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检查体位对减轻胃镜受检者不适感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司徒丽萍 黄颖思 +4 位作者 梁焕娇 刘敏 刘一星 黄金梅 高丽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检查体位(左侧斜卧位)对减轻胃镜受检者不适感的效果。方法:将1000例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后仰,两腿微屈曲,解松腰带及衣领;实验组采用改良左侧斜卧位,头部垫硬枕不超肩高,... 目的:探讨改良检查体位(左侧斜卧位)对减轻胃镜受检者不适感的效果。方法:将1000例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后仰,两腿微屈曲,解松腰带及衣领;实验组采用改良左侧斜卧位,头部垫硬枕不超肩高,头部略向后仰并稍偏左侧,上半身抬高15°~20°,两腿微屈曲,解松腰带及衣领。结果:实验组一次插镜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不适感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检查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检查体位(左侧斜卧位)操作简单,可显著提高胃镜检查一次插镜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减轻受检者的不适感及术后不良反应,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体位 胃镜检查 不适感 受检者 改良 减轻 术后不良反应 插镜成功率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钡餐检查体位的探讨
2
作者 吴宝林 粟金波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1期50-50,共1页
“壁龛”是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唯一可靠的X线征象,在作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时,常采用多种体位,显示“壁龛”,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不同体位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显示率,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检查体位 钡餐 上消化道造影 诊断准确性 X线征象 不同体位 检查 显示率
下载PDF
探讨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梅仙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究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胃镜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用传统胃镜检查体位;试验组在进行无痛胃镜... 目的:探究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胃镜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用传统胃镜检查体位;试验组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用笔者所在科室改进后的检查体位。观察两组患者在行胃镜检查时的进镜情况、倾倒发生率、呼吸、心跳、有无恶心和呕吐及患者检查满意度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结果:在试验组的45例患者中,顺利进镜42例(93.3%),进镜受阻3例(6.7%),倾倒发生2例(4.4%),在45例对照组患者中,顺利进镜38例(84.4%),进镜受阻7例(15.6%),倾倒发生11例(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恶心、呕吐及检查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无痛胃镜检查时,改变胃镜检查体位,可以明显提高检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体位 无痛胃镜 检查效果
下载PDF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梁英秀 《全科护理》 2015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检查体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体位。比较两组倾倒发生率、进镜情况、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检查体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体位。比较两组倾倒发生率、进镜情况、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后维持原体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位对无痛胃镜进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无痛胃镜麻醉后倾倒的风险,提高病人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检查体位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枕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剑 黄智华 +2 位作者 吴波 徐泽华 彭婧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6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枕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主研制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0例。观察组使用医用肩颈一... 目的探讨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枕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主研制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0例。观察组使用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枕摆放体位,对照组使用去枕仰卧检查体位。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起始部显示率、椎动脉远端显示率、颈动脉小斑块显示率、颈动脉狭窄显示率、颈内动脉显示长度、检查中不适发生率、平均检查时间,观察组的400例患者检查结果分别是76.3%、96.3%、64%、15%、(5.25±0.48)cm、1.3%、(8.99±0.52)min,明显优于对照组400例患者结果分别是64%、83%、48.3%、8.3%、(4.46±0.23)cm、5.5%、(12.58±0.54)min,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枕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颈动脉显示率,改善了颈内动脉显示长度,减少了检查中不适的发生率,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肩颈一体式体位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 检查体位
下载PDF
颈部CT检查中体位优化减少带状伪影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丹妮 马亚光 +4 位作者 崔湧 李晓婷 具海月 刘玉良 孙应实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索检查体位优化技术对减少颈部CT带状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因临床需要复查颈部CT患者,使用自身对照试验来对比优化体位与传统体位的差异。优化体位,即肩部外展上提法;传统体位,即标准摆位方法。对优化体位和传统体位的... 目的:探索检查体位优化技术对减少颈部CT带状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因临床需要复查颈部CT患者,使用自身对照试验来对比优化体位与传统体位的差异。优化体位,即肩部外展上提法;传统体位,即标准摆位方法。对优化体位和传统体位的图像伪影进行三分制盲法评分,即严重伪影、中等伪影及轻度或无伪影,并使用秩和检验对评分进行比较。测量图像噪声值,记录检查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使用配对t检验对两种体位的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进行评估。结果:优化体位的评分为(2.94±0.243)分,显著高于传统体位的评分(2.0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96,P<0.001);优化体位的图像噪声(7.91±1.17)明显低于传统体位图像噪声(10.6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2,P<0.01);优化体位和传统体位的CTDI_(vol)平均值分别为(8.80±1.29)mGy和(8.77±1.24)m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4,P=0.763)。结论:颈部CT检查中,通过外展上提肩部的优化体位可减少下颈部的带状伪影,明显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伪影 颈部CT 检查体位
下载PDF
不同体位超声检查对成人髋关节腔积液诊断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小刚 郭小青 +3 位作者 汪荣金 钦婷婷 吴乐彬 庄明东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10期1320-1321,1332,共3页
目的探讨"4"字试验(又"FABERE试验")体位与常规平卧位超声检查对成人髋关节腔积液检测的差异。方法收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成人单侧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6例,将患侧髋关节纳入病例组,将其健侧关节纳入对照组,应用超声... 目的探讨"4"字试验(又"FABERE试验")体位与常规平卧位超声检查对成人髋关节腔积液检测的差异。方法收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成人单侧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6例,将患侧髋关节纳入病例组,将其健侧关节纳入对照组,应用超声在常规平卧位和"4"字试验体位下分别测量股骨颈前间隙关节腔积液深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对照组,4字法测得髋关节液体深度较常规法时更多(均P<0.05);不同检查体位对患侧髋关节液体深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比健侧更明显(P<0.05)。结论4字法有利于提高髋关节腔积液超声检查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腔积液 超声 诊断敏感性 检查体位 “4”字试验
下载PDF
旋转DSA检查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桦 朱纯生 郑晓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1期191-192,共2页
目的通过50例旋转DSA检查,探讨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DSA脑血管造影中,对常规位置没有显示病变或显示病变不完全的病例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清晰显示病变,能满足临床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结论旋... 目的通过50例旋转DSA检查,探讨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DSA脑血管造影中,对常规位置没有显示病变或显示病变不完全的病例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清晰显示病变,能满足临床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结论旋转DSA检查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旋转DSA 检查体位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对PET/CT检查过程中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檬 陆皓 +3 位作者 程祝忠 陈世容 肖定琼 王俊 《现代医院》 2021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分析PDCA循环对PET/CT检查过程中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条件筛选2019.8-2019.10来我院PET/CT中心检查的患者90例,按月份先后顺序8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前宣教;9月30例患者为观察组Ⅰ,给予第一轮PDCA循环管理干... 目的分析PDCA循环对PET/CT检查过程中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条件筛选2019.8-2019.10来我院PET/CT中心检查的患者90例,按月份先后顺序8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前宣教;9月30例患者为观察组Ⅰ,给予第一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10月30例患者为观察组Ⅱ,给予第二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依次对比两组患者在胃肠道准备、检查体位、检查中止动情况。结果经过第一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之后:观察组Ⅰ患者胃肠道准备总充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体位总依从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止动良好、图像总融合率90.00%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第二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之后:观察组Ⅱ患者胃肠道准备总充盈率为96.67%高于观察组Ⅰ的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检查体位总依从率96.67%高于观察组Ⅰ的8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检查中止动良好、图像总融合率93.33%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以明显提高PET/CT患者检查过程中依从性,提升检查效率,保证检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PET/CT检查 胃肠道准备 检查体位 图像融合质量
下载PDF
颈椎多体位磁共振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希春 曲林涛 +1 位作者 刘文娟 张建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25-727,共3页
目的:采用颈椎前屈、后伸及中性自然位等多体位进行颈椎磁共振成像,探讨高场磁共振颈椎多体位成像在诊断颈椎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5T高场磁共振进行颈椎前屈位、中性自然位及后伸位成像,分析比较不同体位下颈椎序列、椎间盘及椎管等... 目的:采用颈椎前屈、后伸及中性自然位等多体位进行颈椎磁共振成像,探讨高场磁共振颈椎多体位成像在诊断颈椎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5T高场磁共振进行颈椎前屈位、中性自然位及后伸位成像,分析比较不同体位下颈椎序列、椎间盘及椎管等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受检者随屈伸体位的变化,颈椎序列不稳加重。前屈位新出现突出椎间盘17.33%(26个/150个),较中性自然位突出加重62.50%(35个/56个);后伸位检查较中性自然位新出现椎间盘突出13.33%(20个/150个),加重58.93%(33个/56个)。前屈位较中位以硬膜囊前间隙狭窄变化为著,后伸位检查时硬膜囊后间隙狭窄度加重。结论:颈椎多体位磁共振检查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而准确的非侵袭性颈椎检查方式,可以早期显示潜在的颈椎病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体位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80例非肾脏疾病患者侧卧位与俯卧位超声检查肾脏活动度及11肋间隙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熙 梁学志 +4 位作者 王硕 杨世海 张彬 张旭辉 王东文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80例非肾脏疾病患者侧卧位与俯卧位超声检查肾脏活动度及11肋间隙变化,探讨选择侧卧位超声引导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解剖理论依据。方法 80例非肾脏疾病患者先后行垫腹俯卧位(被检查者俯卧后在上腹部加垫枕,垫枕宽50c... 目的观察80例非肾脏疾病患者侧卧位与俯卧位超声检查肾脏活动度及11肋间隙变化,探讨选择侧卧位超声引导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解剖理论依据。方法 80例非肾脏疾病患者先后行垫腹俯卧位(被检查者俯卧后在上腹部加垫枕,垫枕宽50cm、高10cm)和垫腰侧卧位(被检查者侧卧后在腰部加垫枕,垫枕规格同上)肾脏超声检查,利用点追踪技术、使用超声系统附带的测量软件测量侧卧位和俯卧位时肾脏移动度、俯卧位转为侧卧位时肾脏下移距离、肾脏后组中盏至体表距离、11肋间隙。结果 侧卧位时左肾上下移动度为(13.7±3.0)mm、左右移动度为(1.5±0.4)mm、前后移动度为(1.7±0.4)mm,俯卧位时左肾上下移动度为(8.6±2.0)mm、左右移动度为(1.2±0.2)mm、前后移动度为(1.2±0.3)mm,两者相比,P均<0.05。侧卧位时右肾上下移动度为(13.9±3.7)mm、左右移动度为(1.5±0.4)mm、前后移动度为(1.7±0.3)mm,俯卧位时右肾上下移动度为(8.6±2.5)mm、左右移动度为(1.2±0.2)mm、前后移动度为(1.2±0.2)mm,两者相比,P均<0.05。俯卧位转为侧卧位时,左肾下移的距离为(19.8±3.3)mm,右肾下移的距离为(17.7±4.2)mm,两者相比,P<0.05。侧卧位时左肾后组中盏至体表距离为(60.1±13.7)mm、右肾后组中盏至体表距离为(59.7±12.9)mm,俯卧位时左肾后组中盏至体表距离为(54.0±11.3)mm、右肾后组中盏至体表距离为(55.3±11.5)mm,两者相比,P均<0.05。侧卧位时11肋间隙左侧为(23.9±1.1)mm、右侧为(24.4±1.6)mm,俯卧位时11肋间隙左侧为(22.4±0.6)mm、右侧为(22.2±0.9)mm,两者相比,P均<0.05。结论 相比于俯卧位,侧卧位时肾脏移动度增大、肾脏位置下移、11肋间隙增大、肾脏后组中盏至体表距离增加;侧卧位行超声引导下PCNL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体位 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体位 侧卧位 俯卧位 肾脏活动度 11肋间隙
下载PDF
低背部痛病人的体位摇摆和治疗性运动:实验性对照研究
12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7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治疗性运动 实验性 检查体位 痛病 运动计划 随机对照实验 研究设计 背景因子 平衡功能 人的平衡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改变体位法对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与妊娠黄体囊肿鉴别诊断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清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12期2358-2360,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与妊娠黄体囊肿应用变换体位联合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80异位妊娠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与妊娠黄体囊肿应用变换体位联合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80异位妊娠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患者有4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余下40例患者经医生确诊为妊娠黄体囊肿,纳入参照组,对入组成员均实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改变体位法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超声结果:两组在环壁厚度、包块大小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回声率上更少、高回声率上更高,在RI上更高,p<0.05;血流分布:观察组周围血流分布情况不丰富,更低与参照组,p<0.05;体位改变结果:相比同侧卵巢位置,在体位进行改变后,观察组中未改变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血流频谱:观察组在高阻力、低阻力上更低,在极低阻力上更高,p<0.05。结论: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和妊娠黄体囊肿患者利用变换体位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有效对两种疾病进行辨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 妊娠黄体囊肿 变换体位法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查 血流分布
下载PDF
超声诊断肾钙乳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静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752-753,共2页
肾钙乳是指微细的含钙颗粒呈混悬状态存留于肾盏憩室、肾囊肿或积水的肾盏内。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梗阻和炎症时肾单位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障碍、肾盏内尿液逐渐浓缩、使钙和磷盐等晶体成分呈过饱和状态而沉淀下来,形成钙化颗粒。肾钙乳症表... 肾钙乳是指微细的含钙颗粒呈混悬状态存留于肾盏憩室、肾囊肿或积水的肾盏内。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梗阻和炎症时肾单位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障碍、肾盏内尿液逐渐浓缩、使钙和磷盐等晶体成分呈过饱和状态而沉淀下来,形成钙化颗粒。肾钙乳症表现典型时,容易诊断,但是,对于表现不典型者,则易误诊。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不同级别的医院在诊断时往往都容易混淆。由于不同病变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因而正确地鉴别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了进一步了解超声诊断肾钙乳症的临床价值,随机抽取我院2011至2012年收治的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肾钙乳症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体位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肾钙乳症 检查体位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体位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梅晓峰 纪树芳 +1 位作者 吕雪冰 邝丽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872-875,87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各体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后半规管BPPV(PC-BPPV)体位检查方法采用Dix-Hallpike test和Side-lying test;水平半规管(HC-BPPV)体位检查方法采用Roll test和WRW test;上...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各体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后半规管BPPV(PC-BPPV)体位检查方法采用Dix-Hallpike test和Side-lying test;水平半规管(HC-BPPV)体位检查方法采用Roll test和WRW test;上半规管BPPV(SC-BPPV)体位检查方法采用Dix-Hallpike test、Side-lying test和Rahko T manoeuvre。将研究对象共613例随机分为2组,均按照PC-BPPV、HC-BPPV、SC-BPPV的体位检查顺序,先左侧后右侧进行检查,每进行下一项检查前静坐10min以上,两组之间PC-BPPV和HC-BPPV的体位检查方法的检查次序相反。观察并记录每个患者每种体位检查方法下有无眼震及特点。结果:Dix-Hallpike test和Side-lying test对PC-BPPV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ll test和WRW test对HC-BPPV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hko T manoeuvre对SC-BPPV的检出率高于其余2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BPPV和HC-BPPV各体位检查方法两组之间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采用不同的体位检查次序均不影响各方法的敏感性。结论:Dix-Hallpiketest对后半规管可以产生最有效刺激,仍然是PC-BPPV首选的体位检查方法;Side-lying test的敏感性与前者无明显差异且具有良好的操作可控性,可用于怀疑PC-BPPV且不易配合Dix-Hallpike test的患者;Roll test与WRW test对HC-BPPV的检出率无差异且均达到90%以上,但前者操作更安全简便,且检查结果有助于复位手法的选择,故Roll test应作为HC-BPPV的首选体位检查方法,WRW test可作为其补充;Rahko T manoeuvre对SC-BPPV的敏感性明显高于Dix-Hallpike test和Side-lying test,可用于验证2种方法初筛阳性的SC-BPPV患者,或筛查2种方法漏诊的SC-BPPV患者。受累半规管的判断不仅通过体位检查方法,更需注意诱发的眼震特点,以免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体位检查
原文传递
肾钙乳症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彦红 陈红岩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囊肿型肾钙乳的超声检查体位及其声像图特点、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应用超声检查11例经手术证实的囊肿型肾钙乳。让患者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及坐立位检查,于俯卧位、仰卧位分别经腰部、腹部在肾区纵切和横切,并经侧... 目的:探讨囊肿型肾钙乳的超声检查体位及其声像图特点、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应用超声检查11例经手术证实的囊肿型肾钙乳。让患者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及坐立位检查,于俯卧位、仰卧位分别经腰部、腹部在肾区纵切和横切,并经侧腰部纵切和横切;于侧卧位经腰部、侧腰部纵切、横切;于坐立位经腰部、侧腰部纵切、横切,观察肾脏及钙乳情况。然后,再让患者慢慢转动身体,进行连续的超声扫查,观察钙乳在改变体位时的变化。结果:11例囊肿型肾钙乳,囊均呈圆形,于囊肿内均见"钙液面征",和"麻饼征"强回声图像。在体位改变超声扫查时,均可见钙乳形态随体位的改变而变化,呈落雪花样表现。结论:超声诊断囊肿型肾钙乳的关键,在于适当调整患者体位,灵活利用不同的扫查切面。超声检查肾钙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超声表现不典型的患者,需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检查体位 囊肿型肾钙乳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肋骨骨折漏诊76例报道
17
作者 林世坤 王惠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3期122-122,共1页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漏诊。方法 通过不同拍片部位、透视及短期复查发现肋骨骨折。结果 前肋骨折易漏诊,透视下多体位观察肋骨骨折漏诊较少。结论 多角度摄片和结合透视观察减少漏诊,1~2周后复查,肋骨骨折发现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体位检查
下载PDF
肘关节多层螺旋CT扫描体位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新华 胡永胜 +2 位作者 谷锡云 郑劼 汪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8-1219,共2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扫描体位 肘关节 骨关节病变 检查体位 重组技术 MSCT 术前术后
原文传递
梅花磁针灸全息诊疗技术特色与临床应用
19
《中国科技信息》 2002年第7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梅花磁针灸全息诊疗技术 临床应用 穴位 适应症 体位检查
下载PDF
CT检查部位的体位摆放的方便性和医技的思维强迫的研究
20
作者 吴彩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探究CT检查部位的体位摆放的方便性和医技的思维强迫在临床疾病监测中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CT检测的腹部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探究CT检查部位的体位摆放的方便性和医技的思维强迫在临床疾病监测中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CT检测的腹部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体位摆放进行检测,实验组在检查过程中介入体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和误差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Z轴等方向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将规范CT检查体位,使得监测数据精确,减少了摆位的误差,准确反应患者疾病的情况,监测数值能够有效帮助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指导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部位的体位摆放 方便性 医技的思维强迫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