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光魟螫伤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业军 刘晓萍 +3 位作者 张克凌 孙衍增 王海青 秦士德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8,共5页
被棘毒鱼螫伤是渔业工作者中常见的职业病 ,本研究对中国沿海近 4 0个渔港 ,1 0万余名渔民进行了调查研究 ,发现鱼工类是我国沿海毒性最强的棘毒鱼 ,发病率为 3%~ 9%。并且对光鱼工的毒腺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用毒棘直接刺伤及粗提液... 被棘毒鱼螫伤是渔业工作者中常见的职业病 ,本研究对中国沿海近 4 0个渔港 ,1 0万余名渔民进行了调查研究 ,发现鱼工类是我国沿海毒性最强的棘毒鱼 ,发病率为 3%~ 9%。并且对光鱼工的毒腺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用毒棘直接刺伤及粗提液注射大鼠的方法 ,对其螫伤表现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预防及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类棘毒鱼 流行病学 光Hong毒腺 结构 螫伤
下载PDF
毒鲉科棘毒鱼蜇伤大鼠机体损伤机制及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文丹 于业军 +1 位作者 刘晓萍 张彩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9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毒科棘毒鱼(日本鬼)蜇伤的机制,并应用抗氧化剂对毒鱼蛰伤有无治疗或阻断作用。方法:吞噬鸡红细胞法测定被蜇伤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MTT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SABC方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胸... 目的:探讨毒科棘毒鱼(日本鬼)蜇伤的机制,并应用抗氧化剂对毒鱼蛰伤有无治疗或阻断作用。方法:吞噬鸡红细胞法测定被蜇伤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MTT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SABC方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胸腺和脾的P物质(Substance P,SP)的表达;应用抗氧化剂VitC探讨其对毒鱼蛰伤的治疗作用。结果:日本鬼蜇伤可使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活性明显降低,VitC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巨噬细胞、胸腺和脾脏SP表达明显增高。结论:蛰伤局部容易感染和难愈合的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损伤密切相关。肢体肿胀、剧痛及胸闷、休克与SP等物质的分泌有关。抗氧化剂VitC有部分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鬼鲉 巨噬细胞 胸腺 P物质 维生素C 棘毒鱼蜇伤 治疗作用 损伤机制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下载PDF
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Ⅰ型毒腺细胞形成的研究
3
作者 刘晓萍 张克凌 +4 位作者 于业军 孙衍增 王海青 方丽华 秦士德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用光、电镜方法研究了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Ⅰ型毒腺细胞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 :位于背鳍棘两侧纵沟内的毒腺组织周围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的鞘膜包绕 ,该鞘膜钝性剥离后可见内面光滑 ,有Ⅰ型和Ⅱ型毒腺细胞的痕迹。而毒腺组织内下侧与毒棘... 用光、电镜方法研究了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Ⅰ型毒腺细胞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 :位于背鳍棘两侧纵沟内的毒腺组织周围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的鞘膜包绕 ,该鞘膜钝性剥离后可见内面光滑 ,有Ⅰ型和Ⅱ型毒腺细胞的痕迹。而毒腺组织内下侧与毒棘的骨组织相连处结缔组织疏松 ,有许多小的梭形细胞 ;在梭形细胞之间及周围有新形成的幼稚腺细胞 ,其组织结构类似Ⅰ型毒腺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该区域的结缔组织中除结缔组织的细胞及纤维成分以外 ,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细胞 ,细胞单核 ,胞质内各种细胞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等 )发达。在不同的细胞内有形态和数量不同的类似溶酶体样物质 ,其内涵物类似Ⅰ型毒腺细胞胞质结构。推测毒腺组织内的毒腺细胞的发生与腺体下内侧的结缔组织内的梭形细胞有关 ,Ⅰ型细胞由幼稚细胞发育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鬼You Ⅰ型 毒腺细胞 棘毒鱼 毒性
下载PDF
日本鬼鲉背鳍棘毒腺中Ⅰ、Ⅱ型毒腺细胞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萍 于业军 +3 位作者 张克凌 王海青 方丽华 侯颖一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21-226,共6页
日本鬼背鳍棘毒腺中有两种类型毒腺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结构明显不同。本文用形态学方法探讨Ⅰ型与Ⅱ型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 :毒腺组织中Ⅰ型细胞光镜下有的胞质内可见浅染点样结构 ,并且在不同的细胞内其浅染点状... 日本鬼背鳍棘毒腺中有两种类型毒腺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结构明显不同。本文用形态学方法探讨Ⅰ型与Ⅱ型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 :毒腺组织中Ⅰ型细胞光镜下有的胞质内可见浅染点样结构 ,并且在不同的细胞内其浅染点状结构的多少有差异 ;电镜下Ⅰ型细胞膜结构差异较大 ,有的Ⅰ型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性结构清楚 ;有的细胞膜外侧可见膜包小泡 ;有的细胞内侧面也见小泡形成、融合 ,使脂质双层膜间隙变宽 ,其内可见膜包样物质 ,其电子密度中等或较高 ,结构类似于Ⅱ型细胞的囊泡样物质。不同的Ⅱ型细胞其胞质内颗粒大小及电子密度不一 ,囊泡状物多少也不一。含较小而密集颗粒的Ⅱ型细胞胞膜的脂质双层膜的外侧面较规则 ,与Ⅰ型细胞相似 ;脂质双层膜的内侧面出现许多扩张的大囊泡 ,其内含物电子密度高或中等 ,与胞质内含的颗粒状物质相同 ;位于扩张的囊泡与胞膜之间的胞质结构有的与I型细胞的胞质内的某些结构相似。含大而稀疏颗粒的Ⅱ型细胞其颗粒数量少、电子密度差异大 ,并且囊泡样物质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鬼You 毒腺 Ⅰ型细胞 Ⅱ型细胞 棘毒鱼 职业
下载PDF
光毒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萍 张克凌 +3 位作者 于业军 方丽华 王海青 孙衍增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1-225,T001,T002,共7页
为探讨类螫伤机理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光的毒棘腹外侧纵沟内的毒腺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光的毒腺为复层上皮。从基底面到游离面依次为基底层、棘细胞层和嗜酸性细胞层。基底层细胞和棘层的细胞嗜碱性 ,棘细胞间有少量、散在分布的嗜... 为探讨类螫伤机理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光的毒棘腹外侧纵沟内的毒腺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光的毒腺为复层上皮。从基底面到游离面依次为基底层、棘细胞层和嗜酸性细胞层。基底层细胞和棘层的细胞嗜碱性 ,棘细胞间有少量、散在分布的嗜酸性细胞 ;棘细胞的外层至腺上皮的游离面的嗜酸性细胞密集排列。电镜下可见基底细胞有丰富的核糖体。棘细胞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较丰富。嗜酸性细胞内有电子密度低的膜包分泌颗粒 ;接近表面的细胞内颗粒部分融合 ;表层细胞核消失 ,胞质充满融合的颗粒 ,游离面侧的胞膜呈角质样增厚。腺上皮内还可见到黑色素细胞、郎格罕细胞和梅克尔细胞。提示毒腺组织内有两种类型的细胞 ,一类为毒液形成细胞 ,另一类为非毒液形成细胞。嗜酸性细胞内的电子密度低的膜包分泌颗粒成分可能是造成螫伤剧痛及全身症状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Hong 毒腺结构 显微结构 棘毒鱼
下载PDF
日本鬼鲉毒腺提取物对大鼠红细胞损伤及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文丹 于业军 +3 位作者 张彩梅 闫凤霞 刘晓萍 郭菲菲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335,T0001,共4页
目的探讨毒鲉科棘毒鱼日本鬼鲉毒腺提取物对大鼠红细胞的结构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与氧化损伤的关系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两种不同浓度的粗提液作用于大鼠红细胞,光、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及荧光偏振实验检测红细胞的流动... 目的探讨毒鲉科棘毒鱼日本鬼鲉毒腺提取物对大鼠红细胞的结构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与氧化损伤的关系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两种不同浓度的粗提液作用于大鼠红细胞,光、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及荧光偏振实验检测红细胞的流动性的变化。结果两种浓度毒素提取液均可使大鼠红细胞发生棘突样变、明显肿胀及异形性改变,出现溶血现象,并随作用时间、剂量的增加而显著;毒液组红细胞膜流动性显著降低;维生素C组可部分阻断毒素的作用。结论蜇伤局部容易感染和难愈合的原因可能与红细胞变形及其流动性下降密切相关。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以减轻毒液的作用,毒鲉科棘毒鱼蜇伤的机制可能与部分氧化损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鲉科棘毒鱼 日本鬼鲉 红细胞 维生素C 大鼠
下载PDF
赤鲜工毒性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7
作者 孙衍增 刘晓萍 +1 位作者 张克凌 于业军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赤Hong 棘毒鱼蜇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昆虫、寄生虫皮肤病
8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6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寄生虫皮肤病 昆虫 面部蠕形螨病 棘毒鱼蜇伤 中毒性休克 疗效观察 乳膏治疗 损伤机制 抢救成功 毒蛇咬伤
下载PDF
The genotoxic effects of benzo[a]pyrene and methamidophos on black porgy evaluated by comet assay
9
作者 刘日先 洪华生 +2 位作者 王新红 王克坚 王春光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5-460,共6页
In this study, two common pollutants (benzo[a]pyrene and methamidophos) in marine environment were tested by comet assay for their inducement of in vivo genotoxic effect to the blood cells of black porgy ( Acanthopagr... In this study, two common pollutants (benzo[a]pyrene and methamidophos) in marine environment were tested by comet assay for their inducement of in vivo genotoxic effect to the blood cells of black porgy ( Acanthopagrus schlegeli). The fish was exposed to 2 μg/L of benzo[a]pyrene (BaP) and methamidophos, and their mixture. The assay was performed on whole blood at 2 h, 5 h, 24 h and 96 h exposure intervals. A signifi- cant increase in DNA damage was observed in each treatment with the pollutants. Additive effect of BaP and methamidophos was also found in the experiment. However, the decrease ratios of DNA damage for 5 h and 96 h exposure interals compared with 2 h and 24 h exposure ones, respectively, were noticed. This phenomenon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function of repairing process via enzyme cytochrome P450 in the animal. Evidence of the genotoxicity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OPs) and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on marine fish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porgy genotoxic effects BENZO[A]PYRENE methamidophos DNA damage comet ass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