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段髂前下棘的解剖学特点分析
1
作者 郭家良 张学斌 +6 位作者 胡经略 周亚莉 王忠正 田思宇 陈伟 侯志勇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比较18~40,41~60,≥61岁不同年龄段髂前下棘形态学解剖参数变化。方法选择正常半骨盆资料155例,其中男性115例,年龄(48±15)岁,女性40例,年龄(53±14)岁,均无髋臼撞击综合征,通过软件测量髂前下棘的最大长度、宽度、高度以... 目的比较18~40,41~60,≥61岁不同年龄段髂前下棘形态学解剖参数变化。方法选择正常半骨盆资料155例,其中男性115例,年龄(48±15)岁,女性40例,年龄(53±14)岁,均无髋臼撞击综合征,通过软件测量髂前下棘的最大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结果41~60岁及≥61岁年龄段男性髂前下棘的最大宽度[(12.0±1.9)mm;(12.0±1.8)mm]、表面积[(444.11±139.24)mm^(2);(469.03±132.26)mm^(2)]以及体积[(910.19±452.34)mm^(3);(989.09±442.99)mm^(3)]显著大于女性[宽度:(9.5±1.1)mm,(9.5±1.6)mm;表面积:(328.96±92.64)mm^(2),(326.26±118.32)mm^(2);体积:(577.04±259.51)mm^(3),(482.47±254.34)mm^(3),均P<0.05)。≥61岁年龄段中,男性髂前下棘的最大高度大于女性[(6.1±1.4)mm VS(4.6±1.4)mm,P=0.007)。不同年龄段之间(18~40岁,41~60岁,≥61岁),男性和女性的解剖学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三个年龄段中,最常见的髂前下棘分型均是1型(18~40岁,86.05%;41~60岁,71.23%;≥61岁,79%)。年龄与髂前下棘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表面积均没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髂前下棘的解剖形态相对稳定,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但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髂前下棘的体积和表面积会有显著差异。此外低位髂前下棘(2型)并不一定导致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前下 解剖学测量 棘下撞击症 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