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真菌病原体多主棒孢菌引起人类感染的病例分析
1
作者 王文博 王琴 +1 位作者 胡静 刘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该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为寄生菌,多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茎秆、枝条、叶片上或表层土壤中,主要引起黄瓜、豇豆、香蕉等植物叶斑病和落叶病,在人体中的感...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该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为寄生菌,多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茎秆、枝条、叶片上或表层土壤中,主要引起黄瓜、豇豆、香蕉等植物叶斑病和落叶病,在人体中的感染比较少见,2010年至今共报道15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皮肤和软组织感染9例、眼部感染5例、颅内感染1例。该文对C.cassiicola引起的人类感染病例进行综述分析,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孢 真菌 多主棒孢 感染 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温智浩 朱广雪 +7 位作者 孙炳学 周荣佳 谢学文 柴阿丽 李磊 范腾飞 李宝聚 石延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为明确我国山东和辽宁地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敏感性,建立了敏感基线;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乙霉威和腐霉... 为明确我国山东和辽宁地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敏感性,建立了敏感基线;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乙霉威和腐霉利对多主棒孢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22±0.06)μg·mL^(-1)和(2.75±0.91)μg·mL^(-1),两者的敏感性频率均呈连续性单峰曲线,总体呈正态分布,可作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敏感基线。对采集自山东和辽宁地区的828株多主棒孢菌进行抗性水平监测,发现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抗性水平不断升高,山东地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抗性频率从2017年的58.06%和43.55%上升到2021年的91.30%和78.99%,辽宁地区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抗性频率从2017年的67.44%和53.49%上升到2021年的82.14%和83.33%。表明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具有高度的抗性风险,建议在黄瓜生产中乙霉威和腐霉利与其他类型杀菌剂交替或者混合应用,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棒孢 乙霉威 腐霉利 敏感基线 抗药性监测
下载PDF
广西烟区值得关注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
3
作者 陈子枫 袁维 +1 位作者 韦学平 首安发 《广西植保》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由多主棒孢引起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我国烟草生产上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该病在广西烟草产区分布越来越普遍,为害日趋加重。为加深广西烟区生产者对该病的认识,文...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由多主棒孢引起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我国烟草生产上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该病在广西烟草产区分布越来越普遍,为害日趋加重。为加深广西烟区生产者对该病的认识,文章对其症状、国内外发生现状、病原菌特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指导产区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 多主棒孢 防控
下载PDF
黄瓜多主棒孢菌致病基因CcTLS2功能探究
4
作者 王泉城 王少骅 +6 位作者 储天然 石延霞 谢学文 李磊 范腾飞 柴阿丽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为探究CcTLS2基因在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强致病力菌株HG14102524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多主棒孢菌CcTLS2基因,构建CcTLS2敲除株,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致病力测定、差异表达分析等方法,初步确定了CcT... 为探究CcTLS2基因在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强致病力菌株HG14102524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多主棒孢菌CcTLS2基因,构建CcTLS2敲除株,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致病力测定、差异表达分析等方法,初步确定了CcTLS2对多主棒孢菌致病的影响。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cTLS2基因敲除菌株致病力丧失,菌落生长速度变慢,产孢量显著减少。多主棒孢菌G蛋白信号途径相关基因(A7125、A1402、A0835、A8311和A2529)在CcTLS2敲除株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CcTLS2可能通过G蛋白相关途径影响多主棒孢菌的产孢机制、菌丝生长和致病力,在多主棒孢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多主棒孢 CcTLS2 致病力 致病基因
下载PDF
湿度调控设施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产孢和释放规律及防治技术
5
作者 柴阿丽 杨红敏 +7 位作者 王少骅 赵昆 高苇 石延霞 谢学文 李磊 范腾飞 李宝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907-2918,共12页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棒孢叶斑病给黄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孢和释放是多主棒孢实现再侵染的关键环节。论文旨在探究设施栽培条件下多主棒孢产孢、释放规律,湿度对多主棒孢产孢、释放的影响,...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棒孢叶斑病给黄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孢和释放是多主棒孢实现再侵染的关键环节。论文旨在探究设施栽培条件下多主棒孢产孢、释放规律,湿度对多主棒孢产孢、释放的影响,以及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治的最佳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方法】通过测定黄瓜发病叶片0:00、3:00、6:00、9:00、12:00、15:00、18:00和21:00产孢量,分析多主棒孢的产孢规律;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分别测定一天之内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时棚室空气样本中多主棒孢浓度,分析多主棒孢释放的日变化规律;在人工气候暴露仓和塑料拱棚内,分别设置持续高湿(相对湿度>90%,24 h)、持续干燥(相对湿度<60%,24 h)、先高湿12 h后干燥12 h、先干燥12 h后高湿12 h等不同的湿度水平,研究不同湿度条件对多主棒孢产孢、释放的影响。比较6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和5亿活菌/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喷雾法和弥粉法施药方式,不同施药时间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空间病原菌的杀灭效果。【结果】多主棒孢产孢、释放数据显示,一天内不同时间,黄瓜发病叶片病斑产孢量和棚室空间孢子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夜间18:00之后,随着高湿(相对湿度>90%)持续时间延长,叶片病斑产孢量增大,次日早上6:00病斑孢子数达峰值1344个孢子/cm^(2);开风口后,棚室内湿度降低(相对湿度<60%),孢子释放到棚室空间,中午12:00空气中多主棒孢浓度达峰值12445—110697个孢子/m3。不同季节棚室空间多主棒孢孢子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夜间高湿(相对湿度>90%)产孢、白天低湿(相对湿度<60%)释放的趋势。在人工气候暴露仓和塑料拱棚内,干湿交替条件下多主棒孢的产孢、释放量更高,病情扩展更快,显著高于持续高湿或持续干燥条件。用6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和5亿活菌/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傍晚19:00弥粉法施药,对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80.60%和75.08%,对空间病原菌的杀灭效果达84%以上。【结论】湿度是影响多主棒孢产孢和释放的关键环境因子,设施栽培干湿交替环境加快了多主棒孢的传播和扩散,弥粉法施药的防治效果优于喷雾施药,最佳施药时间为孢子大量繁殖前的傍晚或晚上。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高效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湿度 释放 弥粉法施药 施药时间
下载PDF
贵州红阳猕猴桃棒孢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露 安星宇 +3 位作者 熊鑫 姚令 何海永 吴石平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87,97,共5页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M.A.Curtis)C.T.Wei。采用菌丝生...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M.A.Curtis)C.T.We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5%咪鲜胺微乳剂、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2、0.88、2.56、2.94、4.80、4.90 mg/L。同时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液、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45%咪鲜胺微乳剂15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80.86%、79.54%、76.86%、76.17%,可用于田间防治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猕猴桃棒孢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棒孢叶斑病 鉴定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翡翠景天黑腐病菌山扁豆生棒孢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7
作者 姚锦爱 黄鹏 +2 位作者 张杰 侯翔宇 余德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5-789,共5页
为明确多肉植物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分别测定温度、pH、光照条件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结果表明:该病... 为明确多肉植物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分别测定温度、pH、光照条件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的毒力差异较大,其中氯氟醚菌唑的毒力最强,EC_(50)为0.0129 mg/L;其次为咪鲜胺,EC_(50)为0.0135 mg/L;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EC_(50)分别为0.0273 mg/L和0.0296 mg/L;吡唑醚菌酯的毒力一般,EC_(50)为0.0768 mg/L;多菌灵的毒力最弱,EC_(50)为0.9353 mg/L。掌握山扁豆生棒孢的生物学特性和筛选出室内具有良好毒力效果的药剂,可为多肉植物翡翠景天的栽培及其黑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景天 山扁豆生棒孢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下载PDF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8
作者 冉茂阳 刘忠伟 +4 位作者 周栗禾 蒲垭 吴慧子 蔡璘 田维强 《植物医学》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入侵烟叶会导致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在我国六大烟区均有发生,其中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烟区最严重,严重限制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研究情况,整理关于多主棒...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入侵烟叶会导致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在我国六大烟区均有发生,其中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烟区最严重,严重限制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研究情况,整理关于多主棒孢霉类型特点、病原病害特点、病害流行规律及其主要防治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混合药剂比单一药剂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防控效果更好,但是单一的化学防控方法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绿色综合防控治理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 多主棒孢 防治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多主棒孢SdhB-H278Y突变位点real-time 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广雪 阎昱韬 +7 位作者 孙炳学 周荣佳 岳圆圆 谢学文 柴阿丽 李磊 李宝聚 石延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7,共8页
根据GenBank已登录序列中黄瓜多主棒孢琥珀酸脱氢酶B亚基(SdhB)基因序列差异,针对SdhB-H278Y突变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dhB-H278Y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供试多主棒孢携带SdhBH278Y、SdhB-I280V突变;SdhB... 根据GenBank已登录序列中黄瓜多主棒孢琥珀酸脱氢酶B亚基(SdhB)基因序列差异,针对SdhB-H278Y突变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dhB-H278Y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供试多主棒孢携带SdhBH278Y、SdhB-I280V突变;SdhB-H278Y突变株对啶酰菌胺抗性较强,EC50值为21.47μg·mL^(-1)或>30μg·mL^(-1);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29,可特异性检测SdhB-H278Y突变,灵敏度为3.6×10^(-4) ng·μL^(-1),为AS-PCR的10倍。利用携带SdhB-H278Y突变不同比例的基因组DNA对检测体系进行验证,预期值与检测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9997;利用该检测体系对山东地区黄瓜棒孢叶斑病病斑中多主棒孢SdhB-H278Y突变株所占比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0.12%~2.69%。综上,本试验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高效、灵敏、定量,可用于多主棒孢SdhB-H278Y突变的检测,为黄瓜棒孢叶斑病抗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多主棒孢 real-time PCR 抗药性 啶酰菌胺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YB114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生防效果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书翰 谢学文 +6 位作者 李磊 孙炳学 朱广雪 柴阿丽 范腾飞 李宝聚 石延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38,共8页
解淀粉芽胞杆菌YB114为本研究团队筛选出的一株对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leaf spot)具有较高活性的生防菌株。为加快其产业化进程,本试验研究了该菌株的生物活性及发酵条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倍发酵稀释液处理对黄瓜棒孢叶斑... 解淀粉芽胞杆菌YB114为本研究团队筛选出的一株对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leaf spot)具有较高活性的生防菌株。为加快其产业化进程,本试验研究了该菌株的生物活性及发酵条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倍发酵稀释液处理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治疗及预防效果分别为85.72%和42.29%,100倍发酵上清稀释液的治疗及预防效果分别达到74.14%和33.25%,菌株发酵液和上清液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治疗效果好于预防效果。YB114发酵液对黄瓜植株有促生效果,叶面喷施后黄瓜茎长、根长、叶面积及地上部生物量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生长素和玉米核苷素含量显著增加。发酵最优培养基为10 g/L果糖、17 g/L水溶性花生饼粉、1 g/L磷酸二氢钾。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4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6%(体积分数)、pH 7.0,转速180 r/min,温度32℃,发酵时间24 h。优化发酵条件后YB114对棒孢叶斑病的防效提升了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黄瓜棒孢叶斑病 生防作用
下载PDF
贵州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生防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忠梅 曹毅 +5 位作者 桑维钧 孙光军 何世芳 陆宁 陈兴江 梅锦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8-394,共7页
为有效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采用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了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筛选得到的生防菌株YC2140,进一步对其进行了16S rRNA和gyrB序列分子鉴定,并选取生产上常用的5种杀菌剂和YC2140菌株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结... 为有效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采用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了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筛选得到的生防菌株YC2140,进一步对其进行了16S rRNA和gyrB序列分子鉴定,并选取生产上常用的5种杀菌剂和YC2140菌株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经Biolog鉴定和分子鉴定,YC2140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剂推荐施用剂量(449.78 mL/hm^(2)或449.78 g/hm^(2))下,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500 g/L氟啶胺悬浮剂(防治效果78.77%)、450 g/L咪鲜胺水乳剂(77.85%)、430 g/L戊唑醇悬浮剂(67.12%)、1×10^(8) cfu/mL YC2140发酵液(61.64%)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6.12%)。相同施药剂量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450 g/L咪鲜胺水乳剂(43.33%)、500 g/L氟啶胺悬浮剂(40.97%)、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7.94%)、1×10^(8) cfu/mL YC2140发酵液(26.15%)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剂量2998.50 g/hm^(2),防效21.99%)。该研究结果可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药剂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棒孢霉叶斑病 生防菌 荧光假单胞菌 杀菌剂筛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芝麻抗棒孢叶斑病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分析
12
作者 贾敏 倪云霞 +5 位作者 刘新涛 赵辉 张春艳 何碧珀 赵世魁 刘红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7-303,共7页
为明确芝麻种质资源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本试验采用田间人工接菌方法对174份芝麻种质资源抗病性进行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芝麻材料中没有免疫及高抗品种,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分为5个类群,其中抗病品种32个、中抗品种17... 为明确芝麻种质资源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本试验采用田间人工接菌方法对174份芝麻种质资源抗病性进行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芝麻材料中没有免疫及高抗品种,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分为5个类群,其中抗病品种32个、中抗品种17个、中感品种69个、感病品种30个、高感品种26个,占参试品种的比例分别为18.39%、9.77%、39.66%、17.24%、14.94%。经亲本系谱分析,抗棒孢叶斑病品种的亲本对棒孢叶斑病也表现良好抗性,说明抗病基因资源的利用对芝麻品种选育至关重要,在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品种系谱分析,充分利用抗病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叶斑病 山扁豆生棒孢 抗性评价
下载PDF
中国一新记录属——长棒孢属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国柱 吴悦明 张天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在对泰山腐生丝孢菌的研究中 ,从腐木上发现了长棒孢属的 2个中国新记录种 ,即触须长棒孢和新月长棒孢 ,对其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并附有插图 ,该属在中国属首次报道。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 (HSAUP)。
关键词 棒孢 Camposporium 中国 新记录属 触须长棒孢 C.antennatum 新月长棒孢 C.laundonii
下载PDF
生防细菌HK11-9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病能力及其鉴定
14
作者 张林林 沈虎生 +3 位作者 杨冰 何梦菡 朴凤植 申顺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9-218,共10页
为探讨黄瓜棒孢叶斑病生防细菌HK11-9的防病能力,通过皿内试验测定HK11-9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多主棒孢霉的抑菌活性、通过离体和活体接种试验评价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盆栽试验分析HK11-9在黄瓜叶部的定殖能力及其对黄瓜叶... 为探讨黄瓜棒孢叶斑病生防细菌HK11-9的防病能力,通过皿内试验测定HK11-9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多主棒孢霉的抑菌活性、通过离体和活体接种试验评价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盆栽试验分析HK11-9在黄瓜叶部的定殖能力及其对黄瓜叶部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测定HK11-9的生物学功能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HK11-9显著抑制多主棒孢霉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在离体接种和活体接种条件下,HK11-9均对黄瓜棒孢叶斑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2.80%和67.73%;同时,HK11-9在黄瓜叶部具有稳定的定殖能力,在黄瓜叶部能保持10^(4) CFU/g的定殖密度,能够显著提高黄瓜叶部PAL、POD和PPO活性。HK11-9菌株具有分解蛋白、分解纤维素、分解淀粉和产嗜铁素作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并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HK11-9菌株鉴定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综上所述,生防细菌HK11-9防治黄瓜棒孢叶斑病具有极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棒孢叶斑病 多黏类芽杆菌HK11-9 定殖量 防御酶活性 鉴定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菌鉴定及毒素蛋白亚型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雪梅 桑维钧 +5 位作者 李昊熙 卢燕回 王五权 孔菲 安宣鲜 杨茂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为明确广西烟区该病害的病原菌及其毒素亚型,本研究对采自广西烟区的烟草叶斑病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利用毒素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对多种寄主植物的...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为明确广西烟区该病害的病原菌及其毒素亚型,本研究对采自广西烟区的烟草叶斑病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利用毒素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对多种寄主植物的致病性进行毒素亚型测定。结果显示,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并首次鉴定、分析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的毒素蛋白亚型,其中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15个菌株中,14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0,1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7。结果表明,Cas0基因亚型较多,在靖西市同德乡首次发现烟草棒孢霉病菌中的Cas7毒素蛋白基因。本研究明确了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菌和病菌群体毒素亚型,可为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多主棒孢 毒素类型 致病性
下载PDF
多主棒孢菌致真菌性角膜溃疡1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陆燕飞 许雨乔 +2 位作者 顾敏 夏文颖 金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报道1例多主棒孢菌引起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对该菌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主棒孢菌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资料,并以英文关键词“Corynespora cassiicola”、中文关键词“棒孢菌”和“棒... 目的报道1例多主棒孢菌引起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对该菌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主棒孢菌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资料,并以英文关键词“Corynespora cassiicola”、中文关键词“棒孢菌”和“棒孢霉”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报道的病例,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多主棒孢菌临床感染的特点。结果该例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符合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病变角膜组织培养提示多主棒孢菌生长,经右眼角膜移植术及抗真菌治疗后好转。复习文献并结合该例,共12例多主棒孢菌临床感染病例。除1例病例资料不完整外,其余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8~84岁。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高血压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1例;感染危险因素包括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基因突变3例、植物暴露4例(3例农民、1例眼外伤)、长期使用激素2例、侵袭性诊疗操作1例;11例均引起暗色丝孢霉病,感染部位包括皮下感染7例、眼部感染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临床表现主要与受累组织系统相关;临床治疗中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是最常用的抗菌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者3例;临床转归中9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无明显改善。结论多主棒孢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罕见,以皮下暗色丝孢霉病为主,眼部感染次之。对于存在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缺陷,并有植物暴露史的患者,临床应提高警惕。临床以抗真菌治疗为主,外科手术可作为快速清除病原体的重要治疗手段。该菌感染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棒孢 植物病原性真菌 暗色真菌 真菌性角膜溃疡 角膜移植
下载PDF
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杨双娟 顾兴芳 +2 位作者 张圣平 苗晗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2X期1-9,共9页
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近年来国内流行的一种新病害,对黄瓜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命名、分类、发病规律、抗病鉴定技术、抗病资源和防治方法。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 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近年来国内流行的一种新病害,对黄瓜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命名、分类、发病规律、抗病鉴定技术、抗病资源和防治方法。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抗病鉴定 抗病育种 病害防治 综述
下载PDF
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中义 李继新 +4 位作者 关国经 梁贵林 黄兴龙 宫飞燕 王英祥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报道了贵州省烤烟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为:山扁豆生棒孢(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Curst.)Wei,描述了症状。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关键词 烤烟 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生棒孢 鉴定
下载PDF
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补充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谭海文 卢燕回 +4 位作者 王雅 陈振东 袁高庆 林纬 黎起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50,共6页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27.5℃、培养初始pH为6、以麦芽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光照等条件最适合其菌丝生长;30℃、以乳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黑暗等条件最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形成;27.5℃、湿度为100%+水膜、12h光暗交替等条件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这是该病在广西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生棒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甜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爽 黄贵修 +1 位作者 李博勋 孔祥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6-2452,共7页
对海南三亚发生的甜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 对海南三亚发生的甜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大豆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4~28℃,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15 min,最适pH为8~1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NaN03;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0℃、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