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生代植物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宇飞 杨健 +7 位作者 徐景先 赵良成 蒋洪恩 程业明 扆铁梅 王青 马清温 姚轶锋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9-576,共8页
文中侧重于介绍近5年来中国新生代植物研究的新进展,以研究实例方式,重点列举从新生代植物类群发现、气候定量重建、历史生物地理、全新世植物遗存反映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等4个方面研究的亮点和最新成果。
关键词 植物演化 历史植物地理 古气候 古环境 新生代
下载PDF
缅怀中国孢粉学和古植物演化学的奠基人徐仁院士
2
作者 刘东生 李文漪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孢粉学 植物演化 徐仁
下载PDF
浅议青海高原环境与植物演化问题
3
作者 魏振铎 《青海环境》 1995年第2期56-60,64,共6页
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随着对高原植物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西藏的植物种类繁多,从而肯定了其在植物物种演化中的地位.而对青海部分注意不够,还被认为是四周成份的延伸和汇集,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作用.事实上,这是需要认真分析... 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随着对高原植物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西藏的植物种类繁多,从而肯定了其在植物物种演化中的地位.而对青海部分注意不够,还被认为是四周成份的延伸和汇集,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作用.事实上,这是需要认真分析的.本文试就此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便引起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演化 青海高原 青藏高原 特有种属 边缘效应 特有属 种子植物 西藏 地理单元 地理替代
下载PDF
形態學中的植物演化問題 被引量:1
4
作者 嚴楚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3期106-123,共18页
前言这篇报告的目的,是在植物形态学范围之内,讨论植物演化问题。笔者确信形态学是探求演化的利器,很多问题是能够运用这个工具去解决的。文中材料大体上根据笔者所著植物形态学一至四编和最近几年在各地所作的报告。现在整理出来,提供... 前言这篇报告的目的,是在植物形态学范围之内,讨论植物演化问题。笔者确信形态学是探求演化的利器,很多问题是能够运用这个工具去解决的。文中材料大体上根据笔者所著植物形态学一至四编和最近几年在各地所作的报告。现在整理出来,提供对于植物形态和演化有兴趣的同志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植物 植物演化 小配子 大配子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子囊 分化 植物 银杏
下载PDF
白垩纪以来地外星体撞击效应对植物演化影响的新思索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承森 王宇飞 +3 位作者 孙启高 耿宝印 宋书银 陈永亨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8年第1期21-25,共5页
地外星体撞击引发的全球环境变化的巨大效应日益受到关注。植物作为敏感的环境指示,从植被组成和演替、类群分布和分化、形态和结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上,对这种撞击引发的全球变化都应有所反映。从地学与生物学角度,协同研... 地外星体撞击引发的全球环境变化的巨大效应日益受到关注。植物作为敏感的环境指示,从植被组成和演替、类群分布和分化、形态和结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上,对这种撞击引发的全球变化都应有所反映。从地学与生物学角度,协同研究撞击效应与植物演化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与规律,成为有关学科发展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地外星体 陨星撞击效应 植物演化
原文传递
植物起源演化和环境变迁青年实验室
6
作者 李承森 《生命科学》 CSCD 1997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研究机构 植物起源演化 环境变迁 实验室
下载PDF
亚洲内陆晚中新世C4植物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7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年第4期517-517,共1页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贾国东研究组通过对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两个ODP柱状样中植物叶蜡烷烃碳同位素的分析发现,亚洲内陆的C4植物演化史中未曾出现在其他中低纬度地区所表现出的晚新生代扩张事件,
关键词 亚洲内陆 植物演化 晚中新世 太平洋中部 低纬度地区 碳同位素 地球化学 晚新生代
原文传递
火在陆生植物演化中的作用
8
《生物进化》 2017年第4期25-26,共2页
地球是唯一已知有火的星球。地球上的植物制造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和燃料,而闪电提供了无处不在的火源。火与地球生命相生相随,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火已经深刻地嵌入了地球历史和人类文化。
关键词 植物演化 陆生 地球生命 人类文化 地球历史
原文传递
植物演化史“截屏”
9
作者 徐景先 黄满荣 +1 位作者 毕海燕 刘海明 《大自然》 2018年第5期42-47,共6页
“植物演化”厅是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展览的主厅,总面积约450平方米,以时间为轴线首先介绍了地球诞生、蓝细菌和内共生学说,接下来依据各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了藻类、苔藓、裸蕨类、石松类、楔叶类、真... “植物演化”厅是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展览的主厅,总面积约450平方米,以时间为轴线首先介绍了地球诞生、蓝细菌和内共生学说,接下来依据各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了藻类、苔藓、裸蕨类、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前裸子植物、种子蕨、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买麻藤类和被子植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演化 演化 北京自然博物馆 截屏 内共生学说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蓝细菌
原文传递
5种蜘蛛抱蛋属植物花粉扫描电镜研究
10
作者 胡长华 王任翔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78-80,共3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蜘蛛抱蛋属 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 ,详细地描述了各种花粉的外部形态 .5种植物的花粉外壁可分为两大类 :皱波状纹饰和小芽孢状纹饰 .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 ,可为种的鉴别提供参考 .5种花粉外壁纹饰的...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蜘蛛抱蛋属 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 ,详细地描述了各种花粉的外部形态 .5种植物的花粉外壁可分为两大类 :皱波状纹饰和小芽孢状纹饰 .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 ,可为种的鉴别提供参考 .5种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趋势是 :皱波状纹饰→小芽孢状纹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蛛抱蛋属 扫描电镜 花粉形态 百合科 植物起源 植物演化
下载PDF
3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彬 李红 王任翔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报道了 3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结果如下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 n=3 8,核型公式分别为 :棕粑叶 (A.zongbayes) :2 n=2 x=3 8=1 8m+4sm(2 sat) +1 6st;峨眉蜘蛛抱蛋 (A.omeiensis) :2 n=2 x=3 8=1 8m+6sm(2 sat) +1 2 st+2 t... 报道了 3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结果如下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 n=3 8,核型公式分别为 :棕粑叶 (A.zongbayes) :2 n=2 x=3 8=1 8m+4sm(2 sat) +1 6st;峨眉蜘蛛抱蛋 (A.omeiensis) :2 n=2 x=3 8=1 8m+6sm(2 sat) +1 2 st+2 t;海南蜘蛛抱蛋 (A.hainanensis) :2 n=2 x=3 8=2 0 m+4sm(2 sat) +1 4st;核型类型都为 2 C型 ,其中海南蜘蛛抱蛋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2 n=3 8和核型为首次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蛛蛛抱蛋属 染色体数目 核型 百合科 细胞分类学 植物起源 植物演化
下载PDF
植物系统学的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音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里 ,产生了许多系统分类方法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表征分类方法 (数量分类方法 )、分支分类方法和进化分类方法 这三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较为完善的哲学基础、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 植物系统学 分类方法 植物系统演化
下载PDF
植物学研究的新发现
13
作者 毛荣森 《学会》 2004年第1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植物学研究 自花授粉 繁育 植物演化
下载PDF
土壤起源与宜居地球的形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子同 黄成敏 +2 位作者 陈鸿昭 张楚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在各种成土因素交互作用下,地球土壤起源和演变历经变化的环境和多种成土过程。研究表明最早的古风化壳出现在太古宙;而随着地球生物演进,生物因素加入风化成土作用与成土过程,土壤学家眼中的土壤形成、发育于寒武纪。漫长的地质历史时... 在各种成土因素交互作用下,地球土壤起源和演变历经变化的环境和多种成土过程。研究表明最早的古风化壳出现在太古宙;而随着地球生物演进,生物因素加入风化成土作用与成土过程,土壤学家眼中的土壤形成、发育于寒武纪。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不同的成土环境发育有各种类型土壤,这些土壤发育与演化过程又反作用于景观、地形、生态系统、气候系统,改变大气成分组成和地球化学循环,影响、反馈、调节全球或地区的表层系统,土壤圈的形成是宜居地球形成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地球 地球土壤起源 生命发生 植物演化 成土过程 土壤功能
下载PDF
农业驯化中动植物的生态变化
15
作者 拉.切尔斯基 王建革 《农业考古》 1993年第1期20-22,共3页
要理解这一过程中变化的实质,首先必须了解禾本科植物的各种适应性。它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树木,因为树木一旦长起来,就会将阳光遮住。为了竞争起见,草类植物演化出发达的根系和快速的生长速度。树的种子很少有机会在密集的草丛中生长,... 要理解这一过程中变化的实质,首先必须了解禾本科植物的各种适应性。它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树木,因为树木一旦长起来,就会将阳光遮住。为了竞争起见,草类植物演化出发达的根系和快速的生长速度。树的种子很少有机会在密集的草丛中生长,但这种发达的根系也为草类植物自己造成了一些麻烦。如果种子从植物体上直接落地生长,年轻的一代就会与它们的上一代竞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植物便进化出一个特殊的附件,即花序轴(穗轴),它介于茎与种子之间。穗轴在种子成熟时变得十分脆弱,极易被风或动物带走,这样,种子便远离母体,在新的区域开始生长。另外,种子的外表也进化出一层坚硬的鞘皮,或叫做外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 人与动物 种子成熟 豆科植物 人类 农业 新石器时代 禾本科植物 生长速度 植物演化
下载PDF
用演绎法探究植物营养元素间的交互作用
16
作者 张耿豪 《中国园艺文摘》 2015年第11期77-82,共6页
传统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归纳法,笔者则采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生命科学,对传统生物学是一个很大的补充,这就是其科研价值。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一般人对各个营养元素的理解和认识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但如果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就可... 传统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归纳法,笔者则采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生命科学,对传统生物学是一个很大的补充,这就是其科研价值。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一般人对各个营养元素的理解和认识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但如果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就可以得到比较整体的概念。如果用演绎的方法,我们会发现营养元素和演化进程是有关系的。元素的分类和硅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新元素和旧元素。植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基本反映出演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营养元素 生物学 植物演化
下载PDF
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
17
《科学之友》 2016年第4期4-4,共1页
我国科学家发现1.64亿年前中侏罗世地层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化石。这种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前人提出的被子植物演化观。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中国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关键词 被子植物 草本 世界 《地质学报》 侏罗世地层 植物化石 植物演化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简介
18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9-65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华南植物研究所 恢复生态学 系统演化植物 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态学
下载PDF
徐景先 科普没那么简单
19
作者 郭剑峰 《科技潮》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览楼的二层,有一个面积800余平方米植物专题常设展览——《植物世界》,内容包括早期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植物景观三大主题。这个展览运用了先进的科学仪器,现代的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将植物学知识巧妙地融...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览楼的二层,有一个面积800余平方米植物专题常设展览——《植物世界》,内容包括早期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植物景观三大主题。这个展览运用了先进的科学仪器,现代的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将植物学知识巧妙地融合在植物景观、动画、科学实验和游戏中。这个展览内容的主创人员就是本次记者的采访对象——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副主任徐景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自然博物馆 植物演化 展览内容 科普 植物景观 多媒体技术 科学仪器 科学实验
下载PDF
甘肃窑街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研究进展及其演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措 王晶菁 +3 位作者 辛存林 任文秀 王军 仵慧宁 《甘肃地质》 2018年第3期17-26,共10页
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其起源、演化及分类一直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蚌壳蕨科是真蕨目中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科种之一,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为水龙骨类的基干类群。探究地史时期蚌壳蕨科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 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其起源、演化及分类一直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蚌壳蕨科是真蕨目中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科种之一,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为水龙骨类的基干类群。探究地史时期蚌壳蕨科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器官和原位孢子微细构造是了解该类植物辐射演化历史和系统发育的重要途径。甘肃窑街盆地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化石丰富,包括Coniopteris、Eboracia、Gonatosorus,约3属10种。随着近年来部分学者对该地区蚌壳蕨科植物化石逐渐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进展。以保存完好的生殖器官化石标本为基础,分别获得了Coniopteris margaretae、Coniopteris simplex、Coniopteris spectabilis、Coniopteris lanzhouensis、Coniopteris hymenophylloides等种原位孢子,并对其进行了微细构造研究,提供了认识蚌壳蕨科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重要的微观证据。窑街地区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化石均为原地埋藏,指示当时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型气候。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我国蚌壳蕨科植物不断发展,植株体增大,小羽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变态小羽片也逐步成型,但到早白垩世消失,出现了侏罗纪蚌壳蕨科植物不具备的间小羽片,且植株体发育最好,随后开始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壳蕨科 植物化石 原位孢子 植物演化 甘肃窑街 中侏罗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