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期与种植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蒯婕 杜雪竹 +4 位作者 胡曼 曾讲学 左青松 吴江生 周广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1-599,共9页
为探讨共生期和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共生期:棉油共生10 d(T10)、20 d(T20)和30 d(T30)及4个种植密度30(D1)、45(D2)、60(D3)和75万株hm^(–2)(D4)裂区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密度下,延长共生期,越冬期、蕾薹期... 为探讨共生期和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共生期:棉油共生10 d(T10)、20 d(T20)和30 d(T30)及4个种植密度30(D1)、45(D2)、60(D3)和75万株hm^(–2)(D4)裂区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密度下,延长共生期,越冬期、蕾薹期和花期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均增加,促进了根系及地上部干物质累积,根冠比、株高、根颈粗增加,茎秆酸不溶木质素和总木质素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升高。油菜根倒角度虽增加,但茎倒角度、总倒伏角度减小,油菜单株和群体产量均增加,以T30D2群体产量最高。(2)密度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共生期不同存在差异。相同共生期处理下,随密度增加,单株绿叶数减少,根系干物质、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降低,单株产量降低。T30条件下,叶面积指数(LAI)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D3密度时,LAI最大;在T20、T10条件下,LAI则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群体产量与LAI变化趋势一致。在T30、T20处理下,茎倒角度随密度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在T10处理下,则逐渐增加,与茎秆纤维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两试点均为T30D3田间总倒伏角度最小。(3)武穴及天门试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所要求的共生期及密度最优配置分别为29.8 d、48.8万株hm^(–2),29.7 d、57.6万株hm^(–2);在此配置下,两试点油菜产量理论值分别为3243.0 kg hm^(–2)和3082.8 kg hm^(–2),与当地棉田套播油菜常用栽培模式(共生期15d,密度15.0~22.5万株hm^(–2),产量约2625.0 kg hm^(–2))相比,可实现增产23.5%、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棉田套播 共生期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棉田套播油菜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梅少华 殷少华 +6 位作者 熊飞 陶玉池 梅金安 范端阳 夏起昕 刘文革 肖齐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81-3684,共4页
以常规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双5号为材料,调查分析了棉田套播油菜的产量表现和产量差异原因,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棉田套播油菜产量主要分布在3 000~3 750 kg/hm2,种植密度和有效角... 以常规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双5号为材料,调查分析了棉田套播油菜的产量表现和产量差异原因,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棉田套播油菜产量主要分布在3 000~3 750 kg/hm2,种植密度和有效角果数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②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播期推迟,密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均表现明显减少;播期和密度对千粒重影响较小。③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播期推迟,油菜产量降低,不同播期要求最适播种密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棉田套播 产量差异 播期 密度
下载PDF
潜江市双低油菜棉花套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符家安 苏章锋 +2 位作者 杜艳华 李永前 袁咏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6期262-263,共2页
油菜棉花套播,能保证油菜适期播种,确保油菜冬发高产;同时推迟棉花拔秆,延长棉花采收期,能保证棉花品质,提高产量。这是一项油棉双增、高产高效的实用技术。研究油菜棉花套播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潜江 油菜 棉田套播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