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光椋鸟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吴玉芬 苏英钰 +1 位作者 胡晓龙 张微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6-1117,共12页
【目的】对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解剖浙江和江西等地采集的15只丝光椋鸟死亡个体获得肌肉组织和肠道内容物样本,进行性别鉴定及高通量测序。【结果】丝光椋鸟肠道微生物... 【目的】对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解剖浙江和江西等地采集的15只丝光椋鸟死亡个体获得肌肉组织和肠道内容物样本,进行性别鉴定及高通量测序。【结果】丝光椋鸟肠道微生物相对丰度最高的前5个门分别为:变形菌门(47.49%)、厚壁菌门(32.18%)、蓝藻门(5.91%)、放线菌门(2.38%)、弯曲杆菌门(0.73%)。通过对浙江样本性别分组分析发现,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性别对微生物组成无显著影响;对浙江和江西两地区分组分析发现,浙江组的丝光椋鸟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显著高于江西组,其样本注释到的物种数目差异较大且平均比江西组样本注释到的物种数目要多;两组的PCoA分析图呈现出两个核心菌群,存在明显分离现象,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基于现有的数据可得出,空间差异对丝光椋鸟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影响;性别对微生物组成没有影响。探究了丝光椋鸟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及其与宿主性别及空间差异的关系,可为该物种以及雀形目鸟类的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椋鸟 肠道微生物 性别差异 空间差异
下载PDF
湖南省两种椋鸟再发现——黑领椋鸟和紫翅椋鸟 被引量:5
2
作者 唐梓钧 刘子祥 +2 位作者 舒服 刘汀 邓学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1,共1页
2011年12月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公园中部(28°11'35.8″N、112°21'21.3″E,海拔36m)拍摄到一组3只黑领椋鸟Sturnus nigricollis(Paykull)和1只紫翅椋鸟Sturnus vulgaris Linnaeus的照片,周围有大群灰椋鸟Sturnus ci... 2011年12月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公园中部(28°11'35.8″N、112°21'21.3″E,海拔36m)拍摄到一组3只黑领椋鸟Sturnus nigricollis(Paykull)和1只紫翅椋鸟Sturnus vulgaris Linnaeus的照片,周围有大群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和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活动。经鉴定,确定为黑领椋鸟和紫翅椋鸟北疆亚种Sturnus vulgaris poltaratsky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椋鸟 湖南省 丝光椋鸟 橘子洲 长沙市 海拔
下载PDF
欧椋鸟巧避游隼
3
作者 蔡魁 《农家致富》 2023年第4期63-63,共1页
游隼是中型猛禽,性情凶猛,喜欢单独行动,即使面对比自己体型大很多的金雕、矛隼等禽类,也敢于主动攻击。平日里它们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体型较小的野鸭、鸥等中小型鸟类。同时,游隼也是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被称为动物界的“空中子弹”... 游隼是中型猛禽,性情凶猛,喜欢单独行动,即使面对比自己体型大很多的金雕、矛隼等禽类,也敢于主动攻击。平日里它们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体型较小的野鸭、鸥等中小型鸟类。同时,游隼也是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被称为动物界的“空中子弹”。它们在袭击猎物时,会稍稍张开双翅,用锐利的喙咬穿猎物后枕处的要害部位,并同时用后趾击打其腹部,待猎物下坠时,再快速冲上前去,用利爪抓住后飞往安全处享用美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隼 猎物 游隼 飞行速度 椋鸟 猛禽 要害部位 主动攻击
下载PDF
灰椋鸟雏鸟的生长发育
4
作者 王日昕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灰椋鸟为常见中型鸟类,1994年3月至7月在左家自然保护区,对该鸟的雏鸟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椋鸟雏鸟生长发育分为三个时期,雏鸟生长呈现“S”型曲线。
关键词 椋鸟 生长发育 “S”型曲线 雀形目椋鸟
下载PDF
灰椋鸟的繁殖生态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日昕 车轶 +1 位作者 石戈 张春晓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59,共2页
1994年 3月至 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对灰椋鸟的繁殖生态研究发现 ,在 1 2 2hm2 的面积内共有 36个灰椋鸟巢 ,繁殖密度为 0 32 1巢 hm2 。繁殖期由 4月 2 4日持续到 7月 1 1日共 79d。平均窝卵数为 5 89(SD =1 1 7,n =36 ) ... 1994年 3月至 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对灰椋鸟的繁殖生态研究发现 ,在 1 2 2hm2 的面积内共有 36个灰椋鸟巢 ,繁殖密度为 0 32 1巢 hm2 。繁殖期由 4月 2 4日持续到 7月 1 1日共 79d。平均窝卵数为 5 89(SD =1 1 7,n =36 ) ,窝卵数同繁殖季节呈显著负相关 (r=-0 75 72 ,P <0 0 1 )。平均孵化期为1 3 6d ,平均育雏期 2 1 6d。平均每巢出飞 5 1只幼鸟。幼体 (卵、雏鸟 )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椋鸟 繁殖期 繁殖成效 窝卵数 繁殖生态
下载PDF
近50a新疆粉红椋鸟栖息地气候演变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晗 于非 +1 位作者 吴烨 季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1-608,共8页
新疆是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 L.)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区,对新疆草原蝗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采用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及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粉红椋鸟栖息地近50 a来年均温度与降水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0 a来粉红椋鸟栖息地... 新疆是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 L.)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区,对新疆草原蝗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采用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及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粉红椋鸟栖息地近50 a来年均温度与降水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0 a来粉红椋鸟栖息地年均温度为5.65±1.70℃,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温度分别为7.23±1.91℃、20.27±1.78℃、6.24±1.83℃和-11.11±3.89℃;年均降水量为266.23±103.37mm、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降水量分别72.18±36.33 mm、96.12±49.56 mm、62.57±23.74 mm和35.22±17.69 mm;(2)粉红椋鸟栖息地50 a来增温显著(P<0.01),冬季温度增幅最大(0.726℃/10 a),夏季温度增幅小、变异小;年均降水显著上升(P<0.01),冬季降水增幅最大(4.50 mm/1O a),春夏两季降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演变 温度 降水 粉红椋鸟
下载PDF
合肥市秋季、早冬灰椋鸟活动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垒 杨捷频 +1 位作者 朱必龙 刘迺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于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对合肥市秋季和早冬灰椋鸟集群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9月底在合肥市始见大群的灰椋鸟夜栖于法国梧桐上,11月中旬夜栖群个体数量达到高峰.12月上中旬开始成批离开合肥市.这期间,白天的觅食群和夜晚的夜栖... 于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对合肥市秋季和早冬灰椋鸟集群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9月底在合肥市始见大群的灰椋鸟夜栖于法国梧桐上,11月中旬夜栖群个体数量达到高峰.12月上中旬开始成批离开合肥市.这期间,白天的觅食群和夜晚的夜栖群活动规律明显不同,前者数量小,在市区及郊区的农田和村庄附近活动;;后者数量很大,主要栖息在法国梧桐上.光照强度是决定灰椋鸟早上飞离夜栖地时间的主要因子,随着夜长日短,有推迟飞离,提早返回的趋势.食物主要是香樟,苦楝等7种植物的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椋鸟 集群 活动规律 秋季 早冬
下载PDF
广州新垦越冬椋鸟夜栖集群现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春兰 张建新 +3 位作者 胡军华 胡慧建 马苏全 郭咏结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丝光椋鸟 越冬群体 集群行为
下载PDF
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新疆草原蝗虫灾害的作用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于非 季荣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3-96,共4页
本文阐述了粉红椋鸟作为蝗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控制新疆草原蝗虫灾害中的作用,分析了新疆实施"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理蝗虫"生态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利用粉红椋鸟生态控... 本文阐述了粉红椋鸟作为蝗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控制新疆草原蝗虫灾害中的作用,分析了新疆实施"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理蝗虫"生态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利用粉红椋鸟生态控制蝗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椋鸟 蝗虫控制 新疆草原
下载PDF
粉红椋鸟鸟巢结构和迁离时间防治草原蝗虫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桂林 赵海龙 +2 位作者 马崇勇 涂雄兵 张泽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3-926,共4页
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是一种生物防蝗的重要手段,鸟巢结构以及粉红椋鸟迁离时间均影响其对蝗虫的防治效果。本文通过调查新疆地区不同结构的鸟巢中粉红椋鸟数量及其对鸟巢利用率,并结合粉红椋鸟迁离时间分析其对蝗虫的防控能力。结... 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是一种生物防蝗的重要手段,鸟巢结构以及粉红椋鸟迁离时间均影响其对蝗虫的防治效果。本文通过调查新疆地区不同结构的鸟巢中粉红椋鸟数量及其对鸟巢利用率,并结合粉红椋鸟迁离时间分析其对蝗虫的防控能力。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6个蝗虫发生区内,不同结构鸟巢招引效果为砖巢>石巢>天然鸟巢,砖巢、石巢和天然鸟巢招引效果分别为74.8%、71.9%和66.5%。分析粉红椋鸟迁离时间对蝗虫种群密度影响,成鸟迁离前对蝗虫的防控效果平均达58.4%,幼鸟迁离前对蝗虫的防控效果为88.8%。本文为进一步利用粉红椋鸟防治草原蝗虫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粉红椋鸟 鸟巢利用率 防效
下载PDF
四川南充市郊区灰椋鸟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同雷 郭延蜀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4-596,共3页
2004年11月~2005年5月,在四川盆地中的南充市郊对灰椋鸟的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于2004年11月10日首次观察到灰椋鸟,最后见到灰椋鸟的时间是2005年4月29日。白天,灰椋鸟多集成15~60只左右的群体活动;黄昏时分,在夜宿地往往集成大群(最大... 2004年11月~2005年5月,在四川盆地中的南充市郊对灰椋鸟的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于2004年11月10日首次观察到灰椋鸟,最后见到灰椋鸟的时间是2005年4月29日。白天,灰椋鸟多集成15~60只左右的群体活动;黄昏时分,在夜宿地往往集成大群(最大群体为410只左右),在南充市郊的种群密度为26.67只/km2。灰椋鸟现仅在市郊栖息,其栖息地划分为夜宿地、休息隐蔽地、取食地、饮水地。冬、春季灰椋鸟为杂食性鸟类,主要啄食蚯蚓、昆虫、植物叶和人类丢弃的食物。灰椋鸟的日活动活动节律有3个明显高峰,分别出现在晨昏和上午09∶00左右。讨论了灰椋鸟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城市光和噪声污染对灰椋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椋鸟 栖息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灰喜鹊和灰椋鸟成批猝死原因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玉萍 王志敏 侯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69-371,共3页
对河北大学校园内越冬后期的灰喜鹊 (Cyanopicacyana)和灰椋鸟 (Sturnuscineraceus)死亡个体的致死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 。
关键词 灰喜鹊 椋鸟 总磷含量 成批猝死 致死原因 食物
下载PDF
太原市南郊区灰椋鸟的种群密度与繁殖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萃文 张晓东 《四川动物》 CSCD 1991年第2期17-18,共2页
1987—1989年在太原市南郊区,灰椋鸟(Sturnuscineraceus)种群密度在繁殖前为5.34只/公顷,繁殖后为17.11只/公顷,鸟巢密度为0.7只/公顷。4月中旬产卵,窝卵数4—9枚,孵卵期13—15天,巢内育雏期13—14天,巢外5—7天。
关键词 椋鸟 种群密度 营巢密度 繁殖
下载PDF
灰椋鸟恒温能力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禹 王日昕 石戈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1-92,共2页
1 994年 4月至 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观察了 2巢 1 2只灰椋鸟雏鸟的恒温能力发育 ,结果是恒温能力分三个时期 :迅速发育期 ( 1 -9日龄 ) ,趋于稳定期 (缓慢发育期 ) ( 9-1 6日龄 ) ,恒温期 ( 1 6日龄以后 ) .
关键词 椋鸟 恒温能力发育
下载PDF
紫翅椋鸟繁殖与越冬生态研究
15
作者 马鸣 巴吐尔汉 戴昆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30,共2页
在新疆沙雅每年4—6月是紫翅椋鸟的繁殖季节。其巢主要选择在胡杨树洞或崖壁土洞中。4月中旬开始产卵,每窝卵数4—5枚(=4.43,n=7)也有3枚的。年繁殖一次。笔者在新疆南部首次记录到大批的越冬群体。椋鸟夏季主食昆虫,冬季则以沙枣、谷... 在新疆沙雅每年4—6月是紫翅椋鸟的繁殖季节。其巢主要选择在胡杨树洞或崖壁土洞中。4月中旬开始产卵,每窝卵数4—5枚(=4.43,n=7)也有3枚的。年繁殖一次。笔者在新疆南部首次记录到大批的越冬群体。椋鸟夏季主食昆虫,冬季则以沙枣、谷粒、草籽等为食。在沼泽地区也捕食小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翅椋鸟 赵冬 生态
下载PDF
鸣禽欧椋鸟带状核的传出投射──PHAL顺行示踪法研究(英文)
16
作者 左明雪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本实验应用顺行神经示踪物PHAL对鸣禽欧椋鸟(Sturnus vulgaris)带状核(Tn)的传出投射作了定位研究。Tn核的传出投射经背腹两条路线:(1)从Tn核背部进入端脑的PHAL标记纤维,分别终止在新纹状体内... 本实验应用顺行神经示踪物PHAL对鸣禽欧椋鸟(Sturnus vulgaris)带状核(Tn)的传出投射作了定位研究。Tn核的传出投射经背腹两条路线:(1)从Tn核背部进入端脑的PHAL标记纤维,分别终止在新纹状体内侧,隔内侧核(SM),侧室腔外侧带和额上层腹侧带;(2)另一组标记纤维从Tn核腹侧直接向丘脑投射,在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和外侧核(LHy)分别获得大量PHAL免疫反应纤维的终末标记。结果提示:Tn核可能为鸟类旁听觉神经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鸣禽 椋鸟 带状核 传出投射 PHAL
下载PDF
问学之道:循“问”而“学”,以“教”助“学”——特级教师潘文彬《灰椋鸟》教学实录与赏析
17
作者 潘文彬 于富民 《语文知识》 2017年第6期20-23,共4页
特级教师潘文彬认为,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时发生的,教师的'教'其实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他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敢问、乐学,思维富有张力;学生是发展的,因为他们善... 特级教师潘文彬认为,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时发生的,教师的'教'其实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他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敢问、乐学,思维富有张力;学生是发展的,因为他们善问、互学,思维不断爬坡;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会问、会学,言语智慧在持续生长。这就是'问学'课堂——由'问'而'学',因'问'而'学',先'问'后'学',循'问'而'学',这是一种合乎儿童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椋鸟 尖尖 林时 生字 语文课堂 自然段 文彬
下载PDF
追寻语文的本质,生成开放鲜活的课堂——评特级教师唐晓芳课例《灰椋鸟》
18
作者 李建邡 《教育视界》 2019年第2期56-56,共1页
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紧紧扣住散文文本的特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文本具体描写的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快乐场面的体悟,让学生感受“鸟与林,林与人,人与鸟”的和谐,产生一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愉悦,进而... 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紧紧扣住散文文本的特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文本具体描写的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快乐场面的体悟,让学生感受“鸟与林,林与人,人与鸟”的和谐,产生一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愉悦,进而领悟“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旨。应该说,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明确的、适切的。唐老师恰如一位出色的导游,引领学生进入散文所展示的美好意境中“探胜”。在教学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教学 设置 椋鸟 审美 散文 目标
下载PDF
“三读”品味语言,感受“情动辞发”——苏教版五(下)《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9
作者 刘昕 《教育视界》 2018年第14期52-53,共2页
【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精彩段落。2.品味语言的妙处,学习场面描写的表达方法。3.初步鉴赏"情动辞发"的母语审美特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的妙处,感受场面描写的特点。【教学流程】一、了解学情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精彩段落。2.品味语言的妙处,学习场面描写的表达方法。3.初步鉴赏"情动辞发"的母语审美特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的妙处,感受场面描写的特点。【教学流程】一、了解学情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已经读懂了什么?有了哪些收获?二、引出话题师:还有问题吗?如果没有,我想和大家一起研读下面几个让我非常好奇的话题。(ppt出示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去看灰椋鸟?2.作者为什么要写灰椋鸟?3.作者怎样写灰椋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椋鸟 语言 品味 教学设计 感受 苏教版 课时 教学目标
下载PDF
北椋鸟的繁殖习性研究
20
作者 栾晓峰 柴雨亭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9-80,共2页
笔者于1994 ~1996 年在黑龙江省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对北椋鸟( Sturnus Sturninu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北椋鸟每年4 月下旬迁来此地区繁殖,其巢主要建在树洞中,每窝卵数4 ~6 枚,年繁殖一次.
关键词 椋鸟 繁殖习性 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