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腐性有机垃圾的产生与处理技术途径比较 被引量:36
1
作者 吕凡 何品晶 +2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陈世和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50,共5页
我国城市垃圾以易腐性有机垃圾为主。目前有关管理部门提出逐步减少进入填埋场的易腐性有机垃圾量 ,因此 ,必须寻求其他填埋替代技术消纳易腐性有机垃圾物流。本文对几种常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应该根据非餐饮业和餐饮业易腐性有... 我国城市垃圾以易腐性有机垃圾为主。目前有关管理部门提出逐步减少进入填埋场的易腐性有机垃圾量 ,因此 ,必须寻求其他填埋替代技术消纳易腐性有机垃圾物流。本文对几种常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应该根据非餐饮业和餐饮业易腐性有机垃圾各自的产生源特点 ,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 ;但目前这些替代技术用于处理易腐垃圾时均存在各自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垃圾 中国 垃圾处理 食物链 疾病
下载PDF
富水农业植物废物的易降解性及对其他堆肥植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天觉 曾光明 +2 位作者 黄国和 刘鸿亮 陈耀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对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和其他典型城市植物固废进行了好氧堆肥实验 .结果表明 ,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的有机质降解率最高 ,达到了 6 9% .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和其他植物固废混合堆肥时能明显提高其他植物固废的降解率 .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 对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和其他典型城市植物固废进行了好氧堆肥实验 .结果表明 ,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的有机质降解率最高 ,达到了 6 9% .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和其他植物固废混合堆肥时能明显提高其他植物固废的降解率 .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和其他典型城市植物固废混合物的质量比为 2 :1时 ,最高降解率 39.1% .研究发现这与它们的组分有关 ,富水型农业植物含水率高达 80 %以上 ,含有的有机物质主要为易降解的蛋白质、脂肪、纤维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C/N比在 10 :1~ 35 :1之间 .在堆肥物料中加入富水型农业植物废物可使堆肥的腐熟期缩短至 2 0d,最低C/N比为18.5 :1.图 4表 2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降解 腐熟期 植物降解 富水农业植物废物
下载PDF
广州市易腐性有机垃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坚 林卓玲 +1 位作者 李紫罗 罗媚 《广州化工》 CAS 2006年第6期38-40,50,共4页
对广州市2006年5月份居民住宅区、酒店、饭堂以及菜市场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其中易腐性垃圾所占比例,并将易腐性垃圾分为植物类、骨肉类、其他以及混合样,分析各类易腐性垃圾中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以及C、N、H元素含量,为将易... 对广州市2006年5月份居民住宅区、酒店、饭堂以及菜市场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其中易腐性垃圾所占比例,并将易腐性垃圾分为植物类、骨肉类、其他以及混合样,分析各类易腐性垃圾中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以及C、N、H元素含量,为将易腐性有机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的具体实验研究提供安全性与可行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有机成分分析 含水率 有机质含量
下载PDF
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耀国 谭英 +2 位作者 胡思海 陈培榕 刘宝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基于生长代谢、共代谢原理及易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存在形式与形态的影响而改变其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综述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知识,探讨了有待深入研... 基于生长代谢、共代谢原理及易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存在形式与形态的影响而改变其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综述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知识,探讨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 降解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生长代谢 共代谢 生物可利用
下载PDF
城镇粪便、易腐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真空分类收运系统及资源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敬宣 刘会涛 李艳萍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6,共3页
对我国城镇粪便、易腐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传统排放和处理模式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城镇粪便、易腐性生活垃圾、污水新型分类收运及快速制造有机复合肥系统,对其流程、原理、技术指标和社会、生态、经济意义做了简明的介... 对我国城镇粪便、易腐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传统排放和处理模式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城镇粪便、易腐性生活垃圾、污水新型分类收运及快速制造有机复合肥系统,对其流程、原理、技术指标和社会、生态、经济意义做了简明的介绍,并与传统重力冲水排污系统从多方面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分类收运系统 资源化 城镇粪便 垃圾 生活污水 有机复合肥
下载PDF
O3-H2O2体系降解垃圾浓缩液中有机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爱平 陈炜鸣 +1 位作者 李民 张永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2,共6页
研究了O_3-H_2O_2体系降解膜滤垃圾浓缩液中有机物的效果与特点。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 min,臭氧投加质量流量为4 g/h时,添加4 m L/L的H2O2可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BOD_5/COD由0.025提升至0.527,对色度、腐殖酸、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 研究了O_3-H_2O_2体系降解膜滤垃圾浓缩液中有机物的效果与特点。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 min,臭氧投加质量流量为4 g/h时,添加4 m L/L的H2O2可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BOD_5/COD由0.025提升至0.527,对色度、腐殖酸、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99%、62.94%、53.03%,较之O_3体系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3.05%、18.91%、19.55%,原因是适量的H_2O_2有强化反应体系中自由基的作用。O_3-H_2O_2体系能将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烷烃类等臭氧惰性产物,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以及H2O2的影响,p H有下降的趋势,且有机物的降解逐渐矿化为CO_3^(2-),由此导致了反应后期臭氧的利用率下降以及有机物的去除速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H2O2 降解 垃圾浓缩液 有机 可生化
下载PDF
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自修复——以多氯联苯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骆永明 涂晨 《土壤与作物》 CSCD 2012年第2期65-69,共5页
土壤-植物系统是地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亚系统,对保障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土壤环境中难降解、长残留的毒害污染物。这类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组分、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着一系... 土壤-植物系统是地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亚系统,对保障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土壤环境中难降解、长残留的毒害污染物。这类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组分、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界面过程,导致其或者生物有效性的降低和毒性的下降,或者快速降解,进而减少在食物链中传递的风险,达到自然条件下土壤污染净化,实现自修复。以多氯联苯为例,综述了农田土壤-植物系统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组分界面过程、根际界面过程和植物体微界面过程研究进展,提出了发挥土壤-植物系统降解净化作用,实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自修复的新思路。参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根际持久有机污染物 多氯联苯 生物有效 降解
下载PDF
独角莲对城市垃圾渗滤液有机物降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楠 Agamuthu Pariatamby Pariatamby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568-7570,共3页
[目的]研究植物独角莲对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修复效果。[方法]通过对渗滤液进行不同浓度的稀释和配合化学絮凝剂的处理,检测独角莲对渗滤液的重要有机物衡量指标COD(化学需氧量)、BOD(五日生化需氧量)及NH3-N(氨氮)的降解效应。[结... [目的]研究植物独角莲对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修复效果。[方法]通过对渗滤液进行不同浓度的稀释和配合化学絮凝剂的处理,检测独角莲对渗滤液的重要有机物衡量指标COD(化学需氧量)、BOD(五日生化需氧量)及NH3-N(氨氮)的降解效应。[结果]独角莲具有在滤液中生长迅速、抗性强和降解效率高的特性,但在100%渗滤液原液(RL)与100%处理后的渗滤液(TL)处理下,由于渗滤液毒性较强,植物在此浓度下的修复效果有限;化学絮凝剂FeCl3处理和独角莲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较高浓度的渗滤液中的BOD和COD浓度,且TL中的NH3-N含量下降也更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植物处理垃圾渗滤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角莲 植物修复 垃圾渗滤液 有机降解
下载PDF
易降解有机物及其施加方式对高粱吸收镉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段明梦 王帅 +5 位作者 黄道友 许超 王辉 李佰重 龙世方 朱奇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0-1007,共8页
为探明易降解有机物及其施用方式对高粱吸收镉的强化效应,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2 mmol·kg^(-1)草酸(OA)、2 mmol·kg^(-1)柠檬酸(CA)和1 g·kg^(-1)水溶性有机肥(DOF)分次(1~4次)施加对土壤中镉(Cd)的活性、高粱(Sorghum bi... 为探明易降解有机物及其施用方式对高粱吸收镉的强化效应,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2 mmol·kg^(-1)草酸(OA)、2 mmol·kg^(-1)柠檬酸(CA)和1 g·kg^(-1)水溶性有机肥(DOF)分次(1~4次)施加对土壤中镉(Cd)的活性、高粱(Sorghum bicolor L.)生长及对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OA、CA和DOF提高了土壤中Cd的活性,且OA、CA分4次施加和DOF 1次施加时,土壤中DTPA-Cd含量最高,分别比CK显著增加了11%、30%和29%;OA、CA和DOF 1次施加对高粱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分2次施加则显著抑制了高粱生长,其中DOF处理的生物量较CK下降38%;OA、CA和DOF分2~3次施加促进了高粱对Cd的吸收,高粱根部、地上部中的Cd含量及富集系数显著高于CK;OA、CA分3次施加和DOF 1次施加时,高粱地上部分Cd积累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了17%、30%和31%。总体来看,分3次施加CA对土壤Cd活化及高粱吸收Cd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 施加方式 高粱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多途径实验法在植物性生活垃圾好氧发酵堆肥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卢寰 《安徽科技》 2006年第9期25-26,共2页
本文论述了以植物性生活垃圾为原料,采用连续通风自动控制—静态立式发酵系统,通过酶活力、发酵反应温度、有机物降解度等多种实验途径对好氧发酵堆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或相近的结果,得出好氧堆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 本文论述了以植物性生活垃圾为原料,采用连续通风自动控制—静态立式发酵系统,通过酶活力、发酵反应温度、有机物降解度等多种实验途径对好氧发酵堆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或相近的结果,得出好氧堆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阐述了“多途径实验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垃圾 好氧发酵 酶活力 堆肥温度 有机降解 多途径实验
下载PDF
pH值对有机垃圾厌氧水解和酸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53
11
作者 何品晶 潘修疆 +1 位作者 吕凡 邵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通过易腐性有机垃圾的批式厌氧发酵实验,比较不同的发酵液pH值对水解和酸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的pH值为5—7时有利于颗粒态有机物的水解;在pH值不控制及pH值为5,6,7,8条件下,微生物处于静止生长期时,水解速率常数K分别... 通过易腐性有机垃圾的批式厌氧发酵实验,比较不同的发酵液pH值对水解和酸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的pH值为5—7时有利于颗粒态有机物的水解;在pH值不控制及pH值为5,6,7,8条件下,微生物处于静止生长期时,水解速率常数K分别为6.81×10^-5.57×10^-4,3.51×10^-4,7.55×10^-4,2.47×10^-4h^-1.发酵液pH=7时最有利于微生物的合成代谢,从而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水解过程和酸化过程,表现为代谢产物如乙醇、乙酸、丁酸和氨氮的大量生成,以及其他代谢产物种类的增加;pH=5和pH=6时,反应后期能促进酸化过程;pH=8时,会抑制酸化过程;对pH值不控制时,严重抑制水解和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有机垃圾 厌氧发酵 水解速率 酸化速率
下载PDF
微电解法去除老龄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忠平 韩术鑫 +2 位作者 刘源月 龚正君 韩云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1-465,共5页
采用微电解法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微电解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pH为4,铁屑与活性碳体积比为1∶2,反应时间为1.5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对老龄渗滤液中的化学需氧量和... 采用微电解法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微电解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pH为4,铁屑与活性碳体积比为1∶2,反应时间为1.5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对老龄渗滤液中的化学需氧量和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84.5%和89.9%.经微电解法预处理后,出水的可生化系数增加了116.6%,难降解有机物的相对含量降低了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垃圾渗滤液 降解有机 可生化
下载PDF
西海堤垃圾场和西田垃圾场陈垃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敏 廖利 张璐 《再生资源研究》 2006年第6期19-22,共4页
结合深圳市宝安区西海堤垃圾场和西田垃圾场现场实验,分析了陈垃圾的物理成分,并将其与新鲜垃圾物理成分作对比,得出易降解有机物含量、塑胶含量和无机物含量与陈垃圾稳定化的关系。
关键词 垃圾 物理组分 稳定化 降解有机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变形特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孙秀丽 孙秀伟 金立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8,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生活垃圾(MSW)的长期变形特性,探讨初始孔隙比、易降解有机物质量分数和降解条件对其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制的压缩一降解仪,进行了多种工况下MSW的蠕变变形试验。结果表明,荷载水平较低时,初始孔隙比越小,孔隙... 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生活垃圾(MSW)的长期变形特性,探讨初始孔隙比、易降解有机物质量分数和降解条件对其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制的压缩一降解仪,进行了多种工况下MSW的蠕变变形试验。结果表明,荷载水平较低时,初始孔隙比越小,孔隙比随竖向荷载减小的速率越快;当密实到一定程度时,孔隙比随荷载的增加有趋于稳定的趋势。易降解有机物质量分数越大,MSW的压缩模量越小,变形量越大。在竖向应力较小时,降解条件对MSW的变形特性影响不大;当竖向应力较大时,降解条件对MSW的变形特性有显著的影响。MSW的变形是应力与降解耦合作用的结果,降解引起的变形要靠应力作用才能实现,同时降解对MSW试样的压缩模量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影响MSW的应力状态。因此,初始孔隙比、降解条件和易降解有机物质量分数不但对MSW的最终变形量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MSW沉降变形过程也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城市生活垃圾 压缩一降解 初始孔隙比 降解有机 降解
下载PDF
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中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和产酶条件优化
15
作者 龙腾发 林清钰 +4 位作者 张忠兰 孙雨暄 金尧 霍强 陈春强 《环境工程》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近年来,我国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为提高其降解速率,亟须开发高效降解餐厨易腐有机垃圾的工艺。筛选了能够适应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且能高效降解油脂能力的菌株,以期实现餐厨易腐有机垃圾快速降解和资源化。从餐厨易腐有机垃圾... 近年来,我国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为提高其降解速率,亟须开发高效降解餐厨易腐有机垃圾的工艺。筛选了能够适应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且能高效降解油脂能力的菌株,以期实现餐厨易腐有机垃圾快速降解和资源化。从餐厨易腐有机垃圾及部分被油污染的土壤中采集样品,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并构建菌株发育树,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菌株最适生长条件。通过筛选及功能验证,获得1株高效降解油脂菌株TH1,初步鉴定为粘质沙布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方法表明,该菌株在温度30℃、pH=7.54、盐度1%的条件下,脂肪酶活力高达213.70 U/L。该研究可为后续开发复合菌剂进行餐厨易腐有机垃圾高效降解、机理研究及资源化利用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降解 餐厨有机垃圾 酶活力 响应面优化
原文传递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可生物降解物降解产物量化分析
16
作者 李志华 黄涛 李志辉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5年第6期254-256,共3页
通过对成都市2004年度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统计,在采用十字交叉方法对垃圾成分中各易降解组分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降解机理,与此同时利用其主要的降解反应及质量守衡,建立了相应的计量公式,对各降解阶段产物生成量做了定... 通过对成都市2004年度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统计,在采用十字交叉方法对垃圾成分中各易降解组分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降解机理,与此同时利用其主要的降解反应及质量守衡,建立了相应的计量公式,对各降解阶段产物生成量做了定量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分析量化公式能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过程中渗虑液及填埋气体的产生量计算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成分 降解有机垃圾 降解机理 量化分析
下载PDF
有机废弃物再生环保型基质在观赏植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兰虹 杨亚洁 《中国西部科技》 2004年第10B期23-24,共2页
研究以有机废弃物作为农业再生资源,再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高热灭菌,生产具有环保型特点的栽培基质,用于非食用性植物生长需要,完全可取代泥炭。这种天然泥炭替代物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其技术易掌握,对清除垃圾及减少有害物质保护环境... 研究以有机废弃物作为农业再生资源,再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高热灭菌,生产具有环保型特点的栽培基质,用于非食用性植物生长需要,完全可取代泥炭。这种天然泥炭替代物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其技术易掌握,对清除垃圾及减少有害物质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栽培基质 有机废弃物 泥炭 食用 植物生长 灭菌 垃圾 再生资源 保护环境
下载PDF
填料、微生物和植物对生物滞留设施POPs归趋的影响研究进展
18
作者 许烨锋 李家科 段小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6-1411,共6页
根据生物滞留设施中POPs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生物滞留设施对POPs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设施填料对POPs的吸附特性以及设施内微生物和植物对POPs的作用机理与响应情况等,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使用寿... 根据生物滞留设施中POPs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生物滞留设施对POPs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设施填料对POPs的吸附特性以及设施内微生物和植物对POPs的作用机理与响应情况等,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使用寿命及对POPs的控制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持久有机 填料吸附 生物降解 植物作用 去除效果
下载PDF
食品垃圾好氧降解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婷 王新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75-2583,共9页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混合食品垃圾(FW)及以橙子、生菜、土豆和西红柿为代表的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组分好氧降解过程中排放出来的117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量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混合食品垃圾好氧降解过程中VOCs总排放量...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混合食品垃圾(FW)及以橙子、生菜、土豆和西红柿为代表的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组分好氧降解过程中排放出来的117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量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混合食品垃圾好氧降解过程中VOCs总排放量为951.80mg·kg-1,主要为有机硫、含氧化合物和萜烯,分别占VOCs总排放量的43.1%、53.3%和2.1%.橙子、生菜、土豆和西红柿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好氧降解过程中VOCs的总排放量分别为12736.72、118.67、57.40和228.08mg·kg-1,主要成分均为含氧化合物和萜烯;含氧化合物分别占橙子、生菜、土豆和西红柿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VOCs总排放量的13.5%、80.9%、85.9%和79.5%,萜烯分别占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VOCs总排放量的86.5%、16.6%、8.2%和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垃圾(FW) 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 挥发有机物(VOCs) 排放量 组成特征 含氧挥发有机物(OVOCs) 萜烯
原文传递
Fenton法对老龄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毒物的削减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平 吴锦华 +1 位作者 朱能武 吴平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Fenton法进行削减老龄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毒物的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Fe2+投加量、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对难降解有机毒物削减效果的影响,采用呼吸耗氧速率法和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度法评估了Fenton法对处理前、后老龄垃圾渗滤... 采用Fenton法进行削减老龄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毒物的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Fe2+投加量、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对难降解有机毒物削减效果的影响,采用呼吸耗氧速率法和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度法评估了Fenton法对处理前、后老龄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改善程度和生物毒性削减情况。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3.0,Fe2+投加量为17.6 mmol/L,H2 O2投加量为88.2 mmol/L(n(H2 O2)/n(Fe2+)=5),反应时间为2 h时,Fenton法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达到84.7%,以COD表征的有机物去除率达到60.3%。经Fenton法处理后水样呼吸耗氧速率较原水提高了3.35倍,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从原水的1.9%提高到57.2%,处理后渗滤液的生物毒性得到较大幅度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降解有机毒物 FENTON 可生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