道中存在,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参与调动免疫系统功能。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肿瘤免疫反应...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具核梭杆菌与消化道肿瘤免疫相关作用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具核梭杆菌在消化道中存在,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参与调动免疫系统功能。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肿瘤免疫反应造成影响,从而对肿瘤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消化道肿瘤是指在人体消化道发生恶性肿瘤,其中包括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肠癌等多种类型。本文通过概述具核梭杆菌的定义,详细分析具核梭杆菌与消化道各种肿瘤免疫相关作用,旨在为开发肿瘤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具核梭杆菌 消化道肿瘤 免疫作用
下载PDF
牛源坏死梭杆菌43K外膜蛋白的黏附特性研究
11
作者 贺显晶 刘娇 +2 位作者 王志慧 武瑞 郭东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6-735,共10页
旨在明确牛源坏死梭杆菌43K OMP的黏附特性。将43K OMP基因克隆连接至pET-32a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中,通过IPTG诱导进行原核表达,应用黏附试验、天然蛋白竞争试验、抗体抑制试验和蛋白酶水解试验,明确牛源坏死梭杆菌43K OMP的黏... 旨在明确牛源坏死梭杆菌43K OMP的黏附特性。将43K OMP基因克隆连接至pET-32a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中,通过IPTG诱导进行原核表达,应用黏附试验、天然蛋白竞争试验、抗体抑制试验和蛋白酶水解试验,明确牛源坏死梭杆菌43K OMP的黏附性,同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和提取的天然43K OMP与牛子宫内膜细胞和牛乳腺上皮细胞共孵育,观察43K OMP对细胞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43K OMP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中,随后在大肠杆菌BL21 DE3以包涵体形式成功表达;携带重组质粒(H2019)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与空载体对照相比,与宿主细胞的结合显著增强(P<0.05);天然43K OMP与细胞共孵育后,黏附细胞的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H2019与43K OMP多抗或单抗预孵育后,显著降低黏附宿主细胞的细菌数量(P<0.05);经不同浓度蛋白酶K处理H2019后,黏附细胞的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且与蛋白酶K浓度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同时,43K OMP天然蛋白和重组蛋白能黏附于牛子宫内膜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表面。牛源坏死梭杆菌43K OMP能黏附宿主细胞,43K OMP作为一种黏附蛋白有助于牛源坏死梭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坏死梭杆菌 43K OMP 细菌黏附 上皮细胞
下载PDF
儿童股骨远端具核梭杆菌感染致亚急性骨骺骨髓炎1例并文献综述
12
作者 伍江雁 胡雄科 +3 位作者 曾凌嵘 向晓琴 吴丽霞 梅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具核梭杆菌感染致亚急性骨骺骨髓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具核梭杆菌感染致股骨远端亚急性骨骺骨髓炎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70—2023年PubMed、万方医学网和... 目的探讨儿童具核梭杆菌感染致亚急性骨骺骨髓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具核梭杆菌感染致股骨远端亚急性骨骺骨髓炎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70—2023年PubMed、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中具核梭杆菌致儿童骨髓炎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患儿临床表现、确诊方式、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结果本院收治病例男性,4岁2个月,因右股骨远端骨骺骨髓炎入院。经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宏基因检测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确诊为G-厌氧菌具核梭杆菌感染,予克林霉素治疗11 d后行局部病灶清理、人工骨载药克林霉素、股骨髁关节软骨修复术,术后10周右侧股骨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正常。共检索到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文献8篇,均为外文文献,报道10例儿童具核梭杆菌骨髓炎,其中9例经组织培养确诊,1例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确诊;7例予药物及病灶穿刺引流术,3例单纯予药物治疗;随访过程中患儿均症状消失,运动功能接近正常。结论具核梭杆菌可以导致儿童骨髓炎,患儿常有发热、局部疼痛,影像学见骨质破坏、骨髓及周围异常信号改变。厌氧菌培养及NGS是确诊具核梭杆菌感染致骨髓炎的重要方法。采取病灶切开引流与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髓炎 具核梭杆菌 感染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婉逸 韩居熺 +2 位作者 周学东 彭显 郑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具核梭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广泛定植于人体口腔内,是公认的牙周致病菌。该菌不仅在牙周病、口腔癌等口腔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全身各系统多种疾病存在关系,包括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妊娠不良事件及各系统肿瘤。具核梭杆菌与... 具核梭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广泛定植于人体口腔内,是公认的牙周致病菌。该菌不仅在牙周病、口腔癌等口腔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全身各系统多种疾病存在关系,包括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妊娠不良事件及各系统肿瘤。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存在肠道炎症的患者,牙周炎或可成为一个促进炎症向癌症转变的风险因素。具核梭杆菌可通过消化道及血液循环两条途径迁移到肠道,进一步通过黏附素-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和黏附素-糖类肿瘤标记物两条途径与结直肠癌细胞特异性结合。具核梭杆菌对肿瘤内乏氧的高代谢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糖酵解,互利共生的关系使得具核梭杆菌在肿瘤中大量富集。与结直肠癌细胞结合后,具核梭杆菌通过调控经典Wnt信号通、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改变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表现出抗化学治疗的作用,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 78及XBP 1高表达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斯默 张哲源 +3 位作者 张家豪 何珂瑶 刘怡文 周福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3-415,共13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ESCC)中具核梭杆菌(Fn)对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诱导效应,并探讨其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n感染ESCC细胞KYSE150及KYSE140不同时间(12 h、24 h及48 h),通...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ESCC)中具核梭杆菌(Fn)对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诱导效应,并探讨其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n感染ESCC细胞KYSE150及KYSE140不同时间(12 h、24 h及48 h),通过氧化应激指标试剂盒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ROS、MDA与SOD)及GRP78与XBP1的表达情况。实验分为Fn组,Fn+siNC1组,Fn+siGRP78组,Fn+siNC2组及Fn+siXBP1组,比较各组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紫杉醇(PTX)应答效力、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差异。采用RNA scope及免疫组化法检测234例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n感染及GRP78与XBP1的表达情况。利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各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与Fn未感染的KYSE150及KYSE140组细胞相比,Fn感染组(12 h、24 h及48 h)细胞中ROS与MDA含量逐渐增加,SOD活性逐渐降低,且GRP78及XBP1表达量逐渐增高(均P<0.05)。与Fn组、Fn+siNC1组及Fn+siNC2组相比,Fn+siGRP78组及Fn+siXBP1组细胞中ROS与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强,PTX应答效力增强,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减弱(均P<0.05)。ESCC组织中Fn感染率、GRP78及XBP1阳性率分别为43.16%、69.66%及60.68%,三者具有显著一致性(P<0.05)。Fn感染阳性、GRP78及XBP1高表达的患者多为有吸烟、饮酒史的男性患者,且肿瘤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深、淋巴结转移率高、临床分期多为Ⅲ/Ⅳ期。三者阳性组的患者5年生存期均缩短(P<0.05)。【结论】Fn可通过诱导GRP78及XBP1高表达,引发内质网应激,促进ESCC恶性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具核梭杆菌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X盒结合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对口腔上皮细胞闭合蛋白Claudin-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成龙 杨蒙 +3 位作者 王宇峰 宋晨成 杜观环 唐国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分泌的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闭合蛋白Claudin-4表达及其对口腔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厌氧条件下培养具核...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分泌的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闭合蛋白Claudin-4表达及其对口腔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厌氧条件下培养具核梭杆菌,透析法提取OMVs。采用Nanosight及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提取的OMVs进行表征分析。OMVs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μg/mL)刺激HOK 12 h,并以100μg/mL OMVs刺激HOK 6、12 h,采用实时转录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闭合蛋白Claudin-4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HOK与OMVs共定位以及Claudin-4蛋白的定位分布。利用Transwell上室体外构建人口腔上皮屏障,采用跨膜电阻测量仪(EVOM2)检测屏障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R),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渗透率评估屏障通透性。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MVs刺激组HOK中Claudin-4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显示,细胞间Claudin-4的荧光连续性表达被破坏。与对照组相比,OMVs刺激可降低口腔上皮屏障的TER值(P<0.05),提高FD-4的透过率(P<0.05)。结论:具核梭杆菌来源的OMVs能通过抑制闭合蛋白Claudin-4表达,损伤口腔黏膜上皮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上皮屏障功能 具核梭杆菌 外膜囊泡 CLAUDIN-4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CD8^(+)T细胞浸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家豪 刘怡文 +7 位作者 何珂瑶 张哲源 李若楠 龙情柔 孙蔚 孔金玉 杨海军 周福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分析具核梭杆菌(F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CD8^(+)T细胞浸润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Fn分别感染ESCC细胞(KYSE140、KYSE150)24、48及72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SCC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情况... 目的:分析具核梭杆菌(F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CD8^(+)T细胞浸润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Fn分别感染ESCC细胞(KYSE140、KYSE150)24、48及72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SCC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情况。建立人CD8^(+)T细胞与KYSE140或KYSE150共培养体系,并分为对照组、Fn组、IDO抑制剂(1μmol/L)组及Fn^(+)IDO抑制剂组,处理24、48、72 h后检测共培养体系中CD8^(+)T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RNAscop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43例ESCC组织中Fn感染、IDO表达及CD8^(+)T细胞浸润情况,并分析三者的关联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Fn感染对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Fn感染可诱导KYSE140、KYSE150细胞中IDO表达增高,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Fn感染可抑制共培养体系中CD8^(+)T细胞增殖,IDO抑制剂则促进增殖,二者联用有拮抗作用(P<0.05)。ESCC组织中Fn感染及IDO表达具有一致性(Kappa=0.713),而二者均与CD8^(+)T细胞浸润呈负关联(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Fn感染患者预后较差(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n感染的ESCC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R=1.880,95%CI为1.326~2.663)。结论:Fn可能通过诱导IDO高表达抑制CD8^(+)T细胞增殖,削弱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ESCC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具核梭杆菌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CD8^(+)T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吲哚菁绿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具核梭杆菌生物膜体外抗菌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雯 郝婷 +3 位作者 凌宇风 赵甜 杨洁 孙卫斌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在体外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生物膜的抗菌作用。方法CCK⁃8检测光敏剂ICG的毒性,将F.nuclea⁃tum以108 CFU/mL与浓度分别为0、10、20、3...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在体外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生物膜的抗菌作用。方法CCK⁃8检测光敏剂ICG的毒性,将F.nuclea⁃tum以108 CFU/mL与浓度分别为0、10、20、30、40μg/mL的光敏剂ICG在厌氧(80%N_(2)、10%H_(2)和10%CO_(2))条件下混合均匀,用强度为0.1 W/cm^(2)的808 nm近红外光照射3 min,以进行抗菌光动力治疗,共培养2 d,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通过菌落形成单位计数(CFU)比较不同浓度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的抑菌效果;采用结晶紫定量法和MTT细菌增殖实验检测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形成量及生物膜代谢活性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胞外多糖形成的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及细菌活死数量的变化。结果随着ICG浓度的增加,菌落数及生物膜的生物量逐渐减少,生物膜代谢活性降低,胞外多糖的产量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活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结论用光敏剂ICG进行抗菌光动力治疗可以有效抑制F.nucleatum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光动力疗法 光敏剂 吲哚菁绿 具核梭杆菌 生物膜 菌落形成单位计数 胞外多糖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发展及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婷 李培华 +2 位作者 陈治秀 蒲仕明 周祖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93-3497,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高且难以治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失调与CR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已经被确定为肠道微生物群中的病原体,有助于结直肠发生癌变。本文综述了F...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高且难以治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失调与CR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已经被确定为肠道微生物群中的病原体,有助于结直肠发生癌变。本文综述了Fn诱导CR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包括毒力因子、慢性炎症、miRNA、免疫调节和肠道代谢物,并描述了Fn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筛查与新兴免疫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致癌机制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调控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炎症微环境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银 王萍 +3 位作者 杜笑语 康莹莹 邓子刚 张英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852-857,共6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调控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结直肠组织中具核梭杆菌的表达和IL-1β的表达;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炎症因子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ELISA检测具核梭杆菌感染对髓系THP-1...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调控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结直肠组织中具核梭杆菌的表达和IL-1β的表达;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炎症因子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ELISA检测具核梭杆菌感染对髓系THP-1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6、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溃疡性结肠炎组、结直肠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具核梭杆菌的丰度明显增加(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IL-1β明显表达于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并与具核梭杆菌感染呈正相关。具核梭杆菌感染使THP-1细胞分泌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TNF-α、IL-6、IL-1β的水平逐渐升高。结论具核梭杆菌可能通过上调结直肠癌髓系细胞IL-1β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肿瘤炎症微环境,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细胞因子 炎症微环境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童(综述) 左静(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0-835,共6页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具核梭杆菌(Fn)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被证明与多种疾病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Fn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相关性,Fn在癌组织中富集,可通过促进...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具核梭杆菌(Fn)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被证明与多种疾病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Fn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相关性,Fn在癌组织中富集,可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干扰多胺代谢等多种作用机制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耐药性,从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靶向Fn治疗可以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而应用天青蛋白、噬菌体引导的生物治疗等方法可有效治疗Fn感染;目前,针对Fn的疫苗也正在开发中。阐明Fn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针对Fn的治疗策略,将有助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食管癌 胃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