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星 万趸 +4 位作者 梅国龙 石华刚 邓轩赓 顾韬 熊小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行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5例)和对照组(术中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3例)。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行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5例)和对照组(术中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3例)。比较两组术后24个月椎间融合情况、术后各时间点腰椎JOA评分、末次随访时邻椎退变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47(40.2±5.3)个月。术后24个月椎间融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JOA总分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为24.53%,观察组为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邻椎退变发生率对照组为15.09%,观察组为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不影响椎间融合率,且对于中后期腰骶部术后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韧带复合体 经椎间孔腰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优势与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田杰 茹江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8-1234,共7页
背景:棘突韧带复合体对维持脊柱稳定性及保护椎管后方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腰椎管扩大减压术需将后方组织完全切除,术后常导致出血多、脑脊液漏、感染、椎体滑脱、顽固性腰腿痛、僵硬等并发症。随着对传统术式的不断改进和改良,越... 背景:棘突韧带复合体对维持脊柱稳定性及保护椎管后方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腰椎管扩大减压术需将后方组织完全切除,术后常导致出血多、脑脊液漏、感染、椎体滑脱、顽固性腰腿痛、僵硬等并发症。随着对传统术式的不断改进和改良,越来越多的学者青睐于在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改良术式。目的:总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不同术式的特点及相关手术问题。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知网数据库中从1983年1月至2018年6月关于在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Laminectomy,Spinous process ligament complex,lumbar expandeddecompression",中文检索词"腰椎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排除与研究内容无关和内容重复的文章,保留32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随着对传统腰椎后路术式的不断改进,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术式逐渐受到推崇;(2)目前其术式主要包括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减压术及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回植的腰椎管扩大减压术3大类,每一大类又衍生出几种特殊术式,每种术式均具有其自身特点与相关手术问题;(3)对不同的患者,应严格把握其手术指征,选择最适合的术式进行手术治疗,对改善其疗效及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韧带 减压术 外科 椎管狭窄 组织工程 棘突韧带复合体 腰椎扩大减压术 椎板 腰椎间劈开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杰多 罗雨桥 +2 位作者 黎伟文 黎全猛 钟小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采取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病变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与末次随访的VAS、JOA以及ODI评分;分析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采取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病变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与末次随访的VAS、JOA以及ODI评分;分析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的进展情况。结果随访6~36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00±0.75)分,末次随访为(1.10±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JOA评分术前为(7.45±5.73)分,末次随访为(23.10±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DI评分术前为(30.10±10.40)分,末次随访为(5.10±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结果以Mac-Nab标准评定,优22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26例患者中,24例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无进展,1例患者由术前B级进展为C级,1例患者由术前C级进展为D级,无一例需要手术治疗。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在有效减压、松解神经根、融合手术节段的同时,可有效保护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邻近节段退变(ASD),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变性疾病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弓根钉 腰椎融合术 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保安 王予治 +1 位作者 刘其明 孙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病人,随机分成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组(A组)14例和全椎板切除组(B组)17例,分别行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固...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病人,随机分成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组(A组)14例和全椎板切除组(B组)17例,分别行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对2组病人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变化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变化值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椎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满意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减压 间融合 腰痛
下载PDF
腰椎后路融合术保留头侧小关节囊及上下棘突韧带复合体对预防ASD的中期观察
5
作者 柏涛 纳强 +3 位作者 赵辉 张雄文 王国著 赵佳 《云南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320-322,共3页
邻近节段退变(ASD)是腰椎融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退变节段常常位于融合节段头侧,笔者考虑是否能通过一些可控性手段来降低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故从2011年起采用保留头侧小关节囊及上下棘突韧带复合体的方法进行腰椎后路融合... 邻近节段退变(ASD)是腰椎融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退变节段常常位于融合节段头侧,笔者考虑是否能通过一些可控性手段来降低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故从2011年起采用保留头侧小关节囊及上下棘突韧带复合体的方法进行腰椎后路融合术,通过与之前术中未有意识对头侧小关节囊及上方棘突韧带复合体进行保护而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保留上述结构对预防ASD是否存在意义,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保留 头侧小关节囊 上下棘突韧带复合体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6
作者 刘文虎 洪克建 倪俊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126-0129,共4页
研究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01月-2023年03月到本院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病人4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研究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01月-2023年03月到本院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病人4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疗法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可明显的提升疗效,降低病人腰痛程度,改善其腰椎功能,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临床效果 疼痛感 ODI评分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云清 李华 +3 位作者 魏东 王斌 朱自强 王建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5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5-06采用保留完整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减压术治疗的39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5-06采用保留完整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减压术治疗的39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结果本组获得平均3.4(1~6)年随访,2例随访1年后死亡。未出现腰椎滑脱及不稳,原有腰椎滑脱和侧弯没有加重。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有利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 改良腰椎管减压术 老年
原文传递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5
8
作者 施建东 卢一生 +1 位作者 黄波 徐静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1期1059-1060,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与传统减压方式的疗效。方法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方法治疗59例,采用传统减压方式治疗76例。结果两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对比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与传统减压方式的疗效。方法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方法治疗59例,采用传统减压方式治疗76例。结果两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及平均改善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可达到对腰椎管狭窄减压的目的,又可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的损害,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减压 传统手术
原文传递
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少明 邱玉金 +1 位作者 刘亚 刘文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B组共17例接受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为(52·0±21·4)%,B组为(52·7±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者的比例为22·2%,B组为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87±2·32)%,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5·51±2·1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7·58±3·65)%,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5·51±2·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对于其发挥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棘突韧带复合体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轴性症状 生理曲度
下载PDF
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复合体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晨 郭京聚 +2 位作者 刘德云 郑寅峰 杨海波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4期340-341,共2页
以往传统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是切除狭窄段腰椎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扩大狭窄的椎管及侧隐窝,以缓解神经受压。但是,过多的腰椎后结构切除可能产生潜在的腰椎不稳,导致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症(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 以往传统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是切除狭窄段腰椎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扩大狭窄的椎管及侧隐窝,以缓解神经受压。但是,过多的腰椎后结构切除可能产生潜在的腰椎不稳,导致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症(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 FBSS)。从1998年开始,我们采取保留棘突一棘上棘间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手术 -韧带复合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宇飞 马炜 +4 位作者 彭页 张振宇 厉晓杰 朱澍 杜俊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1~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椎管扩大组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1~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椎管扩大组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减压融合组采用传统的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视觉疼痛指数(VAS)腰痛/腿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连续行走距离、手术满意度等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随访6~12月,平均(8.53±2.53)月。椎管扩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优于减压融合组。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腰痛VAS、下肢痛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而两组患者的连续行走距离均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时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末次随访时,椎管扩大组在腰痛VAS、ODI评分和连续行走距离方面显著优于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患者自我非常满意度椎管扩大组优于减压融合组(86.67%vs 60.00%)。减压融合组平均椎间融合时间为(7.26±1.3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椎管扩大组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径较术前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相邻节段退变或病椎间隙变窄。[结论]对于1~2节段无腰椎失稳的腰椎管狭窄症,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比传统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在术后早期缓解腰痛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成形 椎板切除减压术
原文传递
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
12
作者 卢志祥 王珏 +2 位作者 原涟靖 王奇 杜文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8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五病区收治的10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后路... 目的探讨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五病区收治的10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观察组行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正中小切口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耗时、术后卧床时间;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失血量小、切口短、手术用时短及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1周、3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正中小切口椎间融合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好,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腰椎退行性疾病 小切口 棘突韧带复合体
原文传递
比较保留C_(7)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和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的Meta分析
13
作者 查圆瑜 李佐华 +2 位作者 姚世军 扈佐鸿 阮文枫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49-52,5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C_(7)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C_(7)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12月1日。纳入关于保留C_(7)棘突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603例患者,改良组268例,传统组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VAS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C_(7)棘突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各项评分,前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7)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下载PDF
保留与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路椎间融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建华 高加智 +2 位作者 崔召师 张家富 刘燕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947-1952,共6页
[目的]比较保留与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2020年12月采用PLIF治疗腰椎不稳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 [目的]比较保留与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2020年12月采用PLIF治疗腰椎不稳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2例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42例术中常规切除棘突韧带复合体。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保留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保留组腰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间腿痛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保留组无术后持续综合征(postoperative persistent syndrome,POPS)发生,而常规组为8/42(19.05%)发生POP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方面,末次随访,两组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滑脱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Lenke融合评级逐渐显著改善(P<0.001);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与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减压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但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术式远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韧带复合 后路椎间融合术 术后持续综合征
原文传递
超声骨刀行改良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微型重建钛板内固定术在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雄成 蔡小军 董革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行改良PLC回植、微型重建钛板内固定术在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88例,按照入院日期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行改良PLC回植、微型重建钛板内固定术在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88例,按照入院日期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改良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PLC)回植、微型重建钛板内固定术(超声骨刀辅助下)。比较2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管内肿瘤改良Mccormick评分(MMS),手术前后腰椎功能、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ODI、M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ODI、M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腰椎功能表(JOA)、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骨刀行改良PLC回植、微型重建钛板内固定术在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ODI、MMS评分,手术时间更短,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良性肿瘤 超声刀 椎板韧带复合回植 微型重建钛板内固定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剑 刘艺 吕游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63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椎管减压成形术的患者,其中33例行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即重建组,30例行椎管单开门式减压成形术,即传统组。比较... 目的探讨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63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椎管减压成形术的患者,其中33例行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即重建组,30例行椎管单开门式减压成形术,即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与1年的颈椎活动度、过屈位曲度、中立位曲度与过伸位曲度,颈部VAS疼痛、神经功能JOA评分,同时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轴性症状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的颈椎过屈位曲度、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VAS疼痛评分、过伸位曲度等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疼痛VAS评分、过屈位曲度、中立位曲度与活动度和过伸拉曲度方面、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重建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能够很好的让神经症状趋于良好,同时维持其运动能力,可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并减少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椎板成形术 肌肉韧带复合 轴性症状 颈椎运动功能
下载PDF
应用超声骨刀行改良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术治疗胸椎管内良性肿瘤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5 位作者 崔巍 周鹏 李程 效伟 胡冰涛 李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行改良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 complex,PLC)回植术治疗原发性胸椎管内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38例原发性胸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行改良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 complex,PLC)回植术治疗原发性胸椎管内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38例原发性胸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21~72岁,平均47.1岁。病程6~57个月,平均32.6个月。病理检查示神经鞘瘤24例、脊膜瘤6例、室管膜瘤4例、脂肪瘤2例、皮样囊肿2例。病变位于单节段18例,双节段15例,3节段5例;肿物长度0.7~6.5 cm,肿瘤与脊髓、马尾及神经根存在界限。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2.2±2.3)分,胸椎Cobb角为(11.7±2.7)°。采用超声骨刀行改良PLC回植、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一侧棘上、棘间韧带连续性,将PLC向侧方掀起显露,显微镜下摘除肿瘤后将带蒂PLC原位回植,双侧微型重建钛板固定。术后行X线片、CT及MRI检查,观察脊柱稳定性、椎管成形及肿瘤切除情况,采用JOA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手术时间为56~142 min,平均77.1 min;术中出血量为110~370 mL,平均217.2 mL。所有患者肿瘤完整切除,切口愈合良好。3例出现脑脊液漏,无脊髓损伤、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28个月,平均27.2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X线片复查未见脊柱侧后凸畸形及失稳征象;CT复查椎板无移位及继发椎管容积减小,椎板均骨性愈合;MRI示肿瘤无复发。末次随访时,胸椎Cobb角为(12.3±4.1)°,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3,P=0.456);JOA评分为(23.7±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60,P=0.000);其中优14例、良18例、中6例,优良率84.2%。结论应用超声骨刀行改良PLC回植、微型重建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胸椎管内良性肿瘤,可恢复椎管正常解剖,操作安全,患者可早期活动,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椎板韧带复合 椎管成形术 超声骨刀
原文传递
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中重建棘突-韧带-肌肉复合体的生物力学意义
18
作者 王渊 张智勇 杨旭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中重建棘突-韧带-肌肉复合体(SPLMC)前、后颈椎稳定性的变化。方法新鲜无损伤羊颈椎标本24具,经依次处理后分成三组: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软组织;B组,传统的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标本组;C组,在A组... 目的研究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中重建棘突-韧带-肌肉复合体(SPLMC)前、后颈椎稳定性的变化。方法新鲜无损伤羊颈椎标本24具,经依次处理后分成三组: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软组织;B组,传统的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标本组;C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重建棘突-韧带-肌肉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中标本变直时加载力,B组与A、C二组比较,B组明显小于A、C二组,(P<0.05),A、C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拉伸试验标本变直时的加载力,C组明显小于A组(P<0.05),B组明显小于C组(P<0.05)。压缩试验中,在前方加压10N时,C组位移明显大于A组(P<0.01),B组明显大于C组(P<0.05)。加压50N时,A、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重建棘突-韧带-肌肉复合体(SPLMC)可以有效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预防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开门 颈椎板成形术 -韧带-肌肉复合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保留棘突韧带腰椎管扩大减压治疗椎管狭窄伴侧弯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宇飞 李京元 +6 位作者 张红星 张金康 郑超 薛静 厉晓杰 彭页 杜俊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CS)伴退变性脊柱侧凸(ADS)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本院收治的25例ADS合并LCS患者,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总结其围手...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CS)伴退变性脊柱侧凸(ADS)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本院收治的25例ADS合并LCS患者,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总结其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5.61±10.43)min,手术出血量(83.78±12.45)ml,术后引流量(128.62±31.42)ml,术后卧床时间(2.86±0.85)d。发生脑脊液漏1例(4.00%),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例(4.00%),无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均随访(13.75±4.35)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腰痛和腿痛VAS、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连续行走距离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术后椎管面积显著增大(P<0.05),而侧凸Cobb角、矢状垂直间距(SVA)和腰椎前凸角(LL)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ADS伴LCS具有医源性损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腰椎管狭窄症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辅助置钉联合改良PLIF在退行性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亮 梁梅 +3 位作者 王聪聪 沈世彬 黄浩然 周政纲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062-1069,共8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椎弓根钉置入联合改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47例,随...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椎弓根钉置入联合改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男11例,女12例;年龄54~76岁,平均(63.09±6.22)岁;均选择常规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及PLIF的手术方式。观察组24例患者,男11例,女13例;年龄51~72岁,平均(60.64±5.65)岁;在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后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及保留后纵韧带复合体的改良P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脊髓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变化,术前及末次随访Cobb角变化,置钉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中实际置入的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进钉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以及椎弓根钉外展角度等指标与术前椎弓根钉置入的测量情况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置钉可接受率及准确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的比较均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3.20±2.51)个月。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VAS、JOA评分及OD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3D打印辅助置钉联合改良PLIF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提高手术效率及手术的安全性,有效地减少了手术产生的二次创伤及透视辐射伤害,使术中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保护,可以有效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对患者术后脊柱功能的恢复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3D打印技术 后方棘突韧带复合体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