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7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地棉区优势棉花资源评价及其在新疆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1
作者 唐中杰 谢德意 +2 位作者 于跃波 房卫平 路风银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5,共9页
为了综合利用内地棉区棉花资源,破解新疆棉花遗传基础狭窄、同质化严重等育种瓶颈难题,更好地培育适合新疆全程机械化的高产稳产棉花新品种,以160份内地棉区棉花资源为材料,在新疆库尔勒进行生物学性状鉴定,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指... 为了综合利用内地棉区棉花资源,破解新疆棉花遗传基础狭窄、同质化严重等育种瓶颈难题,更好地培育适合新疆全程机械化的高产稳产棉花新品种,以160份内地棉区棉花资源为材料,在新疆库尔勒进行生物学性状鉴定,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指导新疆棉花育种亲本选配、系统选育,并应用GGE双标图对后代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地棉区棉花资源在新疆种植表现有地域性差异,来源地与新疆试点维度相近的生态区棉花资源有较好的适应性,其灰色聚类评估分也相应偏高。其中,78份优势棉花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在欧氏距离11.486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以黄河流域棉区资源为主的第Ⅲ类群整体表现最好,可以作为新疆利用内地棉花资源的特征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主成分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最大,是与丰产性相关的综合因子,是综合衡量棉花资源优劣的依据。依据GGE双标图对以内地优势棉花资源为亲本的16个后代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评价,优选出既高产又稳产的目标棉花品系M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棉区 种质资源 评价 新疆 育种
下载PDF
北疆典型棉区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
2
作者 孙霞 苟燕如 +3 位作者 严涵 汤庆峰 杨再磊 贾宏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80,共10页
为研究北疆棉区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于2021年4月采集分析了不同覆膜年限(0、5、10、20、30 a)及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结果表明:北疆棉区土壤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1565~3560个·kg^(-1),且随... 为研究北疆棉区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于2021年4月采集分析了不同覆膜年限(0、5、10、20、30 a)及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结果表明:北疆棉区土壤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1565~3560个·kg^(-1),且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微塑料丰度值呈现升高趋势,但地膜的使用量与微塑料丰度的关联度逐渐降低,10~30 cm土壤微塑料丰度与地膜的使用量关联度高;该区域土壤微塑料形状主要有薄膜状、碎片状、纤维状和发泡状4种;微塑料颜色包括白色透明、黑色、黄色和其他颜色,所占比例分别为69.02%、14.78%、6.49%和9.71%;微塑料粒径随覆膜年限增加而减小,粒径<0.5 mm的微塑料所占百分比最大;利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随机调查发现,研究区内土壤微塑料的主要成分分别是聚乙烯(PE)占比45%、聚丙烯(PP)占比20%、聚酰胺(PA)占比16%;各覆膜年限土壤微塑料污染负荷指数在1.70~2.57之间,且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研究区微塑料污染负荷指数达到2.09,微塑料污染等级已达重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塑料污染,其引起的生态风险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棉区 土壤微塑料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
下载PDF
2019-202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表观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毛树春 王树林 +10 位作者 马小艳 董合忠 郝曙光 李冰 尹会会 张爱民 徐志森 楚宗艳 杨苏龙 贺道华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3年第2期6-16,共11页
科学核算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对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棉区的农情、棉情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 科学核算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对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棉区的农情、棉情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包括轧花加工)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分别为1 436.50元、1 418.79元和1 440.72元;每666.67 m^(2)表观主产品产值分别为1 927.76元、2 036.77元和2 430.99元;每666.67 m^(2)表观纯收益分别为491.26元、617.97元和990.28元,都呈现逐年上涨趋势,表明植棉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受气候变化和市场价格影响,年际植棉生产波动大,稳定性差,相关补贴对稳定植棉收益具有重要功能。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每千克皮棉表观总成本分别为12.35元、12.37元和14.8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47%、10.81%和12.71%,物化成本分别为4.71元、4.88元和6.2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59%、38.62%和38.71%,表明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同市场主体投入产出和收益差异大。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表现为家庭农场(1 956.88元)>合作社(1 818.60元)>基本农户(1 368.31元),按相同籽棉售价测算,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了抵消流转费用的成本,每666.67 m^(2)需增产籽棉约50 kg才能获得与基本农户等额的收益。然而,3年平均每666.67 m^(2)籽棉产量则是基本农户(286.05 kg)>家庭农场(276.73 kg)>合作社(259.27 kg)。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生产性收益为基本农户(806.34元)>家庭农场(153.19元)>合作社(144.40元)。按照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和降低成本对农业规模经营方式进行比较,在推进规模化植棉进程中,要保护基本农户,鼓励发展家庭农场,规范合作社,通过植棉大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基本农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成本 产值 收益 市场主体 黄河流域棉区
下载PDF
2019-202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表观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报告
4
作者 毛树春 王树林 +13 位作者 李飞 梅正鼎 张教海 周家华 李红菊 白志刚 柯兴盛 徐道清 刘小玲 马小艳 别墅 李卫华 赵明明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3年第7期13-23,共11页
准确核算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深入了解当前当地农情、棉情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包括... 准确核算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深入了解当前当地农情、棉情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包括轧花加工)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分别为1398.36元、1404.52元和1389.14元,每666.67 m^(2)主产品表观产值分别为1617.78元、1412.47元和2637.69元,每666.67 m^(2)表观纯收益分别为219.42元、7.95元和1248.55元。其中:2020年由于气候因素导致棉花产量下降、表观纯收益明显降低;2021年棉花价格大幅上涨,表观纯收益明显提高。长江流域棉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每千克皮棉表观生产总成本分别为13.22元、16.45元和12.85元,每千克皮棉表观物化成本分别为5.13元、6.51元和5.2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2元、1.44元、5.00元。除2020年受气候因素影响外,其他年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比较,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同市场主体投入产出和收益差异大。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表现为合作社(1909.87元)>家庭农场(1831.19元)>基本农户(1394.13元)。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籽棉产量则表现为基本农户(261.55 kg)>家庭农场(249.58 kg)>合作社(241.99 kg)。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生产性纯收益表现为基本农户(536.52元)>家庭农场(9.77元)>合作社(-91.88元)。按照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和降低成本目标对农业规模经营方式进行比较,在推进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应鼓励发展家庭农场,规范合作社经营,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基本农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成本 产值 收益 市场主体 长江流域棉区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琼珊 夏松波 +6 位作者 王孝刚 张友昌 冯常辉 张教海 秦鸿德 钟涛 别墅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2期55-59,共5页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育期养分要素肥于盛蕾期一次性施用、按主茎日增长量进行精准化学调控、重施叶面肥、及时打顶、喷施催熟剂和脱叶剂等,可明显促进机采棉的集中成铃。应用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可使铃聚度(光温富能期结铃数占全生育期总结铃数的比例)在80%以上,优质铃数和铃重明显增加,实现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大面积生产、收获、加工等全生产链示范的成功。介绍了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要点,为该技术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 光温富能期 栽培技术 集中成铃 调控技术 长江流域棉区 全生产链
下载PDF
黄河流域棉区短季棉无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祁杰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0期39-41,共3页
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采用春棉品种、一年一熟、早春播种、地膜覆盖、精细管理、人工多次收花的栽培模式在中低产田种植棉花,虽然棉花产量较高,但用工多、投入大,吐絮分散,难以集中采收,且残膜污染严重。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用无膜晚播短... 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采用春棉品种、一年一熟、早春播种、地膜覆盖、精细管理、人工多次收花的栽培模式在中低产田种植棉花,虽然棉花产量较高,但用工多、投入大,吐絮分散,难以集中采收,且残膜污染严重。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用无膜晚播短季棉替代早春覆膜春棉,改精细管理、分次收花为轻简管理、集中收获,建立了短季棉无膜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纯收益高于覆膜春棉,推广应用前景好。简要总结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集中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为黄河流域棉区发展短季棉无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 栽培技术 绿色环保 无膜栽培 黄河流域棉区
下载PDF
我国主产棉区中棉所19纤维品质现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关印 杨付新 +5 位作者 付小琼 王秀玲 唐淑荣 余楠熊 宗伟 褚平 《中国棉花加工》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对分布于我国三大主产棉区20个代表性市(县)的中棉所19 纤维品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棉所19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棉区至今仍保持着其原有优良品质性能,与此两主产棉区的主栽品种、新育成品种(系)纤维品... 本文对分布于我国三大主产棉区20个代表性市(县)的中棉所19 纤维品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棉所19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棉区至今仍保持着其原有优良品质性能,与此两主产棉区的主栽品种、新育成品种(系)纤维品质相比,综合纺纱性能居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新疆棉区中棉所19 纤维比强度比内地棉区偏低,主要原因是生育期相对偏晚,棉纤维不能充分加厚发育,成熟度下降,强度偏低。1996 年新疆棉区气候异常,自然灾害严重,整个生育期间有效积温较常年减少,霜期提前,是中棉所19 比强度下降尤为明显的主要原因。中棉所19 纤维色泽特征在三大主产棉区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新疆棉区略优于内地棉区,但与新疆棉区主栽品种军棉1号相比,其色泽特征相对略差。本文还就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和纤维品质改良途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品质 黄河流域 现状分析 棉区 所19 新疆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纺纱性能 长江中下游 纤维比强度
下载PDF
1971—2020年石河子棉区≥10℃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启瑞 谷然 +3 位作者 李新建 李迎春 王雪姣 吉春容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1期171-175,共5页
利用石河子棉区4个气象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均方差、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石河子棉区≥10℃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河子棉区≥10℃初日呈显著提前趋势,终日略微推迟,持续日数显著... 利用石河子棉区4个气象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均方差、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石河子棉区≥10℃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河子棉区≥10℃初日呈显著提前趋势,终日略微推迟,持续日数显著延长,积温明显增多;≥10℃积温及持续日数均在1994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10℃积温正常年份的概率超过64%,依次向两端递减;≥10℃积温偏低地区主要在莫索湾,偏高地区主要在乌兰乌苏。气候变化背景下,石河子棉区热量条件有较好的改善,棉花延迟型低温冷害有所减轻,石河子棉区品种布局应以早熟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变化特征 气候倾向率 石河子棉区
下载PDF
长江、黄河流域两棉区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徐秋华 张献龙 聂以春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83-690,共8页
从3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到带型清晰且重复性强的41个多态性引物,用于长江、黄河流域两棉区的91个陆地棉品种的RAPD标记分析。分析采用Jeccard’s相似系数,使用NTSYS-pc1.80数据分析软件,非加权组平均... 从3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到带型清晰且重复性强的41个多态性引物,用于长江、黄河流域两棉区的91个陆地棉品种的RAPD标记分析。分析采用Jeccard’s相似系数,使用NTSYS-pc1.80数据分析软件,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对个陆地棉品种产生了 84个多态性位点,品种之间的平均相似系数为 0.631。而来自黄河流域棉区的 68个陆地棉品种产生了96个多态性位点,品种之间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32。两棉区品种的相似系数矩阵比较及成对相似系数分布的比较均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共同的基础种质资源、相同的育种目标及相近的育种方法和策略可能是造成两大棉区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棉区 黄河棉区 遗传多样性 陆地 品种 RAPD
下载PDF
我国主要棉区缺硼概况与施硼分区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运华 刘武定 +1 位作者 皮美美 王治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53-157,共5页
一、硼肥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增产作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两大主要棉区,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植棉面积约占全国植棉面积的94%,棉花产量约占... 一、硼肥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增产作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两大主要棉区,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植棉面积约占全国植棉面积的94%,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96%。1975年,我们在湖北省新洲县首次发现棉花“蕾而不花”症,随后证实该病症为严重缺硼症,1978年,我们又初步证实了我国棉田存在着潜在性缺硼;棉花缺硼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化学工业部和湖北省科委领导并支持了这项研究工作,从1981年起,由我校牵头,组织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的85个集中产棉县市和国营农场,开展棉花施硼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面积 田土壤 缺硼症 农牧渔业部 有效硼 硼肥 新洲县 国家科委
下载PDF
华北棉区各代棉铃虫生命表及南北棉铃虫发生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戈峰 刘向辉 +2 位作者 丁岩钦 王学志 赵永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1-245,共5页
通过对以河北饶阳为代表的华北棉区棉铃虫动态的研究 ,建立了各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结果表明 ,华北棉区第 1~ 4代棉铃虫总死亡率分别为 98.3 %、98.3 4%、98.69%和 99.13 % ,各代棉铃虫种群的趋势指数I值分别为 3 .97、1.5 0、1.4... 通过对以河北饶阳为代表的华北棉区棉铃虫动态的研究 ,建立了各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结果表明 ,华北棉区第 1~ 4代棉铃虫总死亡率分别为 98.3 %、98.3 4%、98.69%和 99.13 % ,各代棉铃虫种群的趋势指数I值分别为 3 .97、1.5 0、1.41和 1.0 9.与以江苏南通为代表的南方棉区生命表参数相比较发现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 ,棉铃虫的存活率曲线都属于A型曲线 ,即卵至 2龄期死亡率较大 ,3龄以后死亡率较小的下凹型曲线 .南方棉区棉铃虫消亡的关键因子是风雨冲刷作用 ,而北方则是天敌的捕食作用 ;南北棉区的棉铃虫孵化期和 1龄期 ,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死亡率较大 ,为关键虫期 ;北方棉区主要危害世代是 2、3代棉铃虫 ,南方棉区为 3、4代棉铃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棉区 铃虫 世代 生命表 虫害发生特征 南方棉区
下载PDF
两种脱叶催熟剂在鄂北棉区的使用效果
12
作者 张艳 刘春萍 +4 位作者 陈克海 齐森林 刘婧 张自勇 李洪成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48-250,共3页
为有效解决鄂北棉区麦(油)后棉花因收获时间晚影响小麦、油菜种植的季节性矛盾,更好地促进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了鄂北棉区麦(油)后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在襄阳市东津新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试验农场开展了2个品种脱叶剂(... 为有效解决鄂北棉区麦(油)后棉花因收获时间晚影响小麦、油菜种植的季节性矛盾,更好地促进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了鄂北棉区麦(油)后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在襄阳市东津新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试验农场开展了2个品种脱叶剂(新脱隆和欣噻利)的棉花脱叶催熟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新脱隆、新噻利和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新脱隆脱叶效果优于欣噻利,而欣噻利催熟效果略好于新脱隆;从使用方便程度来看,欣噻利可直接使用,不需要另加催熟剂乙烯利,产品具有一次成型的特点,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叶催熟剂 效果 鄂北棉区
下载PDF
北疆棉区棉花品种演替与主要性状演变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杰 褚贵新 +1 位作者 张文辉 金文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1-54,共4页
选择了新疆特早熟棉区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12个有代表性的推广品种(系)及审定品种,分成5个时期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演变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换,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增大,新育成品种产量的遗传增益每年每公... 选择了新疆特早熟棉区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12个有代表性的推广品种(系)及审定品种,分成5个时期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演变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换,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增大,新育成品种产量的遗传增益每年每公顷9.3kg。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棉花品种衣分、衣指和结铃性的提高,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以每时间段0.2mm的速度递增,纤维强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并没有多大提高,而且近期育成品种还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早熟棉区 品种演替 棉区
下载PDF
沿江棉区棉田杂草发生及其化学防除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燕涛 朱明华 王东华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杂草发生 除草 化学防除 沿江棉区 棉区
下载PDF
北疆棉区划分及相应对策 被引量:14
15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当前北疆棉花大发展的形势,通过实地考察,根据各地气象资料,将北疆棉区划分为适宜棉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并提出各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适宜棉区 次宜棉区 风险棉区
下载PDF
江苏沿海植棉区灾年夺高产
16
作者 唐宏达 薛中立 +2 位作者 刘训宝 钱朝阳 吉荣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江苏沿海棉区 灾年 棉区 自然灾害 生长期 良种场 射阳县
下载PDF
我国传统棉区战略转移及对策建议
17
作者 王向阳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3期38-41,共4页
近年来我国三大传统棉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在波动中减少的总体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整体提高,三大棉花传统产区种植的比较效益也在逐步下降。本研究分析了我国传统棉区实现战略转移的两个路径:其一是利用西北盐碱旱地,其二是我国棉... 近年来我国三大传统棉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在波动中减少的总体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整体提高,三大棉花传统产区种植的比较效益也在逐步下降。本研究分析了我国传统棉区实现战略转移的两个路径:其一是利用西北盐碱旱地,其二是我国棉区西进中亚。并提出了加强传统棉区战略转移的顶层设计、做好传统棉区战略转移试点、加大传统棉区战略转移政策支持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棉区战略转移 西北盐碱旱地 棉区西进中亚
下载PDF
不同生态棉区棉花单铃重的变化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旺锋 勾玲 +4 位作者 王振林 李少昆 余松烈 曹连莆 李伟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72-877,共6页
采用不同生态区育成的品种 ,在新疆的南、北疆棉区和河北棉区进行“双向异地种植” ,横向比较了不同生态棉区棉花产量库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棉区产量库构成因素中单铃重增加幅度最大 ,南疆和北疆棉区单铃重分别为 5 .89g~6 .5 ... 采用不同生态区育成的品种 ,在新疆的南、北疆棉区和河北棉区进行“双向异地种植” ,横向比较了不同生态棉区棉花产量库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棉区产量库构成因素中单铃重增加幅度最大 ,南疆和北疆棉区单铃重分别为 5 .89g~6 .5 0 g、5 .4 3g~ 6 .12g ,较河北南宫棉花铃重提高 5 1.16 %~ 2 4 .2 3%。新疆棉区单株结铃数虽低 ,但因收获株数是河北南宫的1.5倍 ,所以单位面积总铃数高于河北。新疆棉花铃重高 ,表明在单位面积株数多的条件下个体生长仍较健壮 ,这主要是因为新疆棉区日照时数多、日温差大 ,光合产物生产与累积多 ,既有利于个体发育 ,又有利于光合产物在棉铃中的累积 ,最终单铃重高 ,这是新疆棉花获得高产的重要生理生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棉区 单铃重 气象因子 生态因子 生态
下载PDF
典型棉区地膜应用及污染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75
19
作者 何文清 严昌荣 +4 位作者 刘爽 常蕊芹 王序俭 曹肆林 刘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18-1622,共5页
残膜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棉区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以黄河流域棉区(河北邯郸)和西北内陆棉区(新疆兵团)典型覆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式,对地膜的应用、回收及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候... 残膜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棉区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以黄河流域棉区(河北邯郸)和西北内陆棉区(新疆兵团)典型覆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式,对地膜的应用、回收及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两个棉区地膜投入量差异很大,河北邯郸地区地膜投入量为33.0kg·hm-2,农田覆膜比例为46.4%,而新疆地区地膜投入量为61.4kg·hm-2,农田覆膜比例高达84.8%。两个棉区地膜回收率基本相当,但由于投入量不同,新疆地区棉田土壤残膜量远大于邯郸地区,河北邯郸地区棉田0~30cm土层残膜量平均为80.5kg·hm-2,而新疆地区则达到208.5kg·hm-2,是邯郸地区的2.59倍。残膜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0~20cm的耕层中,从各层次残膜分布比重来看,新疆棉田土壤残膜污染程度更深。农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已经意识到地膜污染的危害性,特别是在新疆地区,但在回收处理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还存在技术制约,影响了残膜的回收和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棉区 地膜应用回收 残膜污染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 被引量:33
20
作者 张德贵 孔繁玲 +5 位作者 张群远 刘文欣 杨付新 许乃银 廖琴 邹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5,共8页
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 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域试验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 ,品种的产量以每年 5 .73~ 8.16 kg/hm2 的速度增长 ,平均约为 6 .5 0 kg/hm2 ·年。品种的狭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36 .9%(4 .2 %~ 5 2 .1%) ,广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6 2 .0 %。目前品种的增产效应中 ,45 .0 %归因于基因型的改良 ,2 0 .4%归因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建国以来各时期代表品种的增产途径大致可分为以基因型效应为主、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和兼有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三种类型。近期育成的品种与早期品种相比 ,皮棉产量提高 2 4.3%(2 5 4.8kg/hm2 ) ,株铃数提高 3.49个 /株 ,衣分提高 2 .80 %,铃重变化不明显。现代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株铃数和衣分的提高来实现的 ;在不同时期 ,铃数、铃重、衣分对产量的贡献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出该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大铃和高衣分品种的筛选是目前该棉区产量育种的有效途径。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组分性状 长江流域 遗传改良 棉区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