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平面双梯形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阮仕荣 张永何 龚小平 《现代机械》 2003年第5期21-22,共2页
本文从纯运动学的角度,对一种平面双梯形转向机构的杆长参数进行了最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值,并将结果与原设计数据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平面双梯形转向机构 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 数学模型 运动学
下载PDF
叉车双梯形转向机构参数对转向特性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凌汾 黄海东 +1 位作者 成凯 秦四成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3-65,共3页
推导出叉车常用的“交叉式”和“八字式”两种转向梯形机构的左、右转向轮转角计算公式,揭示出影响转向特性曲线的因素,并给定参数绘制出特性曲线,从而分析改变因素时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所用方法对求解和分析其他车辆用双梯形转向... 推导出叉车常用的“交叉式”和“八字式”两种转向梯形机构的左、右转向轮转角计算公式,揭示出影响转向特性曲线的因素,并给定参数绘制出特性曲线,从而分析改变因素时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所用方法对求解和分析其他车辆用双梯形转向机构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重式 叉车 转向梯形机构 转向特性
下载PDF
矿用梭车用梯形转向机构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陈庆贺 《矿山机械》 2023年第8期74-77,共4页
针对矿用梭车实际工况需求,介绍了梯形转向机构的组成、设计要素及工作原理,并对四轮全轮转向角度进行理论仿真,同时选取车轮实际测试转角与理论分析转角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了梯形转向机构在矿用梭车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类似... 针对矿用梭车实际工况需求,介绍了梯形转向机构的组成、设计要素及工作原理,并对四轮全轮转向角度进行理论仿真,同时选取车轮实际测试转角与理论分析转角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了梯形转向机构在矿用梭车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类似车辆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梭车 梯形转向机构 同侧转角差 转角校正率
原文传递
整体式梯形转向机构最优区域值计算和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亚辉 董皓 张君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9,共7页
为了得到整体式梯形转向机构尺寸的最优值,结合其工作特性进行了数学模型建立与优化分析。在以往以外侧车轮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误差为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汽车实际瞬心位置与阿克曼瞬心位置的误差为目标函数,使实际瞬心位置在理... 为了得到整体式梯形转向机构尺寸的最优值,结合其工作特性进行了数学模型建立与优化分析。在以往以外侧车轮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误差为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汽车实际瞬心位置与阿克曼瞬心位置的误差为目标函数,使实际瞬心位置在理论瞬心位置附近波动的最大值最小,从而优化转向梯形机构的相关尺寸参数,进一步得到更接近理想的阿克曼转向机构。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瞬心位置曲线,以梯形杆长作为优化目标,并以位置误差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得到了机构杆长最优区域值。在得到的计算区域里选取数值计算与理论数学模型计算进行结果对比,认为最优区域是存在的。通过引入已有计算参数,在得到的最优区域里选配合适的机构杆长尺寸,进一步绘制出理想的优化后转向机构外侧车轮转角误差和瞬心位置误差的偏差曲线,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最优区域内选取转向机构的杆长进行数值计算是合理的;外侧车轮转角误差最大值不超过0. 45°,误差在2%以内,同时,瞬心位置误差最大值不超过40 mm。整体式梯形转向机构最优区域值计算方法为该类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全局最优解,并为梯形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最优区域 数值试验 梯形转向机构 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MATLAB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0
5
作者 石启龙 杨建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0,共3页
以与某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为实例,在传统的转向系设计中引入Proe软件建立断开式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三维运动实体分析模型,并利用MATLAB中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特性曲线,表明优... 以与某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为实例,在传统的转向系设计中引入Proe软件建立断开式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三维运动实体分析模型,并利用MATLAB中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特性曲线,表明优化之后的转向梯形使车轮在转向时左右车轮转角更加符合理论转角关系,从而降低了轮胎磨损,提高的行车平顺性和安全性并更好的保证汽车转弯时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MATLAB 最小二乘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FSC赛车转向梯形机构断开点仿真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向铁明 周水庭 沈理真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为减小某赛车转向时前轮的磨损,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某FSC赛车前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前轮同向跳动仿真和转向仿真.借助于ADAMS/INSIGHT,选取设计变量,设置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断开式转... 为减小某赛车转向时前轮的磨损,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某FSC赛车前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前轮同向跳动仿真和转向仿真.借助于ADAMS/INSIGHT,选取设计变量,设置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断开点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后,再次进行双轮同向跳动和转向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轮前束角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量明显减小,转向特性曲线更加接近理想转向特性曲线,减少了转向时的前轮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C赛车 转向梯形机构 断开点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最佳参数确定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集丰 段德高 杨荣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0-504,共5页
对不同转向梯形机构给出了内外轮转角的关系,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复合形法、约束随机射线法进行机构最佳参数确定;文中给出了算例,说明迭代过程收敛计算结果可信。
关键词 最佳化 转向梯形机构 传动分析 汽车
下载PDF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在不同目标函数下的优化 被引量:16
8
作者 廖林清 王金龙 +2 位作者 谢明 屈翔 张君 《机械与电子》 2010年第2期3-6,共4页
基于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平面模型,依据阿克曼原理,以外转向轮转角误差、转向中心误差Ⅰ、转向中心误差Ⅱ和转向前束误差建立4种目标函数,应用C++Bulider6.0软件编译优化设计程序,结合优化设计实例,分析4种目标函数下的优化效果,结果表... 基于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平面模型,依据阿克曼原理,以外转向轮转角误差、转向中心误差Ⅰ、转向中心误差Ⅱ和转向前束误差建立4种目标函数,应用C++Bulider6.0软件编译优化设计程序,结合优化设计实例,分析4种目标函数下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以转向中心误差Ⅰ为目标函数最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目标函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离散优化设计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陆承超 陈辛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5-58,共4页
给出了一种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公式,并利用现代计算机的高速性,采用设计变量全域离散寻优的方法,编制了简明实用、准确高效的视窗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软件。最后采用虚拟样机软件ADAMS对文中公式与软件进行验证。应用实例表明... 给出了一种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公式,并利用现代计算机的高速性,采用设计变量全域离散寻优的方法,编制了简明实用、准确高效的视窗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软件。最后采用虚拟样机软件ADAMS对文中公式与软件进行验证。应用实例表明,该设计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优化设计 视窗式软件
下载PDF
汽车起重机转向梯形机构遗传算法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席平原 张圣文 +2 位作者 陈业强 何海华 王斌 《起重运输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7-39,共3页
在满足传动性能和边界约束条件下,根据汽车起重机转向机构的内、外转向轮理想的转角关系,以内侧转向轮理论转角和实际的内轮转角之间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由于传统的优化方法存在着求解过程复杂和寻优... 在满足传动性能和边界约束条件下,根据汽车起重机转向机构的内、外转向轮理想的转角关系,以内侧转向轮理论转角和实际的内轮转角之间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由于传统的优化方法存在着求解过程复杂和寻优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故应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寻求最优解,使求解过程得到简化,能可靠地获得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起重机 转向梯形机构 遗传算法优化
下载PDF
新型转向梯形机构运动模型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吉清 兰凤崇 +1 位作者 王望予 钦传军 《有色金属》 CSCD 1996年第4期6-9,共4页
前置组合式转向梯形机构具有布置灵活、传动可靠等优点,但机构复杂、设计困难。本文从运动分析入手,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及算法,开发地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关键词 汽车 转向梯形机构 转向机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红枣收获机分时四轮转向系统梯形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勇 陈兴华 +1 位作者 王健 付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7-262,共6页
为了满足红枣收获机田间作业分时四轮转向的需求,分别建立了两轮转向梯形机构、四轮转向梯形机构的空间模型,并根据阿克曼原理,分析了两轮转向梯形机构和四轮转向梯形机构内外轮转角关系,建立了梯形机构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同时,利用... 为了满足红枣收获机田间作业分时四轮转向的需求,分别建立了两轮转向梯形机构、四轮转向梯形机构的空间模型,并根据阿克曼原理,分析了两轮转向梯形机构和四轮转向梯形机构内外轮转角关系,建立了梯形机构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同时,利用Mat Lab软件进行关键参数的择优,最终确定了两轮转向梯形机构的梯形臂长为158.95 mm、梯形底角为65.43°、转弯半径为7 455 mm;四轮转向梯形机构的梯形臂长为241.02 mm、梯形底角为60.00°、转弯半径为4 303 mm。该梯形机构的研究为提高红枣收获机的转向灵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收获机 分时四轮转向 转向梯形机构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MATLAB程序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鹤辉 陈晨 《广西机械》 2002年第4期17-19,42,共4页
介绍基于 MATLAB优化工具箱 [1] 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 ,用户可以交互式输入结构基本参数即可获得优化计算结果 ,并自动绘制出实际输出角和输出角期望值随输入角的变化曲线 ,以便用户分析。
关键词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 MATLAB程序 汽车 转向机构 优化设计 计算程序
下载PDF
求解转向梯形机构主参数的解析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师素娟 武兰英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9-52,共4页
介绍了用解析法设计转向梯形机构主参数的方法及该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提出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最后通过实例表证该方法将设计精度提高了35.42% .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解析法 函数逼近理论 机构
下载PDF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雯 崔淑丽 《山东交通科技》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转向梯形机构是使汽车转向时实现内、外轮理想转角关系的核心部件。建立了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用户可以交互式输入结构基本参数... 转向梯形机构是使汽车转向时实现内、外轮理想转角关系的核心部件。建立了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用户可以交互式输入结构基本参数,即可得到优化计算结果,并自动绘制出实际输出角和输出角期望值随输入角的变化曲线,以便用户分析、比较和选择。为转向梯形设计提供了高效、精确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优化设计 计算程序
下载PDF
凸轮式误差补偿的转向梯形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春荣 张杰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4年第5期36-38,共3页
分析了传统转向梯形机构的传动误差,提出了凸轮式误差补偿的车辆转向梯形机构的原理和结构,给出了补偿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其对于车辆的运行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凸轮 转向梯形机构 传动误差 轮式 理论廓线 误差补偿 车辆 行驶安全性 运行经济性 原理
下载PDF
含驱动滑块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实用设计法及视窗式软件
17
作者 陈辛波 张雪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1-162,共2页
给出了一种含驱动滑块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公式,并利用现代计算机的高速性,采用设计变量全域离散寻优的方法,编制了简明实用、准确高效的视窗式机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应用实例表明,本设计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设计方法 可视化设计软件
下载PDF
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参数分布规律
18
作者 刘卷苍 陈荫三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85,共5页
将汽车、轮式行走工程机械及叉车等所用各种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归纳为三个基本型,用模拟逼近方式图解求得各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将其绘制在“帆形曲线图”上,呈“阶跃响应曲线”状,为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设计合理选取结构参数提供... 将汽车、轮式行走工程机械及叉车等所用各种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归纳为三个基本型,用模拟逼近方式图解求得各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将其绘制在“帆形曲线图”上,呈“阶跃响应曲线”状,为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设计合理选取结构参数提供了便利。同时对主动臂臂长随主动臂迥转中心前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断开式 转向梯形机构 梯形臂长 梯形
下载PDF
用“帆形曲线”图求解转向梯形机构参数
19
作者 刘卷苍 陈荫三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3,共5页
对非独立悬挂车辆前轴所用转向梯形机构,以模拟逼近方式图解求得梯形臂臂长和梯形角与内轮最大转角及内外轮最大转角差之间的关系,并以“帆形曲线”图表示之。
关键词 帆形曲线图 汽车 非独立悬挂 转向梯形机构 参数
下载PDF
基于Pro/E的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明 方宗德 +2 位作者 张国胜 颜克志 李俭波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7,共3页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在汽车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小车轮在转向过程当中的滑动,使轮胎的异常磨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本文以自行设计的四轮轮毂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为例,在传统的转向系设计中引入Pro/E软件建立分段式...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在汽车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小车轮在转向过程当中的滑动,使轮胎的异常磨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本文以自行设计的四轮轮毂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为例,在传统的转向系设计中引入Pro/E软件建立分段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三维运动实体分析模型,并利用MATLAB对所输出的数据进行校核,从而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在设计早期就能够直观的了解转向梯形机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PRO/E MAILAB 设计 汽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