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类群对模拟降水和施氮的响应 被引量:40
1
作者 沈振西 周兴民 +1 位作者 陈佐忠 周华坤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4,共7页
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草甸植物类群对模拟夏季增减雨量、冬春增雪以及增施氮肥下的响应。结果表明 :1999年模拟减少降雨 2 0 %~ 40 %和增加雨量 2 0 %~ 40 %下禾草类、杂类草和莎草类的综合优势比 (SDR)和地上... 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草甸植物类群对模拟夏季增减雨量、冬春增雪以及增施氮肥下的响应。结果表明 :1999年模拟减少降雨 2 0 %~ 40 %和增加雨量 2 0 %~ 40 %下禾草类、杂类草和莎草类的综合优势比 (SDR)和地上生物量变化均不显著。冬春增雪 10 0 %有利于禾草类夏季的生长 ,冬春增雪对植物类群的影响大于夏季雨量的增加。夏季增施氮 15 0kg·hm-2 和增施氮 30 0kg·hm-2 禾草类的盖度比、高度比、SDR和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大 ,而杂类草的盖度比和高度比、SDR及地上生物量在施氮 30 0kg·hm-2 下显著减低 ,在施氮 15 0kg·hm-2 水平上禾草类的生物量的增加与杂类草生物量的降低存在相互补偿的作用机制。在水分资源不利的 (如减少雨量 )的干扰下 ,其敏感性表现为杂类草大于禾草类 ,莎草类最小。莎草类植物对各种处理下响应不敏感 ,也说明它对资源环境的波动有很强的适应性。缺水年 (1999年 )模拟增加雨量 2 0 %~ 40 %的条件下 ,可缓解降水量减少的影响 ,相反模拟减少雨量 2 0 %~ 40 %会增强干旱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矫嵩草草甸 植物类群 模拟降水 施氮 综合优势比 地上生物量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法研究淫羊藿属植物品种品质与生长海拔、植物类群间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秦伟瀚 阳勇 +3 位作者 刘翔 张小梅 赵纪峰 郭延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8-283,共6页
应用UPLC-MS/MS法对10种淫羊藿属植物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药材品种品质与生长海拔、植物类群间联系。采用Phenomenex-C18柱(50 mm×2.1 mm,3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 L/min;质谱离子源为E... 应用UPLC-MS/MS法对10种淫羊藿属植物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药材品种品质与生长海拔、植物类群间联系。采用Phenomenex-C18柱(50 mm×2.1 mm,3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 L/min;质谱离子源为ESI,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分别在0.995~9950.000、0.992~9920.000、1.021~10210.000、1.035~10350.000 ng/m L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101.2%,RSD为1.7%~2.4%;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淫羊藿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且含量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小花类群各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大花。本研究证明了品种品质与生长海拔、植物类群间具有相关性;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UPLC-MS/MS 海拔高度 植物类群 质量分析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及其生境关系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喻梅 高琼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7-335,共9页
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关系密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因子法和因子斜交旋转)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锡林河流域122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上述方法可以较为... 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关系密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因子法和因子斜交旋转)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锡林河流域122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上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揭示数据中的如下规律: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化学成分一方面与植物类群有关,受自身历史演化的决定,另一方面更受到所处生境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其中,禾本科、豆科植物分别具有其明显的化学成分特征;撂荒地群落与自然群落中植物、沙质与非沙质生境中植物化学成分差异较显著。因子分析中认为存在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两个公共因子,分别代表着植物中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含量状况。豆科与禾本科相比,豆科植物因其具固氮能力,所含大量元素水平较高,而禾本科植物因细胞壁硅质化,含微量元素稍高;沙质生境因其养分贫瘠,植物的大量与微量元素均较非沙质生境中的低;特别是本区地带性土壤-栗钙土与特异性生境沙带中的疏林沙土相比,疏林沙土上植物大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较栗钙土区植物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化学成分 植物类群 生境 系统聚类分析
下载PDF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董全民 李青云 +2 位作者 马玉涛 施建军 王启基 《四川草原》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放牧率 小嵩草高寒草甸 植物类群 地上生物量 绝对生长率 草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域浮游植物类群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海阳 沈芳 +1 位作者 孙雪融 魏小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68,共16页
浮游植物类群遥感反演能够为全面认识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但由于复杂的水体光学特性,近海浮游植物类群遥感反演存在着巨大挑战。本研究以复杂光学二类水体——中国东部海域为研究区,通过使用3种建模方法... 浮游植物类群遥感反演能够为全面认识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但由于复杂的水体光学特性,近海浮游植物类群遥感反演存在着巨大挑战。本研究以复杂光学二类水体——中国东部海域为研究区,通过使用3种建模方法,即波段组合法、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多元线性回归法、基于奇异值分解的XGBoost回归法,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反演浮游植物类群。经原位实测数据集验证,基于奇异值分解的XGBoost回归法构建的8类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最高,其中硅藻、甲藻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7。相比之下,3种建模方法估算得到的绿藻、蓝藻和金藻的叶绿素a浓度精度较低(验证结果的决定系数小于0.45)。同时,研究评估了OLCI影像的3种大气校正方法(C2RCC、POLYMER、MUMM)在中国东部海域的适用性。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两种大气校正算法,C2RCC在各波段有较好的表现(均方根误差小于0.004 8 sr^(-1))。将3种浮游植物类群反演模型应用到大气校正后的OLCI影像,验证结果显示,利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硅藻叶绿素a浓度模型有较好的反演精度(决定系数为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海域 浮游植物类群 遥感反演 OLCI 大气校正
下载PDF
浮游植物类群遥感算法PHYSAT在台湾海峡的适用性研究
6
作者 吴璟瑜 商少凌 +1 位作者 柳欣 商少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共9页
浮游植物类群遥感是海色遥感的热点问题,关乎全球变化生态响应研究及有害藻华的辨识.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浮游植物类群遥感全球算法PHYSAT,应用台湾海峡夏季表层浮游植物光合色素与SeaWiFS同步卫星遥感数据,探讨其区域适用性.结果显示两... 浮游植物类群遥感是海色遥感的热点问题,关乎全球变化生态响应研究及有害藻华的辨识.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浮游植物类群遥感全球算法PHYSAT,应用台湾海峡夏季表层浮游植物光合色素与SeaWiFS同步卫星遥感数据,探讨其区域适用性.结果显示两种主要类群(硅藻(Diatom)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的遥感光谱异常(Ra)分布交错,且同一类群的Ra在不同航次、不同站位之间也存在差异,用PHYSAT算法阈值标准均不能得到有效识别.在建立归一化离水辐射率nLwref(λ,Chla)台湾海峡区域查找表的基础上,重新生成硅藻和聚球藻的Ra,不同类群的Ra依旧混杂.这可能与建立PHYSAT算法的标准海域和台湾海峡水体光学组分差异及台湾海峡的水体光学组分时空差异,尤其是颗粒后向散射系数bbp的变动有关.采用K-means和FCM(Fuzzy c-means)方法对443nm归一化的Ra进行聚类,准确率超过70%.该结果说明在类似台湾海峡的区域水体,浮游植物类群的遥感分辨可能需要更多考虑光谱谱形上的差异,而非如PHYSAT算法进行量值范围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AT 浮游植物类群 遥感 台湾海峡 阈值 光谱谱形
下载PDF
新疆野生花卉植物类群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袁萍 姚宇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野生花卉 植物类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伊犁地区常见饲用植物类群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龙 朱春玲 +1 位作者 李海 邓海峰 《新疆畜牧业》 2005年第3期57-59,共3页
对伊犁地区主要的饲用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他们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伊犁地区 植物类群 统计分析 饲用植物 饲用价值
下载PDF
园林景观中植物类群研究
9
作者 曲向东 《乡村科技》 2017年第3期41-42,共2页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植物类群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要论述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类群、园林植物的形态构成,以期对当下园林景观设计及绿化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园林景观 植物类群 植物特性 形态构成
下载PDF
植物类群及其特征
10
作者 李澄清 魏中华 《科学课(7-9年级)》 2005年第08X期50-50,共1页
植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有四个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关键词 植物类群及其特征”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下载PDF
不同类群植物叶片SPAD值的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厚麟 缪绅裕 +4 位作者 陈健辉 邓鸿英 叶坚珍 李德宁 郭培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08-3411,共4页
利用SPAD-502型植物叶绿素计,测定了深圳福田、深圳海上田园、博罗罗浮山和广州大学城的85种植物叶片的SPAD值,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比较,以期研究各类植物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结果表明,外来植物簕仔树的SPAD值远低于其他植物;裸子植物... 利用SPAD-502型植物叶绿素计,测定了深圳福田、深圳海上田园、博罗罗浮山和广州大学城的85种植物叶片的SPAD值,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比较,以期研究各类植物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结果表明,外来植物簕仔树的SPAD值远低于其他植物;裸子植物的PSAD平均值高于被子植物。除无瓣海桑外,大多数外来植物的SPAD值较低。大类群上,红树植物与内陆植物、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不同地区同种植物、常绿与落叶、单叶与复叶、木本与草本、野生与栽培植物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小类群比较时,如同科不同属或同属不同种植物之间就存在某些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D 叶片 植物类群 外来植物 红树植物 簕仔树 无瓣海桑
下载PDF
松嫩平原的草场类型及常见饲用植物类群
12
作者 洪锐民 《中国草地》 CSCD 1996年第3期1-6,16,共7页
根据该区域植被状况和土壤生态条件,将松嫩草地划分为三大草场类型,即草原、草甸和沼泽,讨论了各草场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立地条件,同时论述了该区域常见的饲用植物类群,并根据其营养特点和可利用状况给予了评价。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草场类型 植被类型 饲用植物类群
原文传递
草地植物类群的划分
13
作者 米福贵 崔志明 李庆德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78-83,共6页
草地植物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对其类群进行合理的划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利用中,都是极为重要和非常必要的。为此目的,笔者从植物学、生态学和利用价值几个角度出发,按照草地上常见植物各部分形态特征、生理特点、... 草地植物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对其类群进行合理的划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利用中,都是极为重要和非常必要的。为此目的,笔者从植物学、生态学和利用价值几个角度出发,按照草地上常见植物各部分形态特征、生理特点、生态习性、利用价值等的不同,将它们分门别类,划分为各自不同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植物类群 分类
原文传递
施肥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经济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58
14
作者 陈亚明 李自珍 杜国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24-429,共6页
以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施肥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经济类群的影响 .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沿着施肥水平增加的梯度上 ,高寒草甸物种丰富度、Sim pson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均... 以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施肥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经济类群的影响 .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沿着施肥水平增加的梯度上 ,高寒草甸物种丰富度、Sim pson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降低 .当施肥水平达到 12 0 g· m- 2 时 ,以不施肥为对照 ,在施肥的第 2年和第 3年 ,0 .2 5 m2面积种丰富度分别下降 15 .16 %和 73.93% ;Simpson指数降低 4 .6 8%和 34.75 % ;Shannon- Wiener指数下降 13.14 %和 5 5 .39% ;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 8.6 2 %和 2 4 .6 1% .不同经济类群对施肥的响应不同 .禾草类地上生物量随施肥量的提高而增加 ,莎草类、豆科、杂类草和毒草地上生物量则随施肥量的提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以不施肥为对照 ,在 12 0 g· m- 2施肥水平下 ,地上生物量禾草类增加 5 74 .81% ,莎草类、豆科、杂类草和毒草分别减少 95 .4 1%、93.99%、6 2 .83%和 84 .0 6 % 施肥后 2年平均值 .当施肥水平达到 6 0 g· m- 2时 ,豆科在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比例比不施肥下降 80 .94 % 14 .98% :2 .92 % ,从维持草地营养品质考虑 ,高寒草甸施肥量不应超过 6 0 g·m- 2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施肥 植物多样性 植物经济类群
下载PDF
基于气孔导度和光合模型的植物功能类群合并问题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玉洁 高琼 +2 位作者 刘峻杉 徐霞 周婵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3-882,共10页
尺度扩展(Scaling up)过程中的植物类群合并问题是生态系统建模领域的难点之一。该文采用机理性生理生态学模型对内蒙古典型草原9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净光合速率模型和气孔导度模型分别能够平均解释... 尺度扩展(Scaling up)过程中的植物类群合并问题是生态系统建模领域的难点之一。该文采用机理性生理生态学模型对内蒙古典型草原9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净光合速率模型和气孔导度模型分别能够平均解释生长季内78.19%和55.87%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拟合得到的8个植物生理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内蒙古典型草原9种植物分为3个植物功能类群: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冷蒿(Artemisia frigida)、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抗旱性强,生物化学光合能力中等,归为一类称为强抗旱中光合植物功能类群;羊草(Leymus chinensi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和马蔺(Iris lactea)抗旱性中等,生物化学光合能力较强,归为一类称为中抗旱高光合植物功能类群;串铃草(Phlomis mongolica)抗旱性和生物化学光合能力都比较低,称为低抗旱低光合植物功能类群。在对多种植物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模拟时可以按此方法将植物分成若干具有相似特点的功能类群,而不必对每一种植物都作模拟。这种处理方法可以降低模型复杂性和节省运算时间,较之于只用优势种来代替所有物种的模拟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这将为生态系统模型尺度扩展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合并植物类群,从而正确判别植物功能型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模型 参数拟合 植物功能类群合并 聚类分析 尺度扩展 功能型
下载PDF
惠州西湖生态修复对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健 周敏 +1 位作者 闵婷婷 刘正文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0-545,563,共7页
该文于2010年5月—2011年3月对惠州西湖生态修复区和未修复区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修复区和未修复区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共计21个,其中修复区R1和R2分别有20个和21个,未修复区UR有18个。在修复区,以适应生长在清水态、... 该文于2010年5月—2011年3月对惠州西湖生态修复区和未修复区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修复区和未修复区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共计21个,其中修复区R1和R2分别有20个和21个,未修复区UR有18个。在修复区,以适应生长在清水态、较低营养盐水平的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类群为主,而在未修复区以适应生长在浑水态、较高营养盐水平的功能类群为主;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适应生长在清水态、较低营养盐水平的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类群与沉水植物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总氮、总磷呈负相关关系;相反,适应生长在浑水态、较高营养盐水平的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类群与沉水植物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总氮、总磷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营养盐的降低和沉水植物的出现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发生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 沉水植物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普陀山4个植物新类群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水虎 马丹丹 +1 位作者 欧丹燕 李根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01-1702,共2页
描述了发现于浙江普陀山的4个植物新类群,依次是白花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form.albiflora S.H.Jin et D.D.Ma)、白花兰香草(Caryopteris incana form.albiflora S.H.Jin et D.Y.Ou)、白花大蓟(Cirsiumja-ponicumform.albifl... 描述了发现于浙江普陀山的4个植物新类群,依次是白花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form.albiflora S.H.Jin et D.D.Ma)、白花兰香草(Caryopteris incana form.albiflora S.H.Jin et D.Y.Ou)、白花大蓟(Cirsiumja-ponicumform.albiflorum G.Y.Li et D.Y.Ou)、绿苞灯台莲(Arisaema sikokianum var.viridescens D.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类群 普陀山 浙江
下载PDF
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温旭 马旭洲 +2 位作者 范伟 李星星 钟颖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4,共10页
为分析不同面积(0%、10%、20%、30%)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究合适的幼蟹池塘套种芦苇稻的面积,在2015年7—10月对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 为分析不同面积(0%、10%、20%、30%)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究合适的幼蟹池塘套种芦苇稻的面积,在2015年7—10月对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共采集到的126种浮游植物中,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隶属于8门71属,16个优势种分属于12个功能类群,为R、S1、G、J、B、D、P、L_O、W_O、X2、X1、MP。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8.135±4.794)×10~7L^(-1)、(1.079±0.454)~(38.162±13.414)mg/L、(1.301±0.072)~(2.387±0.368)、(0.346±0.006)~(0.843±0.125)、(1.038±0.183)~(1.852±0.131)。浮游植物功能类群丰度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硝酸态氮、总氮、水温、总磷、叶绿素a。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水体污染等级为α-中污型,其中20%组池塘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整体上均高于其他3组且相对稳定,丰富度指数在养殖中期高于其他3组,在养殖后期低于0%和10%组,但高于30%组,因此,幼蟹塘以种植20%面积的芦苇稻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芦苇稻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 生物多样性指数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利用PHYSAT方法反演南海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分布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月洋 孙群 +1 位作者 王磊 魏皓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7,77,共7页
基于水色遥感数据用PHYSAT算法反演了南海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分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微型真核生物作为优势类群全年出现几率最大,原绿球藻次之,聚球藻再次之,硅藻最小;硅藻为优势类群的区域主要在近岸和陆架区,外海原绿球藻和聚球藻的... 基于水色遥感数据用PHYSAT算法反演了南海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分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微型真核生物作为优势类群全年出现几率最大,原绿球藻次之,聚球藻再次之,硅藻最小;硅藻为优势类群的区域主要在近岸和陆架区,外海原绿球藻和聚球藻的优势度增加.在季节差异上,冬季微型真核生物为优势类群的区域在整个南海海区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最高,春季原绿球藻比例最高,聚球藻呈双峰结构,在春季和秋季出现峰值,硅藻为优势类群区域的季节性差异较小.陆架、陆坡和海盆区浮游植物优势类群比例的季节变化相近,都表现为冬季微型真核生物的绝对优势和春季原绿球藻优势的大大增加.营养盐浓度分布的季节变化是引起浮游植物优势类群改变的主要影响因子,随着海区中营养盐浓度的降低,浮游植物优势类群由粒径较大的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向微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和原绿球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优势类群 PHYSAT算法 水色遥感数据 WOA营养盐浓度 南海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草原两种草地型植物生态类群变迁及其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那亚 候伟峰 +3 位作者 敖特根 金花 王志军 萨茹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06-1914,共9页
气候变化与植被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多集中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而对小尺度区域的长时间序列研究则较少。将研究区限定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在大量搜集气象和植被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与趋势分析方法,针对该地区荒漠草原分... 气候变化与植被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多集中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而对小尺度区域的长时间序列研究则较少。将研究区限定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在大量搜集气象和植被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与趋势分析方法,针对该地区荒漠草原分布较广的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冷蒿(Artemisia frigid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草地型和小针茅(Stipa klemenzii)、无芒隐子草草地型近60年来的植物生态类群变迁及其局地性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了解和深入研究该地区生态环境变迁驱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近60年来,朱日和镇年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上升速率为0.045 5℃·a^(-1),每个年代平均递增了0.438℃,80年代中后期以来增温十分明显;夏季各年代平均气温增幅最大,平均递增了0.4℃;年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其减少速率为0.698 mm·a^(-1),每个年代平均减少了12.43 mm;夏季各年代平均降水量减少幅度最大,每个年代平均减少了10.39 mm;牧草生长季(4—10月)每个年代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0.38 mm;两种草地型草原种减少、荒漠草原种增加。朱日和镇气候逐年旱化、温暖化,旱灾增多、周期缩短,尤其在牧草生长季节干旱越来越严重,其草地植被逐年趋于旱生化和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变迁 植物生态类群 气温 降水量 荒漠草原 朱日和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