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2022年温州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章乐怡 楼辉煌 +5 位作者 林谦阁 刘雪薇 李海燕 胡玉琴 洪程基 李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1-956,共6页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各致病菌分离株的血清学、分子分型、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21—2022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的副溶血弧菌、弯...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各致病菌分离株的血清学、分子分型、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21—2022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的副溶血弧菌、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用血清学分型、质谱、PCR等方法进行病原菌型别确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温州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最多的场所为酒店餐饮,诱发原因较多为生熟交叉污染,发生季节大多在5-11月。114株目标菌从19起食源性疾病聚集事件分离出。55株副溶血弧菌以O10∶K4为主要血清型,其引起暴发事件的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6株沙门菌为肠炎沙门菌血清型,MLST型别为ST11。44株空肠弯曲菌包含7种ST型,ST9079为主要的ST型。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携带A型肠毒素,MLST型别包括ST88、ST188、ST25等3种ST型。3株致泻大肠埃希菌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包括ST156、ST4383两种ST型。空肠弯曲菌以四环素、萘啶酸、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肠炎沙门菌有多重耐药现象,副溶血弧菌除对头孢唑啉普遍耐药,对其他药物基本敏感。结论温州市细菌性暴发事件致病因素复杂,同一起事件有多克隆株污染致病的现象,以副溶血弧菌和弯曲菌为主要病原菌。在暴发事件处理中,应用PFGE、全基因组测序等多种分子分型技术可以进行全面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食源性暴发事件 分子分型 耐药
下载PDF
2010-2016年四川省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文 张誉 +2 位作者 兰真 宋阳 刘祖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67-673,共7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6... 目的了解四川省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全省共报告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99起,发病977人,死亡25人,病死率为2.56%。8月事件数最多占23.62%,绵阳市的事件数最多占21.61%,毒蘑菇的事件数最多占76.88%,家庭是主要的疾病暴发场所和原因食品来源场所均占76.38%,引发事件的环节和因素主要分别是生产加工和误食误用。结论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四川省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在高发地区、高发季节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市场监管、强化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深入开展对毒蘑菇的鉴别研究,达到预防和控制植物性食源性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四川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玉溪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3
作者 王君梅 周文僮 +3 位作者 王兴生 许璐 李惠琼 张丽波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了解玉溪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做好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本文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玉溪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以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按食源性疾病的时间、空间、人群、可疑食品分布等描述玉溪市食... 目的了解玉溪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做好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本文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玉溪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以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按食源性疾病的时间、空间、人群、可疑食品分布等描述玉溪市食源性疾病特征。结果2018年1月-2022年12月玉溪市监测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82起,发病人数3412人,有明显的季节性,可疑食品主要为野生菌及其制品,食品来源场所主要为家庭,易发人群集中于20~59岁,主要为农民。结论玉溪市食源性疾病存在明显季节性、来源场所集中、人群发病差异、物种明确程度低的特点,应加强时间节点、场所、易发人群和高危食品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病例监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2016-2020年都昌县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4
作者 余修旺 王际雄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0年都昌县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方法:收集2016-2020年都昌县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上报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 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0年都昌县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方法:收集2016-2020年都昌县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上报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状况及发生原因。结果:2016-2020年,都昌县共上报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3起,发病人数182例,死亡人数5例,分别占同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86.89%、67.91%、100%;病死率为2.75%,其中2016年报告事件起数最多(18起);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高发月份为6月-10月。致病食物和致病因素主要是毒蘑菇和毒草毒素(均占54.72%),引发原因以误食误用为最多(占64.15%),其次是存储不当引起(占16.98%)。结论:都昌县家庭食用野生蘑菇、误食误用是主要致病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家庭 暴发事件 致病因素
下载PDF
2010—2020年中国大陆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玲玲 李薇薇 +6 位作者 吕忠其 李娟娟 王娅芳 宋柬 计融 付萍 李宁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中国大陆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0年报告的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中国大陆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0年报告的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按发生时间、发生场所、致病原因、致病因子污染环节(引发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 244起,发病37 610人,死亡271人。第二季度为发病高峰,事件数、发病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35.37%(1 855/5 244)和31.18%(11 727/37 610)。植物性4 794起,发病34 482人,死亡222人;动物性450起,发病3 128人,死亡49人。致病原因前3位依次为植物凝集素及皂素(37.49%,1 966/5 244)、乌头碱(8.28%,434/5 244)、桐子酸(6.24%,327/5 244);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单位食堂;引发因素主要是误食误用、未充分煮熟煮透。结论 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四季均有发生,第二季度为高峰,菜豆、乌头的加工不当是主要中毒原因。应针对以上流行特征,重点对家庭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动植物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2013—2017年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谢艺红 刘银品 +3 位作者 钟延旭 杨永鹏 蒙浩洋 姚雪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致病因素,为食源性疾病暴发处置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广西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92起,发... 目的:分析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致病因素,为食源性疾病暴发处置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广西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92起,发病2347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1.4%。致病微生物性是春季和夏季的主要致病因素,分别占该季节事件数的40.0%和59.1%,以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前3位病原;秋季致病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均较为常见;冬季以有毒动植物中毒为主,占63.2%。有毒动植物以四季豆、桐油、桐油果、木薯和药酒中毒为主,多发生在家庭;发生在家庭的事件后果较为严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7.9%,其中药酒、木薯和毒蘑菇中毒引起死亡21例;发生在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的事件以致病微生物为主,沙门氏菌污染最为常见,33.3%的集体食堂事件原因不明。结论:广西食源性疾病防控应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季节、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食堂以安全管理、卫生管理为主,并降低不明原因事件的比例;农村家庭重点加强春季野蘑菇、野菜中毒和秋冬季药酒中毒、木薯中毒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因素
下载PDF
2015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晓红 王三桃 +2 位作者 史一 王尚敏 李雪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223-1224,共2页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山西省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趋势和特征,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2015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定义:食源...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山西省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趋势和特征,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2015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定义: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1.2资料来源:对2015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上报的事件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 事件监测 起数 病人数 监测资料 公共卫生 监测系统 微生物 食品加工 感染
下载PDF
秦皇岛市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检测和溯源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时晨 于良 +4 位作者 王悦 刘艳飞 杨坤 袁玉荣 李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03-3507,共5页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检出的目标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耐药性检测及分子分型检测,明确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致病菌及可能性溯源。方法采集病例腹泻便及可疑环境样本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对分离出来的可疑致病菌进行生化...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检出的目标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耐药性检测及分子分型检测,明确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致病菌及可能性溯源。方法采集病例腹泻便及可疑环境样本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对分离出来的可疑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检测。结果4份腹泻便标本检出2株血清型为O5:K17的副溶血性弧菌,4份环境标本中检出1株血清型为O5:K17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lh和tdh基因阳性,trh基因阴性,将上述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检测,同源度高达100%。结论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血清型为O5:K17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餐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弧菌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下载PDF
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吴雨晨 宗雯琦 +1 位作者 戴月 甄世祺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分析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年江苏省共发生143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目的分析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年江苏省共发生143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2 657例,无死亡。全年各月均有暴发事件发生,第三季度高发,8月份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占24.47%和21.45%);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3市报告数占总数的67.14%;20~5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占71.96%);发生场所主要在宾馆饭店(占37.06%)、单位食堂和农村宴席(各占18.18%);动物类食品是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占37.06%);细菌性致病因素是暴发事件的主要致病因素(占63.6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结论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和系统建设,提升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防控措施
下载PDF
2011—2016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红 刘慧君 +3 位作者 李雪原 王尚敏 史一 王三桃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511-1512,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章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是法律赋予各级疾控机构的职责。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章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是法律赋予各级疾控机构的职责。规范、科学地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是查明原因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重要保证,对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调查 疾病暴发 报告质量评价 食源性 山西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2011-2015年甘肃省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燕 梁效成 《首都公共卫生》 2017年第4期165-166,共2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2011-2015年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方法对甘肃省2011-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系统中所报告的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全省共报告化学性食源... 目的了解甘肃省2011-2015年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方法对甘肃省2011-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系统中所报告的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全省共报告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0起,中毒176人,死亡16人,病死率为9.09%;报告事件多发生在第二季度,占总报告起数的60%;中毒场所以家庭最多,占总报告起数的70%;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中毒引起,其次是农药和鼠药,三者占总报告起数的85%,占总死亡人数的87.5%。结论甘肃省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亚硝酸盐和农药、鼠药中毒为主,主要原因是误食被农药、鼠药、亚硝酸盐污染的食品,说明对亚硝酸盐和农药、鼠药的监管及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 甘肃
下载PDF
一起网络订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阮明捷 翁曦君 +1 位作者 王银会 巴蕾 《首都公共卫生》 2019年第6期299-301,共3页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查找原因食品、致病因子和污染来源。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和病人肛拭子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分析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采用脉冲场...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查找原因食品、致病因子和污染来源。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和病人肛拭子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分析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此次事件共发现14例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14/14)、腹痛(13/14)、发热(13/14)。所有病例均食用M餐厅加工制作的鳗鱼蛋丝饭。病例便标本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经PFGE分子分型分析具有同源性。结论结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此次事件为一起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下载PDF
2013—2018年佳木斯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子春 蒋一 曾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佳木斯市2013—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获取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本身涉及的时间、地区和人群... 目的分析佳木斯市2013—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获取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本身涉及的时间、地区和人群等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2013—2018年佳木斯市共处置38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人数为313人,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人群,6~8月份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月份,植物性食物引发爆发事件数最多,共16起(42.11%),涉及发病人数最多,共144例(46.01%),因加工不当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共12起(31.58%),涉及138人(44.09%),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家庭,共18起(47.37%)。结论加强对集体食堂、餐饮行业的卫生监管,开展针对性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公众正确识别有毒有害动植物,健康烹饪,科学饮食,从而大幅度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流行特征 防控措施 佳木斯
下载PDF
淄博市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爱青 武玉平 +2 位作者 汪洋 高宁 徐一凡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有效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到的2015—2019年淄博市暴发事件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有效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到的2015—2019年淄博市暴发事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淄博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79起,发病人数1174人,死亡1人。5—9月是淄博市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事件数为142起,占总起数的79.3%,发病人数为953人,占发病总人数的81.2%。结论:在夏秋季高发时节,对家庭宾馆等高发地点加强宣传力度,加工、存储环节增强监控,提高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处置能力,可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因素
下载PDF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华 《卫生软科学》 2015年第12期798-801,共4页
[目的]分析普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4年普洱市疾控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的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4年普洱市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 [目的]分析普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4年普洱市疾控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的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4年普洱市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有70起,发病2215例,年平均发病率8.59/10万,死亡37人,总体病死率为1.67%。报告事件发生数和病例死亡数最多的为动植物性暴发事件,分别占57.14%和86.47%,主要由食用野生蕈和误食有毒动植物引发。报告事件发病病例最多为微生物性暴发事件,占发病病例53.95%。沙门氏菌和旋毛虫是主要致病微生物。家庭、农村宴席和学生、工地食堂是暴发事件高发场所。[结论]普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控制策略应以降低野生蕈中毒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为主,重点管控农村宴席和学生、工地等集体食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 普洱市
下载PDF
2016—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燕 梁效成 张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价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质量,发现基层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16—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系统中,发病人数≥10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评价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质量,发现基层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16—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系统中,发病人数≥10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按照相应标准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68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告普遍存在条理性差、层次混乱不清,虽然书写了相应的指标但内容过于简单且不够规范的问题;报告还存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不够全面、深入,分析流行病学欠缺,食品卫生学调查不充分等问题;仅有50.00%(34/68)的调查查明了致病因子和污染食物,39.71%(27/68)的调查查明了污染原因,14.71%(10/68)的调查找出了完整证据链。结论:甘肃省基层工作人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不够深入、细致,病因调查和推断较少,几乎未开展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依据不够充分;流行病学调查和调查报告书写质量均需要加强和提高;相关部门应基层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建设,对技术人员进行中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质量评价 甘肃
下载PDF
2012—2020年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蔡泽瑜 张明 张春雨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45-346,371,共3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0年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置档案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0起...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0年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置档案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0起,发病511例,无死亡病例,总罹患率为16.94%,9年罹患率为8.64%~3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9,P<0.01);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4.53,P<0.01)。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69∶1,主要集中在20~49岁(334例,占65.36%)。3季度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2起(占40.00%)暴发事件、208例(占40.70%),罹患率(20.49%)高于1、2、4季度平均罹患率(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01);发生场所主要为酒店/饭店(占70.00%),危险食品主要为动物类食物(占40.00%);致病因子主要为微生物类(占50.00%),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微生物类33.33%);诱发环节多为加工制作与贮存条件不当和交叉污染(占63.33%)。结论应针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布,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副溶血弧菌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基层疾控机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置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红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404-1405,共2页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指所有发病人数在2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的暴发事...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指所有发病人数在2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的暴发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秩序,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 处置过程 流行病学调查 暴发事件 基层疾控机构 事件处置 处置策略
下载PDF
1起集体食堂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徐凤 汤文斌 魏竞智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622-623,632,共3页
目的查明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体及污染途径,探讨发生原因,为控制和预防类似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借鉴。方法开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现场访谈、勘察,采集患者肛拭子、血液样品、可疑食品等样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对... 目的查明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体及污染途径,探讨发生原因,为控制和预防类似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借鉴。方法开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现场访谈、勘察,采集患者肛拭子、血液样品、可疑食品等样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对病例和对照的进食餐次进行分析,查找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可疑暴露因素。结果此次事件共有病例89例,罹患率为22.25%,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3次/d)(100.00%)、腹痛(94.39%)、恶心(55.06%)、发热(40.45%)、呕吐(33.71%)、头痛(25.85%)。在病人肛拭子、留样食品烤鸭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对检出的阳性菌进行重复序列PCR聚类分析,菌株具有同源性。结论本起事件是由于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卫生检验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玉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5期5-7,共3页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对暴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卫生检验是查找暴发事件致病因子的必要手段,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理的重要环节,对卫生检验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可以大大提高卫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对暴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卫生检验是查找暴发事件致病因子的必要手段,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理的重要环节,对卫生检验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可以大大提高卫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查找致病因素的工作效率。卫生检验人员应全程参与现场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加工场所的食品卫生学调查,与流调人员、临床医师共同分析可能引起暴发事件的可疑致病因素,结合临床症状、潜伏期确定采集的可疑样品、采集方法及可疑样品的保存与运输方式,对确定检验项目、选择检测方法、检验过程及检验结果处理等众多环节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性质的研判、快速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卫生检验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