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ε-聚赖氨酸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的番石榴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1
作者 陈洪彬 陈蕾伊 +4 位作者 肖玉珉 蒋璇靓 林育钊 郑金水 郑宗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248,共7页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发生和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以‘西瓜红’番石榴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对照组,以2.0 g/Lε...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发生和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以‘西瓜红’番石榴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对照组,以2.0 g/Lε-PL溶液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处理组,并在(28±1)℃、90%相对湿度下贮藏7d,每天取样测定果实病斑直径、细胞膜透性、木质素质量分数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棒状新拟盘多毛孢接种番石榴果实相比,ε-PL可以降低棒状新拟盘多毛孢接种番石榴果实的病斑直径和细胞膜透性,保持较高的果实木质素质量分数及β-1,3-葡聚糖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因此认为,ε-PL通过诱导提高采后番石榴果实木质素水平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维持果实细胞膜结构的稳定,进而增强番石榴果实采后抗病性,从而延缓由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果实 Ε-聚赖氨酸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环斑病 抗病性
下载PDF
福建番石榴环斑病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抑制剂筛选
2
作者 陈洪彬 安莹莹 +3 位作者 陈蕾伊 陈艺晖 蒋璇靓 林育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749,共12页
【目的】明确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发生的致病病原菌及其对番石榴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能抑制该病原菌的有效抑制剂。【方法】病原菌分离于发生环斑病的番石榴果皮病健交界处,并对该致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分析... 【目的】明确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发生的致病病原菌及其对番石榴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能抑制该病原菌的有效抑制剂。【方法】病原菌分离于发生环斑病的番石榴果皮病健交界处,并对该致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分析。另外,初步研究番石榴环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环斑病菌侵染对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和评价不同抑制剂(ε-聚赖氨酸、水杨酸和褪黑素)对环斑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根据环斑病菌的菌丝与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及基于rDNA-ITS、TUB和TEF-1α测序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福建番石榴环斑病菌鉴定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葡萄糖和D-果糖、蛋白胨、7、25℃分别作为番石榴N. clavispora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pH、温度。此外,与未接种N. clavispora番石榴果实相比,接种N. clavispora果实具有较高的病斑直径和细胞膜透性,较低的果实硬度和色调角h值。体外试验表明,适当浓度的ε-聚赖氨酸、水杨酸和褪黑素处理对番石榴N. clavispora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抑制N. clavispora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的抗菌剂。【结论】引起福建番石榴果实环斑病的病原菌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 clavispora),且4.000 mg·mL^(-1)ε-聚赖氨酸对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为后续番石榴环斑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果实 环斑病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抑菌分析
下载PDF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敏感性研究
3
作者 沈丹琦 周晓琪 +1 位作者 许雪松 陈名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7,共9页
以蓝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基于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开展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4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该病... 以蓝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基于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开展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4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该病原菌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及敏感杀菌剂,以期为严重影响蓝莓经济价值的枝枯病的流行预测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蓝莓枝枯病致病菌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其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磷酸二氢铵,最适pH为8,最适温度为25℃。抑菌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戊唑·咪鲜胺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枝枯病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抑菌性测定 杀菌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