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带土壤风蚀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梦甜 张慧 +3 位作者 乔亚军 刘坤 王智 徐网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9-1007,共9页
风蚀量是判断土壤流失和沙地化的重要指标。利用土壤风蚀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10和2018年呼伦贝尔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带土壤风蚀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土壤风蚀变化量的驱动作用,重点探... 风蚀量是判断土壤流失和沙地化的重要指标。利用土壤风蚀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10和2018年呼伦贝尔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带土壤风蚀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土壤风蚀变化量的驱动作用,重点探讨了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土壤风蚀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和2018年研究区土壤风蚀总量分别为9.74×10^(7)、1.33×10^(8)、8.51×10^(7) t,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2000年相比,2018年研究区有9.04%的区域土壤风蚀强度减轻,有0.10%的区域土壤风蚀强度恶化,其余90.86%的区域土壤风蚀强度保持不变。(2)2000-2018年土壤风蚀量变化量的驱动因子之间交互作用显著,风蚀量的减少主要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协同驱动影响。(3)2000-2018年草地覆盖度增加、沙化土地封育、生态退耕和天然林保护措施对土壤风蚀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69.32%、19.37%、0.06%和1.81%,可见研究区的生态保护措施对风蚀量的减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修正方程模型 呼伦贝尔 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带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度 土壤风蚀量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和环境梯度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牟长城 韩士杰 +1 位作者 罗菊春 王襄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揭示了森林 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 ,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 ,为维持、保护与经营管理这一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将长白山地区森林和高、中... 揭示了森林 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 ,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 ,为维持、保护与经营管理这一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将长白山地区森林和高、中、低位沼泽所形成的三大类型过渡带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样带网格的调查方法 ,并应用系统软件分析方法建立了经验回归模型 ,研究了森林 /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建群种径级结构与年龄结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随生态交错带环境梯度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森林 /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均随着交错带环境梯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分布格局 .沿着沼泽至森林方向的交错区环境梯度 ,群落建群种发生更替现象 ;群落种类数目呈现指数递增趋势 ;群落的径级结构呈现双曲线分布规律性 ;年龄结构一般呈三次式分布规律 ;植物多样性呈二次式递增分布趋势 ;群落生物量均呈现三次式函数曲线递增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 群落 环境梯度分析
下载PDF
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研究(Ⅰ)——白桦沼泽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牟长城 韩士杰 +1 位作者 罗菊春 王襄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该文目的在于揭示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演替规律 ,以便为科学地保护和经营管理森林与湿地过渡带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选择本区典型的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量观测和建立经验回归模型的方法 ,研究群落建群种白桦... 该文目的在于揭示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演替规律 ,以便为科学地保护和经营管理森林与湿地过渡带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选择本区典型的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量观测和建立经验回归模型的方法 ,研究群落建群种白桦生长过程和斑块动态、蒸腾排水作用的相关规律 ,预测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演替进程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群落建群种白桦生长加快、年龄不断增大 ,林分个体着生的微域斑块呈现三次式函数曲线增大 ,林分蒸腾排水作用按幂函数曲线增强 .随着群落的发育 ,斑块不断扩大和生物排水作用的增强 ,白桦沼泽交错群落在 5 0~ 6 0a内将会使交错带生境趋于中生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白桦 沼泽 生态交错带 群落演替 湿地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震后生态恢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彬 吴福忠 +1 位作者 张健 杨万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92-5898,共7页
作为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不仅是藏羌居民生活的重要区域,而且在抑制干旱河谷上延和延伸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脆弱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灾害的损害,使其成... 作为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不仅是藏羌居民生活的重要区域,而且在抑制干旱河谷上延和延伸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脆弱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灾害的损害,使其成为"5.12"汶川大地震中受损程度较高、灾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点区域之一。基于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受汶川大地震破坏的特点以及该区的生态重要性和本身的脆弱性,损毁生态系统的快速评估与生态重建规划、生产与生态双赢共建关键技术、震后残存植被保育、水源涵养地植被保护与恢复、震毁植被恢复与重建、耕地生产恢复与重建、边坡综合治理、低效薪炭林改良以及居民聚居点风景林营造等被认为是震后生态恢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震毁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过程监测与评估、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机制及生态学过程、震后生态系统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等可能是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 汶川地震 震毁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科学技术问题
下载PDF
长白山毛赤杨和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 被引量:21
5
作者 牟长城 万书成 +2 位作者 苏平 宋宏文 孙志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11-2216,共6页
采用样带网格、树干解析和经验模型方法 ,研究了长白山毛赤杨和白桦 沼泽交错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 ,揭示群落建群种生长过程、器官生物量分布、群落生物量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性 .结果表明 ,毛赤杨和白桦在生长过程及适宜生境方面存... 采用样带网格、树干解析和经验模型方法 ,研究了长白山毛赤杨和白桦 沼泽交错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 ,揭示群落建群种生长过程、器官生物量分布、群落生物量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性 .结果表明 ,毛赤杨和白桦在生长过程及适宜生境方面存在差异 .毛赤杨生长速度是白桦的 2~ 3倍 ,随交错区环境梯度旱化 ,其生长呈减缓趋势 ,而白桦生长呈加快趋势 ,故白桦是耐水湿树种 ,毛赤杨是喜湿树种 .毛赤杨和白桦个体营养器官生物量表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 .两者营养器官生物量分布格局为树干 1/ 2、树根 1/ 4、树枝 1/ 10、树皮 1 5 / 2 0、树叶 1/ 2 0 .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 87%~ 90 %、灌木层占 7%~ 9%、草本层占 2 %~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森林 沼泽生态交错带 群落生物量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长白山落叶松和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牟长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13-1819,共7页
研究了长白山落叶松、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 .通过野外观测和建立斑块状态、林木蒸腾量与林木年龄的相关模型 ,利用相关模型定量地分析斑块和林木蒸腾量随林木年龄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 ,并分析了区域气候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关系 ... 研究了长白山落叶松、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 .通过野外观测和建立斑块状态、林木蒸腾量与林木年龄的相关模型 ,利用相关模型定量地分析斑块和林木蒸腾量随林木年龄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 ,并分析了区域气候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关系 ,探讨森林沼泽交错群落对湿地生境改造作用、湿地生境的中生化过程以及区域气候变暖对森林湿地演替的影响机制 ,揭示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演替规律 .结果表明 ,斑块宽度、高度、面积、体积随林木年龄增长均呈现三次式相关关系 ,林木蒸腾量随林木年龄增长呈现幂函数相关关系 .落叶松、白桦沼泽交错群落经过 6 0年左右时间发育 ,斑块将不断扩大 ,使地势平均升高 0 .4 0 5~ 0 .5 90m ;林木蒸腾量也不断增大 ,平均降低水位 1.0 5 0~ 1.4 4 2m ,森林湿地生境将演变为中生化的森林生境 .同时 ,区域气候变暖与森林树种向湿地侵入存在密切关系 .区域气候变暖将加快森林向湿地侵入进程 ,进而森林沼泽交错群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5 0~ 6 0年 )将演替为森林群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 区域气候变化演替规律
下载PDF
长白山园池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植物叶功能性状研究
7
作者 杨萌 薛嵩 +5 位作者 吴婷婷 杨亮 郑燕 王天娇 张亚男 朱卫红 《世界生态学》 2018年第1期20-28,共9页
本研究对长白山园池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植物的6种功能性状:叶片厚度(LT)、叶体积(LV)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组织密度(LD)以及叶氮含量(LNC)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功能性状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发现,长白山园... 本研究对长白山园池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植物的6种功能性状:叶片厚度(LT)、叶体积(LV)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组织密度(LD)以及叶氮含量(LNC)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功能性状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发现,长白山园池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植物的各个叶功能性状之间有相关性,并根据其相关性特点可将其分为2类以及1个单独的性状。此外笔者运用层次聚类的分析方法,根据长白山园池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植物各叶功能性状的特点,可以将长白山园池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筛选出的19种植物分为3个不同的功能群组。研究发现,长白山园池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植物功能群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池 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 植物叶功能性状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浑善达克沙地东部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影响及其恢复治理的生态对策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庆锁 张玉发 +1 位作者 罗菊春 冯宗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4,共7页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生态管理 森林-草原 交错带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森林-草原交错带森林景观格局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庆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5,共5页
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森林 草原交错带的森林景观主要有白桦林、山杨林、云杉林、蒙古栎林和榆树疏林。森林斑块的数量在森林 草原交错带的森林草甸区最多 ,其次是森林带 ,再次是森林 草原交错带的草甸草原区 ,草原带没有森林斑块。从... 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森林 草原交错带的森林景观主要有白桦林、山杨林、云杉林、蒙古栎林和榆树疏林。森林斑块的数量在森林 草原交错带的森林草甸区最多 ,其次是森林带 ,再次是森林 草原交错带的草甸草原区 ,草原带没有森林斑块。从森林带到森林 草原交错带 ,森林斑块变小、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森林 草原交错带森林景观的形成是气候变化和现代气候、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分布格局 生态交错带 森林-草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