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鸡的治疗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江平 刘宁 +1 位作者 白雪瑞 尚月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66-2676,共11页
本试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氧化反应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鸡的治疗效果及机制。选择1日龄AA公雏480只,随机分为4... 本试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氧化反应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鸡的治疗效果及机制。选择1日龄AA公雏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和感染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乳杆菌培养物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 mg/kg盐酸恩诺沙星和1.6 g/kg灭活植物乳杆菌培养物。5日龄时,感染组、抗生素组和乳杆菌培养物组每只鸡灌服1 mL(10^5 CFU)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液,对照组灌服无菌株培养液,全程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7和28 d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始末体重(P<0.05),显著降低肉仔鸡料重比(P<0.05);显著降低14和28 d肉仔鸡血清和十二指肠黏膜中的二胺氧化酶、丙二醛、蛋白羰基(除14 d十二指肠黏膜外)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7和28 d肉仔鸡MAPK3、MAPK10和DUSP6(7 d除外)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性,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提高抗菌能力,通过MAPK信号提高抗炎能力。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 单增李斯特菌 生产性能 氧化反应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AR307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2
作者 衡利冰 夏永军 +1 位作者 艾连中 刘欣欣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乳酸菌因其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发酵乳酸菌的增殖密度,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AR307为试验对象,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 乳酸菌因其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发酵乳酸菌的增殖密度,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AR307为试验对象,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以OD_(600)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最优碳源为麦芽糖,添加量为3.5%;最优氮源为酵母浸粉、酪蛋白胨与牛肉浸出粉,比例为1∶1∶1,添加量为2.21%;最优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添加量为0.75%。在此优化条件下,静置发酵24 h,植物乳杆菌AR307的OD_(600)值达到了6.4,菌体密度得到了提升,为AR307工业化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添加太子参的培养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余 赵生月 +4 位作者 王颖颖 叶祖云 阮少江 刘盛荣 何丽君 《现代食品》 2024年第9期187-196,共10页
目的:优化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发酵太子参的培养基,为太子参资源的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以菌体密度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对菌体细胞生长有重要影响的培养基组分,通过正交试验确... 目的:优化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发酵太子参的培养基,为太子参资源的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以菌体密度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对菌体细胞生长有重要影响的培养基组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响应面试验的中心点,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利用优化培养基发酵并测定发酵液(冻干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太子参水提物适合作为植物乳杆菌发酵的培养基成分;响应面法优化的培养基为麦芽糖29.7 g·L^(-1)、酵母粉27.5 g·L^(-1)、太子参水提物7.6 g·L^(-1)和MgSO40.5 g·L^(-1),优化条件下菌体密度达到1.11×10^(8)CFU·mL^(-1);优化培养基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于未发酵培养基(对照),低于MRS培养基发酵液(参照),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高于对照和参照。结论:太子参水提物可作为植物乳杆菌发酵的优良培养基成分,提高菌体密度;植物乳杆菌发酵可提高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 太子参 中药发酵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固体发酵对复方中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楠楠 谢全喜 +3 位作者 王俊贤 王倩 王梅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可降低复方中药的pH值,提高乳杆菌活菌数,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霉菌的生长,并提高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及甘草次酸的含量。其中,植物乳杆菌BLCC2-0410发酵效果最好,发酵72 h时,复方中药的pH为4.32;乳杆菌活菌数为4.53×10^(9)CFU/g,大肠杆菌及霉菌未检出;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和甘草次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27.82 g/kg、19.25 g/kg、4.06 g/kg、5.83%、42.00 mg/kg和517.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 复方中药 固体发酵 阿魏酸 甘草次酸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NCU137发酵薏苡仁调节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尹红梅 夏圣坤 +5 位作者 钟亚东 施晓丹 胡婕伦 聂少平 熊涛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目的:比较植物乳杆菌NCU137发酵前后薏苡仁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发酵薏苡仁组和未发酵薏苡仁组,造模前7 d分别每天灌胃0.2 mL生理盐水、发酵薏苡仁... 目的:比较植物乳杆菌NCU137发酵前后薏苡仁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发酵薏苡仁组和未发酵薏苡仁组,造模前7 d分别每天灌胃0.2 mL生理盐水、发酵薏苡仁和未发酵薏苡仁,连续干预10 d;最后3 d每日腹腔注射100 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小鼠脾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观察小肠病理组织,分析其黏膜屏障功能。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发酵薏苡仁可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上调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4^(+)/CD8^(+)比值,下调脾脏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修复小肠黏膜结构和上调闭合蛋白(Occludin)和钙黏蛋白E(E-cadherin)基因的表达,其效果优于未发酵薏苡仁。结论:植物乳杆菌NCU137发酵薏苡仁具有调节免疫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潜力,有望开发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健康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植物杆菌NCU137 发酵 环磷酰胺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红曲霉与植物乳杆菌发酵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媛 于娟 +6 位作者 江小丽 任玲 董蕊 鲁倩 王建飞 李亚莉 周红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该文探究添加红曲霉和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普洱茶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实验表明,六个发酵茶样的水浸出物、黄酮、茶多酚含量范围分别是50.64%~52.50%、0.77~0.95mg/g、13.21%... 该文探究添加红曲霉和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普洱茶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实验表明,六个发酵茶样的水浸出物、黄酮、茶多酚含量范围分别是50.64%~52.50%、0.77~0.95mg/g、13.21%~11.07%,单接植物乳杆菌R的茶多酚含量最高为13.21%。不同处理的茶样体外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R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10.36μgTrolox/mL、91.59%、29.43%)。相关性显示,茶红素、茶褐素与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咖啡碱、茶多酚、茶黄素、总黄酮指标与抗氧化能力都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其中茶多酚与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4、0.95。添加菌种发酵的普洱茶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且单菌种发酵普洱茶的抗氧化能力比混合发酵普洱茶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其中R的抗氧化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植物杆菌 发酵 普洱茶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通过抑制蛋白水解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凝胶强度
7
作者 崔巧燕 李来好 +4 位作者 陈天玉 陈胜军 黄卉 赵永强 李春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微生物发酵能有效改善淡水鱼鱼糜的凝胶强度。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凝胶劣化。为开发高品质的罗非鱼发酵鱼糜制品,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株,探究了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 利用微生物发酵能有效改善淡水鱼鱼糜的凝胶强度。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凝胶劣化。为开发高品质的罗非鱼发酵鱼糜制品,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株,探究了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菌发酵能够显著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的凝胶强度,降低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的含量。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糜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加菌发酵鱼糜中乳植杆菌属一直为优势菌属,到发酵末期增至63.71%,而其他腐败微生物菌属的丰度显著下降,同时菌落总数明显低于自然发酵鱼糜。构建了不同发酵时期的相关性网络图,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凝胶强度与菌落总数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仅乳植杆菌属与菌落总数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凝胶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植物乳植杆菌可以通过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来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的凝胶强度。植物乳植杆菌可以作为专用发酵剂开发高品质罗非鱼鱼糜发酵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发酵鱼糜 植物杆菌 凝胶强度 相关性网络图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研制及其品质评价
8
作者 沈艾彬 姜继元 +4 位作者 丁俊杰 贾文婷 张凯旋 刘皓玥 李宇辉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工艺条件,以沙棘原浆为发酵原料,以活菌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发酵饮料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工艺条件,以沙棘原浆为发酵原料,以活菌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发酵饮料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7℃、菌种添加量2%、发酵时间18 h。按照此工艺得到的沙棘饮料产品,活菌数为8.79 lg(CFU/mL),感官评分为93分,总糖含量为2.62 g/(100 mL),总酸含量为2.17 g/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由发酵前的45%提高至81%,总抗氧化能力为发酵前的1.92倍。研究为沙棘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 沙棘饮料 品质 发酵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优化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
9
作者 杜晓仪 杨继国 +3 位作者 罗文珊 徐玉娟 余元善 李璐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应用植物乳杆菌对三华李果汁进行发酵。通过益生菌保护剂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建立最优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将三华李发酵果汁在4℃和25℃下进行贮藏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最适益生菌保护剂... 应用植物乳杆菌对三华李果汁进行发酵。通过益生菌保护剂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建立最优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将三华李发酵果汁在4℃和25℃下进行贮藏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最适益生菌保护剂为低聚异麦芽糖,最优添加量为0.50%,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三华李发酵果汁中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108 CFU/mL,显著高于未优化之前。不同温度下贮藏的三华李发酵果汁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在10^(7)~10^(8)CFU/mL,符合益生菌发酵果汁要求。贮藏期间,植物乳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消耗三华李发酵果汁中苹果酸,代谢产生乳酸或乙酸。4℃贮藏28 d后,三华李发酵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ABTS^(+)·清除率和FRAP分别下降了0.20 Brix°、3.71%、1.52%、30.52%、6.22%和0.08 g TE/L,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高于25℃贮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更适合贮藏在4℃。研究结果为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华李发酵果汁 植物杆菌 益生菌保护剂 发酵条件 贮藏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J26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发酵豆乳的应用
10
作者 郑亚平 王均豪 +3 位作者 王晨晨 张宇 姜毓君 满朝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64,共11页
以植物乳植杆菌J26为研究对象,通过Biolog GENⅢMicrostation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筛选碳氮源,优化后用25 g/L的麦芽糖及葡萄糖(1:1)混合代替MRS培养基中碳源,10 g/L的牛肉膏与酵母粉(1:1)混合代替MRS培养基中氮源。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菌... 以植物乳植杆菌J26为研究对象,通过Biolog GENⅢMicrostation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筛选碳氮源,优化后用25 g/L的麦芽糖及葡萄糖(1:1)混合代替MRS培养基中碳源,10 g/L的牛肉膏与酵母粉(1:1)混合代替MRS培养基中氮源。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菌株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5.6,发酵温度为33℃,接种量为4%。在此条件下,采用5 L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植物乳植杆菌J26在发酵14 h到达稳定期,活菌数可达到4.35×10^(10) CFU/mL。由于,植物乳植杆菌J26活菌数高并且发酵活力强,因此可作为发酵剂,用于豆乳的发酵,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活菌数(3.56×10^(8) CFU/mL)、持水性(48.12%)和质构特性的发酵豆乳。通过优化高密度发酵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发酵液活菌数,为植物乳植杆菌J26高密度发酵工艺的应用及发酵豆乳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J26 高密度发酵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果胶工艺优化
11
作者 丁红霞 杨远帆 +1 位作者 黄淑安 倪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并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果胶的性质。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并测定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蛋... 目的: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并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果胶的性质。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并测定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蛋白质、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活性以及乳化稳定性。结果: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7℃、植物乳杆菌发酵接种量14%、液料比25∶1 (mL/g)、发酵时间12 h。此条件下未成熟琯溪蜜柚果胶提取率为11.60%;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蛋白质、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活性以及乳化稳定性分别为26.13%、68.58%、1.57%、0.53 g/g、7.01 g/g、14.33%和33%。结论: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的果胶提取率与酸法工艺的相似,所得果胶为高酯化度果胶,且应用性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果胶 植物杆菌 发酵 提取率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小麦糊粉层粉营养组分的影响
12
作者 耿浩 张智 +2 位作者 温纪平 石松业 展小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该研究为提高小麦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率、提升小麦糊粉层粉的营养品质,以小麦糊粉层粉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JCM1149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方差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对比发酵前后小麦糊粉层粉蛋白质、... 该研究为提高小麦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率、提升小麦糊粉层粉的营养品质,以小麦糊粉层粉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JCM1149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方差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对比发酵前后小麦糊粉层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样品中多酚含量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JCM1149接种量,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2 h、JCM1149接种量1.4×10^(7)CFU/g、发酵温度38℃,在该条件下发酵得到的小麦糊粉层粉酸面团多酚含量为(2.31±0.01)mg/g。发酵后小麦糊粉层粉酸面团蛋白含量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下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升高,膳食纤维比例得到改善;镁、铁、钙、锰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含量明显提升,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发酵前提升18.19%,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糊粉层粉 植物杆菌 发酵 营养品质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武伟成 肖定福 +7 位作者 陈一峰 陈东 温娟 黄纯勇 陈艳 徐志雄 魏仲珊 刘一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65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体外消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后,混合青贮发酵营养品质、乙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时间优于全株玉米单独青贮;体外发酵试验中,添加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组CP降解率显著提高。由此可见,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提高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改善了体外发酵特性,提高了CP降解率。综合考虑,以90%全株玉米+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混合青贮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植物杆菌 全株玉米 体外发酵 有氧稳定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亚芹 李家军 +3 位作者 李豪 王旭贞 牛瑞燕 孙子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在减抗替抗的要求下,发酵中药因其绿色天然、无药物残留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75只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1%四... 在减抗替抗的要求下,发酵中药因其绿色天然、无药物残留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75只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1%四君子散、基础日粮+0.5%植物乳杆菌、基础日粮+0.5%植物乳杆菌+1%四君子散、基础日粮+1%发酵四君子散,通过测定肉鸡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饲料和粪便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和小肠中消化酶的活性来分析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发酵四君子散显著降低了肉鸡料肉比,显著提高了肉鸡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而对血清中尿素氮(BUN)、葡萄糖(GLU)含量无显著影响。同时,发酵四君子散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以及小肠各肠段胰蛋白酶活性。综上,发酵四君子散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效降低肉鸡料肉比,增加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强小肠消化酶的活性,提高肉鸡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 四君子散 植物杆菌 肉鸡 生长性能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富硒发芽糙小米饮料风味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大宇 门雨薇 +5 位作者 金子灿 华正莹 楚彩云 薛井生 卢丙轩 马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富硒、发芽以及富硒发芽等不同处理下糙小米饮料风味特征的影响,采用感官评定以及电子鼻、电子舌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植物乳杆菌发酵前后,普通、富硒、发芽以及富硒发芽等不同糙小米饮料...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富硒、发芽以及富硒发芽等不同处理下糙小米饮料风味特征的影响,采用感官评定以及电子鼻、电子舌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植物乳杆菌发酵前后,普通、富硒、发芽以及富硒发芽等不同糙小米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后糙小米饮料感官品质发生明显改善,苦味、涩味降低,酸味增强;其中富硒发芽糙小米发酵饮料感官评价风味最佳,共检测到2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1种醛类、7种醇类、1种烷类、7种酸类、3种酚类、3种酮类、1种酯类。香气成分主要集中在醇类和酸类,呈香物质有2-乙基-1-己醇、4-乙烯基苯酚和壬酸等。对植物乳杆菌发酵前后的糙小米饮料挥发性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热图显示大多数的醇类和酸类含量在糙小米发酵后明显增加,而醛类含量明显降低,增加的醇类和酸类可能对糙小米饮料的风味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小米 富硒发芽 植物杆菌发酵 饮料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Zhang-LL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M3共发酵葡萄汁酵素的工艺优化
16
作者 董双佳 刘慧 +3 位作者 金君华 张红星 杨竹娘 谢远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以葡萄汁为原料,植物乳杆菌Zhang-LL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为发酵菌株,优化葡萄汁酵素的发酵工艺条件。【方法】比较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在葡萄汁中的不同接种方式对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筛选葡... 【目的】以葡萄汁为原料,植物乳杆菌Zhang-LL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为发酵菌株,优化葡萄汁酵素的发酵工艺条件。【方法】比较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在葡萄汁中的不同接种方式对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筛选葡萄汁酵素最优接种发酵方式。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葡萄汁酵素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共发酵可以显著提高葡萄汁酵素中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共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按照1∶1比例接种,初始接种量5.00 lg CFU/mL、大豆蛋白胨添加量0.46%、34℃发酵18 h,植物乳杆菌Zhang-LL活菌数达6.60×10^(8)CFU/mL,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活菌数达8.20×10^(7)CFU/mL,酵素DPPH清除率85.25%。【结论】乳酸菌与酵母菌协同发酵,在缩短发酵时间的同时还能达到较高的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可为葡萄汁酵素的工业化制备及后续多功能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酵素 植物杆菌Zhang-LL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 培养
下载PDF
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接种时序对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影响
17
作者 刘辉 张嘉璇 +5 位作者 张碧颖 李进 周鹏辉 管雪强 石侃 刘树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8-87,共10页
随着对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共接种策略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该研究以赤霞珠、蛇龙珠葡萄酒为原料,使用本土酒酒球菌SD2a(OeSD2a)和植物乳杆菌XJ25(LpXJ25)进行共... 随着对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共接种策略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该研究以赤霞珠、蛇龙珠葡萄酒为原料,使用本土酒酒球菌SD2a(OeSD2a)和植物乳杆菌XJ25(LpXJ25)进行共接种发酵,通过监测MLF过程中生物量及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分析发酵结束后酒样的香气化合物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顺序接种能够显著提升苹果酸降解速率、丰富葡萄酒香气物质。各顺序接种发酵组最终的苹果酸降解量均高于同时接种组(蛇龙珠葡萄酒中最高98.21%,赤霞珠葡萄酒中最高99.24%),(0 h)OeSD2a+(24 h)LpXJ25的接种顺序在香气物质合成方面表现最优,发酵结束后获得了最高的香气化合物总量(蛇龙珠葡萄酒中为486.72 mg/L,赤霞珠葡萄酒中为504.24 mg/L),显著提升了壬酸乙酯、月桂酸乙酯、α-萜品醇等的含量,改善了酒样香气表现。因此,共发酵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接种顺序对提高MLF效率和葡萄酒香气品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发酵 酒酒球菌 植物杆菌 共接种 葡萄酒香气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NMGL2的安全性评价及其产细菌素发酵条件优化
18
作者 任青霞 户行宇 +2 位作者 张敏 周增佳 杨贞耐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4-193,共10页
目前乳酸菌发酵产细菌素的含量较低,因此优化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是最直接的方式。对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干酪的植物乳杆菌NMGL2的抗生素药敏性、溶血性以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无明显毒力作用,不携带高毒力因子,抗性基因... 目前乳酸菌发酵产细菌素的含量较低,因此优化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是最直接的方式。对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干酪的植物乳杆菌NMGL2的抗生素药敏性、溶血性以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无明显毒力作用,不携带高毒力因子,抗性基因无转移风险。对植物乳杆菌NMGL2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基于接种率、发酵起始pH值、培养温度3个因素的Box-Behnken法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确定植物乳杆菌NMGL2产细菌素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起始pH 7.0,接种率1.3%,培养温度37℃。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获得对指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8 mm,与模型预测值(13.4 mm)基本吻合,拟合率达到96.64%,证明该模型可靠有效。本研究为植物乳杆菌NMGL2发酵生产细菌素及其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NMGL2 全基因组测序 安全性 细菌素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R-1对发酵柠檬果汁风味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19
作者 费永涛 刘东杰 +5 位作者 罗子淳 杨晨 张智坤 马路凯 刘功良 肖更生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7,53,共10页
以植物乳杆菌R-1为发酵菌种发酵柠檬果汁,测定发酵过程中柠檬果汁的活菌数、营养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探究植物乳杆菌R-1对发酵柠檬果汁风味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R-1在柠檬果汁中具有较好的发酵... 以植物乳杆菌R-1为发酵菌种发酵柠檬果汁,测定发酵过程中柠檬果汁的活菌数、营养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探究植物乳杆菌R-1对发酵柠檬果汁风味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R-1在柠檬果汁中具有较好的发酵特性,在发酵36 h后活菌数达到最高值(4×10^(8) CFU/mL),此后趋于稳定;在发酵过程中,植物乳杆菌R-1能降低柠檬果汁中的总糖和有机酸含量,提高总酚含量,在发酵48 h时,总酚含量从最初的47.4 GAE mg/mL显著增加到174.3 GAE mg/mL,同时,发酵柠檬果汁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提高(P<0.05);植物乳杆菌R-1还能改变柠檬果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尤其是D-柠檬烯、γ-松油烯等柠檬精油中的特征萜烯类风味物质,其相对含量在发酵24 h时达到最大值,感官评价结果也显示,此时发酵柠檬果汁在香味和口感方面均优于其他发酵时间点的样品。因此,植物乳杆菌R-1能很好地利用柠檬果汁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代谢,并改善柠檬果汁的风味,提高其总酚及抗氧化功能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 发酵柠檬果汁 挥发性风味 营养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NXU0011发酵枸杞产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代谢物质的影响
20
作者 王燕红 聂明霞 +5 位作者 翟茹 张海燕 冀权 霍龙璇 乔晨 潘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4-133,共10页
为探究植物乳植杆菌NXU0011发酵枸杞产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代谢物质的影响,以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模型组(DSS组)、空白组(Con组)、药物组(MS组)、植物乳植杆菌NXU0... 为探究植物乳植杆菌NXU0011发酵枸杞产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代谢物质的影响,以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模型组(DSS组)、空白组(Con组)、药物组(MS组)、植物乳植杆菌NXU0011发酵枸杞产物冻干粉干预组(LP+Ly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其血清进行差异代谢物质分析。在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4组样本间共有38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MS、DSS比较组样本间差异代谢物有56种,LP+Ly、DSS比较组样本间差异代谢物有87种。对Con组和LP+Ly组与DSS组显著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筛选出精氨酸生物合成、维生素消化和吸收两条富集率较高的代谢途径。本研究可为乳酸菌发酵枸杞产物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 宁夏枸杞 溃疡性结肠炎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