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植物所专家发现野外生存的弥勒苣苔 被引量:2
1
《生命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96-496,共1页
一种原以为已经灭绝达一百年之久的中国苦苣苔科特有属植物——弥勒苣苔(Paraisometrum mileense,W.T.Wang),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高山植物研究组的税玉民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张美德和赵厚涛等人在进行石林县石灰岩山植物... 一种原以为已经灭绝达一百年之久的中国苦苣苔科特有属植物——弥勒苣苔(Paraisometrum mileense,W.T.Wang),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高山植物研究组的税玉民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张美德和赵厚涛等人在进行石林县石灰岩山植物区系调查时再次发现。这是一百年来首次在野外发现该种的活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野外生存 专家 硕士研究生 苦苣苔科 高山植物 区系调查 石灰岩山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等确立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新特有属假合头菊属
2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01-101,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建文博士在孙航研究员的指导下,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David E.Boufford博士合作,通过多重证据确立了喜马拉雅一横断山区特有属——假合头菊属(Parasyncalathium J.W.Zhang,Boufford&H.Su...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建文博士在孙航研究员的指导下,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David E.Boufford博士合作,通过多重证据确立了喜马拉雅一横断山区特有属——假合头菊属(Parasyncalathium J.W.Zhang,Boufford&H.S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喜马拉雅 特有属 昆明植物所 菊属 昆明植物研究所 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植物气味与昆虫间关系
3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7-67,共1页
据科学网2016年7月30日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张石宝课题组对野拔子(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具有很强的刺激气味,深受蜜蜂喜欢)的完整花和叶子、以及受损的花和叶子挥发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发现花和叶子的挥发性化合物存在明显的不... 据科学网2016年7月30日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张石宝课题组对野拔子(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具有很强的刺激气味,深受蜜蜂喜欢)的完整花和叶子、以及受损的花和叶子挥发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发现花和叶子的挥发性化合物存在明显的不同。当花和叶子受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气味 中科院 昆虫 挥发性化合物 昆明植物所 蜜源植物 叶子 挥发物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建成国际上首例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
4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79,共2页
据中国生物信息网2008年12月31日消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曾英研究员及其学生经过3年多的探索,在取得植物共生菌富集的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国际上首例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相关技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并公开。该文库包... 据中国生物信息网2008年12月31日消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曾英研究员及其学生经过3年多的探索,在取得植物共生菌富集的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国际上首例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相关技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并公开。该文库包含137万个克隆,库容量47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文库 昆明植物所 共生菌 国际 昆明植物研究所 发明专利 信息网 研究员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剧毒蘑菇研究取得新进展
5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1期F0003-F0003,共1页
我国地域广博,有毒蘑茹物种繁丰,每年全国各地均发生众多蘑菇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祸首当属--剧毒鹅膏。剧毒鹅膏(Amanita spp.)类毒蘑菇含有剧毒环肽类毒素的真菌,因其外形与可食的鹅膏极为相似,故常被人采摘误食导致中毒。而在... 我国地域广博,有毒蘑茹物种繁丰,每年全国各地均发生众多蘑菇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祸首当属--剧毒鹅膏。剧毒鹅膏(Amanita spp.)类毒蘑菇含有剧毒环肽类毒素的真菌,因其外形与可食的鹅膏极为相似,故常被人采摘误食导致中毒。而在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死亡的事件中,高达90%是因为误食剧毒鹅膏所引起的。人们对欧洲的剧毒鹅膏(5种)和北美的剧毒鹅膏(15种)认识相对较深入,但对东亚的剧毒鹅膏却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毒蘑菇 中毒事件 肽类毒素 中毒死亡 剧毒 SPP 误食
下载PDF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完成水稻5个“近亲”的全基因组测序
6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0,共2页
据科学网2014年11月5日援引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立志团队从2007年至今完成了尼瓦拉野生稻、非洲栽培稻(一般称为水稻)、短舌野生稻、展颖野生稻和南方野生稻5个水稻近缘物种的基因组测序,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参考序列,确... 据科学网2014年11月5日援引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立志团队从2007年至今完成了尼瓦拉野生稻、非洲栽培稻(一般称为水稻)、短舌野生稻、展颖野生稻和南方野生稻5个水稻近缘物种的基因组测序,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参考序列,确认了这些物种适应不同环境的基因,特别是与开花发育、繁殖和防御病虫害有关的基因,诠释了亚洲栽培稻及其野生祖先种与非洲栽培稻及其野生祖先种在亚洲和非洲的不同适应性进化历史,揭示了亚洲栽培稻相对于其他近缘物种的基因组与基因的变异与进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中科院 昆明植物所 水稻 非洲栽培稻 亚洲栽培稻 昆明植物研究所 近亲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发现五味子新的药用价值
7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76,共1页
据2015年9月1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孙汉董课题组,潜心研究五味子20多年,对24种国内的五味子科植物开展了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425种新化合物,首次发现了一系列高氧化的、骨架重排、环系极其... 据2015年9月1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孙汉董课题组,潜心研究五味子20多年,对24种国内的五味子科植物开展了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425种新化合物,首次发现了一系列高氧化的、骨架重排、环系极其复杂的新颖“五味子降三萜”,并实现了其全合成,首次发现衍生物SJP-L-5具有强抗HIV活性,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抗HIV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论文110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9项已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科植物 昆明植物所 药用价值 《科技日报》 抗HIV活性 抗HIV药物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揭示菟丝子与寄主间抗虫系统性信号交流
8
《种业导刊》 2018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于寄生植物这类特化的植物类群如何响应昆虫胁迫,以及能否将胁迫信号传递给寄主,使寄主能够感知寄生植物受到侵害等的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而这类问题对解析寄生植物生活习性、寄生植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中国科... 关于寄生植物这类特化的植物类群如何响应昆虫胁迫,以及能否将胁迫信号传递给寄主,使寄主能够感知寄生植物受到侵害等的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而这类问题对解析寄生植物生活习性、寄生植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课题组以南方菟丝子与大豆组成的寄生体系为研究对象,以蚜虫为昆虫胁迫因子,系统地分析了南方菟丝子受到蚜虫侵害后,寄生植物与寄主在植物激素和转录组水平上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菟丝子 信号传递 昆明植物所 寄主 系统 昆明植物研究所 寄生植物 交流
下载PDF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中国种子植物两个新属和5个新种
9
《种业导刊》 2018年第5期36-36,共1页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中国种子植物两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土耳其植物学》杂志.
关键词 昆明植物所 种子植物 中科院 中国 新种 新属 研究成果 新记录种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在竹类开花相关mRN4研究中取得进展
10
《种业导刊》 2015年第1期32-32,共1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郭振华研究组对热带木本竹种麻竹的开花相关miRNA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通过Solexa深度测序技术构建了两个不同发育阶段的麻竹花的sRNA序列文库,并从中获得了118个保守miRNA和47个麻竹特有miRNA,发现1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郭振华研究组对热带木本竹种麻竹的开花相关miRNA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通过Solexa深度测序技术构建了两个不同发育阶段的麻竹花的sRNA序列文库,并从中获得了118个保守miRNA和47个麻竹特有miRNA,发现15个miRNA的功能是与花发育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植物所 开花 MIRNA 昆明植物研究所 竹类 中国科学院 RNA序列 发育阶段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专家再度发现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川东灯台报春
11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第21期65-65,共1页
[昆明植物研究所] 近期,昆明植物所张长芹研究员等专家在对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时,采集到了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种川东灯台报春(Primula mallophylla Balf.f.)的标本,这是近百年来对该种除模式标本外的再度发现。对... [昆明植物研究所] 近期,昆明植物所张长芹研究员等专家在对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时,采集到了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种川东灯台报春(Primula mallophylla Balf.f.)的标本,这是近百年来对该种除模式标本外的再度发现。对该种植物的野外调查结果现已发表于最近一期的《云南植物研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植物所 濒危植物 报春 川东 中国 专家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在剧毒蘑菇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12
《实验与分析》 2014年第4期5-5,共1页
鹅膏科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该科既包含国际上著名的食用菌,也兼有易与可食鹅膏和一些可食用蘑菇相混淆的剧毒菌。在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死亡的事故中,约90%都是因误食剧毒鹅膏所致。
关键词 毒蘑菇 昆明植物所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中毒死亡 食用菌 可食用 误食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
13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9期78-78,共1页
据2012年4月15日《科技日报》消息,一种富含虾青素的番茄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问世,这是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
关键词 虾青素 新品种 昆明植物所 番茄 世界 科学家 昆明植物研究所 《科技日报》
下载PDF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植物印迹基因有较强物种特异性
14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12期72-72,共1页
据科学网2014年7月10日援引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生徐伟利用典型双子叶胚乳型种子蓖麻,通过系统分析植物印迹基因在进化过程的保守性,发现植物印迹基因具有很强的物种特异性。而通过基因组的甲基化分析,发现基因印迹的发生和DN... 据科学网2014年7月10日援引报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生徐伟利用典型双子叶胚乳型种子蓖麻,通过系统分析植物印迹基因在进化过程的保守性,发现植物印迹基因具有很强的物种特异性。而通过基因组的甲基化分析,发现基因印迹的发生和DNA甲基化密切相关,提示DNA甲基化很可能是印迹基因发生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核酸研究》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植物所 物种特异性 印迹基因 中科院 DNA甲基化 甲基化分析 进化过程 基因印迹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研究推翻了根是合成ABA的主要器官的观点
15
《蔬菜》 2018年第3期60-60,共1页
2018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张石宝研究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题为"Leaves,not roots or floral tissue,are the main site of rapid,external pressure-induced ABA biosynthesis in angiosperms"的研... 2018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张石宝研究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题为"Leaves,not roots or floral tissue,are the main site of rapid,external pressure-induced ABA biosynthesis in angiosperms"的研究论文。研究组采用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新颖方法,研究了花、根和叶片组织中ABA对水分持续亏缺的响应,发现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快速合成A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快速合成 ABA EXPERIMENTAL 器官 叶片组织 SITE 研究论文
下载PDF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
16
《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5期19-19,共1页
昆明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优美的园林的景观、通俗易懂的科普教育形式,成为市民认识植物、亲近大自然的优美... 昆明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优美的园林的景观、通俗易懂的科普教育形式,成为市民认识植物、亲近大自然的优美场所。昆明植物园地处云南“植物王国”首府昆明北市区黑龙潭畔,园区开放面积660亩,分东、西两园,已建成了山茶园、水景园、羽西杜鹃园、观叶观果园、百草园、枫香大道、木兰园及扶荔宫(温室群)等14个专类园区和国内第一个植物学范畴的科普馆,收集保育植物近6000个种和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植物所 植物 中科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 科普旅游 中国科学院 科学研究 物种保存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育成两个蔸兰新品种
17
《农村新技术》 2017年第2期36-36,共1页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培育的“滇原·紫玉”和“滇原·滴翠”两个蔸兰新品种已获得云南省林业厅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的注册登记。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昆明植物所 昆明植物研究所 育成 注册登记 中科院 办公室 林业厅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毛枝五针松迁地保护成功
18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3期76-77,共2页
据2013年9月30(科技日报》报道,昆明植物所对极危种毛枝五针松的迁地保护研究获得成功,对继续深入开展毛枝五针松等云南典型极小种群植物迁地保护研究,以及引种回归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昆明植物所 迁地保护 五针松 小种群
下载PDF
从昆明植物所获奖科技成果的统计分析看科技成果的培育和管理
19
作者 马晓青 吕春朝 +1 位作者 李正安 朱晓祺 《云南科技管理》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关键词 昆明植物所 科技成果奖 科研管理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植物所303种子催芽剂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成果鉴定
20
《中国科技信息》 2004年第2期32-32,共1页
2003年12月23日,植物所召开了“303种子催芽剂的研究与应用”成果鉴定会,院农业项目办公室王大生主任主持了会议。 由娄成后院士、周永春教授等九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徐本美研究员的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并查阅相... 2003年12月23日,植物所召开了“303种子催芽剂的研究与应用”成果鉴定会,院农业项目办公室王大生主任主持了会议。 由娄成后院士、周永春教授等九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徐本美研究员的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并查阅相关课题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所 303种子催芽剂 技术鉴定 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