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铃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方新 高智谋 +2 位作者 齐永霞 吴红星 吴向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分离自安徽省芜湖、无为、宣城、望江、肥东、寿县、滁州等7个地区的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甲霜灵对各供试菌株的EC50分布为0.008 3~0.079 1 μg/ mL,平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分离自安徽省芜湖、无为、宣城、望江、肥东、寿县、滁州等7个地区的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甲霜灵对各供试菌株的EC50分布为0.008 3~0.079 1 μg/ mL,平均为0.026 1 μg/ mL,远小于1 μg/ mL,且供试菌株在含甲霜灵质量浓度为1 μg/ mL的LBA平板上菌丝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表明各供试菌株对甲霜灵十分敏感,但其敏感程度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室内药剂直接诱变,获得抗甲霜灵菌株,经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较其敏感亲本菌株高13 000倍以上,提示安徽省棉铃疫病菌对甲霜灵具有潜在的抗药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棉铃疫病菌 甲霜灵 抗药性 监测
下载PDF
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 meriae)对甲霜灵的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方新 高智谋 +2 位作者 齐永霞 吴红星 吴向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 ,经药物直接诱变 ,筛选获得棉铃疫病菌 (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抗甲霜灵突变株 ,研究了其抗药性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 ,棉铃疫病菌易对甲霜灵产生抗性 ,抗性菌株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可高达其敏感亲本的 5 16 ...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 ,经药物直接诱变 ,筛选获得棉铃疫病菌 (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抗甲霜灵突变株 ,研究了其抗药性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 ,棉铃疫病菌易对甲霜灵产生抗性 ,抗性菌株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可高达其敏感亲本的 5 16 1 3倍以上 ;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性状在无性及有性单孢后代均可稳定遗传 ,另有部分抗性菌株的抗性性状在无性单孢后代出现分离甚至完全丧失。初步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疫 甲霜灵 抗性遗传 苎麻
下载PDF
利用拮抗菌防治棉铃疫病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平 李社增 +2 位作者 陈新华 刘增志 杜嘉贞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8年第2期65-67,共3页
从作物茎内和棉田土中分离纯化到193株细菌和90株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棉铃疫菌具拮抗作用的细菌26株和真菌16株。室内离体棉铃生测表明,施用拮抗菌(芽孢杆菌MB-3、MB-7、MB-8、BC-1)24小时后再... 从作物茎内和棉田土中分离纯化到193株细菌和90株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棉铃疫菌具拮抗作用的细菌26株和真菌16株。室内离体棉铃生测表明,施用拮抗菌(芽孢杆菌MB-3、MB-7、MB-8、BC-1)24小时后再接种棉铃疫菌比施用拮抗菌后马上接种棉铃疫菌的防治效果要好,可达60%~80%。田间试验结果显示,8月初仅喷施一次,MB-3和MB-7的相对防效达34.9%和45.4%,明显优于对照化学药剂。此外,对拮抗菌的拮抗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疫 拮抗菌 田间防治 棉花 烂铃病
下载PDF
棉铃疫病菌孢子囊产生及游动孢子悬液稀释的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单卫星 李君彦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63-266,共4页
本文报道棉铃疫病菌即苎麻疫霉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孢子囊的离体生产及游动孢子悬液的稀释方法。将疫病菌菌饼置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L)或菜豆葡萄糖培养液(BDL)中,24C条件下暗培养48—72小时,然后将菌丝块在20-22℃条件下... 本文报道棉铃疫病菌即苎麻疫霉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孢子囊的离体生产及游动孢子悬液的稀释方法。将疫病菌菌饼置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L)或菜豆葡萄糖培养液(BDL)中,24C条件下暗培养48—72小时,然后将菌丝块在20-22℃条件下用矿质盐溶液(MSS)更换漂洗(4次)培养10-12小时并辅以光照(日光灯);最后除去MSS,继续光照培养12小时即可得到大量孢子囊。黑暗条件可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而促进卵孢子的产生。培养液采用BDL优于PDL,除了产孢量更高外,突出的特点表现在菌丝块的颜色变化与产孢同步,菌丝块由淡橙色转变为紫色,指示孢子大量产生。Tris-琥珀酸盐缓冲液(Tris-Succinate Buffer,TSB,pH6.8.5.0mmol/L)是效果很好的定量稀释液,可维持游动孢子较高的运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疫病菌 游动孢子 孢子囊
下载PDF
不同生育阶段棉铃分泌物对棉铃疫菌和炭疽菌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献忠 李庆基 王辅仁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5-252,共8页
本研究对棉花早熟品种TX—5、TX—8及中早熟品种中—12,以4个播种期进行试验,对各品种不同生育阶段棉铃分泌物中的糖,单宁、棉酚的含量及其对棉铃疫霉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和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gossyptii)生长的影响作了分... 本研究对棉花早熟品种TX—5、TX—8及中早熟品种中—12,以4个播种期进行试验,对各品种不同生育阶段棉铃分泌物中的糖,单宁、棉酚的含量及其对棉铃疫霉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和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gossyptii)生长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棉铃增大期、充实期铃表分泌的棉酚、单宁含量较高,在这一阶段,单宁、棉酚对棉铃疫霉菌(P.boehmeriae)和炭疽菌(C.gossypii)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钾对次生物质代谢起着促进作用。研究认为:选用早熟品种适期晚播,使疫菌和炭疽菌侵染高峰期,正值铃表单宁、棉酚含量最高阶段,能有效的减轻棉铃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炭疽病 棉铃分泌物 棉铃疫
下载PDF
棉铃疫病潜伏侵染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单卫星 李君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87-91,共5页
分离试验确证,存在于抗病阶段棉铃上限制性褐色坏死病组织中,疫病菌并不完全失活,说明该病菌存在潜伏侵染。州铃的抗病性表现在抗扩展上。棉铃的抗病性与其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花后35天以上的棉铃感病,而花后25天以前的幼铃高... 分离试验确证,存在于抗病阶段棉铃上限制性褐色坏死病组织中,疫病菌并不完全失活,说明该病菌存在潜伏侵染。州铃的抗病性表现在抗扩展上。棉铃的抗病性与其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花后35天以上的棉铃感病,而花后25天以前的幼铃高度抗病。初步认为,疫病菌侵染后诱导发生的病变特别是酮溶性植物抗毒素的累积,是病菌潜伏侵染及棉铃阶段抗病性的重要机制。高湿等极端环境能诱发抗病阶段的幼铃高度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疫病菌 潜伏浸染 棉花
下载PDF
棉铃疫病菌的鉴定及致病力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辉刚 李瑞明 +2 位作者 胡水秀 曹福根 甘建登 《江西农业学报》 199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江西省棉铃疫病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鉴定江西省棉铃疫病菌为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致病力研究表明,棉铃疫病菌对棉铃的致病力强,对苎麻的致病力弱;不同... 通过对江西省棉铃疫病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鉴定江西省棉铃疫病菌为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致病力研究表明,棉铃疫病菌对棉铃的致病力强,对苎麻的致病力弱;不同的菌株对棉苗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棉铃疫病菌经反复接种棉苗和苎麻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疫病菌 鉴定 致病力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棉铃疫霉菌的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晖 李国英 +3 位作者 王惠卿 王志田 崔元 杨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4-86,共3页
棉铃疫病是石河子地区棉花烂铃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棉铃疫霉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寄主范围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查明石河子地区棉铃疫病病原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
关键词 棉铃疫霉菌 鉴定 棉花 石河子地区
下载PDF
棉籽携带棉铃疫菌及该菌的致死温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绪振 凌佩兰 +1 位作者 马平 陈新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7-69,共3页
冬季用显微镜镜检患有疫病的棉铃种籽,能检查到棉铃疫菌的游动孢子囊或卵孢子,重病棉铃种籽所带的卵孢子比轻病棉铃种籽多。疫病占整铃面积1/4以上时,其中的种籽可分离到疫菌;疫病在铃面的面积较小时,在其种籽上未分离到疫菌。将疫病棉... 冬季用显微镜镜检患有疫病的棉铃种籽,能检查到棉铃疫菌的游动孢子囊或卵孢子,重病棉铃种籽所带的卵孢子比轻病棉铃种籽多。疫病占整铃面积1/4以上时,其中的种籽可分离到疫菌;疫病在铃面的面积较小时,在其种籽上未分离到疫菌。将疫病棉铃中的自然带病种籽、健铃种籽与疫菌混合,或土中接种疫菌后播种,都能在铃期表现烂铃,烂铃数比播种健铃种籽多:但8月少雨时,种籽带菌对铃期烂铃影响不明显。疫菌在55℃5分钟即死亡;按此温度用温水浸种应能杀灭种籽所带疫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棉铃疫 种子带菌 致死温时
原文传递
A review of research advances in Phytophthora boehmeriae 被引量:1
10
作者 GAO Zhi-mou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90,共7页
In this paper,th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Phytophthora boehmeriae,including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host range,morphology,biology,ecology,detection,control etc,are reviewed to provide a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i... In this paper,th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Phytophthora boehmeriae,including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host range,morphology,biology,ecology,detection,control etc,are reviewed to provide a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s caused by the oomycete and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寄主范围 生态学 生物学特性 防治 检测 棉铃疫病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