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山”理念下海南省森林固碳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袁天健 霍礼鑫 +2 位作者 王芳 过建春 柯佑鹏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基于2002—2022年林业数据测算海南省近20年森林固碳量,并利用VAR模型分析影响固碳量增长的因素,最后预测未来30年海南省森林固碳量数据。结果表明:近20年海南省的森林固碳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平均增速为5.4%;各影响因素中林业总产... 基于2002—2022年林业数据测算海南省近20年森林固碳量,并利用VAR模型分析影响固碳量增长的因素,最后预测未来30年海南省森林固碳量数据。结果表明:近20年海南省的森林固碳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平均增速为5.4%;各影响因素中林业总产值与林业从业人员对海南省森林固碳量的变化产生主要影响;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海南省森林固碳量增长进入稳定时期,增速放缓。为此,海南省林业固碳能力的提高需要健全林业经济发展机制、加强森林科学培育管理能力、提高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固碳 林业 VAR模型
下载PDF
中国森林固碳及提供其他生态服务功能的潜力和挑战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萍 施苗英 尹润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将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分析中国扩大森林面积和蓄积目标的重要性,讨论如何挖掘中国森林固碳及提供其它生...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将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分析中国扩大森林面积和蓄积目标的重要性,讨论如何挖掘中国森林固碳及提供其它生态服务功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固碳 生态系统服务 林地生产力 体制改革
下载PDF
森林固碳与释氧的经济核算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9,共5页
在对森林固碳和释氧核算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固碳(释氧)的物理量核算动态模型;分析了森林资源流量与存量,并采用效益转移方法确定森林固碳和释氧的支付意愿。选择山东省临沂地区的河林场进行案例研究,该林场固碳释氧的价值为木材采伐... 在对森林固碳和释氧核算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固碳(释氧)的物理量核算动态模型;分析了森林资源流量与存量,并采用效益转移方法确定森林固碳和释氧的支付意愿。选择山东省临沂地区的河林场进行案例研究,该林场固碳释氧的价值为木材采伐价值的8~10倍,若能够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或者直接市场交易,可以增加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固碳 森林释氧 经济核算 物理量核算 动态模型 森林资源流量 存量 效益转移方法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区森林固碳释氧量计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大卫 殷鸣放 +4 位作者 杨森 刘云茹 赵林 吴建军 王洪林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
通过对辽宁省东部山区5种森林类型的调查,对其固碳释氧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森林类型的总的固碳释氧量的大小顺序与其乔木层树干的固碳释氧的排列顺序基本相似。在5种森林类型中,林木部分所占比例在85%~95%之间;各组分固碳... 通过对辽宁省东部山区5种森林类型的调查,对其固碳释氧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森林类型的总的固碳释氧量的大小顺序与其乔木层树干的固碳释氧的排列顺序基本相似。在5种森林类型中,林木部分所占比例在85%~95%之间;各组分固碳释氧量的比例变化中均以树干所占比例最大,在50%~75%之间;而以草本和灌木的所占比例最小。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释氧量存在很大差异:长白落叶松294.010t/hm^2、216.449t/hm^2,柞树240.906t/hm^2、177.353t/hm^2,核桃楸235.341t/hm^2、178.206t/hm^2,油松232.954t/hm^2、171.500t/hm^2,红松225.908t/hm^2、166.312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森林固碳释氧量 计量
下载PDF
内蒙古森林固碳动态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德仁 闫婷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
根据森林资源的连续调查资料,利用生物因子法计算了内蒙古森林固碳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蒙古森林总固碳量从1949年的4.17亿t逐渐增加到7.19亿t。同时灌木林固碳量从最初的43.95万t增加到1379.84万t,增加了31.4倍。内蒙... 根据森林资源的连续调查资料,利用生物因子法计算了内蒙古森林固碳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蒙古森林总固碳量从1949年的4.17亿t逐渐增加到7.19亿t。同时灌木林固碳量从最初的43.95万t增加到1379.84万t,增加了31.4倍。内蒙古森林资源年净固碳量在284.2—522.6万t之间,并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同期森林资源的年均枯损消耗流失碳的数量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内蒙古森林平均碳密度为42.68t/hm^2,并且1980年以前内蒙古森林碳密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1980年以后内蒙古森林碳密度变化基本处于平缓增加的变化过程,森林平均碳密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森林固碳 灌木 密度
下载PDF
基于双重耦合模型的森林固碳综合价值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恒 李仲堃 +2 位作者 王融 孔杉 陈晓峰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5期617-625,共9页
为对森林固碳量进行评估,并根据森林综合价值制定合理的森林采伐管理策略,建立双重耦合模型。开发InVEST-HWP-SF模型,利用研究区域森林分布资料,结合各类型森林数据,估算和可视化森林的固碳量,采用生产法估算木质林产品(HWP)含碳量,并... 为对森林固碳量进行评估,并根据森林综合价值制定合理的森林采伐管理策略,建立双重耦合模型。开发InVEST-HWP-SF模型,利用研究区域森林分布资料,结合各类型森林数据,估算和可视化森林的固碳量,采用生产法估算木质林产品(HWP)含碳量,并利用再生森林(SF)模型计算不同森林类型、各林龄组的固碳量;建立F-AHP-PSO森林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森林(F)的潜在固碳价值、人文价值等多个层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修正判断矩阵。以黑龙江省为例,估算出该地区2020年的固碳量为3653.26×106 t,并给出最有利于该地区森林固碳的采伐策略,其中最佳采伐面积比例为30%;选取吉林省和云南省进行固碳量评估,从森林综合价值角度对采伐管理策略进行完善和比较,并对PSO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模型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为森林管理者评估和经营森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固碳 InVEST-HWP-SF F-AHP-PSO 综合价值
下载PDF
湖北省恩施州化石能源消费与森林固碳效应分析
7
作者 瞿万学 周静 陈绍林 《武夷科学》 2009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基于湖北省恩施州能源消费与森林调查资料分析估算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CO2排放量与森林碳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森林资源碳储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年均吸收固定CO2约247.04万t,而2006年恩施州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CO2排放量为162... 基于湖北省恩施州能源消费与森林调查资料分析估算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CO2排放量与森林碳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森林资源碳储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年均吸收固定CO2约247.04万t,而2006年恩施州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CO2排放量为162.11万t。分析表明恩施州森林资源正在发挥着积极的碳汇作用,维持区域CO2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能源 CO2 森林固碳 恩施州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韦昌雷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2期40-41,79,共3页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数据,利用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相应方法,对大兴安岭森林的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及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量为3 277.59×10~4 t&#...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数据,利用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相应方法,对大兴安岭森林的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及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量为3 277.59×10~4 t·a^(-1),单位面积固碳量为4.828t·hm^(-2)·a^(-1);森林植被释氧量为8 774.63×10~4 t·a^(-1),单位面积释氧量为12.924t·hm^(-2)·a^(-1);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 270.77亿元·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固碳释氧 生态服务功能 经济价值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森林固碳制氧及转化太阳能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渊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年第3期135-136,共2页
文章从乌兰察布市的林分占有情况入手,评价了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采用定量法重点分析了乌兰察布市森林资源的固碳制氧和转化太阳能的价值。
关键词 乌兰察布市 森林固碳制氧 转化太阳能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森林固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定位及增加固碳的途径
10
作者 陈卫辉 高嵩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7期152-154,共3页
温室效应加剧,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森林固碳的强大作用得到广泛认同。在论述森林固碳是降减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的同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增加森林固碳的有效途径,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森林固碳 气候变化 有效途径
下载PDF
森林管理对东北次生林植被碳密度及其分配的影响
11
作者 郭万桂 张全智 +1 位作者 王传宽 王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651-8660,共10页
以东北东部山区4种管理梯度下相同演替年龄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包括天然次生林(WB)及在其冠下人工更新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混交林(MA),并对MA进行透光抚育形成的择伐红松林(SK)和对SK适时疏伐形成的疏伐红松林(KT),其管理程度依... 以东北东部山区4种管理梯度下相同演替年龄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包括天然次生林(WB)及在其冠下人工更新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混交林(MA),并对MA进行透光抚育形成的择伐红松林(SK)和对SK适时疏伐形成的疏伐红松林(KT),其管理程度依次增强。采用样地清查结合异速生长方程法量化植被碳密度(VC)及其各组分碳密度;测定多样性、针阔比等群落特征和土壤氮、磷等养分特征,探究森林管理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演替先锋优势种(PI)、演替后期优势种(LT)和林下植被层(UC)的碳密度在4种管理措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LT由WB的9.39 t/hm^(2)增加到KT的107.02 t/hm^(2)。但是,伴生种的碳密度在4种管理措施间差异不显著,其碳密度波动范围为8.41—14.89 t/hm^(2)。VC随森林管理强度显著提升,其波动范围为96.34—135.40 t/hm^(2),VC年平均增长量波动范围为1.50—2.11 t hm-2 a-1,且在管理措施间存在显著差异。PI、LT和UC占植被总碳密度的比例在4种管理措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I的占比随着上述管理措施逐渐降低,而LT的占比显著升高(由WB的14.0%提升到KT的82.2%);植被残体与活体生物量碳密度之比以及地下与地上的生物量碳密度之比在4种管理措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比值的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0.05—0.13和0.24—0.30。乔木层碳密度与树种多样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林下植被层碳密度与树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并且VC与土壤氮储量、磷储量无显著相关性。这表明,在同一气候条件下,群落特征和树种组成是决定植被碳密度分异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提升后期优势种占比的积极森林管理提升了东北次生林植被的碳密度和碳固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森林 森林管理 密度 多样性 森林
下载PDF
腾冲市森林植被固碳量时空变化分析
12
作者 陈汝曼 段成波 赵润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76-81,共6页
“双碳”目标已成国内热点,“双碳”目标的实现将对我国经济、生态、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利用1994、2006、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及2020林地管理一张图等数据,分析1994~2020年森林固碳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腾冲市森林植被生物量由43 6... “双碳”目标已成国内热点,“双碳”目标的实现将对我国经济、生态、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利用1994、2006、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及2020林地管理一张图等数据,分析1994~2020年森林固碳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腾冲市森林植被生物量由43 665 655.3 t增加到56 416 232.5 t,增加29.2%,固碳量由22 272 125.2 t增加到28 325 013.2 t,增幅27.2%,年均增加固碳量232 803.4 t,相当于清汇CO2 853 612.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固碳 生物量 时空变化 腾冲市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森林保险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金成 张伟 《当代金融研究》 2023年第9期18-32,共15页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对生态碳抵消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双碳”目标建设中,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贡献了巨额生态碳汇,而森林保险能有效分散森林经营风险,扩大森林固碳规模,对实现“双碳”...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对生态碳抵消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双碳”目标建设中,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贡献了巨额生态碳汇,而森林保险能有效分散森林经营风险,扩大森林固碳规模,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森林保险赋能“双碳”目标的作用机制,总结了组织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缺位、保费补贴不均衡、产品体系存在缺陷、经营能力差和保险费率固定等问题。本文借鉴国外森林保险赋能“双碳”目标的经验,从政府层面提出优化多方合作机制、加快森林保险立法、完善差异化补贴制度等政策建议;从保险企业层面提出构建科学产品体系、利用保险科技打通业务流程、强化费率差异化水平等措施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森林保险创新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稳定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森林保险 森林固碳 森林生态脆弱性
下载PDF
杭州市三江汇地区森林植被固碳抵消能源排放能力评估及情景预测研究
14
作者 张世芹 夏凡 +2 位作者 周丽娟 王祥荣 谢玉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119,共7页
森林植被固碳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区域碳中和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以生物量法和CASA模型法相结合,评估杭州市三江汇地区森林植被固碳能力;采用CEADs县级碳排放清单估算三江汇地区的能源碳排放量;综合碳汇和碳排... 森林植被固碳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区域碳中和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以生物量法和CASA模型法相结合,评估杭州市三江汇地区森林植被固碳能力;采用CEADs县级碳排放清单估算三江汇地区的能源碳排放量;综合碳汇和碳排评估该地区森林植被固碳对能源碳排放量的抵消率。从碳减排和增汇2个方面,对森林植被抵消能源碳排放的能力进行未来情景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三江汇地区森林植被固碳量为4.98×10^(4)t,能源碳排放量为2.07×10^(6)t,森林植被能源碳排放的抵消率为2.41%,三江汇森林植被能源碳抵消率呈现出“东低西高、北低南高”的空间格局;2)研究设置9个情景对2030年森林植被碳抵消率进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森林植被面积增加有利于提升森林植被对能源碳排放量的抵消能力,森林面积每增加5%,森林植被对能源碳排放量抵消率可提高0.12%~0.29%;减少人均能源碳排放对提高森林植被碳抵消能力的效果更为显著,人均能源碳排由2.77t/人降低为0.90和0.72t/人,森林植被碳抵消率可分别提高2.21%~2.43%和3.36%~3.94%。定量评估区域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对能源碳排放量的抵消作用及其预测研究,能为未来杭州市三江汇地区及其他地区的“碳中和”目标实现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森林植被 能源 抵消 情景预测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森林固碳量跨期分配及成本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祥华 秦会艳 +2 位作者 黄颖利 黄亚楠 乔振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13-2421,共9页
我国实现碳中和路线图的“碳排放达峰”、“快速降低碳排放”、“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3阶段具有复杂且差异的减排形势。森林固碳作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其跨期分配是平衡产业减排与森林固碳关系、降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成本... 我国实现碳中和路线图的“碳排放达峰”、“快速降低碳排放”、“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3阶段具有复杂且差异的减排形势。森林固碳作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其跨期分配是平衡产业减排与森林固碳关系、降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成本代价、以最优成本分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成本优化分配理论出发,引入森林边际固碳成本理论,结合国内现有产业边际减排理论,对我国实现碳中和3个阶段的成本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在“碳排放达峰”、“快速降低碳排放”、“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3个阶段,实现成本最优的森林年固碳量分别为0.20、7.75、19.82亿t,分别占当期总减排量的1.8%、17.5%、37.6%。相较于仅依赖产业减排,在成本最优设计下发挥森林固碳成本优势,使得碳中和3个阶段的总成本分别降低0.48、791.36、9092.53亿美元。在“碳排放达峰”阶段,森林固碳的成本优势十分有限,应当主要依靠产业减排;在“快速降低碳排放”阶段,森林固碳的成本优势逐渐凸显;在“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阶段,应当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的成本优势实现“零碳”目标,否则将会面临十分高昂的成本代价,尤其对于脱碳成本十分高昂或永远无法完全脱碳的产业。最优成本设计下森林固碳可以节约9884.37亿美元的碳中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成本 森林固碳 中和 跨期分配
原文传递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云 周炆涛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8期48-50,共3页
介绍了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方法及现状,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未来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估算时应对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并且应该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实现更准确的估算,为未来实... 介绍了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方法及现状,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未来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估算时应对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并且应该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实现更准确的估算,为未来实施低碳经济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固碳 研究方法 估算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营养元素及价值量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瑞璋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0期35-37,39,共4页
指出了目前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评估及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较为明确,但缺乏对于同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观测,且对不同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评估方法采用的数学模型不尽相同,缺少对全球范围或全国范围统一的神经网络模型。... 指出了目前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评估及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较为明确,但缺乏对于同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观测,且对不同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评估方法采用的数学模型不尽相同,缺少对全球范围或全国范围统一的神经网络模型。过去的研究将研究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小班的价值量评估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上。前人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不同的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均占有主导地位;对于生物圈内的固碳固硫效果均高于其他生态循环;产生的价值略低于水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过去研究的成果之上,总结了其经验,探讨了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方向提供思路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价值量评估 森林固碳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量研究
18
作者 赵迪 《环境保护前沿》 2022年第2期202-209,共8页
近年来,人们愈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碳中和的概念,并且大力研究碳封存等先进技术。本文通过模拟森林的自然生长过程、凋落物的降解过程以及砍伐树木制成的木制品使用过程,分析了一段时间内森林及其产品的总固碳量变化情况。并且... 近年来,人们愈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碳中和的概念,并且大力研究碳封存等先进技术。本文通过模拟森林的自然生长过程、凋落物的降解过程以及砍伐树木制成的木制品使用过程,分析了一段时间内森林及其产品的总固碳量变化情况。并且,将模型应用于法国各个地区,得出了100年后的固碳量变化情况。根据固碳量变化情况,可以制定合理的砍伐策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存 森林固碳 砍伐策略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森林固碳量与林火有关
19
作者 刘丹 《世界林业动态》 2003年第9期8-9,共2页
关键词 森林固碳 林火 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陕西省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树强 高丽 +4 位作者 李桦 蒋晋豫 黄明剑 郭敏 昝林森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75,共18页
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生产单位,对于保障林业碳汇能力持续供给、协调区域间林业碳汇非平衡供给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尺度-格局-过程-机理”理论框架,使用遥感估算法估计陕西省国有林场2000-2020年森林植被固碳量,利用探... 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生产单位,对于保障林业碳汇能力持续供给、协调区域间林业碳汇非平衡供给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尺度-格局-过程-机理”理论框架,使用遥感估算法估计陕西省国有林场2000-2020年森林植被固碳量,利用探索性分析法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与过程,最后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其时空分异的宏观驱动因素。研究发现,2000-2020年陕西省国有林场的森林植被固碳量总体上呈波动式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20%,碳汇价值为20.10亿元;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莫兰指数均显著为正数,整体集聚效应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形成以延安市和汉中市留坝县国有林场为核心的高水平森林植被固碳区,以西安市国有林场为核心的低水平森林植被固碳区;宏观驱动因素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空间格局形成贡献较大,其中光照可以解释27.00%的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空间分异特征,人口为12.90%,经济发展水平为10.80%,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为7.10%。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陕西省国有林场从整体上应该分区管理,局部地区要扩大冷点区国有林场造林面积,积极发展热点区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对全国而言,国有林场要通过林地资源占补平衡,创新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模式,保障和协调区域间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植被 空间相关性 地理探测器 林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