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7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现代进展
1
作者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SCD 心律除颤 心动过速 ICD治疗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起搏器和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召回和安全警示
2
作者 WilliamH.Maisel MichaelO.Sweeney 等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2年第4期179-184,共6页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 医疗安全 械故障 心脏疾病 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
下载PDF
心脏疾病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初始植入决策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3
作者 卢静 孙国珍 +1 位作者 刘沈馨雨 于甜栖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1-666,68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疾病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初始植入决策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Scopus、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心脏疾病患者ICD初始植入决策质...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疾病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初始植入决策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Scopus、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心脏疾病患者ICD初始植入决策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32个完整的研究主题,归纳形成8个类别,整合得出3个结果:以患者为中心的决策困境;支持与阻碍并存的情境因素;风险收益权衡后的决策结果。结论心脏疾病患者ICD初始植入决策中存在诸多心理和现实困境,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决策状态和情绪;尊重并帮助患者澄清个体差异化的决策偏好和价值观;及时、动态评估决策冲突,探索高质量多元辅助支持策略,减少决策后悔,提高决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心脏疾病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二级预防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复发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预测因素
4
作者 高宇 贾文杰 +1 位作者 柴慧 李润琴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分析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二级预防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复发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VTA)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 目的:分析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二级预防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复发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VTA)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受ICD二级预防的88例ICM幸存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观察患者随访5年内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发生情况。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随访5年时发生复发性VT/VF的影响因素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的使用情况(HR=0.334,95%CI:0.159~0.705,P=0.004)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HR=1.006,95%CI:1.002~1.011,P=0.0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EI/ARB的使用情况以及LVEDV是影响患者随访5年时发生复发性VT/VF的独立临床因素(P<0.05)。LVEDV预测患者随访5年时发生复发性VT/V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672~0.869),在最佳截断值为163.5 mL。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VEDV≤163.5 mL的患者随访1年(100.0%vs.76.7%,Log Rankχ^(2)=11.723,P=0.001)、3年(93.3%vs.58.1%,Log Rankχ^(2)=15.398,P<0.001)、5年(88.9%vs.46.5%,Log Rankχ^(2)=19.188,P<0.001)的无复发性VT/VF生存率明显更高。此外,57例患者在至少半年的医疗治疗后接受了随访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V>163.5 mL的患者1年内复发性VTA发生率较高[LVEDV>163.5 mL vs.≤163.5 mL;37.9%(11/29)vs.7.1%(2/28);χ^(2)=7.670,P=0.006]。结论:LVEDV扩大可作为ICM患者随访5年内发生复发性VT/VF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二级预防 缺血性心肌病 发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下载PDF
皮下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5
作者 辛雨 吴永全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11-1014,共4页
自1980年,第一台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问世以来,该设备已成为心源性猝死一级及二级预防的基石^([1-2])。过去数10年间,ICD的设计不断改进,算法也不断优化,但是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经静脉置入式心... 自1980年,第一台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问世以来,该设备已成为心源性猝死一级及二级预防的基石^([1-2])。过去数10年间,ICD的设计不断改进,算法也不断优化,但是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经静脉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transven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TV-ICD)始终难以克服与电极导线相关的并发症,如操作不慎导致气胸、心脏穿孔,如严重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导线脱位、断裂以及拔除困难等^([3])。除此之外,有的患者缺乏合适的静脉通路,可能导致无法置入TV-I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置入式心律除颤 临床应用 适应证
下载PDF
1例Brugada综合征病人行全皮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的护理
6
作者 鹿廷廷 马先莉 +2 位作者 彭艳利 王硕 尚彤彤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1期2075-2079,共5页
1例Brugada综合征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全皮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围术期给予病人精准化护理,术前重点加强电风暴的应急准备和心理护理,预防因Brugada综合征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脏性猝死(SCD),为病人赢得手... 1例Brugada综合征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全皮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围术期给予病人精准化护理,术前重点加强电风暴的应急准备和心理护理,预防因Brugada综合征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脏性猝死(SCD),为病人赢得手术时机,同时帮助病人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医护配合确保病人安全;术后给予生命体征观察、活动指导及切口护理等。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成功植入S-ICD,无医疗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全皮下埋藏式心脏除颤 护理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电风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素比努尔·吾布力卡斯木 李耀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但ICD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电风暴不可预料且极其危险,目前针对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近几年肾去交感神经术(RDN)为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预防和...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但ICD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电风暴不可预料且极其危险,目前针对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近几年肾去交感神经术(RDN)为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DN这一新的治疗方法能降低整个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明显抑制和逆转心肌重构,对改善和治疗心律失常有积极的效果。现对RDN治疗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去交感神经术 植入心律除颤 电风暴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焦虑研究的进展
8
作者 孙天恒 张疆华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1069-1073,共5页
目前,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措施。尽管它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效益,但由于心理及生物等各种因素,部分患者出现了焦虑症状,尤其是经历电击的患者。焦虑症状与不良心脏结局相关,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再入院率和... 目前,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措施。尽管它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效益,但由于心理及生物等各种因素,部分患者出现了焦虑症状,尤其是经历电击的患者。焦虑症状与不良心脏结局相关,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再入院率和医疗费用,从而降低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治疗效益。此外焦虑也是除颤器电击治疗的触发因素,电击、焦虑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尽管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植入除颤器患者的焦虑症状有效,但临床依从性差,而网络干预途径有望成为新趋势,但尚未完善。因此心内科医师有必要对植入除颤器患者术后的焦虑症状进行筛查,并详细记录他们的心脏病史及除颤器随访记录,以便分析植入除颤器后焦虑相关的因素并进行干预,提高植入除颤器患者的治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焦虑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是否需要除颤测试
9
作者 李延辉 林运 李剑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2-665,共4页
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发明之初,甚至有学者质疑其真实性.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上的任何进展都应该被肯定,在ICD临床应用之初,对于ICD除颤可靠性的担心及细致严谨的研究同样是值... 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发明之初,甚至有学者质疑其真实性.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上的任何进展都应该被肯定,在ICD临床应用之初,对于ICD除颤可靠性的担心及细致严谨的研究同样是值得肯定的.除了ICD系统的稳定、可靠性之外,有关除颤阈值的研究是最重要的.随着ICD相关技术的发展,如何动态的、历史性的认识和对待ICD的植入测试是当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展望并提出一些观点,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 测试 ICD系统 临床应用 除颤阈值 可靠性 科学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尚蒙 高晓龙 +3 位作者 匡晓晖 张曦 张进 王礼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V)对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射血分数下降性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V)对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射血分数下降性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接受S/V治疗并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HFrEF患者。(1)统计患者随访12个月时S/V剂量,治疗3月、6月、12月时心脏彩超指标(LVEF、LVEDD、LAD);(2)ICD记录的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治疗情况,动态心电图指标:平均每小时室性早搏次数、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校正后的平均QT间期(QTc)。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1)随访1 a时,S/V的平均用药剂量为94.6 mg,bid。(2)随访3月LVEF、LVEDD、LAD均较治疗前改善;随访6月LVEF、LVEDD、LAD较治疗3月时改善;随访12月LVEF、LVEDD、LAD较治疗6月时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随访1~6月相比较,随访7~12月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监测室速发作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治疗前相比较,随访1 a患者SDNN由(94.38±26.42)ms增加至(102.23±20.36)ms;平均QTc由(441.92±10.64)ms缩短到(411.46±6.00)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HFrEF患者服用S/V治疗的1 a内心脏结构及功能持续改善;(2)随访期间S/V减少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埋藏式心律除颤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澳大利亚TGA发布关于美敦力公司因高电压治疗问题召回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警示信息
11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5期481-481,共1页
发布日期:2023年5月12日召回级别:Ⅰ级召回编号:RC-2023-RN-00142-1召回产品:Cobalt XT/Cobalt/Crome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部分Claria MRI/Amplia MRI/Compia MRI/Viva/Brava CRT-D;部分Vis... 发布日期:2023年5月12日召回级别:Ⅰ级召回编号:RC-2023-RN-00142-1召回产品:Cobalt XT/Cobalt/Crome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部分Claria MRI/Amplia MRI/Compia MRI/Viva/Brava CRT-D;部分Visia AF/Visia AF MRI/Evera/Evera MRI/Primo MRI/Mirro MRI ICD。涉及多批次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律除颤 美敦力公司 警示信息 ICD 澳大利亚 MRI CRT
下载PDF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恰当放电的原因和机制
12
作者 承燕 王如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4-328,334,共6页
过度感知心内信号(T波、P波、F波、f波或U波)、QRS波群多重计数、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过快、肌电干扰、空气滞留、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故障、心肺复苏、体外电磁干扰、Sense-B噪声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探测到的频率到达除颤区,发生全... 过度感知心内信号(T波、P波、F波、f波或U波)、QRS波群多重计数、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过快、肌电干扰、空气滞留、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故障、心肺复苏、体外电磁干扰、Sense-B噪声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探测到的频率到达除颤区,发生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不恰当放电。发生不恰当放电后,建议程控重新调整参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需要调整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器,或是植入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皮下植入心律除颤 不恰当放电 机制 过度感知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防: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还是导管消融?
13
作者 王超 党时鹏 +1 位作者 李库林 王如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61-264,共4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正常心肌被脂肪和(或)纤维组织替代的遗传性心肌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右心室,也会累及左心室,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及猝死。目前对ARVC...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正常心肌被脂肪和(或)纤维组织替代的遗传性心肌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右心室,也会累及左心室,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及猝死。目前对ARVC的治疗主要包括运动限制、抗心律失常药物、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和导管消融。本文主要综述ICD和导管消融在治疗ARVC及预防ARVC患者猝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植入心律除颤 导管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可穿戴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创业 刘波 +4 位作者 张敏 吕俊华 顾彬 王君 高贵锋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
部分心源性猝死高风险患者存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禁忌证。近年来,可穿戴式心律转复除颤器(Wear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WCD)凭借穿戴方便、可重复使用、除颤效果可靠等优点,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本文阐述了WCD的技术原理及优... 部分心源性猝死高风险患者存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禁忌证。近年来,可穿戴式心律转复除颤器(Wear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WCD)凭借穿戴方便、可重复使用、除颤效果可靠等优点,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本文阐述了WCD的技术原理及优势,总结了在预防心源性猝死以及其他潜在临床症状研究中应用进展,并分析了该设备的国内外市场现状及未来的研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式心率除颤 可穿戴医疗设备 除颤 心源性猝死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榕 林秀铭 +1 位作者 穆艳 林亚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61-1963,共3页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34例随访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蓬 张英川 +5 位作者 郭成军 柳景华 方东平 李果 何东方 赵东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对我院37例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34例长期随访(3例失访)。方法: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69个月,平均(24.7±18)个月。29例成功接受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占全部患者的85.3%。共发... 目的:对我院37例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34例长期随访(3例失访)。方法: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69个月,平均(24.7±18)个月。29例成功接受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占全部患者的85.3%。共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587次,其中313次为非持续性,均自行终止。接受ICD治疗的274次中室性心动过速(VT)238次,占86.9%。心室颤动(VF)36次,占13.1%。VT由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212次,由低能量(2~15J)转复终止23次。有3次VT在ATP治疗时转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经高能量除颤36次,全部一次成功。5例患者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VT而发放电击。34例中有3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因不明。结论:ICD可以有效的终止VT、VF,是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随访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翠红 郝素芳 +5 位作者 程怀兵 浦介麟 任晓庆 陈柯萍 华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疗效。 方法:系统收集我院2004-01至2013-10期间31例植入ICD的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包括门诊复诊、ICD程控及电话随访。根据ICD有无正确识别...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疗效。 方法:系统收集我院2004-01至2013-10期间31例植入ICD的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包括门诊复诊、ICD程控及电话随访。根据ICD有无正确识别及治疗,分析放电的相关性。 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54.9±15.0)岁,病史年限(13.5±11.5)年,植入ICD前出现晕厥或晕前反应26例,经电复律或药物复律22例,心肺复苏生存者3例。有HCM家族史7例,其中一级亲属猝死3例。31例患者最大左心室壁厚度(21.0±5.2)mm,5例有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现象。ICD一级预防5例,二级预防26例。3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7.9±29.0)个月,随访期间41.9%(13/31)患者在植入ICD后平均2年(0.5年~5年)发生ICD正确治疗事件。ICD正确识别共放电63次,平均2.1次/人,5例发生超速起搏抑制治疗共64次,平均2.0次/人,发生放电事件均为二级预防患者。6.7%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电极移位调整1例,电极感知故障1例。与无放电患者比较,有放电患者的年龄更小、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及心室颤动发生率更高,复律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放电患者及无放电患者中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放电患者中安装单腔ICD与安装双腔ICD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年轻、既往有晕厥或心室颤动史的HCM患者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更能从ICD植入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高危因素 埋藏式心律除颤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清华 程晓曙 +6 位作者 吴延庆 李菊香 程应樟 程开诚 胡建新 姜醒华 罗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共2页
目的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dioveter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本文观察我院8例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3年9月;;共有7例患者(其中1例更换... 目的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dioveter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本文观察我院8例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3年9月;;共有7例患者(其中1例更换1次)在我院成功安装了ICD。7例患者中4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例为长QT间期综合症;;1例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另1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不能排外。所有患者均记录到VT或/和VF;;其中5例患者有晕厥史。分别随访2个月~7年。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经静脉安置或更换ICD。除颤阈值均在25J以下。随访期间共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16次;;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0次;;室颤6次;;均成功中止。其中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10次;;除颤6次。误感知窦性心动过速发生ATP4次;;误感知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除颤2次。患者均正常生活至今。结论;;ICD治疗效果肯定;;但需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患者 心动过速 心搏过速 心律失常 ICD
下载PDF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前后患者确定感、焦虑与性格乐观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燕 李淑红 敖雪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P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SP),在植入前、植入后1周以及植入后1个月对患者情绪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目的研究比较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P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SP),在植入前、植入后1周以及植入后1个月对患者情绪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PP,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SP,应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法,利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C),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生活目标量表(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通过晤谈行半结构访问。结果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前,两组患者的MUIS-C分值都较高(PP=67.67±13.36;SP=70.27±6.80,P=0.507);LOT-R分值为PP=15.67±3.8,SP=16.47±3.6,P=0.557;STAI分值为PP=37.40±10.0,SP=37.73±13.6,P=0.940。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1个月,PP患者的MUIS-C分值明显低于SP患者(PP=62.33±4.17,SP=67.87±4.61,P=0.002)。结论利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SP的患者护理时更应该引起护士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不确定感 焦虑 性格乐观
下载PDF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放电事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杰民 王礼春 +6 位作者 唐安丽 兰军 何建桂 柳俊 冯冲 陈艺莉 董吁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3-798,共6页
【目的】分析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在一级或二级预防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放电治疗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2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植入了ICD的92例患者进行程控随访,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在一级或二级预防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放电治疗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2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植入了ICD的92例患者进行程控随访,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患者,其中ICD一级预防45例,二级预防47例,共进行了423人次的程控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6±21.8)个月。有37.8%的一级预防患者出现了室速/室颤(VT/VF),平均2.53次/人年;28.9%的患者给予了放电治疗,平均0.44次/人年。在二级预防中有59.6%的患者出现VT/VF,平均4.99次/人年,其中有47.9%需要放电治疗,平均为1.41次/人年。所有患者中,有46例ICD发生放电(50.0%),其中恰当放电的35例(38.0%),不恰当放电的11例(12.0%)。总计放电334次,其中恰当的放电治疗198次(59.3%),不恰当的放电治疗136次(40.7%)。不恰当放电原因包括:房颤92次(67.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2次(23.5%),ICD异常感知12次(8.8%)。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发生VT/VF的概率以及误放电的概率均高于无房颤病史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D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能给患者带来获益;房颤既是ICD不恰当放电的主要原因,也是提示VT/VF高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律除颤 心律失常 一级预防 随访 放电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