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费琦 邱贵兴 王以朋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3期245-250,共6页
本文回顾了一种腰椎动态稳定系统——"棘突间内固定"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历史、理论基础、分类和各种内固定物的适应证,并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和初步的临床应用报道,对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提... 本文回顾了一种腰椎动态稳定系统——"棘突间内固定"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历史、理论基础、分类和各种内固定物的适应证,并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和初步的临床应用报道,对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提出展望并评价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国内进一步开展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动态稳定 棘突间内固定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显招 吴大江 +1 位作者 贺石生 李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5,共4页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特点是保留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以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从而避免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随着脊柱非融合手术观念的深入,各种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系统发展迅猛,并...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特点是保留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以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从而避免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随着脊柱非融合手术观念的深入,各种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系统发展迅猛,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其临床疗效评价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近年来各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 临床疗效 评价 进展
原文传递
棘突间内固定在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翟明玉 卢中道 +1 位作者 梅伟 王春萍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在24例26个间隙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术中植入Coflex棘突间内固定系统,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术前... 目的研究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在24例26个间隙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术中植入Coflex棘突间内固定系统,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术前术后进行VAS评分。结果 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简便,早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间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和脊椎非隔合术
原文传递
棘突间撑开器与腰椎退行性疾病
4
作者 刘瑞 张元智 +1 位作者 俞兴 徐林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18-722,共5页
近年来随着脊柱非融合手术观念的深入,各种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系统发展迅猛,并在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各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系统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棘突间内固定 腰椎退变性疾病 进展
下载PDF
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装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雨 张岩岩 邓俊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装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装置组(C0nex组)和单纯椎间盘髓核去除减压... 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装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装置组(C0nex组)和单纯椎间盘髓核去除减压手术组(单纯组),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以及椎间孔间最大距离、手术椎间盘节段腹侧和背侧高度、棘突顶距以及椎管面积等。结果: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术后12个月后Cdlex组患者其VA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oflex组椎间孔问最大距离、手术椎间盘节段腹侧和背侧高度、棘突顶距以及椎管面积等指标显著优于单纯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装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增加患者椎间盘间孔间距离和椎间盘背侧高度,防止腰椎退变,该方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动态内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腰椎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扬璞 海涌 +1 位作者 杨晋才 周立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4-620,共7页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应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术治疗的再手术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9月~2015年7月,29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我院接受减压及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手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本组...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应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术治疗的再手术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9月~2015年7月,29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我院接受减压及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手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本组患者术后再手术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再手术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对所有再手术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再手术效果。结果:295例患者中.再次手术患者共16例,再手术率为5.4%。所有再手术患者二次手术时间距离首次手术15.1±23.4个月(0.1-60个月)。16例再手术患者中,非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者6例(37.5%),其中切口感染2例、伤口深层血肿形成4例,均采取感染清创或血肿清除(1例因行棘突切除取出Coflex)治疗后痊愈;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者10例(62.5%),其中2例Topping—off术后患者再手术原因为融合节段内固定松动或神经根粘连,更换内固定及神经根松解后症状缓解:另8例单节段Coflex置入患者主要原因为原手术节段或邻近节段退变,接受再次探查减压、融合后症状缓解,其中1例为新发节段症状,予以减压融合后症状缓解。本组所有再手术患者中,无1例因Coflex内固定直接相关并发症(内固定移位、松动、脱出或棘突骨折)再次手术。所有再手术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8.6±12.6个月(6~4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主观满意度总体优良率为93.8%。结论: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再手术原因与Coflex装置无直接相关,主要影响因素与切口感染、深层血肿及原手术或邻近节段退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间内固定 腰椎 再手术 椎管狭窄 盘退变
下载PDF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均接受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手术治疗,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其相应操作。结果 90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均接受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手术治疗,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其相应操作。结果 90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治疗前Oswestry评价结果为(82.34±12.43)%,经治疗后其Oswestry评价结果降低至(10.92±4.71)%,治疗前后Oswestry评价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经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治疗,可改善其腰椎功能,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盘疾病 Coflex动态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观察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及适应证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河军 杨永栋 +3 位作者 曲弋 邹芳 赵学千 俞兴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37-40,44,共5页
目的 观察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28例采用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疗效及近期随访结果(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 目的 观察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28例采用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疗效及近期随访结果(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ODI)、Odom’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价近期手术疗效,测量分析术前、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及活动度,对比术前与术后腰椎整体活动度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15~2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Odom’s评分优2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6.4%。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6.6°±2.4°、6.3°±2.4°、6.9°±2.1°、7.1°±1.8°、7.0°±1.6°,术前与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2个月腰椎整体活动度分别为31.5°±4.7°、32.7°±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比明显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椎间隙高度比逐渐减小至平稳水平,但仍然大于术前。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体满意度为96.4%。结论 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无棘突骨折等植入物相关并发症,近期疗效确切,中长期临床疗效还需大样本、多中心观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板内固定 棘突间内固定 动态稳定 适应证
下载PDF
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理论验证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照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19-624,共6页
背景:传统的腰椎融合固定后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目前动态内固定系统的初步临床效果令人鼓舞,但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却呈现出现有棘突间内固定器设计上的诸多不足,出现一些与器械... 背景:传统的腰椎融合固定后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目前动态内固定系统的初步临床效果令人鼓舞,但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却呈现出现有棘突间内固定器设计上的诸多不足,出现一些与器械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目的:研发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既能适应脊柱的万向活动,又能保留棘上韧带。从设计理念而言,更能满足人体脊柱的正常活动。结果与结论: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置入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还可增大椎管容积,增加椎间孔的大小,恢复椎间隙高度,卸载后方纤维环的负荷,减少相应节段小关节载荷。但由于现有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器的设计缺陷和昂贵价格,使临床应用受限。自主研发的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可安于棘突根部,实现棘间、棘-板间弹性承载并能万向活动,从而有望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并降低其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动态稳定 棘突间内固定 脊柱融合 并发症 椎管狭窄
下载PDF
Colfex装置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鹏 倪文飞 +3 位作者 黄其杉 王向阳 徐华梓 池永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7期481-483,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60~75岁,平均68.2...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60~75岁,平均68.2岁。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25个月,平均12.9个月。结果患者术后腰痛、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前、术后椎间隙前高无明显变化(P>0.05),椎间隙后高较术前增加(P<0.05)。固定节段上一椎体间活动度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短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Coflex棘突间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世磊 皮国富 +1 位作者 刘宏建 王义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99-1401,共3页
目的比较单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LD)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加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LDwithCoflexsystem)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LD(A组)患者5... 目的比较单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LD)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加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LDwithCoflexsystem)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LD(A组)患者53例,随访时间(21.9±12.6)个月;接受LDwithCoflexsystem(B组)患者21例,随访时间(13.0±9.7)个月。随访期间观察所有随访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评分,比较两组受访者疗效。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JOA评分A组为(13.3±1.2,19.0±1.1),B组为(13.0±1.2,19.4±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JOA评分A组为(21.9±1.2、24.2±0.9),B组为(25.1±0.8、27.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withCoflexsystem在治疗中青年LDH患者远期疗效优于LD,此术式对中青年患者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出症 非融合弹性内固定 COFLEX 髓核摘除
原文传递
Coflex内固定术与P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余将明 朱云荣 +5 位作者 许鹏 王会学 蒋玉权 许国华 何海龙 叶晓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植入术与传统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术前准确定位手术减压节段后分别采用腰后路减压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植入术(Coflex组)及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 [目的]探讨采用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植入术与传统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术前准确定位手术减压节段后分别采用腰后路减压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植入术(Coflex组)及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组)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72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差异;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采用VAS评分和ODI进行相关功能评价;通过影像学观察手术节段及上邻节段术前、术后屈伸活动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而Coflex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较传统PLIF组减少(P<0.01);术后1年Coflex组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减少(P<0.05),PLIF组上邻椎间运动幅度组较术前增加(P<0.05),而Coflex组稍减少,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oflex棘突间内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好,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能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活动度,对上邻节段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COFLEX 动态内固定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