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被引量:77
1
作者 吕厚远 刘东生 +2 位作者 吴乃琴 韩家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6-349,共14页
对于本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是否存在大面积森林植被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渭南、宝鸡和兰州剖面的植物硅酸体记录研究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在黄土高原南部,主要发育草原和森林草原的植被类型,只有在气候最适宜期年降水量... 对于本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是否存在大面积森林植被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渭南、宝鸡和兰州剖面的植物硅酸体记录研究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在黄土高原南部,主要发育草原和森林草原的植被类型,只有在气候最适宜期年降水量超过800mm以上,才可能有短期的森林植被发育。在黄土高原源区发育森林植被所需要的降水量要比基岩山地高250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演替 植物硅酸体 末次冰期 植物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及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永吉 吕厚远 +2 位作者 衡平 苍树溪 冯志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本文简述了国外植物硅酸体(植物蛋白石)这门新兴学科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地层时代、考古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 古生物 植物硅酸体 第四纪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洛川黑木沟黄土地层中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古植被演替 被引量:35
3
作者 吕厚远 王永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1期72-84,共13页
文中扼要介绍了植物硅酸体在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基础,详细研究了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晚更新世以来植物硅酸体的组合特点、古植被及其演替规律,探讨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在研究高分辨率气候事件及古气候空间格局中的意义。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古植被 黄土 晚更新世
下载PDF
东海嵊山岛风尘黄土中的植物硅酸体与环境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祥民 赵健 +1 位作者 周立旻 王伟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30,共6页
东海岛屿风尘黄土地层的存在是下蜀黄土在东部的继续与延伸 ,红外释光测年 (IRSL )表明 ,东海嵊山岛黄土剖面形成年代约为 5 0~ 10 ka BP,即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期间 ;植物硅酸体分析发现该剖面样品中含有丰富的禾本科植物硅酸体化... 东海岛屿风尘黄土地层的存在是下蜀黄土在东部的继续与延伸 ,红外释光测年 (IRSL )表明 ,东海嵊山岛黄土剖面形成年代约为 5 0~ 10 ka BP,即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期间 ;植物硅酸体分析发现该剖面样品中含有丰富的禾本科植物硅酸体化石 ,且在剖面中变化较大 ,在对植物硅酸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运用了判别分析、冷暖比值判别和古植被类型判别的方法 ,对植物硅酸体所反映的古环境进行了分析 ,将岛屿风尘地层中的植物硅酸体划分为 7个变化阶段 ,反映了岛屿黄土堆积期的 7次气候变化过程 ,探讨了该地区末次冰期期间古环境、古气候变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剖面 植物硅酸体 古环境 嵊山岛 风尘黄土
下载PDF
江西九江第四纪红土中的植物硅酸体及孢粉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翡 熊尚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3-210,共8页
九江第四纪红土中植物硅酸体、孢粉记录表明 :该地红土是湿热环境下的产物 ;红土形成时期发育了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类植被 ;九江第四纪红土中植物硅酸体保存不如中国北方黄土。古土壤 A层被侵蚀及铁、铝氧化物的高含量可能是造成红土中... 九江第四纪红土中植物硅酸体、孢粉记录表明 :该地红土是湿热环境下的产物 ;红土形成时期发育了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类植被 ;九江第四纪红土中植物硅酸体保存不如中国北方黄土。古土壤 A层被侵蚀及铁、铝氧化物的高含量可能是造成红土中植物硅酸体保存不佳的主要原因 ;亚热带植被中乔木类植物硅酸体抗溶解力弱 ;红土中禾本科植物硅酸体保存与风化指标、全有机碳成正相关 ;禾本科植物硅酸体总量自剖面底部 (网纹红土 )—顶部 (褐黄土层 )逐渐增多 ,可能暗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较为普遍的气候恶化趋势 ,气候总体向变冷、变干方向发展 ;红土剖面 5 m及 3.0 m左右古土壤 A层的出现及剖面风化指标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该地红土经历了堆积与风化同时进行的加积型风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孢粉 古环境 第四纪红土 九江 江西
下载PDF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的稻作生产——来自植物硅酸体的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郑云飞 陈旭高 王海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7,共7页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坯土和红烧土中掺和着大量的稻谷颖壳和植物,在研究稻作起源和早期稻作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遗址没有发现炭化稻谷和与稻作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本研究通过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对古...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坯土和红烧土中掺和着大量的稻谷颖壳和植物,在研究稻作起源和早期稻作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遗址没有发现炭化稻谷和与稻作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本研究通过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对古稻的文化属性、稻作生产在先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栽培稻系统的演化方向等进行了探讨。遗址地层和遗迹土壤中高密度的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反映了稻米是在小黄山遗址先民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于野生稻的双峰乳突形态特征表明当时已经开始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稻米;运动细胞硅酸体形态特征解析结果显示遗址土壤硅酸体来自粳稻,且带有热带粳稻特性。另外,遗迹硅酸体分析结果也为认识遗址功能区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山遗址 植物硅酸体 食物结构 稻作起源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海洋地质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永吉 刘宝柱 吕厚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9,共9页
对海岸带、浅海、半深海现代及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的植物硅酸体研究表明,植物硅酸体可以在恢复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可用于解决一些哑地层中的相关问题,在时间尺度上其分辨率也是较高的。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海洋地质 古气候 第四纪 沉积物
下载PDF
甘肃西山坪遗址5000年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强 张宏宾 +3 位作者 周新郢 尚雪 纪明 赵克良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6,共7页
西山坪遗址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和炭屑以及碳化种子加速器14C测年显示甘肃天水5000年前已开始种植水稻,是我国西北部有精确定年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存,也是水稻种植的最西北端。西山坪水稻遗存将稻作农业记录向西拓展了至少2个经度。... 西山坪遗址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和炭屑以及碳化种子加速器14C测年显示甘肃天水5000年前已开始种植水稻,是我国西北部有精确定年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存,也是水稻种植的最西北端。西山坪水稻遗存将稻作农业记录向西拓展了至少2个经度。这一发现有助于准确判定5000年这一重要时点东亚水稻种植的区域以及了解水稻的种植与传播对农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遗存 5 000年 甘肃 植物硅酸体 西山坪遗址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1 位作者 李启霞 吕厚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379-380,共2页
植物硅酸体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组织细胞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SiO2·nH2O)矿物。在禾本科植物中含量丰富。现概述植物硅酸体这门新兴学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介绍植物硅酸体分析在中药鉴定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中药鉴定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报章 刘广民 +1 位作者 葛兆帅 吕厚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48-53,共6页
介绍植物硅酸体的产生、形态、分类及研究简史,重点讨论其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及意义。植物硅酸体具有个体小、产量高、抗风化、耐高温且易于鉴定等特征,因而在环境考古研究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研究简史 分类 环境考古学 应用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研究在黄土古气候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吉利明 陈践发 +1 位作者 赖旭龙 王杰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2年第4期57-62,共6页
地表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 ,沉积物中保存的各种植物残余是古环境研究的良好材料 ,植物硅酸体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成为古气候信息的绝佳载体。在大量现代植物研究基础上 ,科学家们通过对第三纪以来各种沉积物中硅酸体组合... 地表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 ,沉积物中保存的各种植物残余是古环境研究的良好材料 ,植物硅酸体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成为古气候信息的绝佳载体。在大量现代植物研究基础上 ,科学家们通过对第三纪以来各种沉积物中硅酸体组合的研究 ,较好地恢复了当时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其演化特征 ,在缺乏其它化石依据的黄土地层研究中表现更为突出。由于C3、C4 植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和同位素组成 ,地层中C3、C4 植物硅酸体相对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也被成功地应用于古气候恢复中。在现代气候—植被类型和土壤植物硅酸体同位素研究基础上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建立同位素指标与各种气候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 ,将为高分辨率黄土古气候定量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气候变化 黄土 植物硅酸体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莎草科植物硅酸体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邓德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4-208,共5页
作者对国产莎草科13个属65种植物中成熟果实和叶片的硅酸体形态、发育和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莎草科植物硅酸体特征同其形态系统发育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有莎草科植物的成熟果实表皮均具发育典型的帽状... 作者对国产莎草科13个属65种植物中成熟果实和叶片的硅酸体形态、发育和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莎草科植物硅酸体特征同其形态系统发育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有莎草科植物的成熟果实表皮均具发育典型的帽状莎草Ⅰ型硅酸体,而在叶片上普遍发育莎草Ⅱ型硅酸体;说明莎草科是一个自然类群。(2)莎草科植物果实硅酸体特征在属间差异较大,在属下等级分类群之间差别一般较小;因而在高级分类群的划分上,具有较高的系统分类意义。(3)莎草Ⅱ型硅酸体相在种间及种下水平的分类研究中有较大的意义。根据莎草科植物莎草Ⅰ型果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可以将这13个属划分为三类:1、这种类型包括嵩草属(Kobresia),苔草属(Carex),扁穗苔属(Blysmocares);2、包括羊胡子草属(Eriophorum),荸荠属(Eleocharix),扁穗草属(Blysmus),飘佛草属(Fimbristylis),莎草属(Cyperus),水莎草属(Juncelus),水蜈蚣属(Kylinga);3、包括珍珠茅属(Scleria),砖子苗属(Mariscus),扁莎草属(Pycr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莎草科 系统分类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1 位作者 高爱萍 吕厚远 《自然杂志》 1993年第5期27-29,共3页
植物硅酸体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组织细胞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矿物,在禾本科植物体中含量非常丰富。它与食管癌、矽肺、尿石病等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疾病病因 中草药鉴定
下载PDF
尉迟寺遗址的植物硅酸体分析与史前农业经济特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增林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412-412,共1页
尉迟寺遗址的植物硅酸体分析与史前农业经济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王增林尉迟寺遗址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以北,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晚期遗存,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2197-1957年。1989... 尉迟寺遗址的植物硅酸体分析与史前农业经济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王增林尉迟寺遗址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以北,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晚期遗存,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2197-1957年。1989年到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尉迟寺遗址 史前农业 大汶口文化 土壤样品 考古研究所 实验研究 农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特点
下载PDF
东海嵊山岛风成黄土地层的植物硅酸体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祥民 赵健 +1 位作者 周立旻 王伟铭 《福建地理》 2000年第3期4-7,15,共5页
植物硅酸体是填充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的非晶质硅 ,在恢复古气候方面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灵敏性 ,在黄土地层研究中可以弥补孢粉分析的不足 ,对于恢复沉积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东海嵊山岛黄土剖面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发现 ,... 植物硅酸体是填充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的非晶质硅 ,在恢复古气候方面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灵敏性 ,在黄土地层研究中可以弥补孢粉分析的不足 ,对于恢复沉积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东海嵊山岛黄土剖面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发现 ,该剖面样品中含有丰富的禾本科植物硅酸体化石 ,其组合特征表明该剖面的沉积环境为干冷的生草环境。粒度组成、重矿物组合、粘土矿物、孢粉、地球化学成分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分析已表明嵊山岛黄土地层和下蜀黄土同为干冷气候条件下风成堆积的产物。这一研究为我国晚第四纪风成黄土沉积范围、区域古环境变化提供了又一重要的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剖面 植物硅酸体 古环境 黄土地层 晚第四纪
下载PDF
扁穗苔属植物硅酸体系统及其系统分类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德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以国产莎草科扁穗苔属 ( Blysmocarex cyperaceae)分布区内 30个居群硅酸体系统分析结果 ,结合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生态地理学特征 ,深入探讨了广义的大花扁穗苔复合种 ( Blysmocarex macrantha complex)内类群系统演化与生境地理之间的关... 以国产莎草科扁穗苔属 ( Blysmocarex cyperaceae)分布区内 30个居群硅酸体系统分析结果 ,结合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生态地理学特征 ,深入探讨了广义的大花扁穗苔复合种 ( Blysmocarex macrantha complex)内类群系统演化与生境地理之间的关系。认为大花扁穗苔由 3个近缘的水平地理替代亚种构成 :subsp.macrantha、subsp.nudicarpa( Y.C.Yang) D.S.Deng、subsp.stolonifera( Wang ex Li) D.S.Deng;在地理空间上此三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水平地理空间替代性。同时 ,认为 Ivanova( 1 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苔属植物 植物硅酸体 系统分类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分析在农业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报章 刘广民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1期59-62,共4页
植物硅酸体,又称植硅石(phytolith),是指高等植物细胞中发育的硅质颗粒,易鉴定且较易被保存在考古地层和遗物中。许多栽培植物能够产生具属种一级鉴定特征的植物硅酸体。通过考古土壤等样品的硅酸体分析,能够较好地恢复... 植物硅酸体,又称植硅石(phytolith),是指高等植物细胞中发育的硅质颗粒,易鉴定且较易被保存在考古地层和遗物中。许多栽培植物能够产生具属种一级鉴定特征的植物硅酸体。通过考古土壤等样品的硅酸体分析,能够较好地恢复史前农耕面貌与特点。目前,已有一些栽培植物的硅酸体形态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当代考古植物学家也有一些成功的研究范例。植物硅酸体分析,将在农业考古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栽培植物 农业考古 应用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在栽培稻方面的运用
18
作者 张秦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09年第6期166-166,共1页
植物硅酸体在80年代后期才被传入中国,此后我国学者较系统地进行了部分植物体形态研究,在考古学方面初步显示了其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欲通过对植物硅酸体在栽培稻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系列的综述,从而为以后在栽培稻方面更广泛... 植物硅酸体在80年代后期才被传入中国,此后我国学者较系统地进行了部分植物体形态研究,在考古学方面初步显示了其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欲通过对植物硅酸体在栽培稻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系列的综述,从而为以后在栽培稻方面更广泛的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以企通过这方面的总结,为其他如小麦等薄弱环节,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栽培稻 农业起源
下载PDF
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靳桂云 吕厚远 魏成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2-87,104,共7页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水稻硅酸 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 哑铃型 海岱地区 考古遗址 考古研究 分析结果 形态
原文传递
150ka来宝鸡黄土植物硅酸体组合季节性气候变化 被引量:40
20
作者 吕厚远 吴乃琴 +4 位作者 刘东生 韩家懋 秦小光 孙湘君 王永吉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利用现代表层土壤中植物硅酸体组合与气候参数的回归关系,研究了宝鸡黄土剖面约150Ka以来植被类型的演替及1月份、7月份、年均降水和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季风气候在不同时期对该区影响强度的差别。
关键词 黄土 植物硅酸体 古季风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