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锚固预应力NSM CFRP板条加固梁破坏模式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龚爽 张建仁 +1 位作者 林福宽 粟淼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为探索梯度锚固预应力表层嵌贴(Near Surface Mounted,NSM)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完成了1片普通预应力和7片梯度锚固预应力加固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研究了端部梯度锚固设置、加固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表面特性对结构力学性能... 为探索梯度锚固预应力表层嵌贴(Near Surface Mounted,NSM)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完成了1片普通预应力和7片梯度锚固预应力加固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研究了端部梯度锚固设置、加固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表面特性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加固梁的破坏模式、特征荷载、延性、预应力和外荷载作用下FRP-混凝土界面黏结应力,采用《中国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行业技术标准》(CTT/T 280—2018)和《美国混凝土协会规范》(ACI 440.1R-15)分别计算了加固梁裂缝间距。结果表明:梯度锚固预应力技术在抑制裂缝开展、延缓纵筋屈服和提高加固梁承载力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普通预应力技术,且能够避免加固梁发生端部混凝土保护层剥离;加固梁抗弯承载力显著提升,最大提升幅值达35.48%;同时,加固梁延性大幅提高,破坏时极限挠度增大100.33%。梯度锚固设置相同时,减少总加固长度、增加保护层厚度和使用光圆纵筋都会降低加固梁的承载能力,钢筋表面特性仅在端部裂缝出现水平分支后对加固梁性能产生影响。预应力和外荷载引起的黏结应力都在距FRP端部400 mm范围内出现峰值。GB 50010—2010、ACI 440.1R-15计算的裂缝间距结果稍显不安全;CTT/T 280—2018的计算结果则偏保守;而基于GB 50010—2010提出的裂缝间距修正公式,通过考虑FRP加固长度梯度锚固预应力和保护层厚度的影响,能更准确计算混凝土齿状模型中板端保护层剥离破坏时的CFRP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梯度锚固预应力 模型试验 破坏模式 表层嵌贴 CFR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