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梵曲“啰哩嗹”与中国戏曲的传播
被引量:
21
1
作者
康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7,共8页
本文对戏曲中普遍使用的“口罗哩口连”的来源、使用场合及其与戏曲传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指出 :“口罗哩口连”是梵曲 ,最迟晋时已传入中原 ;它一般在祭戏神时、婚恋场合、乞讨时、烘托气氛时演唱 ;元代的“口罗哩回回”———吉普赛...
本文对戏曲中普遍使用的“口罗哩口连”的来源、使用场合及其与戏曲传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指出 :“口罗哩口连”是梵曲 ,最迟晋时已传入中原 ;它一般在祭戏神时、婚恋场合、乞讨时、烘托气氛时演唱 ;元代的“口罗哩回回”———吉普赛人 ,其波斯发音Luri,也有乞讨和婚恋的意思 ;宋元时的路歧人在诸多方面与口罗哩人相似 ,路歧应是Luri的另一种译法 ;路歧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曲
罗哩连
中国
戏
曲
传播历史
莲花落
路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青海历史梵曲新音》编排特点与内容
2
作者
德格吉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78-84,共7页
松巴堪布的《青海历史梵曲新音》作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晚期藏文编年体著作,其在编排方式上不仅继承了早期藏文编年体著作的规范模式和前辈史学家们的优良传统。而且,该作品作为松巴堪布晚年集大成的作品,其在编排方式和结构布局方面...
松巴堪布的《青海历史梵曲新音》作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晚期藏文编年体著作,其在编排方式上不仅继承了早期藏文编年体著作的规范模式和前辈史学家们的优良传统。而且,该作品作为松巴堪布晚年集大成的作品,其在编排方式和结构布局方面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表明了晚年的松巴堪布由于其鸿篇巨制《如意宝树史》而积累了有关史学写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因此,作者在创作《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时的那份从容自若和得心应手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将在本文中试图分析出《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是一部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以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谋篇布局的编年体地方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历史
梵曲
新音
编排方式
史料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历史梵曲新音》之成书背景
3
作者
德格吉
《青藏高原论坛》
2016年第4期43-46,共4页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一生著述颇丰,《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是他于83岁高龄时完成的一部有关青海及蒙藏两百年关系的史学佳作。《如意宝树史》作为奠定松巴堪布的治史风格、史学思想和史学家地位的传世力作,作者在书跋部分...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一生著述颇丰,《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是他于83岁高龄时完成的一部有关青海及蒙藏两百年关系的史学佳作。《如意宝树史》作为奠定松巴堪布的治史风格、史学思想和史学家地位的传世力作,作者在书跋部分交代了其写作缘由:松巴堪布撰写这个大部头的综合性史书的目的在于纠正前辈学者的错误偏颇,以求正本清源、拨云见日。本文试图对《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以此作为考究该部史书成书背景及写作缘起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
青海历史
梵曲
新音
成书背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志》“梵竺四曲”考略
被引量:
3
4
作者
许云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4-59,共6页
郑樵《通志》所录梵竺四曲,《舍利弗》是中土善声沙门截取《妙法莲华经》中世尊所说的偈并裁减经中的一些情节而成的呗声,与西域所传梵剧《舍利弗传》并无关系;《法寿乐》是文惠太子为配合自编舞蹈《法乐梵舞》的演出而令王融创作的乐歌...
郑樵《通志》所录梵竺四曲,《舍利弗》是中土善声沙门截取《妙法莲华经》中世尊所说的偈并裁减经中的一些情节而成的呗声,与西域所传梵剧《舍利弗传》并无关系;《法寿乐》是文惠太子为配合自编舞蹈《法乐梵舞》的演出而令王融创作的乐歌,非呗声或徒诗;《阿那》为蠕蠕国遗存的佛曲,此曲名非原曲名,后来的好事者用此曲填写新词歌蠕蠕主阿那的事迹,于是就用阿那的名字为曲名,取代了旧的曲名;《摩多楼子》则是从西域传入的佛曲,今传歌词肯定不是其原歌词,只是在它传入中土后,才有好事者沿用其名写了歌词,借以言"征战行役之苦",并非是因梵剧《舍利弗传》中有征戍情节而拟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
竺四
曲
《舍利弗》
《法寿乐》
《阿那》
《摩多楼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梵曲“啰哩嗹”与中国戏曲的传播
被引量:
21
1
作者
康保成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7,共8页
文摘
本文对戏曲中普遍使用的“口罗哩口连”的来源、使用场合及其与戏曲传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指出 :“口罗哩口连”是梵曲 ,最迟晋时已传入中原 ;它一般在祭戏神时、婚恋场合、乞讨时、烘托气氛时演唱 ;元代的“口罗哩回回”———吉普赛人 ,其波斯发音Luri,也有乞讨和婚恋的意思 ;宋元时的路歧人在诸多方面与口罗哩人相似 ,路歧应是Luri的另一种译法 ;路歧人。
关键词
梵曲
罗哩连
中国
戏
曲
传播历史
莲花落
路歧
Keywords
Buddhist air “Luo Li Lian”
Gypsies
Luqi
Sprea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青海历史梵曲新音》编排特点与内容
2
作者
德格吉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出处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78-84,共7页
文摘
松巴堪布的《青海历史梵曲新音》作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晚期藏文编年体著作,其在编排方式上不仅继承了早期藏文编年体著作的规范模式和前辈史学家们的优良传统。而且,该作品作为松巴堪布晚年集大成的作品,其在编排方式和结构布局方面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表明了晚年的松巴堪布由于其鸿篇巨制《如意宝树史》而积累了有关史学写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因此,作者在创作《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时的那份从容自若和得心应手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将在本文中试图分析出《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是一部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以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谋篇布局的编年体地方史。
关键词
青海历史
梵曲
新音
编排方式
史料价值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历史梵曲新音》之成书背景
3
作者
德格吉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青藏高原论坛》
2016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摘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一生著述颇丰,《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是他于83岁高龄时完成的一部有关青海及蒙藏两百年关系的史学佳作。《如意宝树史》作为奠定松巴堪布的治史风格、史学思想和史学家地位的传世力作,作者在书跋部分交代了其写作缘由:松巴堪布撰写这个大部头的综合性史书的目的在于纠正前辈学者的错误偏颇,以求正本清源、拨云见日。本文试图对《青海历史梵曲新音》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以此作为考究该部史书成书背景及写作缘起的出发点。
关键词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
青海历史
梵曲
新音
成书背景
分类号
K29-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志》“梵竺四曲”考略
被引量:
3
4
作者
许云和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4-59,共6页
文摘
郑樵《通志》所录梵竺四曲,《舍利弗》是中土善声沙门截取《妙法莲华经》中世尊所说的偈并裁减经中的一些情节而成的呗声,与西域所传梵剧《舍利弗传》并无关系;《法寿乐》是文惠太子为配合自编舞蹈《法乐梵舞》的演出而令王融创作的乐歌,非呗声或徒诗;《阿那》为蠕蠕国遗存的佛曲,此曲名非原曲名,后来的好事者用此曲填写新词歌蠕蠕主阿那的事迹,于是就用阿那的名字为曲名,取代了旧的曲名;《摩多楼子》则是从西域传入的佛曲,今传歌词肯定不是其原歌词,只是在它传入中土后,才有好事者沿用其名写了歌词,借以言"征战行役之苦",并非是因梵剧《舍利弗传》中有征戍情节而拟述之。
关键词
梵
竺四
曲
《舍利弗》
《法寿乐》
《阿那》
《摩多楼子》
Keywords
Fanzhusiqu
S'āripu tra
Fashouyue
Anagui
Mahamaudgalyagana
分类号
I106.99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梵曲“啰哩嗹”与中国戏曲的传播
康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议《青海历史梵曲新音》编排特点与内容
德格吉
《西藏艺术研究》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海历史梵曲新音》之成书背景
德格吉
《青藏高原论坛》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通志》“梵竺四曲”考略
许云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