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播种机接输种管后田间植株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旭 马成林 +1 位作者 张守勤 张云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在精密播种机接输种管后田间植株分布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随机、统计和精密播种等理论,描述了种子在输种管内运动的全过程。通过试验测定了种子沿输种管运动的综合摩擦系数,确定了输种和投种阶段误差。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预测了典... 在精密播种机接输种管后田间植株分布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随机、统计和精密播种等理论,描述了种子在输种管内运动的全过程。通过试验测定了种子沿输种管运动的综合摩擦系数,确定了输种和投种阶段误差。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预测了典型精密播种机接输种管后田间植株分布规律。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输种管 田间植株分布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小麦植株分布状况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维城 王绍中 李春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密度相同而植株分布状况不同的试验处理,对小麦各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的非均匀分布导致群体头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NAR、... 采用密度相同而植株分布状况不同的试验处理,对小麦各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的非均匀分布导致群体头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NAR、CGR、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植株非均匀分布状况加剧而减少、这主要是生物产量下降造成的。当非均匀分布超过一定程度以后,经济系数的降低也成为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植株分布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植株分布对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范凤英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年第2期28-30,共3页
植株分布对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E.J.Larson,R.L.Vanderlip以往关于高粱补偿能力的研究都基于植物群体和行距、环境条件和基因型,而关于行内不均匀株距的资料很少。当田间株数减少时,生产者们面对两种基本选择... 植株分布对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E.J.Larson,R.L.Vanderlip以往关于高粱补偿能力的研究都基于植物群体和行距、环境条件和基因型,而关于行内不均匀株距的资料很少。当田间株数减少时,生产者们面对两种基本选择,一是依靠高粱自身的补偿能力;二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产量 品种 粒用高粱 植株分布
下载PDF
氮添加对黄土高原春小麦耕层土壤磷组分及植株磷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殷小东 齐鹏 +4 位作者 焦亚鹏 王晓娇 张燕江 薛江龙 李华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以旱作农田春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添加梯度,分别为0(CK)、75、115、190 kg·hm^(-2),利用顾益初-蒋柏藩法和Bowman-Cole法于2019年和2020年连续测定收获后0~20 cm耕层土壤的无机磷组分和有机磷组分,综合分析氮添加对土壤磷组... 以旱作农田春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添加梯度,分别为0(CK)、75、115、190 kg·hm^(-2),利用顾益初-蒋柏藩法和Bowman-Cole法于2019年和2020年连续测定收获后0~20 cm耕层土壤的无机磷组分和有机磷组分,综合分析氮添加对土壤磷组分、植株器官磷含量的影响和驱动土壤磷转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氮添加增大了土壤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2019年增幅为1.02%~4.93%、2020年增幅为1.31%~4.92%;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降幅分别为0.74%~4.92%(2019年)和2.50%~4.92%(2020年)。与对照处理相比,N115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缓效和难以吸收利用的磷源,其中在2019年和2020年无机磷组分Ca_(8)-P分别降低了8.55%和19.53%,Al-P分别降低了9.26%和12.88%,Fe-P分别降低了10.34%和39.21%,Ca_(10)-P分别降低了2.87%和16.27%;有机磷组分MROP分别降低了18.18%和16.53%,MLOP分别降低了23.29%和14.59%。氮添加导致土壤有机碳显著提高了2.85%~5.54%(2019年)和8.54%~15.35%(2020年),但土壤pH值显著降低了0.47%~0.83%和1.85%~2.42%。随着施氮量增加,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1890.26~1961.91、1886.19~2263.42 kg·hm^(-2)(2019年),4726.41~5905.79、5283.62~5755.19 kg·hm^(-2)(2020年),均在N0处理最小,N115处理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与无机磷Ca_(2)-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磷MLO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无机磷O-P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氮添加可能通过增加碱性磷酸酶和微生物量碳、氮、磷的有效性,降低土壤中缓效和难以吸收利用的磷源—无机磷Al-P、Fe-P、Ca _(8)-P、Ca_(10)-P的含量,促进有机磷MLOP、MROP的矿化,进而促进黄土高原春小麦耕层土壤有效磷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 春小麦 耕层土壤磷组分 植株分布 黄绵土
下载PDF
施入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玉米植株重金属分布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邵华伟 葛春辉 +3 位作者 马彦茹 杨新华 孙九胜 王新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8-63,共6页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施入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分布规律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肥,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重金属呈现累积,但含量远远低于二级土壤标准(GB 15618—1995);植株中重金属含量...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施入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分布规律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肥,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重金属呈现累积,但含量远远低于二级土壤标准(GB 15618—1995);植株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为根部>茎秆>叶片>籽粒,Cd在植株根部富集,但未大量向其他部位转移,玉米植株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由此推断,在短期内(3年),年施入60 000 kg·hm-2的垃圾堆肥能提高土壤肥力,且暂时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影响玉米植株的饲用;使用多年后应及时监测,以保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 玉米植株 重金属植株分布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精密播种机田间植株分布动态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旭 马成林 于海业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6-21,共6页
建立了精密播种机接输种管后田间植株分布的动态模型。建模过程中考虑了种子与输种管的碰撞,引入了综合摩擦系数分析输种过程,可提高模型预测田间株距分布精度。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田间植株分布 动态仿真 播种机
原文传递
施用氮磷肥料对作物茎粒比及对各器官氮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生秀 高亚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大田试验表明,施用磷肥和氮肥对玉米地上部分非经济产物和经济产物的比值影响不同:磷肥能提高,而氮肥能降低其比值;氮、磷配合,其比值降低更甚。施用氮肥可以明显地提高籽粒、茎叶中的氮素含量;而施用磷肥,并没有很高籽粒,茎叶以及穗轴... 大田试验表明,施用磷肥和氮肥对玉米地上部分非经济产物和经济产物的比值影响不同:磷肥能提高,而氮肥能降低其比值;氮、磷配合,其比值降低更甚。施用氮肥可以明显地提高籽粒、茎叶中的氮素含量;而施用磷肥,并没有很高籽粒,茎叶以及穗轴中磷素含量的趋势,而有降低茎叶中氮素含量的现象。同样,施用氮肥明显地降低了,而施用磷肥明显地提高了灌区小麦的茎叶与籽粒的比值;但氮、磷肥对旱塬地区小麦的茎叶与籽粒比值未表现出明显影响。施用氮、磷肥对这两种营养元素在小麦体内分布的影响与玉米相似:施氮者,籽粒和茎叶中累积的氮素较多;施磷者累积的磷素较多。累积量的高低与形成经济产物多少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叶与籽粒比值 小麦 玉米 氮、磷在植株内的分布
下载PDF
杂交稻低播量精准条播育秧机插提高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亚梁 朱德峰 +6 位作者 陈若霞 方文英 王晶卿 向镜 陈惠哲 张玉屏 谌江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6-679,共14页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试验。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育秧机插为对照,设计标准9寸秧盘横向取秧18穴,纵向取秧40穴的精准条播育秧机插方式,机插每穴播种量为2.5粒(T_(1),43.2 g/盘),3.5粒(T_(2),60.5 g/盘),4.0粒(T3,69.1g/盘),考察种子分布均匀度、秧苗素质、机插质量、机插群体干物质生产、有效穗数均匀度及产量结构的变化。【结果】(1)与BS相比,PS提高了种子分布均匀度。(2)PS显著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加了秧苗的干物质积累和秧苗均匀度。与BS相比,不同播量下PS的秧苗均匀度平均提高47.5%,播量越低,PS对秧苗均匀度的提高作用越明显。(3)与BS相比,PS的机插漏秧率平均降低了8.9个百分点。同时PS使机插苗数均匀度平均提高了87.8%,其中T_(2)处理PS机插每穴2—3苗比例最高,机插苗数均匀度最好。(4)PS通过提高机插群体的分蘖高峰苗数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在不同播种量下,PS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平均增加6.7%,同时使有效穗数均匀度提高40.2%,其中T_(2)处理下PS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和有效穗数均匀度最高,同时PS提高了机插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5)不同播量下PS通过增加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使产量平均增加9.0%,其中T_(2)处理产量最高,随着播量的增加,PS机插相对于BS机插的产量增加幅度下降,同时机插苗单株对产量的贡献率降低。(6)相关性分析表明,机插群体有效穗数均匀度和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准条播育秧机插通过提高种子分布均匀度,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苗数均匀度,进而提升了杂交稻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是在毯苗条件下实现杂交稻低播量丰产种植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机插 毯苗 精准条播 植株分布均匀度 产量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田间的分布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丹丹 关欢欢 +4 位作者 李寿如 贾景丽 于秀梅 刘大群 赵伟全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探明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及种群动态变化特点,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同环境的马铃薯疮痂病株和田间植株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病田、温室盆栽和微型薯苗床中马铃... 为探明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及种群动态变化特点,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同环境的马铃薯疮痂病株和田间植株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病田、温室盆栽和微型薯苗床中马铃薯疮痂病重度发病植株的根、匍匐茎、块茎、地上茎、叶片等组织样品均可检测到184 bp的疮痂病菌特异性条带,健康植株相应组织均无该条带。病田/温室盆栽/微型薯苗床病株每克不同组织样品疮痂病原菌的孢子当量值分别为:叶片(7.63/8.06/20.49)×10^(3)、地上茎(2.67/4.75/73.35)×10^(4)、匍匐茎(56.84/3.78/79.88)×10^(5)、块茎(1.67/2.60/43.47)×10^(7)、根(2.51/51.79/8.31)×10^(5)。在田间病圃中每克土壤疮痂病原菌的孢子当量值变化范围为:自由土(2.12~9.18)×10^(4)、根际土(2.31~14.03)×10^(4),在块茎发病期间含量较高。病圃中马铃薯植株生长期间,对植株幼苗期、块茎形成初期、块茎发病期和马铃薯收获期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每克组织疮痂病原菌的孢子当量值约为:叶部(4.62~23.76)×10^(3)、地上茎(6.12~77.08)×10^(3)、匍匐茎(2.75~4.57)×10^(4)、根部(1.41~2.36)×10^(5)、块茎3.43×10^(4)~2.04×10^(7)。本研究初步探明了疮痂病菌在马铃薯植株上的分布特征和田间土壤中的种群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病害的侵染机制和发生规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菌 分子检测 植株分布 土壤含菌量
原文传递
盐氮效应对棉花氮素分配、转运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天源 何新林 衡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5-323,337,共10页
探究盐氮效应对棉花氮素动态积累、运转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以棉花“新陆中68号”为材料,设置土壤盐分含量为S1(2.5~3 g/kg)、S2(5~6 g/kg)和S3(8~9 g/kg),施氮量分别N1(105 kg/hm^(2))、N2(210 kg/hm^(2))、N3(315 kg/hm^(2))处理... 探究盐氮效应对棉花氮素动态积累、运转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以棉花“新陆中68号”为材料,设置土壤盐分含量为S1(2.5~3 g/kg)、S2(5~6 g/kg)和S3(8~9 g/kg),施氮量分别N1(105 kg/hm^(2))、N2(210 kg/hm^(2))、N3(315 kg/hm^(2))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通过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对各器官生物量氮素累积进行拟合,以V m(最高累积速率)和Δt(持续时间)为2个动态特征指标分析盐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快速累积时间和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器官(根、茎、叶)生物量S1N3处理最大,棉铃生物量S1N2处理最大,S3条件下棉铃生物量表现为N3>N2>N1。各营养器官积氮量S2处理均达到较大,在S1和S2中茎积氮量为N2>N3>N1。在S2和S3中叶积氮量为N3>N2>N1,棉铃积氮量为S1>S2>S3和N3>N2>N1,根积氮量N3>N2>N。N1S3处理各营养器官生物量积氮量Δt最小,V m最大。盐分显著抑制棉花各器官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及V m(P<0.5)。施氮量与土壤盐分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氮肥在盐分S1和S2中N2和在盐分S3中氮肥N3最利于生殖器官生物量积累及V m。盐分越高,氮素运转率越低。施氮量促进氮素运转率。各器官积氮量累积和营养器官氮分布使作物氮分布更均衡,导致产量的最优。S1N2产量最大达到6683 kg/hm^(2)。氮肥在盐分S1和S2中N1氮利用效率最优,盐分S3中氮肥N2最利于氮利用效率。因此在盐分<6 g/kg土壤施用氮肥105 kg/hm^(2)或210 kg/hm^(2),最利于棉花生产和效益。盐分在8~9 g/kg土壤应施用氮肥315 kg/hm^(2)。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盐碱土和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生长 含盐量 氮素植株分布 氮素转运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菌肥对色素辣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石磊 王军 +1 位作者 陈云 吕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4-865,共12页
【目的】研究常规化肥与生物菌肥在加工辣椒上合理的配施用量,为色素型加工辣椒化肥与生物肥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龙23号为材料,研究生物菌肥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对色素型加工辣椒生长的影响效应。设置田间单因素区组实验... 【目的】研究常规化肥与生物菌肥在加工辣椒上合理的配施用量,为色素型加工辣椒化肥与生物肥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龙23号为材料,研究生物菌肥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对色素型加工辣椒生长的影响效应。设置田间单因素区组实验,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比100%滴施常规化肥(尿素60 kg/667m^(2)+磷酸二氢钾45 kg/667m^(2),T1-CF)、滴施生物菌肥(40 kg/667m^(2),T2-BF)、100%化肥+生物菌肥(T3-100%CF+BF)、减施化肥10%+生物菌肥(T4-90%CF+BF)、减施化肥20%+生物菌肥(T5-80%CF+BF)和不施肥(T6)6种处理色素辣椒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植株与土壤中养分变化。【结果】100%化肥与40 kg/667m^(2)生物菌肥配施在促进株高和主茎生长及结果数方面效果最优,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更为明显。单施生物菌肥及化肥与生物菌肥配施均显著降低了辣椒疫霉病和果脐腐病发病率,疫霉病较对照降低了2~4倍。较2种肥料单施,化肥与生物配施显著提高了单株成椒数和单果重,90%化肥+生物菌肥和100%化肥+生物菌肥处理较对照干椒增产1倍多,增产效益显著且处理间差异不大。化肥与菌肥合理配施明显改善了色素辣椒的营养品质,100%化肥+生物菌肥色价值最高,达到23.14,化肥减施10%~20%量对色价影响不大,化肥减施10%配施生物菌肥显著提高了辣椒果实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生物菌肥单施辣椒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化肥与生物菌肥配施促进了植株氮和钾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含量,化肥减施10%~20%有利于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的活化和积累。化肥减施10%配施40 kg/667m^(2)生物菌肥的综合效益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辣椒 生物菌肥 化肥 随水滴施 生长性状 产量 品质 植株—土壤养分分布
下载PDF
棉花精量点播及-播全苗技术
12
作者 王永信 王琴 +1 位作者 徐安新 戴新俊 《农村科技》 2007年第1期15-15,共1页
精量点播是精准农业中精准播种技术的要求,实现精量播种可使苗匀、苗齐、苗壮,不需要间、定苗作业;可节省大量种子,有利于种子良种化、精准化。精量播种的田间植株分布均匀、苗壮,利于单株发育,其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精量点播 播种技术 全苗 棉花 田间植株分布 精量播种 精准农业 增产效果
下载PDF
Sub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Cadmium in Corn and WheatPla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Phosphorus 被引量:1
13
作者 YANG ZHENGSHAOJI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9-176,共8页
Corn and wheat plants were grown in a nutrient culture solution at four levels of phosphorus (0, 0.12,0.60 and 3.0 mmol L-1) and two levels of cadmium (0 and 4.0 pmol L--1) in greenhouse for a 18-day period.The concen... Corn and wheat plants were grown in a nutrient culture solution at four levels of phosphorus (0, 0.12,0.60 and 3.0 mmol L-1) and two levels of cadmium (0 and 4.0 pmol L--1) in greenhouse for a 18-day period.The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orus and cadmium in cell wall, cytoplasm and vacuoles of roots and leaveswere examined by cel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s. With increasing phosphorus in medium, the contents of Pin cell wall, cytoplasm and vacuoles of corn and wheat roots and leaves increase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Pwas observed in cell wall, next in vacuoles, and the lowest in cytoplasm. The wheat subcellular fractions inboth roots and leaves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orus than those of corn. Increasing phosphorus inmedium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intracellular Cd accumulation in both species. However, at P concentrationup to 3.0 mmol L--1, the Cd content in cell wall was increased. Increasing phosphorus resulted in reductionof the subcellular Cd content in corn and wheat leaves. Compared with corn, the wheat roots had a higherCd content in the cell wall and vacuoles and a lower in cytoplasm, while in leaf subcellular fractions thewheat cell had a higher Cd content in its vacuoles and a lower one in its cytoplas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phosphorus may be involved in sequestration of Cd ionic activity in both cell wall and vacuoles by forminginsoluble Cd phosph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CORN PHOSPHORUS subcellular accumulation WHEAT
下载PDF
胜利矿区周边自然草原坡面植被分布模拟及复垦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嘉南 李恒 +4 位作者 雷少刚 杨星晨 刘峰 王维忠 李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07-3016,共10页
我国北方草原区分布大量露天煤矿,其采损边坡土壤水蚀严重,生态修复阻力较大。为设计符合周边自然草原植被布局方式的矿山内排土场边坡,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学习的植株近自然布设方法,并以内蒙古胜利矿区周边典型自然草原为例,结合CLiDE演... 我国北方草原区分布大量露天煤矿,其采损边坡土壤水蚀严重,生态修复阻力较大。为设计符合周边自然草原植被布局方式的矿山内排土场边坡,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学习的植株近自然布设方法,并以内蒙古胜利矿区周边典型自然草原为例,结合CLiDE演化模型,评价不同植株布设方式下边坡样本的抗水蚀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视觉效果上,基于对象学习的植株近自然模拟结果与自然草地相似,都具有中尺度上的条带性分布特征和小尺度上的随机性分布特征;2)统计结果显示,近自然布设模拟结果与自然草地在团簇中心点数量、分布形式以及植株条带特征参数上高度吻合;3)在植株密度相同条件下,自然草原边坡的土壤抗水蚀能力最强,且近自然植株布设方法可以在边坡抗水蚀上达到与自然草原边坡极为相似的模拟结果;相较于同等条件下的传统“均匀网格”式植株布局,植株近自然布设方式能减少46.3%的边坡土壤水蚀量;4)在草原采损区边坡植被修复中,可考虑模仿周边自然草原边坡的植株分布形态来替代传统规则布局,从而有效提高边坡的抗水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植株分布 边坡维护 柏林噪声 近自然修复
原文传递
锡林浩特自然草地植株排布特征及简化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嘉南 李恒 +5 位作者 雷少刚 杨星晨 金慧霞 刘峰 王维忠 李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81-3390,共10页
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边坡生态环境脆弱,植被修复阻力较高,易发土壤流失等问题。为探究不同草本植株分布方式对复垦边坡土壤水蚀的控制效果,学习自然草地植株团簇特征,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自然草原本底条件为例,设计"圆弧形&qu... 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边坡生态环境脆弱,植被修复阻力较高,易发土壤流失等问题。为探究不同草本植株分布方式对复垦边坡土壤水蚀的控制效果,学习自然草地植株团簇特征,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自然草原本底条件为例,设计"圆弧形"、"逆圆弧形"、"V字形"和"逆V字形"共4种仿自然植株布设方案;结合CLiDE演化模型,模拟并评价10年不同布设方式下复垦边坡的抗水蚀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学习样本的植株团簇盖度为5.36%,植株团簇中心点密度为52个·m-2,潜在径流流向偏角随坡度增大向50°收敛,其中植株团簇中心点是潜在径流受阻和改向的关键原因;仿自然植株布设样本10年土壤水蚀模拟结果表明,在抗水蚀效果上,"圆弧形">"V字形">"逆圆弧形">自然>"逆V字形",其中"圆弧形"布设方案抗水蚀效果最佳,相较自然实验样本平均每长宽高为10 m×5m×1 m的边坡可减少68.82%的土壤水蚀量,具有良好的边坡土壤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植株分布 边坡维护 土壤水蚀 仿自然修复
原文传递
沙棘雌雄株的判断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春 《中国林业》 1996年第7期40-40,共1页
沙棘雌雄株的判断王晓春沙棘为雌雄异株树种,除用种子繁殖外,还可进行扦插(枝、根)繁殖。实践证明,在同一林分内,当雄株占全林分10%以上时,即可以达到良好的授粉目的。因此,在扦插育苗时,应从雌雄母株上按照9:1的比例来... 沙棘雌雄株的判断王晓春沙棘为雌雄异株树种,除用种子繁殖外,还可进行扦插(枝、根)繁殖。实践证明,在同一林分内,当雄株占全林分10%以上时,即可以达到良好的授粉目的。因此,在扦插育苗时,应从雌雄母株上按照9:1的比例来采集插穗。在采集嫩枝插德时,可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雌雄株 扦插育苗 生长势 萌蘖繁殖 种子繁殖 雌雄异株 花序芽 植株分布 雄花芽 自然繁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