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浙江古田山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林冠结构与地形数据集
1
作者 王宁宁 米湘成 +4 位作者 童光蓉 任海保 王巍伟 马克平 陈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林冠结构与地形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重要物种资源及生境的时空变化,而针对我国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高精度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集极为缺乏。基于近地面遥感平台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获取精确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本研究以位于钱江源国... 林冠结构与地形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重要物种资源及生境的时空变化,而针对我国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高精度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集极为缺乏。基于近地面遥感平台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获取精确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本研究以位于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的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18年基于近地面遥感技术获取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及质量控制,获取该样地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通过实时动态测量(RTK)的地面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精度检验和验证,表明DEM的高程中误差为0.07米,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古田山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典型的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本数据集可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遥感 激光雷达 林冠结构 地形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钱江源国家公园
下载PDF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杰 丁易 +2 位作者 黄继红 许玥 臧润国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目的】分析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为深入理解热带天然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了... 【目的】分析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为深入理解热带天然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从物种组成特征、数量特征、科属地理成分、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入手,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和特征。【结果】1)样地中物种丰富,组成复杂多样。6 hm^(2)样地内DBH≥1 cm的植物共有407种40783株个体,分属79科215属;平均植株密度为0.68株/m^(2),平均物种数为67.83种/hm^(2)。2)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热带植物区系特点。热带分布的科、属分别占样地总科、属的68.35%和88.83%。3)群落更新良好。样地内所有物种全部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4)优势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不同物种表现为不同的空间格局类型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尺度依赖性。【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等基本信息,可为热带天然林物种共存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也可为海南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的有效保护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下载PDF
黄山常绿阔叶林群丛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格局——以10.24 hm 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解雷 陈浩 +7 位作者 赵荣 王丁 钱为 侯思璇 冯玥瑶 陈水飞 丁晖 方炎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5,共10页
零散的植物群落调查不符合群落分布既有连续性、又存在间断性的特点。近年来兴起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平台为植被分类研究提供了新途径。以黄山10.24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地形因子和物种重要值为变量,使用多元回归树... 零散的植物群落调查不符合群落分布既有连续性、又存在间断性的特点。近年来兴起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平台为植被分类研究提供了新途径。以黄山10.24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地形因子和物种重要值为变量,使用多元回归树、指示种并结合冗余分析将监测样地划分为3个群丛;甜槠在3个群丛中均为重要值最高的物种,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属于甜槠群系。采用α-多样性指数对该局域尺度下各群丛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首次引入PER-SIMPER推断黄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构建机制。结果表明:群落内的群丛分类主要受海拔和凹凸度的影响,坡度与坡向对群丛分类的影响较小;生态位和扩散过程共同主导黄山植物群落的构建;不同群丛间的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分布于低海拔山脊的群丛α-多样性与分布于山谷的群丛α-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当地森林植被管理与保护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多元回归树 排序 群丛 群落构建
下载PDF
沿纬度梯度的3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兽类和鸟类红外相机监测
4
作者 张兰 和雪莲 +6 位作者 Supparat Tongkok 袁盛东 刘峰 Anuttara Nathalang Warren YBrockelman 闫兴富 林露湘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31-138,共8页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66种野生动物,包括6目13科24种兽类,7目15科41种鸟类以及1种两栖类。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可为基于动态监测样地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红外相机监测 大中型兽类 地栖鸟类 生物多 热带森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树种组成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07
5
作者 兰国玉 胡跃华 +10 位作者 曹敏 朱华 王洪 周仕顺 邓晓保 崔景云 黄建国 刘林云 许海龙 宋军平 何有才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西双版纳也被公认为国际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加拿大Alberta大学和中国台湾东海大学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西双版纳也被公认为国际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加拿大Alberta大学和中国台湾东海大学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补蚌村的望天树(Shorea wantianshuea)林中建立了一块面积为20hm2的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该样地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建设技术是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CTFS)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建立50hm2样地的技术规范进行的。我们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树干胸径大于1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和确定坐标位置。并应用Ripley’sL-Function分析了样地内4种上层优势种和12个稀有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含有胸径≥1cm的乔木95834株,其中已经鉴定的有95498株,占总个体数的99.65%;有乔木种类468种,隶属于213个属和70个科;另外有336个个体没有鉴定出来,仅占总个体数的0.35%。上层乔木中的望天树重要值排名第2,但具有最大的胸高断面积;中、下层的假海桐(Pittosporopsis kerrii)个体数最多,占样地内已鉴定乔木个体总数的21.90%。样地内4个上层优势种的小径阶个体数量较多,而大径阶个体数量较少,径阶分布呈倒"J"型,因此这4个种群可以维持自我更新。在分布格局上,样地内的4个上层优势树种的幼树和中龄树以聚集分布为主,而成年树则以随机分布为主。另外,大多数稀有物种也表现出聚集分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下载PDF
浙江百山祖25 ha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6
作者 刘啸林 吴友贵 +7 位作者 张敏华 陈小荣 朱志成 陈定云 董舒 李步杭 丁炳扬 刘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
百山祖常绿林是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保存较好的森林类型,群落结构复杂。本研究以百山祖25 ha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简称百山祖样地)为平台,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其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 百山祖常绿林是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保存较好的森林类型,群落结构复杂。本研究以百山祖25 ha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简称百山祖样地)为平台,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其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独立个体有210,556株,分属43科85属163种。热带分布的科(20个)多于温带分布的科(17个),但在属水平上以温带性质为主(温带分布的属为47个,热带分布的属为33个)。常绿树种有90种,占总树种数的55.21%。样地内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所有物种数的35.58%和25.77%。重要值≥1%的物种共有25个,分别占样地总个体数和总胸高断面积的85.84%和91.18%。重要值最大的3个物种分别是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平均胸径为5.26 cm,整体径级分布呈倒“J”型,小径级个体较多,群落更新良好。样地内优势种在1–100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且不同优势种表现出不同的生境偏好。本文可为后续开展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带常绿林群落构建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植物区系组成 中高海拔常绿林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车八岭20 hm^(2)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监测样地群落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智宏 王梓 +2 位作者 栾福臣 束祖飞 李步杭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3期86-91,共6页
研究参照CTFS森林监测技术规范,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20 hm^(2)森林监测样地。2017年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地内共调查到DBH≥1 cm含分枝的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存活个体有100129个;其中,独立个体有85501株,隶属于64科,14... 研究参照CTFS森林监测技术规范,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20 hm^(2)森林监测样地。2017年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地内共调查到DBH≥1 cm含分枝的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存活个体有100129个;其中,独立个体有85501株,隶属于64科,140属,230种。不同物种的独立个体数存在明显差异,排序在前面8个物种独立个体数为41815棵,约占总数的50%。样地内单种属有112个,占总属数的80%,包含两个种的次之,其属数为19个。从植物区系组成分析表明,样地群落调查到的230个物种中,有5个物种属于世界分布种。样地内广义热带种为170个,隶属于95个属;广义温带种51个。结果表明,车八岭处在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森林生态系统,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八岭 中亚热带 物种组成 区系特征 森林监测样地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二十年进展与展望
8
作者 徐学红 王巍伟 +2 位作者 米湘成 陈磊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146,共15页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群落尺度森林动态变化的最优途径之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始建于2004年,是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ForestGEO)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CForBio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一般为20ha,同时建立3-5...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群落尺度森林动态变化的最优途径之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始建于2004年,是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ForestGEO)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CForBio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一般为20ha,同时建立3-5个1-3ha辅助样地,以统一技术规范对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定位监测,旨在长期监测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动态,研究其形成和维持机制。本文简要介绍了CForBio的概况、主样地建设、数据共享、能力建设、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主要科学发现以及科学支撑和服务,夯实CForBio监测与研究、拓展专题网络并加强能力建设,可为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决策以及国际履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 监测与研究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CForBio
原文传递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被引量:47
9
作者 郝占庆 张健 +3 位作者 李步杭 叶吉 王绪高 姚晓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是该地区阔叶红松林经皆伐和火烧等破坏后恢复形成的主要次生林类型之一,是阔叶红松林次生演替系列中的重要阶段。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BCI)50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5年在长白山...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是该地区阔叶红松林经皆伐和火烧等破坏后恢复形成的主要次生林类型之一,是阔叶红松林次生演替系列中的重要阶段。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BCI)50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5年在长白山北坡的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一块5hm2的次生杨桦林长期监测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详细的定位调查。对样地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次生杨桦林样地物种组成丰富,共包括16科28属44种;区系特征明显,北温带成分占主要部分;样地内被监测的树木个体数为20101,不包括分枝的独立个体数为16565;优势树种明显,从个体数、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等分析来看,演替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在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但从径级结构来看,它们的更新却非常差,随着演替的进展,这些先锋树种将逐渐走向衰亡;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如红松(Pinusko-raiensis)和紫椴(Tilia amurensis)等已经在次生杨桦林中占有了一定的比例,林下更新良好,逐渐进入林冠层并最终取代杨桦等成为该森林的优势种;从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演替先锋树种和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格局,而其它的小乔木和灌木树种则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格局,但与地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生物多 天然次生林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长白山
下载PDF
应用红外相机监测结果估计小型啮齿类物种的种群密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欣海 于家捷 +2 位作者 张鹏 朴正吉 肖治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11-2318,共8页
红外相机(或称相机陷阱)技术可以提供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行为等信息,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监测与管理。对于可以个体识别的物种,红外相机结合标志重捕法可准确估计其种群密度。但对于不可个体识别的动物,目前尚无成熟方法来估计其种... 红外相机(或称相机陷阱)技术可以提供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行为等信息,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监测与管理。对于可以个体识别的物种,红外相机结合标志重捕法可准确估计其种群密度。但对于不可个体识别的动物,目前尚无成熟方法来估计其种群密度。建立了一个新方法,通过模拟个体运动并匹配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来估计动物的种群密度。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中,以每公顷一台的密度布设红外相机,调查小型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在2011年和2012年冬季分别监测41d和40d。然后,设计模型模拟不同密度下啮齿类物种的运动过程,同时记录它们在25hm2的区域内被25台相机拍摄的次数。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回归模型来匹配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估计啮齿类物种在样地内的密度及其置信区间。这是一种全新的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估计种群密度的方法,可以填补对不可个体识别物种密度估计方法的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红外相机 种群密度 运动模式 随机森林 啮齿类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浙江仙居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水飞 李垚 +4 位作者 葛晓敏 周旭 王乐 陈婷婷 丁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9-1116,共8页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内少有的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2016年,在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完成了第1次野外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内少有的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2016年,在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完成了第1次野外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样地内有维管植物68科126属194种。其中乔木层胸径≥1cm的木本植物36科67属121种;热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66.67%和59.70%,温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33.33%和38.81%。样地内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1和2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以上等级的物种1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1种,中国特有种53种,具有良好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稀有种23种,占总树种数的19.01%。重要值最大的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8.69%,其次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6.80%和木荷(Schima superba)5.92%。平均胸径为6.95 cm,小径级木较多。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括苍山
下载PDF
广东车八岭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2
12
作者 栾福臣 卢李荣 +1 位作者 束祖飞 李步杭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7-51,共5页
以广东车八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森林监测样地第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的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地形的关联性,以及群落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在5 m×5 m、10 m... 以广东车八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森林监测样地第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的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地形的关联性,以及群落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在5 m×5 m、10 m×10 m、20 m×20 m和25 m×25 m尺度上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两者相关性随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100 m×100 m尺度上,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之间的关系基本没有相关性;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多度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二者呈现斑块分布的格局;80%物种在≤20 m尺度内均显示出聚集分布格局,有少数为随机分布,极少数物种(少于10%)显示为均匀分布.本研究分析了车八岭20 hm;森林监测样地内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的分布规律和格局,有助于了解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对微地形生态位的分配和物种共存机制,并为本地及中亚热带科学发展林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八岭 森林监测样地 常绿阔叶林 物种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古田山24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组成动态:探讨2008年冰雪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金毅 陈建华 +3 位作者 米湘成 任海保 马克平 于明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618,共9页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其中最为典型而且分布最广泛的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探讨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冰雪灾害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影响,以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其中最为典型而且分布最广泛的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探讨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冰雪灾害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影响,以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例,研究了该森林在冰雪灾害前后(2005–2010年)的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动态。结果表明,群落径级结构变化较小,但群落整体补员不足且死亡率较高;多个粒度上的群落动态显示出一致的衰退特征,但不同生境间的群落动态存在差异;物种多度和胸高截面积多呈减小趋势,但频度和重要值变化不明显。同时,物种的多度、胸高截面积、频度和重要值等次序均无明显变化。这说明2008年发生的冰雪灾害对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短期动态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且其影响程度与植物胸径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对冰雪灾害干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群落动态 径级结构 冰雪灾害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中国亚热带4个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数据集
14
作者 张昭臣 胡健波 +5 位作者 杨庆松 练琚愉 李步杭 王希华 叶万辉 张健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81-1185,共5页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由于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林冠郁闭度高,对常绿阔叶林冠层的研究尚缺乏高质量的监测数据。本数据集包含浙江天童山、浙江百山祖、广东车八岭、广东鼎湖山4个大于20 ha的森林...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由于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林冠郁闭度高,对常绿阔叶林冠层的研究尚缺乏高质量的监测数据。本数据集包含浙江天童山、浙江百山祖、广东车八岭、广东鼎湖山4个大于20 ha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2014年8月或2016年9月采集的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本数据集是通过将无人机影像、地面控制点和地面调查数据相结合而获得的。每个样地的数据集包括4个文件:~5 cm空间分辨率的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1 m空间分辨率的森林冠层高度数据和正射影像质量报告。本数据集可为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近地面遥感 常绿阔叶林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林冠生态学
原文传递
滇中高原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涛 沈泽昊 +16 位作者 王晓凤 饶杰生 刘文聪 田希 陈稀 张秋雨 刘倩 钱恒君 解宇阳 刘其明 徐衍潇 涂梦灵 单子铭 张玉坤 侯波 李建斌 欧晓昆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8,共14页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群落构建和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平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滇中高原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但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天然群落当前仅呈片断化状态,零星分布于偏远山地。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群落构建和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平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滇中高原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但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天然群落当前仅呈片断化状态,零星分布于偏远山地。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院热带森林研究中心的样地建设标准,我们分别在云南省曲靖珠江源(ZJY)、楚雄雕翎山(DLS)和大理鸡足山(JZS)建立了面积为10 ha (500 m×200 m)、8.24 ha (1个260 m×240 m的小样地和2个100 m×100 m的小样地)和20.16 ha (720 m×280 m)的3个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本文以这3个样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背包式激光雷达、激光测距仪等获取相关基础数据,并对各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物种鉴定、区系分析、群落分类及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 3个样地共发现维管植物619种,隶属于120科355属,其中珠江源样地70科120属157种,雕翎山样地92科224属319种,鸡足山样地100科255属353种;(2)DBH≥1 cm的木本植物存活个体共有103,951株,其中珠江源样地24,932株、雕翎山样地25,222株、鸡足山样地53,797株,活个体密度分别为2,493.2株/ha、3,060.9株/ha、2,689.9株/ha;(3)样地群内所有维管植物在属和种水平上的温带区系成分合计占比分别为51.3%和24.7%,中国特有种的比例为33.0%;(4)样地群内的植物群落可分为8个群系,分别为元江栲(Castanopsis orthacantha)群系、高山栲(C.delavayi)群系、白穗石栎(Lithocarpus craibianus)群系、滇石栎(L.dealbatus)群系、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群系、黄毛青冈(Cyclobalanopsis delavayi)群系、光叶石栎(L.mairei)群系和灰背栎(Quercus senescens)群系;雕翎山样地群系类型最多、珠江源样地最少;(5)鸡足山样地和雕翎山样地乔木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珠江源样地呈单峰型;鸡足山样地在80–100年以前经历过一次局部性的严重干扰,雕翎山样地在50–80年前后经历过一次普遍性的轻中度干扰迹象,珠江源样地在37年前曾经历过一次覆盖性的火干扰,样地间森林群系类型和径级结构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群落演替程度和地形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物种组成 群落分类
原文传递
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冯广 姚兰 +4 位作者 艾训儒 黄继红 路兴慧 丁易 臧润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635-7643,共9页
大样地是监测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因子动态变化的重要平台,以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依托15 hm2动态监测样地,对每个400 m2样方进行取样并测定7个化学性质指标,运用地统计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大样地... 大样地是监测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因子动态变化的重要平台,以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依托15 hm2动态监测样地,对每个400 m2样方进行取样并测定7个化学性质指标,运用地统计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大样地内不同土壤因子的富集程度、空间格局、变异性、相关性。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有效氮、全氮、有效钾丰富,有效磷、全磷亏缺;2)有效氮、全氮、有效磷呈东高西低,p H呈西高东低,有效钾呈斑块状分布,有机质呈中间高,西北与东南低的"凸"型分布,其中以有效钾空间结构最复杂(A=50 m,D=1.96),p H空间结构最简单(A=180 m,D=1.83);3)土壤因子的块基比范围为0.14—0.69,14对因子显著相关(P<0.05),其中以全磷的空间自相关最强,并与其余因子显著相关;4)土壤因子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5—0.34,其中全磷、有效磷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0.29和0.34,p H变异系数最低(0.05),土壤全磷在主成分中具有最大载荷(2.27)。结果表明:1)木林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酸性较强,除了磷素亏缺,其余土壤养分富集;2)土壤的变异性不强,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自相关特征,并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应;3)除了土壤有效磷以外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相互联系;4)土壤全磷对于土壤的综合变异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土壤空间异质性 半方差分析 Moran's Ⅰ系数
全文增补中
云南纳板河热带季节雨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的树种组成与群落分类 被引量:15
17
作者 施国杉 刘峰 +2 位作者 陈典 邓云 林露湘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0,共11页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物种共存、群落演替等生态学核心问题的重要平台。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合作, 于2016–2017年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森林科学中心的技术标准, 在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物种共存、群落演替等生态学核心问题的重要平台。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合作, 于2016–2017年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森林科学中心的技术标准, 在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一块热带季节雨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本研究分析了该样地的树种组成特征, 并进行了群落数量分类。结果表明: 该样地中DBH ≥ 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共有59,498株, 分属63科197属296种;个体数超过1,000株的常见物种有15个, 个体数小于20株的稀有物种有126个。科的区系分布型以热带成分为主, 占总科数的65.08%, 温带成分占17.46%。属的区系分布型以热带成分为主, 占总属数的88.32%, 温带成分占10.66%。该样地群落类型的形成主要受海拔和凹凸度这两个地形因子的影响, 500个20m×20m的样方可以分为4个群丛, 分别为: (1)灰毛浆果楝+粗糠柴-假山萝+番龙眼群丛(Cipadessa baccifera+Mallotus philippensis-Harpullia cupanioides+Pometia pinnata Association);(2)长梗三宝木+腋球苎麻–顶果木+番龙眼群丛(Trigonostemon thyrsoideus+Boehmeria glomerulifera-Acrocarpus fraxinifolius+Pometia pinnata Association);(3)云南银柴+大果山香圆-湄公锥+普文楠群丛(Aporusa yunnanensis+Turpinia pomifera-Castanopsis mekongensis+Phoebe puwenensis Association);(4)歪叶榕+密花火筒树-毒药树+番龙眼群丛(Ficus cyrtophylla+Leea compactiflora-Sladenia celastrifolia+Pometia pinnata Asso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植物区系特征 多元回归树 群丛
原文传递
天山雪岭云杉林地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俭 王训 +1 位作者 常顺利 张毓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3-1732,共10页
土壤汞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森林系统汞循环的基础与关键.为了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林地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天山雪岭云杉8 hm2林地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总汞在土壤剖面及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利用路径分析探究... 土壤汞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森林系统汞循环的基础与关键.为了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林地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天山雪岭云杉8 hm2林地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总汞在土壤剖面及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利用路径分析探究了土壤总汞与土壤有机碳、海拔高度、郁闭度等的关系.研究表明,天山雪岭云杉林0-60 cm土壤总汞均值为(35.43±24.53)ng·g^(−1),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样地内土壤总汞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壤总汞水平空间差异显著,表现出北高南低,沟壑高坡顶低的特点;土壤中有机碳与总汞相关最显著,海拔、郁闭度和雪岭云杉胸径、树高、冠幅等因素对土壤总汞空间分布影响并不显著,说明雪岭云杉林土壤总汞空间分布主要由有机碳决定.本研究可为天山森林土壤汞储量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更深入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森林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汞 土层剖面 土壤有机碳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云杉森林
下载PDF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40
19
作者 丁晖 方炎明 +8 位作者 杨青 陈晓 袁发银 徐辉 何立恒 严靖 陈婷婷 余朝健 徐海根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9-492,共14页
武夷山保存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由于以往研究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较小,方法规范性不强,该地区尚缺少大型的、规范的综合性观测和研究平台。本文依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按照CTFS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的武夷山... 武夷山保存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由于以往研究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较小,方法规范性不强,该地区尚缺少大型的、规范的综合性观测和研究平台。本文依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按照CTFS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的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6 ha动态监测样地开展植物群落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样地内有维管植物68科135属232种,其中乔木层内胸径≥1 cm的植物有44科86属171种。热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68.58%和58.83%,热带特征明显。珍稀濒危物种较多,有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物种、1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物种以及72种中国特有物种,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稀有种29种,占总树种数的16.96%。重要值最大的科是壳斗科和山茶科,二者的重要值之和大于40%。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毛锥(C.fordii)、甜槠(C.eyrei)和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lii)的重要值较大,但没有明显的优势种。小径木较多,所有个体的平均胸径为5.10 cm,整体径级分布呈倒J形。乔木层可分为两个亚层,米槠、毛锥、甜槠等在第I亚层中占优势。米槠和毛锥呈均匀分布,甜槠、少叶黄杞、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和木荷(Schima superba)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武夷山
原文传递
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hm^2样地木本植物萌生特征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屹立 王斌 +6 位作者 向悟生 丁涛 陆树华 文淑均 黄甫昭 李冬兴 李先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5-961,共7页
萌生更新是种子植物更新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森林群落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动态监测样地第1次普查数据中萌枝(根萌和枝萌)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Torus-translation检验法分析了萌生... 萌生更新是种子植物更新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森林群落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动态监测样地第1次普查数据中萌枝(根萌和枝萌)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Torus-translation检验法分析了萌生能力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差异性,及其与不同环境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样地中有190个物种具有萌生现象,平均每公顷1831株萌生个体;不同生境类型间萌生能力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山顶周围萌生能力较强,山坡周围萌生能力较弱,此外萌生能力的生境关联性还与萌枝的径级大小有关;萌生能力与海拔、凹凸度、坡度和坡向的余弦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个体胸高断面积之和呈显著负相关。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萌生更新较为普遍,其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存在一定关联。为了深入揭示萌生更新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学过程和维持机制,长期动态监测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us-translation检验 生境关联性 萌生更新 弄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