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油杆检测修复技术在江汉采油厂的应用
1
作者 操自强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63-65,共3页
抽油杆检测修复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是清洗、检测和分选,重点是检测和分选,关键是恢复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目前江汉采油厂在用各类抽油杆约116.2万米,应用抽油杆检测修复技术后,提高了抽油杆的利用率,降低了抽油杆断脱现象,节省了原油开... 抽油杆检测修复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是清洗、检测和分选,重点是检测和分选,关键是恢复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目前江汉采油厂在用各类抽油杆约116.2万米,应用抽油杆检测修复技术后,提高了抽油杆的利用率,降低了抽油杆断脱现象,节省了原油开采成本,提升了原油生产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杆 检测修复技术 生产管理
下载PDF
市政给排水管网非开挖检测修复技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邦杰 《四川水泥》 2022年第9期84-86,共3页
传统的市政给排水管网检测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较差,综合检测修复指标较低,无法满足目前市政管网检测维修需求。基于市政给排水管网现状,设计了新的非开挖检测修复技术,检测管网腐蚀因素、评估管网结构承载力、基于非开挖方式实施市政给... 传统的市政给排水管网检测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较差,综合检测修复指标较低,无法满足目前市政管网检测维修需求。基于市政给排水管网现状,设计了新的非开挖检测修复技术,检测管网腐蚀因素、评估管网结构承载力、基于非开挖方式实施市政给排水管网的综合修复,实现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检测修复。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新的检测修复技术的综合检测修复指标较高,其修复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方式 市政 给排水 管网 现状 修复检测技术
下载PDF
油气管道腐蚀的检测与修复技术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尹仲伟 郭彦崎 《全面腐蚀控制》 2021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油气管道一般采用埋地的敷设方式,管线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管线容易受到环境中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腐蚀加剧的现象,最终在因腐蚀导致管线穿孔断裂,受油气管线输送介质的特殊性决定,油气管线在发生介质泄漏时,会造成火灾、爆炸、... 油气管道一般采用埋地的敷设方式,管线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管线容易受到环境中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腐蚀加剧的现象,最终在因腐蚀导致管线穿孔断裂,受油气管线输送介质的特殊性决定,油气管线在发生介质泄漏时,会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后果。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对现阶段油田使用的管道腐蚀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深入分析探讨油田油田管道腐蚀检测现阶段的技术需求,分析腐蚀规律,了解运行参数与防护措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管线腐蚀修复的措施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管道腐蚀 检测修复技术
下载PDF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在煤化工烯烃分离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郑临奥 赵东风 +1 位作者 卢磊 孙慧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6年第11期31-34,共4页
介绍了煤化工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的流程及挥发性有机物泄漏量计算方法,并对烯烃分离装置开展检测。共检测各类型密封点11 131个,其中泄漏点451个,泄漏量158.44 t/a。完成不停工修复后,泄漏率由4.05%降至1.22%,泄漏量削减87.12%,降至28.9... 介绍了煤化工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的流程及挥发性有机物泄漏量计算方法,并对烯烃分离装置开展检测。共检测各类型密封点11 131个,其中泄漏点451个,泄漏量158.44 t/a。完成不停工修复后,泄漏率由4.05%降至1.22%,泄漏量削减87.12%,降至28.97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修复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 烯烃分离装置 煤化工
下载PDF
泄漏检测和修复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方燕然 席伶俐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58-59,共2页
针对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及压力管道微量泄漏容易被忽视,长时间的累积带来不安全因素和环保因素的问题,将泄漏检测和修复(LDAR)技术应用于3家企业的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压力管道在线检验,共计4万多个点位。结果表明,泄漏量... 针对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及压力管道微量泄漏容易被忽视,长时间的累积带来不安全因素和环保因素的问题,将泄漏检测和修复(LDAR)技术应用于3家企业的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压力管道在线检验,共计4万多个点位。结果表明,泄漏量大的点位主要集中在阀门和法兰,对泄漏量超标146个的挂红色牌,安排人员立即进行修复,取得了直接减排6 629 kg/a的成绩。LDAR技术便捷、可靠,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修复技术(LDAR)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检验
下载PDF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在煤化工烯烃分离装置的运用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涛 陆希峰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3期35-36,共2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烯烃需求量不断增加,用于烯烃分离的能量和资金日益增长,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应用,以此替代传统的分离工艺。首先简单了解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工作流程以及煤化工装置泄漏量的估算方法,然后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烯烃需求量不断增加,用于烯烃分离的能量和资金日益增长,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应用,以此替代传统的分离工艺。首先简单了解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工作流程以及煤化工装置泄漏量的估算方法,然后根据某煤化工企业烯烃分离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装置检测结果、泄漏修复的具体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修复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 烯烃分离装置 煤化工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与故障处理及修复加固技术手册》2004年5月出版
7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8,共1页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与故障处理及修复加固技术手册》 出版 混凝土结构 可靠性 耐久性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与故障处理及修复加固技术手册》2004年5月出版
8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与故障处理及修复加固技术手册》 出版 混凝土结构 无损检测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应用总结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元勇 高飞侠 《中氮肥》 2020年第1期1-3,7,共4页
石化行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大户,是VOCs防治的重点行业之一;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通过对石油、化工装置潜在泄漏点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存在泄漏现象的组件,并进行修复或更换,从而实现降低泄漏排放。简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石化行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大户,是VOCs防治的重点行业之一;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通过对石油、化工装置潜在泄漏点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存在泄漏现象的组件,并进行修复或更换,从而实现降低泄漏排放。简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及我国VOCs排放的相关法规与标准,详细介绍山东省某化工企业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应用实践。实践表明,LDAR项目的实施使企业建立了LDAR密封点管理体系,通过对239个泄漏点的修复(治理)实现了9651.39kg/a的VOCs减排,成功搭建了一个全面的、可视化的LDAR数据库管理平台,从而有效控制了VOCs的无组织排放,值得在国内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泄漏检测修复(LDAR)技术 应用实例 LDAR项目工作流程 LDAR数据库管理平台 VOCs典型治理工艺
下载PDF
LDAR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VOCs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超 霍彦斌 杨盘龙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7-17,20,共2页
玉门炼化总厂催化裂化车间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会排放出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部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境,从呼吸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通过紧固螺栓、加装堵头、紧固填料等方式进行,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率... 玉门炼化总厂催化裂化车间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会排放出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部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境,从呼吸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通过紧固螺栓、加装堵头、紧固填料等方式进行,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率由原来的0.16%减少为0.01%,完成率达到94.4%,在实际生产中,异味大量减少,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泄漏检测修复技术
下载PDF
聚丙烯生产过程中VOC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扶中 周田峰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5期56-60,共5页
聚丙烯装置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路径可以归纳为聚合工段高浓度丙烯排放、干燥工段高浓度氮气尾气排放、造粒工段含氧低浓度料仓尾气排放、密封点泄漏无组织排放等4个方面。聚合工段高浓度丙烯通过排放火炬可有效解决,而... 聚丙烯装置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路径可以归纳为聚合工段高浓度丙烯排放、干燥工段高浓度氮气尾气排放、造粒工段含氧低浓度料仓尾气排放、密封点泄漏无组织排放等4个方面。聚合工段高浓度丙烯通过排放火炬可有效解决,而干燥工段尾气长期以来直接排放大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是聚丙烯生产过程中VOC及环保治理重点项目。针对不同生产工艺,不同VOC排放源,分别介绍了回收法、膜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以及LDAR技术等防治措施,为聚丙烯装置的VOC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挥发性有机物 膜回收 活性炭吸附 检测修复技术
下载PDF
Soil Contamination due to Activities: A Review with E-Waste Disposal and Recycling Special Focus on China 被引量:3
12
作者 ZHANG Wei-Hua WU Ying-Xini M. O. SIMONNOT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34-455,共2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soil contamination resulting from e-waste recycling activitie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China, where many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a decade. Soils in the e-waste areas are often c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soil contamination resulting from e-waste recycling activitie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China, where many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a decade. Soils in the e-waste areas are often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compounds, mainl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polychlorinated and polybrom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PBBs), dechlorane plus (DP), hexabromocyclododecanes (HBCDs), polychlorinated and polybrominated dibenzo- p-dioxins (PCDDs and PBDDs), and polychlorinated and polybromi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 and PBDFs), while other compounds, not systematically monitored, can be found as well. Pollutants are generally present in mixtures, so pollution situations are complex and diversified with a gradient of contamination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to hot spots at e-waste sites and mainly in open burning area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ollutants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food chain via rice in China, and that the population was threatened since high levels of various pollutants were detected in blood, placentas, hair, etc., of residents of e-waste sites. Eventually, soil remediation techniques are reviewed.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available techniques devoted to heavy metals an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the current techniques for the e-waste sites, where these contaminants coexist, are very sparse. Phytoremedi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co-cropping appears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e slightly contaminated agricultural soils. In some cases, different remediation techniques should be combined or trained, while the influence of coexisting contaminants and the removal sequence of contamina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hot spo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chniques should be used to reduce high pollution levels to prevent further pollutant dissemination.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urgent needs for 1) characterization of pollution status in all the countries where e-wastes are recycled, 2) research on fate and toxicity of pollutant mixtures, and 3)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to remediate agricultural fields and hot spots of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opping heavy metals organic compounds POLLUTION REMEDI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