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1例
1
作者 吴闯举 周杰 +3 位作者 熊雁 文鹤龄 刘明江 唐艺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1期139-140,144,共3页
一例老年男性,因“反复胸闷2年,加重3月余”入院,缺血性心肌病明确,规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3月再次行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ICD联合CCM纠正心衰预防猝死,CCM工作状态下ICD心室感知不受影响,术后... 一例老年男性,因“反复胸闷2年,加重3月余”入院,缺血性心肌病明确,规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3月再次行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ICD联合CCM纠正心衰预防猝死,CCM工作状态下ICD心室感知不受影响,术后3月随访,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经程控优化后无相关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收缩力调节 植入式心律除颤 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
下载PDF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前后患者确定感、焦虑与性格乐观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燕 李淑红 敖雪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P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SP),在植入前、植入后1周以及植入后1个月对患者情绪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目的研究比较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P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SP),在植入前、植入后1周以及植入后1个月对患者情绪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PP,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SP,应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法,利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C),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生活目标量表(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通过晤谈行半结构访问。结果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前,两组患者的MUIS-C分值都较高(PP=67.67±13.36;SP=70.27±6.80,P=0.507);LOT-R分值为PP=15.67±3.8,SP=16.47±3.6,P=0.557;STAI分值为PP=37.40±10.0,SP=37.73±13.6,P=0.940。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1个月,PP患者的MUIS-C分值明显低于SP患者(PP=62.33±4.17,SP=67.87±4.61,P=0.002)。结论利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SP的患者护理时更应该引起护士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心律除颤 不确定感 焦虑 性格乐观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室速、室颤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跃明 何作云 +1 位作者 孟素荣 李隆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45-946,共2页
目的:观察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反复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植入型ICD患者监测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及心功能... 目的:观察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反复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植入型ICD患者监测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及心功能。结果:经8个月疗效观察,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正常。院内外共转律、除颤5次,其中1 次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次为心室颤动,2 次为室性心动过速,另1次为心房颤动心室快速反应伴室内传导阻滞。8个月后患者心脏功能及除颤前后心肌酶谱无明显改变。结论:ICD对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转复的疗效是肯定的,能杜绝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所致的心源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心律除颤 icd
下载PDF
置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淑芬 吴剑胜 方卫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3期215-215,217,共2页
关键词 植入式心脏除颤 icd 临床护理 心律失常 室速 室颤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安装术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文玲 陈书盈 《全科护理》 2009年第23期2101-2102,共2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安装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ICD安装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病人心理状态稳定,能配合治疗、护理,均顺利行ICD安装术。[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ICD安装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 [目的]探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安装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ICD安装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病人心理状态稳定,能配合治疗、护理,均顺利行ICD安装术。[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ICD安装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心律除颤 安装术 心室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11例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范西真 严激 +4 位作者 徐健 刘伏元 朱洁明 安春生 韩晓萍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对11例经静脉安置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了解ICD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42~69)岁。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5例、心肌病2例、Brugada综合征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 目的对11例经静脉安置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了解ICD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42~69)岁。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5例、心肌病2例、Brugada综合征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基础心脏病不明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证实有室性心动过速或/和心室颤动。ICD具有多项治疗及信息储存记忆功能,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植入成功,随访29.3(2~64)个月,7例患者分别接受了抗心动过速起搏、电转复及电除颤治疗。1例发生1次室性心动过速,ICD未能察觉,经调整参数后,2次成功地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超速抑制了室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4个月不明原因死亡。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常规进行随访和设定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参数,对保证ICD及时有效的治疗较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心律除颤 应用观察 BRUGADA综合征 抗心动过速起搏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室性心动过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不明原因死亡 恶性心律失常 icd 经静脉安置 体外程控仪 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 心室颤动 记忆功能 信息储存
下载PDF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汪洋 刘念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以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的双向型和(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以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的双向型和(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QT间期正常的青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儿茶酚胺 植入式心律除颤
下载PDF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君 李毅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8期520-523,共4页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于1980年由Mirowski等首次植入人体并应用于临床,30多年来,ICD技术不断进步,功能日臻完善。同时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ICD可以有效终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生,如今ICD...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于1980年由Mirowski等首次植入人体并应用于临床,30多年来,ICD技术不断进步,功能日臻完善。同时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ICD可以有效终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生,如今ICD已经广泛应用于SC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目前,绝大多数的ICD植入都采用经静脉电极导线系统,通过外周静脉将电极导线置入右心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除颤 房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附一例报告)
9
作者 孟永霞 浦奎 +3 位作者 李慧敏 张雷 高春瑞 胡渝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4-685,共2页
关键词 植入式心律除颤 临床应用 心室颤动 icd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庭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2期134-135,共2页
心源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约占心源性猝死的87%。虽然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已使院内的猝死率大为降低,但院外心脏猝死常因不能及... 心源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约占心源性猝死的87%。虽然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已使院内的猝死率大为降低,但院外心脏猝死常因不能及时复苏而死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SCD的发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将我科成功进行ICD植入术的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源性 除颤(icd) 心律 植入 护理
下载PDF
安置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的护理配合
11
作者 谢学玲 陈勤芬 +2 位作者 鞠翔 陈泳 沈吉梅 《现代医学》 2010年第2期181-183,共3页
对1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探讨。护理配合主要体现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访视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病情,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做好... 对1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探讨。护理配合主要体现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访视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病情,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准确、及时的术中配合是ICD植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植入式心律除颤植入 护理
下载PDF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鲁仲巧 范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301-304,共4页
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节律或频率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而引起相应临床事件的一类疾病。因其发作突然、进展迅速,已成为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经静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能准确地识别和终止室性心律失常发... 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节律或频率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而引起相应临床事件的一类疾病。因其发作突然、进展迅速,已成为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经静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能准确地识别和终止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但其操作复杂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一种不侵入血管及心脏的新型心律转复除颤系统,具有与经静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相当或更佳的治疗效果;且其操作相对简单,手术相关并发症较少,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现就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除颤 植入式心律除颤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植入式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及其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之明 张彩举 于钦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2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植入式自动心律除颤(icd) 心脏康 室性心律失常 综述
下载PDF
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燕秋 王新康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6-69,共4页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SCD)的有效手段,但其围手术期和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多数是由植入式电极引起。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无需将电极植入心脏内,避免了TV-ICD电极相关并发症,为SCD高危患...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SCD)的有效手段,但其围手术期和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多数是由植入式电极引起。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无需将电极植入心脏内,避免了TV-ICD电极相关并发症,为SCD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在介绍S-ICD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S-ICD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现状并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皮下植入式心律除颤 经静脉植入心律除颤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的消融选择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烨 王庆亚 惠杰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2645-2650,共6页
室性心动过速(VT)是心脏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通过除颤和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对抗VT,降低休克和心脏性猝死(SCD)的风险,然而ICD并不能阻止VT的发生,且电击可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明显降低患... 室性心动过速(VT)是心脏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通过除颤和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对抗VT,降低休克和心脏性猝死(SCD)的风险,然而ICD并不能阻止VT的发生,且电击可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药物治疗疗效有限,消融治疗后效果佳,但VT可能会再次复发,目前尚缺乏临床证据及相关指南明确定义消融治疗的选择及合适时机,本文结合目前相关国内外研究,对植入ICD的患者再次频繁发作VT的消融选择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植入式心律除颤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植入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爱珍 蔡立慧 +1 位作者 庄碧云 刘泽敏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植入ICD术后可能出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出现并发症,病情得到控制,出院随访无异常不适。结论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 目的探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植入ICD术后可能出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出现并发症,病情得到控制,出院随访无异常不适。结论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心律失常并做好ICD健康教育是ICD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可以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心律除颤 恶性心律失常 护理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清华 程晓曙 +6 位作者 吴延庆 李菊香 程应樟 程开诚 胡建新 姜醒华 罗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共2页
目的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dioveter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本文观察我院8例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3年9月;;共有7例患者(其中1例更换... 目的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dioveter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本文观察我院8例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3年9月;;共有7例患者(其中1例更换1次)在我院成功安装了ICD。7例患者中4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例为长QT间期综合症;;1例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另1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不能排外。所有患者均记录到VT或/和VF;;其中5例患者有晕厥史。分别随访2个月~7年。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经静脉安置或更换ICD。除颤阈值均在25J以下。随访期间共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16次;;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0次;;室颤6次;;均成功中止。其中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10次;;除颤6次。误感知窦性心动过速发生ATP4次;;误感知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除颤2次。患者均正常生活至今。结论;;ICD治疗效果肯定;;但需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患者 心动过速 心搏过速 心律失常 icd
下载PDF
适用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电磁兼容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尉强 张芷菁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该文简介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及从电磁兼容的角度比较两者间的差异及共同点。对标准ISO 14708-2:2005、ISO 14708-6:2010的27章节中的试验配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针对该国际标准的27章定义的电... 该文简介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及从电磁兼容的角度比较两者间的差异及共同点。对标准ISO 14708-2:2005、ISO 14708-6:2010的27章节中的试验配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针对该国际标准的27章定义的电磁兼容的部分测试提出了一套电磁兼容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 14708 植入式心脏起搏 植入式心律除颤 电磁兼容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起搏器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祺 王月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植入式心律除颤 除颤起搏 术后护理 植入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恶性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未成年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彬 秦永文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49-452,共4页
近年来,未成年患者猝死的病因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报道称40岁以下人群猝死的发病率为2.07/10万,其中心源性猝死(SCD)患者占70%~80%。通过对猝死存活患者及亲属的心血管及基因检查发现其中40%与先天性心脏疾病有关。
关键词 植入式心律除颤 心源性猝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