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竹FsMyb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桂莎 杨宇明 +2 位作者 孙浩 张怀璧 王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以项目组已克隆并在GenBank中登记的棉花竹的FsMyb1基因(GU390881)序列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编码的FsMyb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生物功能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棉花竹FsMyb1基因编码是一种亲水性蛋白质;无信号肽,... 以项目组已克隆并在GenBank中登记的棉花竹的FsMyb1基因(GU390881)序列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编码的FsMyb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生物功能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棉花竹FsMyb1基因编码是一种亲水性蛋白质;无信号肽,无导肽,无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为细胞核;共有2个糖基化位点和21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包括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链;三级结构的构象为α-helix/loop混合型构象,是典型的R2R3-Myb转录因子。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FsMyb1蛋白与OsMyb等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初步推测,FsMyb1蛋白可能是一类调节苯丙氨酸代谢,尤其是一种与调节次生细胞壁增厚和花青素生物合成功能相关的转录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棉花竹 苯丙氨酸代谢
下载PDF
棉花竹试管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李玲 李瑞珺 +1 位作者 刘倩倩 林新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棉花竹(Fargesia fungosa)成熟种胚诱导出的芽作为材料,研究其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棉花竹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 mg/L BA(6-苄基腺嘌呤),增殖系数为3.77,芽丛生长旺盛;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3 mg/L IBA(... 以棉花竹(Fargesia fungosa)成熟种胚诱导出的芽作为材料,研究其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棉花竹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 mg/L BA(6-苄基腺嘌呤),增殖系数为3.77,芽丛生长旺盛;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3 mg/L IBA(吲哚丁酸),生根率达100%,根系较长且粗壮;试管苗移栽至泥炭、蛭石、珍珠岩配制比例为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高达98%。本研究结果为棉花竹的扩繁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箭竹属其他竹种的组织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竹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快繁
下载PDF
棉花竹花形态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琳 黄玲 +3 位作者 初彩华 王茜 詹卉 王曙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1-807,共7页
棉花竹(Fargesia fungosa)是箭竹属重要经济竹种,有关其花器官的形态与解剖结构研究至今尚无报道。本文通过对棉花竹花器官的形态与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棉花竹花序为“混合花序”,小穗基部具潜伏芽,由单个叶片形成的“佛焰... 棉花竹(Fargesia fungosa)是箭竹属重要经济竹种,有关其花器官的形态与解剖结构研究至今尚无报道。本文通过对棉花竹花器官的形态与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棉花竹花序为“混合花序”,小穗基部具潜伏芽,由单个叶片形成的“佛焰苞”包裹多枚小穗。小穗单次发生,均长3.05±0.390 cm,每枚小穗具有3~7朵小花,小花均长1.85±0.167 cm,颖片2枚。每朵小花皆具有内、外稃各1片,3枚浆片,雄蕊3枚,雌蕊1枚组成。未成熟花药具有4药室,花药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成熟后纵裂散粉。成熟花粉粒为2或3细胞型,且具有1个萌发孔。子房1室,上位,侧膜胎座,倒生胚珠,雌蕊具2分叉羽毛状柱头。花药发育异常,导致出现大量败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竹 花药 子房 败育
下载PDF
棉花竹纤维细胞壁的发育特征
4
作者 邓琳 詹卉 +2 位作者 何文志 赵景威 王曙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2,共6页
【目的】以棉花竹为实验材料,揭示棉花竹秆内部的解剖特征,总结其纤维细胞壁的发育规律,并为棉花竹作为经济竹材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蔡康CK1000光学数码显微镜分别观察5个龄级棉花竹秆壁中的3个维管束,并用DS-3000二... 【目的】以棉花竹为实验材料,揭示棉花竹秆内部的解剖特征,总结其纤维细胞壁的发育规律,并为棉花竹作为经济竹材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蔡康CK1000光学数码显微镜分别观察5个龄级棉花竹秆壁中的3个维管束,并用DS-3000二维软件测定维管束长度、宽度和后生导管直径以及纤维细胞壁层数和厚度,总结不同龄级秆中纤维细胞次生壁的增厚方式。【结果】在5个龄级棉花竹秆中纤维细胞壁的增厚幅度逐渐下降。所占比例最多的是具有3~4层细胞壁的纤维细胞,在36月龄秆中才开始出现7~8层和9层以上细胞壁的纤维细胞。棉花竹纤维细胞壁增厚类型被总结为6种,类型Ⅵ所占比例最多(35.28%)。纤维细胞壁层数与壁厚间相关性极其显著的是位于1月龄棉花竹秆中的纤维细胞,但60月龄时相关性为负数。【结论】棉花竹秆壁内侧的维管束主要为完全分化的开放型维管束,而竹青处则为未分化完成的半分化维管束。纤维细胞壁层数与壁厚随秆龄的增加而增加,纤维细胞壁层数与壁厚之间的相关性随秆龄的增加而减小。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类型被总结为6种,60月龄成熟秆中纤维鞘外围仍然具有未完成加厚的腔大壁薄且层多的纤维细胞(类型Ⅵ)。棉花竹纤维细胞壁的2种主要增厚方式随着秆龄的增加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竹 龄级 纤维细胞 细胞次生壁 细胞壁层 发育特征
原文传递
利用竹材生产竹棉花的新技术
5
作者 土也 《世界林业动态》 2003年第8期F004-F004,共1页
关键词 加工技术 生产 棉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