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AXENT预测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在中国的适生区 被引量:13
1
作者 曲伟伟 李志红 +2 位作者 黄贵修 林春花 倪文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对引起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及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区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XENT与ArcGIS,结合橡胶树在中国的分布预测该病在中国的适... [目的]对引起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及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区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XENT与ArcGIS,结合橡胶树在中国的分布预测该病在中国的适生区。[结果]预测结果显示,该病在我国的橡胶园几乎均可适生且适生程度较高,适生区内监测及预警对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测结果的AUC值为0.978,预测效果较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 适生性分析 MAXENT ARCGIS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贺 蒲金基 +3 位作者 张欣 漆艳香 谢艺贤 张辉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83-87,共5页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交替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是60℃,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5℃,5min。在PDA,PSA,Czapek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大量产孢,在保湿的卫生纸、玻璃片和橡胶离体叶片上,能大量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国内橡胶树主要种质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博勋 刘先宝 +2 位作者 林春花 时涛 黄贵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92,共7页
棒孢霉落叶病是近年来我国橡胶树新发病害,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在限制性因素。培育和种植抗病种质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而育种材料的抗性评价是相关工作的前提。在前期工作基础上,... 棒孢霉落叶病是近年来我国橡胶树新发病害,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在限制性因素。培育和种植抗病种质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而育种材料的抗性评价是相关工作的前提。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通过4种方法对国内46份橡胶树主要种质进行了抗病性评价。结果发现,不同接种方法获得的抗病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抗感种质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46份橡胶种质中,高抗(HR)种质3份,占6.52%,中抗(MR)种质13份,占28.26%,轻感(S)和中感(MS)种质各11份,分别占23.92%,高感(HS)种质8份,占1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抗性评价
下载PDF
中国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疫情调查及其发生规律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博勋 刘先宝 +1 位作者 蔡吉苗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8-2066,共9页
2011~2013年,项目组对云南、海南、广东和广西等橡胶主产区的棒孢霉落叶病(CLFD)疫情进行调查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总共调查的81个监测点中,约有92%的监测点发现了该病的为害,且疫情逐年加重,以海南省的大丰农场... 2011~2013年,项目组对云南、海南、广东和广西等橡胶主产区的棒孢霉落叶病(CLFD)疫情进行调查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总共调查的81个监测点中,约有92%的监测点发现了该病的为害,且疫情逐年加重,以海南省的大丰农场、西庆苗圃、十月田苗圃和保显农场,云南省的勐醒农场、蚂蝗堡农场和坝撒农场以及广东省的红十月农场等监测点的发病率最高,病情严重。主栽品种田间调查发现,文昌11、云研277-5、云研77-4和热研7-33-97等品种的抗/耐性水平较高,而RRIM600、PR107、GT1和红星1等品种的抗/耐病性水平较差。全年病害消长动态调查发现,该病一般3~4月出现病情,8~9月病情急剧上升,10~11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后逐步下降。多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逐年加重趋势,且主栽品种中很少有品种(品系)表现出耐病或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疫情 发生规律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主要种质对棒孢霉落叶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卢昕 彭建华 +1 位作者 张科立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73-77,共5页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本实验对从我国海南、云南和广西等地分离得到的1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HC-10。分别用...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本实验对从我国海南、云南和广西等地分离得到的1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HC-10。分别用该菌株菌丝体接种鉴定、粗毒素叶片穿刺接种和叶片萎蔫生物鉴定等3种方法对我国选育的45个巴西橡胶树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橡胶树品种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供试的45个品种中,不同抗性评价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抗病品种占13-3%~17.8%;轻感病品种占66.7%~73.4%;易感病品种占11.1%~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粗毒素 抗性评价
下载PDF
橡胶不同品种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明霞 肖春云 +5 位作者 张春霞 阿红昌 周明 刘静 何海宁 刘忠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9-172,共4页
对云南各主要植胶区采集、分离得到的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DF4。分别用菌丝体接种鉴定、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和粗毒素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植胶区的9个主栽橡胶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 对云南各主要植胶区采集、分离得到的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DF4。分别用菌丝体接种鉴定、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和粗毒素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植胶区的9个主栽橡胶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接种体或不同接种方法获得的抗性评价结果大致相同,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棒孢霉落叶病 多主 抗性评价
下载PDF
海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15
7
作者 蔡吉苗 陈瑶 +1 位作者 潘羡心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7,10,共8页
报道了我国海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分子鉴定认为,该病的病原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真菌。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多主
下载PDF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苗圃防治初报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进强 何明霞 +1 位作者 张春霞 周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51-54,共4页
为了给田间筛选出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高效药剂,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多菌灵、百菌清、咪鲜胺等5种杀菌剂在发病苗圃进行常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最好,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82.9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次之... 为了给田间筛选出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高效药剂,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多菌灵、百菌清、咪鲜胺等5种杀菌剂在发病苗圃进行常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最好,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82.9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次之,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78.2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参试浓度防效均在50%以下。初步结论表明,25%咪鲜胺乳油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为苗圃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较好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20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多主 苗圃 咪鲜胺
下载PDF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对中国天然橡胶及相关产业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时涛 李博勋 +3 位作者 冯艳丽 刘先宝 郑肖兰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66-71,共6页
由多主棒孢侵染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Corynespora leaf fall disease,CLFD)是世界天然橡胶种植业的第二大病害。该病在中国橡胶树主栽区的苗圃和部分开割树上普遍发生,随时可能爆发成灾。为保障中国天然橡胶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多主棒孢侵染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Corynespora leaf fall disease,CLFD)是世界天然橡胶种植业的第二大病害。该病在中国橡胶树主栽区的苗圃和部分开割树上普遍发生,随时可能爆发成灾。为保障中国天然橡胶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开展了CLFD安全性评估工作。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CLFD的研究成果,综合中国CLFD前期监测结果,明确了该病在国际植胶国和中国植胶区的发生情况,分析了CLFD的潜在经济危害性、受害橡胶树等寄主作物的经济重要性、病害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危险性管理难度等,采用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CLFD对相关产业的综合风险值R为2.30,属于高度危险,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该病的检测、检疫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广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超萍 潘羡心 +2 位作者 农卫东 罗大全 黄贵修 《广西热带农业》 2007年第6期26-30,共5页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东南亚主要植胶国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首次报道了广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东南亚主要植胶国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首次报道了广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et Curt.)W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多主 原鉴定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概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宏华 罗大全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9-24,共6页
对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生与为害、症状、病原生物学、流行学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多主 棒孢霉落叶病
下载PDF
云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19
12
作者 蔡吉苗 王涓 +1 位作者 陈勇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4,19,共5页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云南河口地区发生为害。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云南河口地区发生为害。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多主 原鉴定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欣 蒲金基 +2 位作者 谢艺贤 漆艳香 符悦冠 《植物检疫》 2007年第6期372-373,F0002,共3页
在我国天然橡胶栽培区抽样调查了30个橡胶苗圃和个别胶园,证实在其中25个实生苗圃、3个幼树胶园发现有橡胶棒孢霉落叶病发生。并讨论了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潜在威胁。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发生情况
下载PDF
海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毒素蛋白基因检测与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建楠 陈迪 +4 位作者 侯巨梅 刘震 崔佳 刘铜 左豫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7,共8页
Cassiicolin毒素蛋白是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本研究对分离自海南省5个市县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进行了鉴定,形态学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多主棒孢。利用Cassiicolin毒素不同亚型编码基因特异性引... Cassiicolin毒素蛋白是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本研究对分离自海南省5个市县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进行了鉴定,形态学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多主棒孢。利用Cassiicolin毒素不同亚型编码基因特异性引物和菌饼活体接种法分别鉴定了分离菌株的毒素蛋白类型和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的35个菌株都含有Cas5基因,未发现含其他类型的毒素基因,表明海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为含Cas5毒素蛋白优势群体;所有菌株对橡胶树品种‘RRIM600’都能够致病,但是在不同抗性品种上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棒孢霉落叶病 多主 毒素
下载PDF
木薯器官及其混合物水浸提液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培培 刘子凡 +1 位作者 刘乔颖 甘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8-342,共5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探讨不同浓度木薯器官及其混合物水浸提液于不同处理天数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根、叶水浸提液表现为化感抑制效果,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2)茎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0~100 mg/mL时无明显化感效果... 采用生长速率法探讨不同浓度木薯器官及其混合物水浸提液于不同处理天数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根、叶水浸提液表现为化感抑制效果,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2)茎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0~100 mg/mL时无明显化感效果;浓度达1 000 mg/mL时,处理后3~7 d时表现为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3)根、茎、叶比例为4:2:1的混合物水浸提液在10~100 mg/mL浓度时无明显化感效果,当浓度达1 000 mg/mL时,在处理后4~6 d表现为化感抑制效果。(4)茎、叶比例为2:1的混合物水浸提液在10 mg/mL浓度时化感效果不明显;当浓度达到100 mg/mL时,处理后2 d表现为显著的化感抑制效果,处理后3~6 d化感效果不明显;浓度达到1 000 mg/mL时,处理后2~3 d无明显的化感效果,处理后4~6 d则呈现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建议间作木薯的胶园收获木薯后,应及早将茎干移出胶园,以减少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水浸提液 橡胶棒孢霉落叶病 化感作用
下载PDF
2008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调查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树明 高梅 +1 位作者 杨永智 钟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2008年通过对云南河口及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定点观察和分期调查,结果表明:病害在以较快的速度蔓延、发展;同时对病害与橡胶树物候、气候条件、品种、树龄和立地环境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防治意见。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害调查 防治 河口
下载PDF
2009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树明 高梅 +2 位作者 杨永智 李芹 马德云 《热带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报道了2009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分析了河口地区气温和降雨对病情的影响,提出降雨促进病情发展,而干旱的气候条件对病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降雨 干旱 滇东南
下载PDF
河口地区橡胶棒孢霉落叶病发生规律调查
18
作者 高梅 王树明 +1 位作者 张勇 杨永智 《热带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2008-2010年的观察表明,云南河口地区的苗圃地及割胶林橡胶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高峰期在8月以后:降雨量对病情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始病期出现早能一定程度地加重病情;还观察到病害主要侵染古铜色和淡绿色前期嫩叶,淡绿后期和老叶很少见有... 2008-2010年的观察表明,云南河口地区的苗圃地及割胶林橡胶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高峰期在8月以后:降雨量对病情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始病期出现早能一定程度地加重病情;还观察到病害主要侵染古铜色和淡绿色前期嫩叶,淡绿后期和老叶很少见有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发生规律 苗圃 割胶林 河口
下载PDF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与炭疽病苗圃同防药剂筛选
19
作者 张勇 王树明 +2 位作者 杨永智 苗中华 高梅 《热带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5-6,共2页
4种农药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的苗圃防效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以百菌清最好,防效分别达到80.05%和74.12%,显著高于其它农药处理。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炭疽 百菌清 防效
下载PDF
橡胶树杂交F_(1)代抗病种质鉴选及其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博勋 黄贵修 +4 位作者 和丽岗 蔡吉苗 冯艳丽 余文才 刘忠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81-2291,共11页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Corynespora leaf fall disease,CLFD)是全球主要植胶国最为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可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而抗病种质鉴选与创制利用是该病最为有效的防治策略。本研究对云研277-5×IAN 873、RRIC103×热...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Corynespora leaf fall disease,CLFD)是全球主要植胶国最为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可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而抗病种质鉴选与创制利用是该病最为有效的防治策略。本研究对云研277-5×IAN 873、RRIC103×热研8-79和云研277-5×热垦525三个杂交组合的821份F_(1)代群体进行了抗棒孢霉落叶病的评价,明确了F_(1)代群体的抗病性水平,并从符合正态分布的2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32份候选F_(1)代单株进行芽接,再分别利用3个亚型的多主棒孢病菌和2种评价方法对候选F_(1)代无性系种苗进行抗病性复筛,最终获得5份抗病性较好的F_(1)代新种质。通过对5份抗病新种质防御酶活性的测定,以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5份抗病新种质与多主棒孢病菌在侵染过程中的互作关系,明确了其在病原菌接种不同时间段的差异表达特征。本研究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抗病性早期鉴选、抗病种质培育与创制利用提供了很好的种质材料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 杂交F_(1)代 鉴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