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烟区值得关注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
1
作者 陈子枫 袁维 +1 位作者 韦学平 首安发 《广西植保》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由多主棒孢引起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我国烟草生产上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该病在广西烟草产区分布越来越普遍,为害日趋加重。为加深广西烟区生产者对该病的认识,文...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由多主棒孢引起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我国烟草生产上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该病在广西烟草产区分布越来越普遍,为害日趋加重。为加深广西烟区生产者对该病的认识,文章对其症状、国内外发生现状、病原菌特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指导产区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 多主 防控
下载PDF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冉茂阳 刘忠伟 +4 位作者 周栗禾 蒲垭 吴慧子 蔡璘 田维强 《植物医学》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入侵烟叶会导致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在我国六大烟区均有发生,其中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烟区最严重,严重限制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研究情况,整理关于多主棒...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入侵烟叶会导致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在我国六大烟区均有发生,其中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烟区最严重,严重限制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研究情况,整理关于多主棒孢霉类型特点、病原病害特点、病害流行规律及其主要防治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混合药剂比单一药剂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防控效果更好,但是单一的化学防控方法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绿色综合防控治理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 多主棒孢霉 防治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贵州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生防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忠梅 曹毅 +5 位作者 桑维钧 孙光军 何世芳 陆宁 陈兴江 梅锦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8-394,共7页
为有效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采用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了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筛选得到的生防菌株YC2140,进一步对其进行了16S rRNA和gyrB序列分子鉴定,并选取生产上常用的5种杀菌剂和YC2140菌株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结... 为有效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采用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了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筛选得到的生防菌株YC2140,进一步对其进行了16S rRNA和gyrB序列分子鉴定,并选取生产上常用的5种杀菌剂和YC2140菌株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经Biolog鉴定和分子鉴定,YC2140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剂推荐施用剂量(449.78 mL/hm^(2)或449.78 g/hm^(2))下,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500 g/L氟啶胺悬浮剂(防治效果78.77%)、450 g/L咪鲜胺水乳剂(77.85%)、430 g/L戊唑醇悬浮剂(67.12%)、1×10^(8) cfu/mL YC2140发酵液(61.64%)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6.12%)。相同施药剂量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450 g/L咪鲜胺水乳剂(43.33%)、500 g/L氟啶胺悬浮剂(40.97%)、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7.94%)、1×10^(8) cfu/mL YC2140发酵液(26.15%)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剂量2998.50 g/hm^(2),防效21.99%)。该研究结果可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药剂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棒孢霉叶斑病 生防菌 荧光假单胞菌 杀菌剂筛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菌鉴定及毒素蛋白亚型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雷雪梅 桑维钧 +5 位作者 李昊熙 卢燕回 王五权 孔菲 安宣鲜 杨茂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为明确广西烟区该病害的病原菌及其毒素亚型,本研究对采自广西烟区的烟草叶斑病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利用毒素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对多种寄主植物的...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为明确广西烟区该病害的病原菌及其毒素亚型,本研究对采自广西烟区的烟草叶斑病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利用毒素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对多种寄主植物的致病性进行毒素亚型测定。结果显示,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并首次鉴定、分析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的毒素蛋白亚型,其中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15个菌株中,14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0,1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7。结果表明,Cas0基因亚型较多,在靖西市同德乡首次发现烟草棒孢霉病菌中的Cas7毒素蛋白基因。本研究明确了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菌和病菌群体毒素亚型,可为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多主棒孢霉 毒素类型 致病性
下载PDF
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爽 黄贵修 +1 位作者 李博勋 孔祥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106-108,112,共4页
对海南发生的茄子棒孢霉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24-30℃、pH值7-9和完全光照为该病原菌菌落生... 对海南发生的茄子棒孢霉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24-30℃、pH值7-9和完全光照为该病原菌菌落生长的最适条件,菌株在常用真菌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且影响不显著。病原菌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棒孢霉叶斑病 多主棒孢霉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在贵州烤烟上发现由棒孢霉属病菌引起的叶斑病 被引量:30
6
作者 关国经 张长华 +10 位作者 张永春 杨胜铭 陈永安 雷胜远 童安辉 陈叶君 蒋玉梅 商胜华 赵中慧 杜怀敏 简在云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5-6,共2页
1998~ 1 999年在贵州 3个县烤烟上发现一种叶斑病 ,病原真菌鉴定为半知菌类中的丛梗孢目、暗梗孢科多胞亚科、棒孢霉属 ( Corynespora Güssow)
关键词 棒孢霉 烤烟 叶斑病 鉴定 贵州
下载PDF
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中义 李继新 +4 位作者 关国经 梁贵林 黄兴龙 宫飞燕 王英祥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报道了贵州省烤烟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为:山扁豆生棒孢(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Curst.)Wei,描述了症状。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关键词 烤烟 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生 鉴定
下载PDF
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补充 被引量:16
8
作者 谭海文 卢燕回 +4 位作者 王雅 陈振东 袁高庆 林纬 黎起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50,共6页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27.5℃、培养初始pH为6、以麦芽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光照等条件最适合其菌丝生长;30℃、以乳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黑暗等条件最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形成;27.5℃、湿度为100%+水膜、12h光暗交替等条件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这是该病在广西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生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利用MAXENT预测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在中国的适生区 被引量:13
9
作者 曲伟伟 李志红 +2 位作者 黄贵修 林春花 倪文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对引起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及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区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XENT与ArcGIS,结合橡胶树在中国的分布预测该病在中国的适... [目的]对引起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及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区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XENT与ArcGIS,结合橡胶树在中国的分布预测该病在中国的适生区。[结果]预测结果显示,该病在我国的橡胶园几乎均可适生且适生程度较高,适生区内监测及预警对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测结果的AUC值为0.978,预测效果较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 适生性分析 MAXENT ARCGIS
下载PDF
多主棒孢霉对橡胶树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肖兰 黄伟明 +3 位作者 贺春萍 吴伟怀 李锐 郑服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81-786,共6页
从表现轮斑病的豇豆叶片上分离到病原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将该菌接种到橡胶树叶片上,9d后接种的橡胶树叶片表现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症状。表明多主棒孢霉可能可以交叉染橡胶树。通过抑菌效果试验,发现多菌灵对... 从表现轮斑病的豇豆叶片上分离到病原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将该菌接种到橡胶树叶片上,9d后接种的橡胶树叶片表现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症状。表明多主棒孢霉可能可以交叉染橡胶树。通过抑菌效果试验,发现多菌灵对多主棒孢霉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丙环唑、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不理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多主棒孢霉菌丝体生长最适的温度是28—30℃,最适酸碱度为pH9,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L-组氨酸,菌丝致死温度为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棒孢霉 橡胶树 致病性 抑菌效果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贺 蒲金基 +3 位作者 张欣 漆艳香 谢艺贤 张辉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83-87,共5页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交替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是60℃,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5℃,5min。在PDA,PSA,Czapek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大量产孢,在保湿的卫生纸、玻璃片和橡胶离体叶片上,能大量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国内橡胶树主要种质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博勋 刘先宝 +2 位作者 林春花 时涛 黄贵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92,共7页
棒孢霉落叶病是近年来我国橡胶树新发病害,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在限制性因素。培育和种植抗病种质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而育种材料的抗性评价是相关工作的前提。在前期工作基础上,... 棒孢霉落叶病是近年来我国橡胶树新发病害,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在限制性因素。培育和种植抗病种质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而育种材料的抗性评价是相关工作的前提。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通过4种方法对国内46份橡胶树主要种质进行了抗病性评价。结果发现,不同接种方法获得的抗病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抗感种质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46份橡胶种质中,高抗(HR)种质3份,占6.52%,中抗(MR)种质13份,占28.26%,轻感(S)和中感(MS)种质各11份,分别占23.92%,高感(HS)种质8份,占1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抗性评价
下载PDF
绿僵菌素对爪哇棒孢霉SP053菌株的影响及其混用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飞 胡琼波 +1 位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利用虫生真菌爪哇棒孢霉Isaria javanicus防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新方法,测定了绿僵菌素(destruxin)对SP053菌株生长发育与产孢量与萌发率的影响,利用协同毒力指数法和毒力回归分析法评价了两者混用对小菜蛾2...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利用虫生真菌爪哇棒孢霉Isaria javanicus防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新方法,测定了绿僵菌素(destruxin)对SP053菌株生长发育与产孢量与萌发率的影响,利用协同毒力指数法和毒力回归分析法评价了两者混用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绿僵菌素对SP053菌株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率和孢子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一定浓度的绿僵菌素与SP053菌株分生孢子混用具有增效作用,S50-CD100(指爪哇棒孢霉SP053菌株的分生孢子浓度为50×105个/mL和绿僵菌素粗毒素的浓度为100mg/L的组合;依此类推)、S25-CD100、S25-CD50及S12.5-CD100等混配组合都有显著的增效效果,尤其以S25-CD100组合增效效果最好,其48h和72h的协同毒力指数(c.f.)分别达到52.31和31.07。毒力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添加绿僵菌素粗毒素25~100mg/L的混剂的LC50值明显降低,比如添加100mg/L绿僵菌素粗毒素的混剂(SP053-CD100),其48和72h的LC50分别为17.45和10.55(×105个孢子/mL),而SP053菌株分生孢子单剂的LC50相应值为>50和35.85(×105个孢子/mL)。本研究证明绿僵菌素与爪哇棒孢霉SP053菌株混用有增效作用,对改进小菜蛾的生物防治方法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素 爪哇棒孢霉 小菜蛾 联合作用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中国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疫情调查及其发生规律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博勋 刘先宝 +1 位作者 蔡吉苗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8-2066,共9页
2011~2013年,项目组对云南、海南、广东和广西等橡胶主产区的棒孢霉落叶病(CLFD)疫情进行调查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总共调查的81个监测点中,约有92%的监测点发现了该病的为害,且疫情逐年加重,以海南省的大丰农场... 2011~2013年,项目组对云南、海南、广东和广西等橡胶主产区的棒孢霉落叶病(CLFD)疫情进行调查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总共调查的81个监测点中,约有92%的监测点发现了该病的为害,且疫情逐年加重,以海南省的大丰农场、西庆苗圃、十月田苗圃和保显农场,云南省的勐醒农场、蚂蝗堡农场和坝撒农场以及广东省的红十月农场等监测点的发病率最高,病情严重。主栽品种田间调查发现,文昌11、云研277-5、云研77-4和热研7-33-97等品种的抗/耐性水平较高,而RRIM600、PR107、GT1和红星1等品种的抗/耐病性水平较差。全年病害消长动态调查发现,该病一般3~4月出现病情,8~9月病情急剧上升,10~11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后逐步下降。多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逐年加重趋势,且主栽品种中很少有品种(品系)表现出耐病或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疫情 发生规律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主要种质对棒孢霉落叶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昕 彭建华 +1 位作者 张科立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73-77,共5页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本实验对从我国海南、云南和广西等地分离得到的1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HC-10。分别用...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本实验对从我国海南、云南和广西等地分离得到的1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HC-10。分别用该菌株菌丝体接种鉴定、粗毒素叶片穿刺接种和叶片萎蔫生物鉴定等3种方法对我国选育的45个巴西橡胶树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橡胶树品种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供试的45个品种中,不同抗性评价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抗病品种占13-3%~17.8%;轻感病品种占66.7%~73.4%;易感病品种占11.1%~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粗毒素 抗性评价
下载PDF
橡胶不同品种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明霞 肖春云 +5 位作者 张春霞 阿红昌 周明 刘静 何海宁 刘忠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9-172,共4页
对云南各主要植胶区采集、分离得到的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DF4。分别用菌丝体接种鉴定、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和粗毒素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植胶区的9个主栽橡胶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 对云南各主要植胶区采集、分离得到的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DF4。分别用菌丝体接种鉴定、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和粗毒素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植胶区的9个主栽橡胶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接种体或不同接种方法获得的抗性评价结果大致相同,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棒孢霉落叶病 多主 抗性评价
下载PDF
番木瓜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霓 何凡 范鸿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棒孢霉叶斑病叶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山扁豆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t.et Curt.)Wei。它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 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棒孢霉叶斑病叶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山扁豆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t.et Curt.)Wei。它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分别为7~10和5~9。9种碳源中,蔗糖、可溶性淀粉和阿拉伯糖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木糖较有利于孢子萌发;9种氮源中,酵母浸膏、蛋白胨和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孢子萌发。完全光照与完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两株橡胶多主棒孢霉对12种杀菌剂原药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叶 王兰英 +1 位作者 张宇 胡加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株橡胶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对12种杀菌剂原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个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药剂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抑霉唑的EC50均小于5...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株橡胶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对12种杀菌剂原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个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药剂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抑霉唑的EC50均小于5μg/mL,抑菌活性高;在加入SHAM后嘧菌酯的抑菌活性也很高,与SHAM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他供试杀菌剂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依次为戊唑醇、腈菌唑、异菌脲、溴菌腈、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三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霉 杀菌剂 原药 生物测定
下载PDF
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田雪亮 刘鸣韬 徐瑞富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39-41,共3页
对影响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0℃水膜存在的条件下,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培养2 h即可萌发,6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达到较高水平;分生孢子萌发形式多样,可从一端、两端、一端一侧、两端一侧长出条芽管。不同黄... 对影响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0℃水膜存在的条件下,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培养2 h即可萌发,6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达到较高水平;分生孢子萌发形式多样,可从一端、两端、一端一侧、两端一侧长出条芽管。不同黄瓜品种叶表露珠及叶片研磨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率、芽管数量、菌丝长短有显著影响。抗病黄瓜品种叶片研磨液对该菌分生孢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褐斑病 多主棒孢霉 分生 萌发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Slt2类MAPK同源基因CMP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漆艳香 张欣 +4 位作者 蒲金基 陆英 张贺 张辉强 谢艺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1期1951-1958,共8页
根据几种丝状真菌Slt2类MAPK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中扩增出MAPK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再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延伸该片段的上、下游邻接序列,获得MAPK编码... 根据几种丝状真菌Slt2类MAPK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中扩增出MAPK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再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延伸该片段的上、下游邻接序列,获得MAPK编码基因的全长序列,命名为CMP1(GenBank Accession No.GU321364)。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编码417个氨基酸的多肽,推测分子量为47.5 ku,等电点为5.57。CMP1含有一个参与双重磷酸化作用的MAPK蛋白激活域(TEY),其氨基酸序列与丝状真菌的MAPK,AAslt2和MAP-kinase等高度同源。系统聚类结果显示,该基因与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细交链格孢菌(A.alternata)和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的Slt2类MAPK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CMP1基因在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 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