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植物地理区系研究
1
作者 林荣木 张桂萍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山西省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进行调查,并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方法,对该区域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记录到维管植36科101属136种。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优势类群明显,其中,优势科有菊科、毛茛科、... 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山西省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进行调查,并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方法,对该区域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记录到维管植36科101属136种。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优势类群明显,其中,优势科有菊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和禾本科等10个,优势属只有蒿属和委陵菜属2个。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比达96.32%,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处于绝对优势地位(78.68%),1年生和2年生草本植物占比较小(17.64%)。研究区内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占比80%,北温带分布植物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温带性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区系 花坡亚高山草甸 山西省沁源
下载PDF
融合植物信息交互系统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以“植物地理学”为例
2
作者 吴东梵 彭国榕 +3 位作者 李迎娣 吴颖欣 刘春秀 俞方圆 《地理教育》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植物地理学课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方向。如何整合高校植物信息交互系统与线下课堂并解决传统教学出现的困境是当前亟需探索的问题。本文利用植物信息交互系统搭建兼顾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植物地理学课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方向。如何整合高校植物信息交互系统与线下课堂并解决传统教学出现的困境是当前亟需探索的问题。本文利用植物信息交互系统搭建兼顾资源共享与师生互动的线上教学环境,结合课程特点从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构建混合式植物地理学教学模式,提出实施混合式植物地理学教学设计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植物信息系统 植物地理 教育数字化 教学交互
下载PDF
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课程创新研究
3
作者 孙俊 余淑童 +2 位作者 余光明 顾洪亮 金宝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为提升学生在实践创新过程中的能动性,完善与实践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本文以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课程为例,选择植物叶形态和光合作用的测定作为实践课程范例,对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实操性和交叉学科的前... 为提升学生在实践创新过程中的能动性,完善与实践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本文以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课程为例,选择植物叶形态和光合作用的测定作为实践课程范例,对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实操性和交叉学科的前沿性等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实践课程教学创新建设途径进行系统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包括增加创新性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融入多学科交叉思维。为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课程的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交叉学科 野外实践 地理
下载PDF
庐山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4
作者 刘新圣 孙叶根 +6 位作者 汪青 姚有如 汪勇 王小兵 吴立 朱永恒 张平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野外实习是植物地理学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技能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综合多年的教学实习经验,本文对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专业庐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中的植物地理学模块进行了系统梳理。重... 野外实习是植物地理学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技能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综合多年的教学实习经验,本文对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专业庐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中的植物地理学模块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对植物区系地理、植被地理和群落演替的实习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具体要求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归纳了野外教学实习线路及相应的实习内容。最后,针对目前实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科发展背景下对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的最新要求,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或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实习 植物区系地理 植被地理 教学设计 庐山
下载PDF
植物地理学实践课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赵文伟 张以恒 +5 位作者 杨子腾 夏宇欣 顾沁然 李焕 董艳 陈春珠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07-112,共6页
课程思政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也为专业课程实施提供了价值导向,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植物地理学实践课着重通过野外植物识别、植被分布特征分析以及地学维度认知等专业核心能... 课程思政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也为专业课程实施提供了价值导向,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植物地理学实践课着重通过野外植物识别、植被分布特征分析以及地学维度认知等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将植物地理学实践课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也可强化学生文化认同和人文情怀,从而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南通大学植物地理学实践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探索专业知识实践与价值引领相互结合,提出课程思政融入植物地理学实践的优化策略,从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实践课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初步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志强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5期42-44,共3页
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案例分析、增加思政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初步探讨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在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根据问题需求适当... 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案例分析、增加思政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初步探讨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在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根据问题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大纲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形式,注重实践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的系统认识,提高学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通过对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教学思考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应用——以《植物地理学》为例
7
作者 曾勇 韩森 +1 位作者 韩林 韩小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植物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地理学研究发展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植物地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重要性。以“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 《植物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地理学研究发展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植物地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重要性。以“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课堂知识梳理和延伸—课后知识巩固”为教学环节,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植物地理学》的课程设计方案,以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丰富教师教学的形式,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混合式教学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通识教育视域下植物地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王华宇 谢芝春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9期127-130,共4页
通识教育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多学科培养的特殊教育模式,其人才培养理念和内涵与我国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高度契合。结合植物地理学的课程特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通识教育的视角对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优化知识体系、培养人文情怀、改革... 通识教育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多学科培养的特殊教育模式,其人才培养理念和内涵与我国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高度契合。结合植物地理学的课程特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通识教育的视角对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优化知识体系、培养人文情怀、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和变革考核方式,并以植物地理学课程为例进行探索与实践,旨在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植物地理 人才培养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庐山植物地理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9
作者 曹昀 朱悦 +1 位作者 祁闯 杨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6-168,175,共4页
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扩展,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庐山植物地理野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从庐山地区环境资源有效利用、野外教学内容与教学... 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扩展,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庐山植物地理野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从庐山地区环境资源有效利用、野外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庐山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庐山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方面必须进行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庐山植被垂直地带性研究,利用先进的教辅工具,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野外实习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野外实习 庐山 对策
下载PDF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植物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陈功锡 廖文波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4-78,共5页
武陵山地区地处湘鄂川黔交界 ,面积约 10万km2 .从科、属、种水平对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①该区产种子植物 2 0 1科、 10 0 5属、 4119种 ;地理成分以亚热带 (至温带 )分布为主(占总属数的 5 6 8%和总种数的 90 4... 武陵山地区地处湘鄂川黔交界 ,面积约 10万km2 .从科、属、种水平对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①该区产种子植物 2 0 1科、 10 0 5属、 4119种 ;地理成分以亚热带 (至温带 )分布为主(占总属数的 5 6 8%和总种数的 90 49% ) ;中国特有属 6 4属 ,中国特有种达 2 6 82种 (其中武陵山地区特有12 6种、武陵山区以外的华中区特有 6 75种 ) .②该区保存有长苞铁杉、水杉、粗榧、厚朴、鹅掌楸、水青树、檫木、杜仲、领春木等大量古老属种 ,而且已证实该地区是青荚叶科、珙桐科以及台湾杉属、星果草属、八角莲属、马蹄芹属等的起源或重要分化地 ;③该区与邻近区系具广泛交流和渗透 ,经初步确定分别有 10 9种、 96种、 6 7种和 10 9种以武陵山地区为分布区东界、西界、南界和北界 ;另外所含东亚成分由西向东方向分布式样的 35 9种中 ,有 30 3种正处于该方向迁移和扩散的重要通道 (武陵山走廊 )上 .因此 ,武陵山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甚至整个东亚植物区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地区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植物地理学意义
下载PDF
忍冬科(狭义)植物地理及其对认识东亚植物区系的意义 被引量:23
11
作者 汤彦承 李良千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97-218,共22页
本文所谓狭义的忍冬科,包含4族、12属即忍冬族(忍冬属、鬼吹箫属),北极花族(毛核属,糯米条属、六道木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猬实属、七子花属),锦带花族(德维花属、锦带花属)和莛子藨族(莛子藨属)。基于它们的分布、化石资料和以木... 本文所谓狭义的忍冬科,包含4族、12属即忍冬族(忍冬属、鬼吹箫属),北极花族(毛核属,糯米条属、六道木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猬实属、七子花属),锦带花族(德维花属、锦带花属)和莛子藨族(莛子藨属)。基于它们的分布、化石资料和以木本为主的特性,忍冬科可认为是一个古老的科,可能起源于晚白垩纪或早第三纪。又基于以下事实:在东亚糯米条属、莛子藨属和锦带花属中,可见到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列;东亚特有的七子花属,是联系忍冬族和北极花族的一个中间纽带;东亚不但有较高比例的古特有属,还有一些新特有属;由此,我们认为东亚是该科的多样化中心。在化石和细胞学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仅根据三个主要特征,如属的系统位置是否孤立,与近缘属的分布区是否间断及属内的分化类型的多寡和种间的区别是否明显,试图将6个东亚特有属归为三类:七子花属、双盾木属和猬实属作为古特有属,锦带花属作为活化了的古特有属,六道木属和鬼吹箫属作为新特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科 植物地理 东亚 植物区系
下载PDF
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地理区系性质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军 孙柏年 沈光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91,共16页
基于对豫西皖北地区和华北、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分布状况的全面对比统计,简略分析了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将该区各阶期与华北及华南同期植物群进行了比较,并对其间Simpson相似性系数作了求算。结果表明它应作为... 基于对豫西皖北地区和华北、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分布状况的全面对比统计,简略分析了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将该区各阶期与华北及华南同期植物群进行了比较,并对其间Simpson相似性系数作了求算。结果表明它应作为华夏植物群华北植物区内的一个次级植物地理单元对待。其成因与华北、华南二叠纪时古板块的旋转、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二叠纪 豫西-皖北地区 植物
下载PDF
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大龙 王璐璐 +1 位作者 李森森 孙弘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8-240,244,共4页
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将课堂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所在师范院校的特点和实际,在实习基地选择、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 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将课堂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所在师范院校的特点和实际,在实习基地选择、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完善成绩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获得较为理想的野外实习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植物地理 野外实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全球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克勤 史晓颖 崔金钟 《植物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早石炭世由于全球气候分带不明显 ,无显著植物分区现象 ,全球为一个一致性的植物区 ,即拟鳞木植物区 (Lepidodendropsisfloralprovince)。晚石炭世和二叠纪 ,全球存在 4个植物区 ,即华夏植物区(Cathaysianfloralprovince)、欧美植物区 (... 早石炭世由于全球气候分带不明显 ,无显著植物分区现象 ,全球为一个一致性的植物区 ,即拟鳞木植物区 (Lepidodendropsisfloralprovince)。晚石炭世和二叠纪 ,全球存在 4个植物区 ,即华夏植物区(Cathaysianfloralprovince)、欧美植物区 (Euramericanfloralprovince)、安加拉植物区 (Angaranfloralprovince)和冈瓦纳植物区 (Gondwananfloralprovince)。华夏、欧美和安加拉植物区皆位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Laurasia) ,冈瓦纳植物区位于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 (Gondwana)。本文通过对全球石炭纪 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的一些焦点问题的综合评述和分析 ,试图为古大陆再造研究提供古植物学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植物 植物地理分区 植物
下载PDF
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丹炜 李群 +1 位作者 李维 徐作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167-8169,共3页
从合理的教学内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及科学合理、能反映学科发展新动态的课程资源等多方面,对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实践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植物地理 实践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现存被子植物原始类群及其植物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汤彦承 路安民 +2 位作者 陈之端 张原 张富民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259,共18页
在吸取各学派对被子植物原始类群界定的基础上 ,根据八纲系统 ,提出被子植物原始类群有 60科的新见解 ,并以分子系统学提出的狭义的基部类群 32科为对比 ,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研究。以科为性状 ,以Takhtajan划分的世界植物区系的“区”为OT... 在吸取各学派对被子植物原始类群界定的基础上 ,根据八纲系统 ,提出被子植物原始类群有 60科的新见解 ,并以分子系统学提出的狭义的基部类群 32科为对比 ,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研究。以科为性状 ,以Takhtajan划分的世界植物区系的“区”为OTU ,UPGMA分析显示 :( 1 )东亚区确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区 ,它既与北美东、西部 (北美大西洋区、马德雷区 )有密切关系 ,但更接近印度支那区 ;( 2 )环太平洋的 4个地区集中了较多的原始被子植物的科 ,它们是东亚地区 ,北美东部和西部地区 ,部分热带亚洲、澳大利亚东部和西南太平洋岛屿地区 ,中、南美热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原始类群 植物地理
下载PDF
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中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的植物地理区划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军 张全兴 沈光隆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0-543,共14页
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25 个分布区、831 种进行古生物地理区划,与以往定性分析结果相互借鉴。结果表明原划分方案总体上得到验证,华北区内似存在更次一级的植物地理单元。
关键词 植物地理 华夏植物 聚类分析 二叠纪 中国
下载PDF
早中新世沟鞭藻植物地理区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茅绍智 黄奇瑜 雷作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280,共8页
对早中新世的沟鞭藻植物地理作了初步研究 ,提出北半球在当时可划分为 3个沟鞭藻地理区 ,即热带区、亚热带—温带区和北方区。热带区以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种 Polysphaeridiumzoharyi丰富并存在偏爱热带、亚热带的种 Tuberculodiniumdini... 对早中新世的沟鞭藻植物地理作了初步研究 ,提出北半球在当时可划分为 3个沟鞭藻地理区 ,即热带区、亚热带—温带区和北方区。热带区以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种 Polysphaeridiumzoharyi丰富并存在偏爱热带、亚热带的种 Tuberculodiniumdinium vancampoae为特征 ,亚热带—温带区以同时存在 Tuberculodiniumdinium vancampoae和温带种 Bitectatodinium tepikiense,但缺失 Polysphaeridium zoharyi为特征 ,而北方区则以缺失 Polysphaeridium zoharyi和 Tuberculo-diniumdinium vancampoae二者且组合较贫乏为特征 ,亚热带—温带区的北界大致位于现今 68°N一线 ,此界线可随气温升高而北推 ,例如最温暖的早中新世晚期 ( 1 7~ 1 4 .5Ma)此界线可达 70°N。该带南界大致位于现今 4 5°N处 ,随着气候的转暖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北方区的海水此时凉而不结冰 ,即此时北极不存在冰盖。本文研究证实了前人根据大植物化石所得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新世 沟鞭藻 植物地理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主要海岛植物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梅 季长波 +3 位作者 王鹏 宋宇 张彦文 刘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以大尺度植物分布数据和环境气象因子等为基础,利用植物区系谱、主坐标分析、聚类分组及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中国东南部主要海岛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代表性岛屿植物地理成分呈现纬向地带性差异,热带成分比... 以大尺度植物分布数据和环境气象因子等为基础,利用植物区系谱、主坐标分析、聚类分组及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中国东南部主要海岛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代表性岛屿植物地理成分呈现纬向地带性差异,热带成分比例自北向南逐渐递增,而温带成分呈递减的规律,这与各海岛所处气候带的水热条件分异密切相关;(2)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组显示,主要海岛可划为5个区系分,反映了中国东南主要海岛植物区系成分比例关系与大陆南北山地区系划分的类似性;(3)CCA排序轴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表明,一月均温、纬度和年均温是中国东南部主要海岛植物地理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植物地理分布 典范对应分析 聚类分组 主坐标分析
下载PDF
榆科榉属的植物地理学 被引量:13
20
作者 萨仁 苏德毕力格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榉属是东亚 -地中海间断分布属 ,分属于东亚植物区、地中海植物区及伊朗 -土兰植物区。根据现存榉属植物的形态演化趋势、细胞学、孢粉学证据及其化石资料和古地质历史事件相结合分析 ,该属植物是第三纪温带森林的孑遗成分而且第三纪末... 榉属是东亚 -地中海间断分布属 ,分属于东亚植物区、地中海植物区及伊朗 -土兰植物区。根据现存榉属植物的形态演化趋势、细胞学、孢粉学证据及其化石资料和古地质历史事件相结合分析 ,该属植物是第三纪温带森林的孑遗成分而且第三纪末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第四纪的冰川作用是榉属植物演化的主要动力。在欧洲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较强烈 ,使分布于此的榉属植物受到严厉的生存竞争 ,未能适应环境的物种遭受灭绝 ,少数进行适应性变异的物种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了下来。而东亚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较稳定 ,便成了榉属植物的避难所 ,因此也保留了榉属植物种较为古老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榉属 植物地理 分类 演化 现代地理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