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形额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文红 何晋候 +2 位作者 张洪英 梁云 胡晓玲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4-275,共2页
棕形额蚤Frontopsylla spadix是一广布蚤种,在云南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种群组成中居第4位,是齐氏姬鼠、黄胸鼠、褐家鼠的重要寄生蚤之一,在该疫源地棕形额蚤的自然感染率为0.67%,1975~1994年从此蚤分离到鼠疫菌14株,仅次于方叶栉眼蚤... 棕形额蚤Frontopsylla spadix是一广布蚤种,在云南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种群组成中居第4位,是齐氏姬鼠、黄胸鼠、褐家鼠的重要寄生蚤之一,在该疫源地棕形额蚤的自然感染率为0.67%,1975~1994年从此蚤分离到鼠疫菌14株,仅次于方叶栉眼蚤而高于特新蚤指名亚种。为弄清云南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主要蚤种的媒介地位,作者系统研究了棕形额蚤传播鼠疫的媒介效能。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室 全自动恒温恒湿室,面积10m^2,温度19±0.5C,湿度80±5%。1.1.2 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鼠疫杆菌 棕形额蚤 传播
下载PDF
棕形额蚤指名亚种幼虫形态及与同属蚤幼虫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漆一鸣 何晋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orphology of the larvae of Frontopsylla spadix spadix (Jordan et Rothschild. 1921 ) and a comparison is made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the larvae of F. elatoides intermedia,F. aspiniformis an...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orphology of the larvae of Frontopsylla spadix spadix (Jordan et Rothschild. 1921 ) and a comparison is made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the larvae of F. elatoides intermedia,F. aspiniformis and F. frontalis baibacina.The diagnostic characters of the larvae of the four flea species or subspecies are compared and tabulated as follo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形额蚤 指名亚种 幼虫
下载PDF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棕形额蚤各虫期存活情况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晓玲 何晋侯 +3 位作者 赵文红 梁云 张洪英 杨智明 《医学动物防制》 1997年第5期267-268,共2页
在4℃、18℃、23℃、30℃和37℃条件下,分别对棕形额蚤各虫期作养殖观察。结果显示,在18℃,该蚤的孵化率、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为86%、82%和84%;成虫存活天数,未吸血蚤为12.22(6~18)天,吸血蚤为65.76(13~107)天。经23℃和30℃,各虫... 在4℃、18℃、23℃、30℃和37℃条件下,分别对棕形额蚤各虫期作养殖观察。结果显示,在18℃,该蚤的孵化率、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为86%、82%和84%;成虫存活天数,未吸血蚤为12.22(6~18)天,吸血蚤为65.76(13~107)天。经23℃和30℃,各虫期的发育率和成虫存活天数均低于18℃的结果,表明养殖该蚤的最适温度是18℃。4℃和37℃均不适合该蚤的变态发育,但成虫在4℃存活时间较长,结果揭示在自然界该蚤主要经成虫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形额蚤 温度 存活率 生存期限
下载PDF
棕形额蚤的实验养殖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智明 何晋侯 +3 位作者 胡晓玲 张洪英 梁云 赵文红 《地方病通报》 1996年第4期19-20,共2页
本文报道了棕形额蚤的实验养殖方法、生活周期、繁殖力、对人的嗜血能力、体重、吸血量及生存期限(寿命)等。在温度21±0.5℃,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棕形额蚤的生活周期为45.28d,繁殖力为2.20只/♀... 本文报道了棕形额蚤的实验养殖方法、生活周期、繁殖力、对人的嗜血能力、体重、吸血量及生存期限(寿命)等。在温度21±0.5℃,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棕形额蚤的生活周期为45.28d,繁殖力为2.20只/♀.d,在1、4、6天不同饥饿条件下对人的吸血率分别为51.11%、72.17%、81.82%,饥饿蚤体重0.358mg,吸血蚤体重0.492mg,吸血量为0.134mg,羽化蚤平均饥饿寿命为8.2d,养殖蚤平均饥饿寿命为6.6d,正常养殖寿命平均为49.3d,为研究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主要媒介蚤种的生物学特性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形额蚤 养殖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棕形额蚤产卵及生存期限的实验观察
5
作者 胡晓玲 何晋侯 +3 位作者 杨智明 梁云 赵文红 张洪英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7年第2期77-78,共2页
棕形额蚤(Frontopsylla spadix)不仅是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的主要寄生蚤,也是家栖黄胸鼠和褐家鼠的重要寄生蚤。曾多次从该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传播试验亦表明该蚤能传播鼠疫。因此,了解其繁殖产... 棕形额蚤(Frontopsylla spadix)不仅是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的主要寄生蚤,也是家栖黄胸鼠和褐家鼠的重要寄生蚤。曾多次从该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传播试验亦表明该蚤能传播鼠疫。因此,了解其繁殖产卵和生存期限,对防制该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形额蚤 产卵 生存期
下载PDF
棕形额蚤的形态鉴别和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昕航 郭宪国 钱体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2-774,共3页
棕形额蚤是我国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的传播媒介之一,在分类上属于细蚤科、额蚤属的蚤种,活动敏捷,宿主比较广泛。文中在检索、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棕形额蚤的分类、形态鉴别特征、分布、生活史、致病性、人工培... 棕形额蚤是我国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的传播媒介之一,在分类上属于细蚤科、额蚤属的蚤种,活动敏捷,宿主比较广泛。文中在检索、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棕形额蚤的分类、形态鉴别特征、分布、生活史、致病性、人工培养和同工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棕形额蚤及其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形额蚤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疾病媒介
原文传递
三种蚤酯酶同功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漆一鸣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170-177,共8页
本研究使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印鼠客蚤Xenopsylacheopis(Rothschild,1903),不等单蚤Monopsyllusanisus(Rothschild,1907)和棕形额蚤... 本研究使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印鼠客蚤Xenopsylacheopis(Rothschild,1903),不等单蚤Monopsyllusanisus(Rothschild,1907)和棕形额蚤指名亚种Fronto-psylaspadixspadix(JordanetRothschild,1921)不同发育时期的酯酶同功酶谱。结果表明这三种蚤的Est同功酶谱有明显且稳定的区别。印鼠客蚤的Est同功酶显带15条,含主带6条;不等单蚤的显带21条,含主带2条;棕形额蚤指名亚种的显带18条,含主带2条。这三种蚤的Est同功酶不但在酶带的数目、深浅和主次酶带上有差异,而且每种蚤还有各自特异的标志酶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雌雄蚤的Est同功酶谱无差异;同一蚤种不同发育时期的Est同功酶谱绝大多数是相同的,但是可以通过酶带数目、深浅和特有酶带来鉴别同一蚤种的不同虫态和同一虫态的不同发育时期。同时,作者还探讨了相近迁移率酶带与亲缘关系以及蚤总科与角叶蚤总科Est同功酶酶谱可能存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同功酶 印鼠客 不等单 棕形额蚤
下载PDF
滇西野鼠自然疫源地2001-2005年媒介蚤监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剑龙 何社吉 柯春荣 《医学动物防制》 2007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媒介 监测结果 特新指名亚种 野鼠 齐氏姬鼠 方叶栉眼 棕形额蚤
下载PDF
三种蚤吸血消化过程中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比较
9
作者 漆一鸣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1期84-86,共3页
应用垂直平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 :印鼠客蚤、不等单蚤和棕形额蚤指名亚种的新羽化成虫、吸血消化不同时期的成虫的酯酶 ( EST)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这三种蚤吸血消化过程中主酶带基本... 应用垂直平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 :印鼠客蚤、不等单蚤和棕形额蚤指名亚种的新羽化成虫、吸血消化不同时期的成虫的酯酶 ( EST)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这三种蚤吸血消化过程中主酶带基本上是稳定的 ;而一些非主酶带的深浅、宽窄在吸血消化的不同时期有差异 ,不同蚤种的变化也不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鼠客 不等单 棕形额蚤 吸血消失过程 酯酶同工酶酶谱
下载PDF
云南省剑川县新发野鼠鼠疫疫点宿主媒介构成及其危险度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英 高子厚 +2 位作者 段存娟 张海鹏 王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剑川县野鼠鼠疫流行且波及家鼠情况,分析其对人群的危害程度。方法对2017年剑川县鼠间鼠疫进行宿主动物、媒介及指示动物调查,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鼠疫血清学及细菌学检验,采用χ~2检验分析鼠及其寄生蚤的分布是否存在差... 目的调查云南省剑川县野鼠鼠疫流行且波及家鼠情况,分析其对人群的危害程度。方法对2017年剑川县鼠间鼠疫进行宿主动物、媒介及指示动物调查,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鼠疫血清学及细菌学检验,采用χ~2检验分析鼠及其寄生蚤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共捕获宿主动物221只,室内、外鼠密度分别为7.00%和2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30,P=0.000);(2)室内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主,室外以大绒鼠和齐氏姬鼠为主,室内、外鼠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05,P=0.000);(3)齐氏姬鼠染蚤190匹,大绒鼠染蚤85匹,黄胸鼠染蚤43匹,褐家鼠染蚤9匹;(4)齐氏姬鼠和大绒鼠染蚤种类分别主要为棕形额蚤和方叶栉眼蚤,黄胸鼠和褐家鼠染蚤种类均主要为棕形额蚤,其主要染蚤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272,P=0.000);(5)从自毙黄胸鼠及其寄生的棕形额蚤和1匹活鼠寄生的特新蚤指名亚种上各分离1株鼠疫耶尔森菌。结论剑川县野鼠鼠疫疫点的鼠密度及蚤指数较高,棕形额蚤是家鼠和野鼠寄生的优势蚤种,该地区鼠疫疫情风险度评估为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野鼠 家鼠 棕形额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