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一“梵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琰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本文从对种姓制度等级特性和身份社会意义的分析入手 ,揭示出种姓制度对印度人社会身份的影响 ,并针对低种姓如何改善种姓身份的疑问 ,对印度社会中存在的“梵化”—一社会流动摸式的实现过程 ,流动特点和社会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印度 社会流动模式 种姓制度 种姓身份 梵化
下载PDF
论《南诏图传》数字化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刘萍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期109-109,共1页
《南诏图传》是我国保留下来的最早的记录南诏国时期的绘画资料,本文主要从历史性、画面性两个方面论证了《南诏图传》数字化的需求性以及可操作性。
关键词 僧七 3D
下载PDF
当代马来西亚印度教复兴及其影响探析
3
作者 范若兰 李永丽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2年第2期63-77,154,155,共17页
马来西亚是个多族群多宗教国家,作为第三大族群,印度人占总人口的8%左右,其中80%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工业化和伊斯兰教政治化的发展,印度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日益被边缘化,印度教也受到... 马来西亚是个多族群多宗教国家,作为第三大族群,印度人占总人口的8%左右,其中80%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工业化和伊斯兰教政治化的发展,印度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日益被边缘化,印度教也受到极大的冲击。面对边缘化困境,印度人亟须加强族群团结,于是复兴印度教就成为加强印度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国际新印度教运动的推动下,马来西亚印度教复兴运动持续发展,印度教经典受到重视,赛巴巴运动在城市中产阶级中受到青睐,大宝森节规模宏大,印度教神庙不断翻新。马来西亚印度教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印度教的“梵化”,体现在吠檀多哲学的复兴,低种姓仿效高种姓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仪式等方面;印度教神庙和仪式的“阿笈摩化”,在翻建神庙时,严格遵守印度教神学著作和祭祀仪轨,按照阿笈摩规定的仪式供奉和维护神庙及神灵;印度教的“泰米尔化”,马来西亚印度人中的80%是泰米尔人,因此印度教复兴呈现出明显的“泰米尔特性”;印度教复兴呈现出显著的阶级差别,中产阶级热衷于参与巴克提和赛巴巴的拜赞仪式,而劳工阶级坚持各种苦行仪式。印度教复兴对马来西亚印度社会和国家建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强化了印度人族群认同,并成为其权利抗争的突破口和推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印度人 印度教 梵化 阿笈摩 泰米尔
下载PDF
中国与印度:从人类学视角来看文化边陲 被引量:11
4
作者 中根千枝 马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中国与印度是相邻的文明古国,两国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共性,这些共性源自两国的地理幅员、人口规模和悠久历史。西藏地区位于汉文化和印度文化之间,汉人和印度人在与藏人交往时显示出不同的态度,这与中国和印度两种文明的特征和两个社会的... 中国与印度是相邻的文明古国,两国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共性,这些共性源自两国的地理幅员、人口规模和悠久历史。西藏地区位于汉文化和印度文化之间,汉人和印度人在与藏人交往时显示出不同的态度,这与中国和印度两种文明的特征和两个社会的不同性质有关。在文明的传播过程中,汉文化的传播与印度梵文化的传播也有各自的特点。文章最后就汉人、藏人和日本社会对源自印度的佛教采取的不同的接受方式,探讨了各自社会文化传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陲 梵化 佛教
原文传递
《薄伽梵歌》中的身体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灿灿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61,共11页
《薄伽梵歌》通过对阿周那是否应该参战这一问题的思考,试图弥合世俗生活要求与宗教超脱精神的矛盾。在利用数论思想重新定义人的身体的前提之下,《薄伽梵歌》倡导瑜伽思想,力图通过梵化的身体行动使人的自然肉身转变成梵化的身体,而俱... 《薄伽梵歌》通过对阿周那是否应该参战这一问题的思考,试图弥合世俗生活要求与宗教超脱精神的矛盾。在利用数论思想重新定义人的身体的前提之下,《薄伽梵歌》倡导瑜伽思想,力图通过梵化的身体行动使人的自然肉身转变成梵化的身体,而俱卢之野的战争则可视为梵化的身体杀死自然肉身的隐喻,也是瑜伽思想的示例。《薄伽梵歌》通过宣扬瑜伽思想即身体梵化的方法,把宗教超然精神与现实生活实践面向巧妙结合,目的是规范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并且最大程度地发挥身体实践的力量,从而使满足世俗生活需求与奉行宗教超脱信念达到完美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伽歌》 数论 瑜伽 梵化 身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