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光光度法对肿瘤特异生长因子的灵敏度及检测极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韵竹 黄铁生 张信辉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09-410,413,共3页
目的:用721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随机混合血清的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CF)值进行测定,考察该方法的灵敏度及检测极限。方法:严格按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TSGF联合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该试剂在特定条件下,与血清中的多种肿... 目的:用721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随机混合血清的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CF)值进行测定,考察该方法的灵敏度及检测极限。方法:严格按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TSGF联合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该试剂在特定条件下,与血清中的多种肿瘤相关物质产生显色反应。结果:721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为k=0.00586,检测极限为1.52 U/ml。结论:721分光光度法对TSGF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理想的检测极限,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是基层医院及预防中心对肿瘤进行普查及筛选的理想方法,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灵敏度 检测极限
下载PDF
电子探针分析检测极限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德忍 《分析仪器》 CAS 1989年第2期58-61,共4页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对电子探针分析检测极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确定测量时间的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限制测量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仪器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稳定性,可以把检测极限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确定测量时间。实验数据说明本法是...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对电子探针分析检测极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确定测量时间的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限制测量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仪器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稳定性,可以把检测极限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确定测量时间。实验数据说明本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检测极限 计算
下载PDF
关于JVG型激光微区光谱仪的空间分辨力及检测极限
3
作者 朱延彬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100-100,共1页
本文概述了在研制JVG型激光微区光谱仪的试验中,为提高仪器的空间分辨力及检测极限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空间分辨力 检测极限 光谱仪 微区 激光 G型
下载PDF
关于工件纵向磁化的检测极限
4
作者 孙炳全 徐铁军 仲军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77-80,共4页
在充分考虑线圈法磁化是一种廉价、简便方法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长径比的工件在磁化时受退磁场的影响存在盲区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对退磁因子进行了计算。并绘制出退磁因子曲线.发现钢棒端部退磁因子较大.即端部难以磁化,存在盲区.从... 在充分考虑线圈法磁化是一种廉价、简便方法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长径比的工件在磁化时受退磁场的影响存在盲区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对退磁因子进行了计算。并绘制出退磁因子曲线.发现钢棒端部退磁因子较大.即端部难以磁化,存在盲区.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得到不同长径比时对应的盲区位置曲线,给出工件的检测极限,结果吻合.为检测时选择参数提供了重要、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磁因子 检测极限 长径比 纵向磁化
下载PDF
火焰光度计检测极限校准过程的数学建模及测量不确定度估计
5
作者 龙燕 《科技广场》 2016年第11期13-15,共3页
本文阐述了对火焰光度计检测极限校准过程进行数学建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检测极限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估计,从而对火焰光度计检测极限校准过程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
关键词 火焰光度计 检测极限 建模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L-赖氨酸在W/DCE界面上的NERNST响应及检测极限的测定
6
作者 刘旭辉 《玉林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55-58,共4页
本文通过滴水极谱法研究L-赖氨酸在水(W)与1.2一二氯乙烷(DCE)形成的水/油界面上电位的Nernst响应规律及检测极限.
关键词 测定 L-赖氨酸 W/DCE界面 能斯特响应 检测极限
下载PDF
水利阀门密封结构非均匀承压极限检测仿真
7
作者 上官林建 孙中一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7期336-340,共5页
由于水体流动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当前与前一时刻的流场信息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防水阀门的承压波动性较为明显,其极限的检测具有较大难度。为此,提出一种水利防水阀门密封结构非均匀承压极限检测方法。根据水体当前与前一时刻的流场信息... 由于水体流动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当前与前一时刻的流场信息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防水阀门的承压波动性较为明显,其极限的检测具有较大难度。为此,提出一种水利防水阀门密封结构非均匀承压极限检测方法。根据水体当前与前一时刻的流场信息,判定承压波动程度,自适应生成密封结构的非均匀承压网格。基于此,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设计双梁菱形检测基体,优化方法的抗温度干扰性能。通过卡扣连接成紧贴阀门密封结构的承压极限检测模型,检测非均匀网格对应的承压极限。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能够成功、稳定地检测出各网格的承压极限值,最大误差绝对值不到0.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防水阀门 密封结构 非均匀承载压力 承压极限检测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测量的极限检测浓度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云瀚 陈哲 陈星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4-788,共5页
通过分析血糖浓度变化对光学参数的两种作用及其对光传播的影响,针对葡萄糖主要分布于皮肤真皮层的特点,引入了有效信噪比的概念,推导出血糖检测极限浓度与光源检测器之间距离和有效仪器信噪比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个体表皮和真皮厚度... 通过分析血糖浓度变化对光学参数的两种作用及其对光传播的影响,针对葡萄糖主要分布于皮肤真皮层的特点,引入了有效信噪比的概念,推导出血糖检测极限浓度与光源检测器之间距离和有效仪器信噪比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个体表皮和真皮厚度的差异,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其对检测极限浓度的影响,讨论了光学测头设计的方案和适应性。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与检测器之间距离,来自真皮层的有效信号能超过50%;假定仪器信噪比为10 000,可获得满足FDA要求的血糖检测极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浓度测量 无创测量 近红外光谱 检测极限
下载PDF
水凝胶波导探针的制备及对罗丹明B的超高灵敏检测
9
作者 罗洪 蔡斌 《光学仪器》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波导型倏逝波传感器依赖于待测物与倏逝场的相互作用,其检测能力受制于倏逝波的强弱。一般而言,波导的倏逝波强度在内部传输光中占比很低,因此传感器灵敏度受到很大限制。提出的一种基于水凝胶聚合物的波导探针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水凝... 波导型倏逝波传感器依赖于待测物与倏逝场的相互作用,其检测能力受制于倏逝波的强弱。一般而言,波导的倏逝波强度在内部传输光中占比很低,因此传感器灵敏度受到很大限制。提出的一种基于水凝胶聚合物的波导探针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水凝胶具有的三维网状结构,可以方便待测物渗入波导内部,因此可以利用局域在波导内部的传输光进行探测,大幅提高探测光的利用效率。此外,实验通过其他聚合物单体的添加成功抑制了水凝胶波导遇水溶胀变形带来的额外光损。由于纯水凝胶制备的波导在吸水溶胀后会导致变形,从而带来额外的光损耗,因此除水凝胶之外还需掺入其他聚合物以维持波导的基本形状。实验表明,该水凝胶聚合物波导传感器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吸收检测极限为1.0×10^(−9) g/mL,荧光检测极限为1.0×10^(−19)g/mL。相比于其他波导型倏逝波传感器,荧光检测极限提高了约7个数量级。该水凝胶聚合物波导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适应性高,灵敏度高,在医疗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聚合物波导 荧光光谱 检测极限
下载PDF
应用材料公司依托深紫外激光技术突破暗场晶圆检测极限
10
作者 沈熙磊 《半导体信息》 2011年第2期22-23,共2页
应用材料公司推出Applied DFinder检测系统,用于在22纳米及更小技术节点的存储和逻辑芯片上检测极具挑战性的互连层。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该系统是首款采用深紫外(DUV)激光技术的暗场检测工具,使芯片制造商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在生产... 应用材料公司推出Applied DFinder检测系统,用于在22纳米及更小技术节点的存储和逻辑芯片上检测极具挑战性的互连层。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该系统是首款采用深紫外(DUV)激光技术的暗场检测工具,使芯片制造商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在生产环境中检测出图形化晶圆上极小的颗粒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材料公司 芯片制造商 检测极限 首款 紫外激光 技术节点 检测工具 激光技术 检测系统 生产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多周期极限采样法的极限检测器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聪辉 黄盛霖 赵晓娟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12年第2期242-246,共5页
为解决极限检测器单周期数据采样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多周期极限采样法。利用多周期极限采样法对极限检测器进行了设计,该极限检测器对周期信号进行5个周期的数据采样,通过极限检测器的FIFO模块、最大最小值寄存器模块、数值比较模块... 为解决极限检测器单周期数据采样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多周期极限采样法。利用多周期极限采样法对极限检测器进行了设计,该极限检测器对周期信号进行5个周期的数据采样,通过极限检测器的FIFO模块、最大最小值寄存器模块、数值比较模块最终得到精确的极限值。最后,利用QUARTUS技术对设计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够准确实现偏移量为3 ns的极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步采样法 多周期极限采样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极限检测 数据采样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甲胺磷的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芮玉奎 黄昆仑 +2 位作者 郭晶 林素菊 罗云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由于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对检测速度的要求,本文应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法将甲胺磷与BSA连接,合成了免疫抗原,经紫外扫描确定免疫抗原连接成功。用合成的免疫抗原免疫实验用大白兔,制备了甲胺磷的多克隆抗血清,效价达到1∶10 0 0 0 ... 由于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对检测速度的要求,本文应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法将甲胺磷与BSA连接,合成了免疫抗原,经紫外扫描确定免疫抗原连接成功。用合成的免疫抗原免疫实验用大白兔,制备了甲胺磷的多克隆抗血清,效价达到1∶10 0 0 0 0 0以上。经盲样检验,抗体灵敏性和特异性较好;在检测样品时最低检测极限为0 .5 ng/ g,达到国际同类检测试剂盒的水平;且可以在1.5 h内检测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甲胺磷 ELISA 检测极限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定性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小琦 张名昌 +2 位作者 任志强 冯瑞云 张维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205,共4页
采用PCR技术检测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基因,判断水稻样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建立了稳定快速的转基因水稻定性PCR检测体系。PCR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1%,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灵敏和准确的,可以广泛地应用... 采用PCR技术检测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基因,判断水稻样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建立了稳定快速的转基因水稻定性PCR检测体系。PCR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1%,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灵敏和准确的,可以广泛地应用到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中。此外,进一步讨论了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转基因产品标识的必要性和目前转基因检测技术在检测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定性检测 内源 检测极限
下载PDF
离子迁移谱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宪云 孔祥和 +1 位作者 季仁东 张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前对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手段有多种,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介绍了一种环境污染气体检测的新方法—离子迁移谱(IMS)法.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简述了设计制作IMS的基本结构,介绍了IMS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近期国际上IMS在环境污染物(如... 目前对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手段有多种,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介绍了一种环境污染气体检测的新方法—离子迁移谱(IMS)法.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简述了设计制作IMS的基本结构,介绍了IMS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近期国际上IMS在环境污染物(如苯系物、卤代烯烃、全氟化碳、醇类及多环芳香烃等)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IMS在环境污染物检测这一领域中正逐步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兴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环境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IMS) 环境检测 检测极限 迁移率
下载PDF
基于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的痕量SO_2气体定量检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红 肖淞 +3 位作者 张晓星 李新 程政 崔兆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5812-5820,共9页
SO_2是表征SF6绝缘电气设备内部绝缘状态的标志性气体,其准确的定量对判断绝缘设备内部故障类型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搭建了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痕量SO_2气体检测系统,获取了基于Sym14小波分层处理的SO_2紫外差分吸收光谱,... SO_2是表征SF6绝缘电气设备内部绝缘状态的标志性气体,其准确的定量对判断绝缘设备内部故障类型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搭建了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痕量SO_2气体检测系统,获取了基于Sym14小波分层处理的SO_2紫外差分吸收光谱,并在190~230及290~310nm两个特征波段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根据变换得到的特征峰值对SO_2的浓度进行反演,得到两个波段的浓度反演曲线,并进一步探究了其检测极限。结果表明:在两个波段范围内痕量SO_2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特征峰值与其浓度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190nm波段相对290nm波段具有更低的检测极限,在信噪比为3时,其检测极限可达到132.4nL/L。该研究结果为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SF6特征分解组分的在线监测及SF6绝缘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差分吸收光谱 SO2 SF6 Sym14小波变换 特征波段 检测极限
下载PDF
基于空间微螺线管电感的微米级磨粒检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洪朋 张银东 +3 位作者 张春花 沈岩 潘新祥 李冬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8-50,共3页
基于液压油污染检测颗粒计数法中的电感检测法,利用含有磨粒的液压油流经空间微螺线管时引起的磁通量的变化,进而检测电感的变化量测得磨粒,并根据电感的增大或减小判断磨粒的性质。实验中铁颗粒引起电感增大,铜颗粒引起电感减小。通过... 基于液压油污染检测颗粒计数法中的电感检测法,利用含有磨粒的液压油流经空间微螺线管时引起的磁通量的变化,进而检测电感的变化量测得磨粒,并根据电感的增大或减小判断磨粒的性质。实验中铁颗粒引起电感增大,铜颗粒引起电感减小。通过改变漆包线的匝数和直径观察电感变化量和变化率,总结和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微螺线管能检测到的铁磁颗粒尺寸最小可达50μm。该检测方法测量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磨粒 电感检测 微螺线管 检测极限
下载PDF
如何降低水中VOC分析的检测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向明 陈正夫 +2 位作者 王玲利 胡耀铭 邵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9年第4期15-19,共5页
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的存在很复杂,随着VOC治理技术的进步,环境水中VOC浓度有不断降低的趋势,要求VOC分析具有更低的检测限。通过对环境水前处理过程采用优化吹扫捕集条件来扩大试样量、选择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的存在很复杂,随着VOC治理技术的进步,环境水中VOC浓度有不断降低的趋势,要求VOC分析具有更低的检测限。通过对环境水前处理过程采用优化吹扫捕集条件来扩大试样量、选择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以及降低前处理过程的空白值、提纯分析用水;优化VOC色谱分离条件,确保色谱峰良好分离来降低试样和空白值的标准偏差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极限 有机污染物 挥发性 水质分析
下载PDF
电化学检测重金属离子改性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珏 付东 +2 位作者 郑明明 张晓臣 阚侃 《化学工程师》 CAS 2022年第10期65-69,共5页
水体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方式。快速、准确的检测重金属离子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电化学检测法凭借简便、快捷、成本低、可原位检测等特点,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手段。通过改性提高电化学检测中工... 水体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方式。快速、准确的检测重金属离子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电化学检测法凭借简便、快捷、成本低、可原位检测等特点,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手段。通过改性提高电化学检测中工作电极的敏感性,使工作电极具有更低的检测极限和更宽的检测范围,是电化学法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不同改性电极对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影响,并探讨改性电极对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增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电化学法 改性电极 检测范围 检测极限
下载PDF
基于纳米多孔银的磺胺类药物SERS光谱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飞 孔会艳 张玲 《光散射学报》 202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在预防感染,治疗疾病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从而被广泛使用。由于这些药物在生物体中无法完全代谢,随着食物链循环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形成持续危害。近年来对于这些药物的监管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在预防感染,治疗疾病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从而被广泛使用。由于这些药物在生物体中无法完全代谢,随着食物链循环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形成持续危害。近年来对于这些药物的监管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ERS)可以将吸附在粗化的金属表面分子的拉曼信号进行增强,检测极限可达单分子量级,因此,SERS相关技术被广泛用于痕量物质检测,检测极限主要决定于SERS基底的活性。本研究工作采用脱合金方法,制备出了均匀、孔径可调纳米多孔银基底,并用于磺胺嘧啶和磺胺醋酰检测,检测极限达到了0.25μg/kg和2μg/kg,远远低于我国农业部规定的磺胺类药物最大残余量100μg/kg。且拉曼特征峰峰强与药物的浓度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动态监测范围高达6个量级。研究所得纳米多孔银可推广用于其他物质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药物 纳米多孔银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检测极限 线性关系
下载PDF
检测限中空白批内标准偏差的简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京林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3,共1页
一、问题的引出为了较全面了解一个环境监测实验室及其分析人员的分析水平,如实验用水和化学试剂的纯度,玻璃容器的洁净度,分析仪器的精度和使用情况,我们开展了各监测项目空白试验值的测定,并根据空白试验值来计算检测限,在计算过程中... 一、问题的引出为了较全面了解一个环境监测实验室及其分析人员的分析水平,如实验用水和化学试剂的纯度,玻璃容器的洁净度,分析仪器的精度和使用情况,我们开展了各监测项目空白试验值的测定,并根据空白试验值来计算检测限,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两个问题:1.在计算检测限中的空白批内标准偏差(以下称S_(wb))时,需要把空白试验值(以下称A_0)逐项根据回归方程y=bx+a导成浓度,然后再计算S_(wb)和检测限(以下称L)这样计算非常繁索,且容易出错,工作效率极低.2.在计算中,将A_0代到y=bx+a导成浓度时,有时会出现负值,而无法计算检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极限 标准误差 计算 环境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