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湿地植物土壤氮、磷去除能力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胜男 崔丽娟 +8 位作者 宋洪涛 张岩 高常军 郭嘉 韦玮 赵欣胜 张曼胤 王义飞 李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70-1874,共5页
湿地植物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湿地降解污染物、发挥净化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选取黄花鸢尾、睡莲和芦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氮、磷控制试验对植物吸收和去除土壤氮、磷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的净增... 湿地植物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湿地降解污染物、发挥净化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选取黄花鸢尾、睡莲和芦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氮、磷控制试验对植物吸收和去除土壤氮、磷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的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在12.81~119.43 g.m-2之间,其中黄花鸢尾净增生物量最大,芦苇最小;3种湿地植物地上部分植株氮、磷吸收率差异明显,对氮、磷的吸收贡献率分别在23.96%~41.86%和2.18%~12.73%之间,其中睡莲的氮、磷吸收贡献率最大;3种湿地植物土壤氮、磷去除率也有明显的差异,分别在12.20%~45.28%和33.3%~52.56%之间,土壤氮的去除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黄花鸢尾、睡莲、芦苇,土壤磷的去除率依次是黄花鸢尾、芦苇、睡莲,3种湿地植物对土壤磷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对土壤氮的去除效果。对土壤氮、磷去除率与湿地植物净增生物量、植株氮、磷含量、植物氮、磷吸收率的相关分析表明,湿地植物的净增生物量是决定湿地植物土壤氮、磷净化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利用湿地植物的净化功能时,应优先考虑去除率高的植物种,从通过收割植物去除氮、磷的角度看,植物地上部分植株氮、磷含量越高越有利于通过收割植物去除氮、磷,可以大大提高净化效果,以达到净化的目的。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湿地植物对过剩营养物质的净化机理奠定基础,为湿地生态恢复植物筛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湿地土壤 植株氮吸收率 植株吸收率 去除率 磷去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