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符号学文化视域下明代青花瓷植物纹饰的艺术表达——景德镇明代青花瓷为例
1
作者
范竞元
冯明燕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从唐代出现青花瓷以来,经元代发展时期到明代,青花瓷已然成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流产品,青花瓷不仅是官僚阶级享用观赏器物还在百姓生活中成为常用的器皿。青花瓷中植物纹饰所见为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花瓷中的特有文化符号。本文以符...
从唐代出现青花瓷以来,经元代发展时期到明代,青花瓷已然成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流产品,青花瓷不仅是官僚阶级享用观赏器物还在百姓生活中成为常用的器皿。青花瓷中植物纹饰所见为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花瓷中的特有文化符号。本文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探索分析青花瓷中植物纹饰的骨架构成形式、审美形式、文化内涵等,从而探寻当代瓷器审美艺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青花瓷
植物纹饰
符号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植物纹饰的民俗意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金凤
《中外建筑》
2012年第6期42-44,共3页
不同的地域气候和生活方式,催生了多种民居建造形式和装饰风格,朴素、实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都记录其中,尤其是在装饰上,题材丰富、自由,民俗意境深刻,特别是植物纹饰,是众多题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直观、生...
不同的地域气候和生活方式,催生了多种民居建造形式和装饰风格,朴素、实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都记录其中,尤其是在装饰上,题材丰富、自由,民俗意境深刻,特别是植物纹饰,是众多题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直观、生动的表达出当地、当时人们的民俗意境,成为人们驱灾避祸,祝福平安的一种民俗审美心理。它频繁出现在大大小小宅院的大门、檐柱、窗户、屋顶等各装饰部位,并赋予其特定的民俗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
装饰
植物纹饰
民俗意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佛教植物纹饰图案浅析
3
作者
王晓迎
代大齐
肖静
《新西部》
2019年第14期49-49,39,共2页
文章阐释了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植物纹饰图案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列柱、地景浮雕唐草纹、宝相花等纹饰图案。叙述了这些图案体现的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博大心胸、兼容并蓄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佛教纹饰图案的历程。为今天在&qu...
文章阐释了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植物纹饰图案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列柱、地景浮雕唐草纹、宝相花等纹饰图案。叙述了这些图案体现的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博大心胸、兼容并蓄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佛教纹饰图案的历程。为今天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进行西安丝路文化创意图形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大雁塔
北广场
佛教
植物纹饰
图案
内容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16世纪泰中陶瓷绘画中常见植物纹饰的比较研究以泰国北部地区群窑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文轲
饶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7,共7页
15-16世纪的泰国陶瓷是泰中物质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殊性建立在以下基础上,一是受益于与中国及周边邻国的文化交流,泰国陶瓷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二是泰国是一个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与其民族文化相融...
15-16世纪的泰国陶瓷是泰中物质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殊性建立在以下基础上,一是受益于与中国及周边邻国的文化交流,泰国陶瓷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二是泰国是一个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与其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国家;三是由于明代海禁政策,泰国开启的陶瓷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因此该时期的泰国陶瓷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交流融合,还表现出当时全球贸易的初步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大量比对实物及文献记录,对当时泰中两国陶瓷植物纹样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梳理归纳总结这一时期泰国陶瓷植物纹样的特征,同时围绕纹样背后所蕴含的审美、社会、文化三重价值展开论述,以此探讨中国陶瓷对泰国陶瓷的影响以及泰国陶瓷文化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中陶瓷
植物纹饰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龙泉青瓷的植物纹饰艺术探究
5
作者
黄品乐
雷慧珍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龙泉青瓷经过千年时光流传,有着“巧夺天工的人工美玉”之称,是青瓷工艺达到的历史最高峰。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宋代龙泉青瓷纹饰的类别表现技法、寓意等方面进行探究,将龙泉青瓷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使中国传统艺...
龙泉青瓷经过千年时光流传,有着“巧夺天工的人工美玉”之称,是青瓷工艺达到的历史最高峰。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宋代龙泉青瓷纹饰的类别表现技法、寓意等方面进行探究,将龙泉青瓷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于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并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植物纹饰
寓意
技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植物纹饰浅析
6
作者
李思洋
《中国文化遗产》
2015年第5期90-96,共7页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为五代南唐遗物,塔身植物纹饰满铺,华美灵动。本文以舍利塔植物纹饰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植物纹饰发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发现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植物纹饰,除具有审美意义外,还连缀唐宋传统,在佐证纹饰发展脉络与...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为五代南唐遗物,塔身植物纹饰满铺,华美灵动。本文以舍利塔植物纹饰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植物纹饰发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发现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植物纹饰,除具有审美意义外,还连缀唐宋传统,在佐证纹饰发展脉络与地域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寺
舍利塔
植物纹饰
纹饰
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纹饰在石材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楚
赵民
《石材》
2023年第9期39-41,141,共4页
1前言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城市生活家具”之称的公共设施对协调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石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从古至今广泛运用于公共设施中。植物纹样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装饰纹样,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祟敬与膜拜,是石...
1前言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城市生活家具”之称的公共设施对协调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石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从古至今广泛运用于公共设施中。植物纹样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装饰纹样,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祟敬与膜拜,是石材装饰中的一抹重要色彩。为了打造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设施,本文从植物纹样入手,在功能特征、形态美感、文化寓意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我国传统的植物纹样“梅、兰、竹、菊”作为设计意向运用到公共设施装饰中,注重装饰与设施之间的立意性、协调性、呼应性,更好地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彰显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设施
石材
天然材料
植物
纹样
文化寓意
本土特色
装饰纹样
植物纹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铜镜的植物纹饰研究
8
作者
张尔卓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0期41-43,共3页
“镜,景也”,这是对铜镜最直观的解释,从最开始的“以水为鉴”发展至以铜器鉴面,我国铜镜发展史逐渐形成以战国、两汉、隋唐为代表的三次高峰。汉代铜镜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中正面映像、背面审美是汉代铜镜的...
“镜,景也”,这是对铜镜最直观的解释,从最开始的“以水为鉴”发展至以铜器鉴面,我国铜镜发展史逐渐形成以战国、两汉、隋唐为代表的三次高峰。汉代铜镜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中正面映像、背面审美是汉代铜镜的主要功能。如今,汉代铜镜的映像功能消失,镜背的纹饰直观地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汉代铜镜在青铜器艺术式微后再次兴起,其镜背纹饰具有丰富的内涵。文章探究汉代铜镜植物纹饰的造型特征及组合图式,发现其线性的造型特征与对称式的组合图式与汉代大一统的社会局面相匹配。在汉初重农抑商、鼓励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工匠将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与审美意识交融运用到艺术实践中,植物纹样由此成为承载深刻意蕴的纹饰之一。作为鼎盛时期的青铜艺术品,汉代铜镜不仅承载着当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更是今人了解汉代社会风尚与汉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窗口。汉代铜镜背面的植物纹饰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植物取材,将植物形态融合、变形,以抽象的图像形式呈现。植物纹饰作为汉代铜镜早期的主流图式,生动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及汉人的思想观念,通过与其他纹饰、铭文的相互配合,建构出特定的文化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铜镜
植物纹饰
草叶纹
造型特征
组合图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泉青瓷动植物纹饰的吉祥文化意蕴
9
作者
张显荣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0期0050-0051,共2页
重视品质,重视文化品味的青瓷其作品的纹饰都有讲究,龙泉青瓷纹饰考究,制作精美,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作者结合历史研究和现代设计制作的实践经验,对青瓷作品中动物纹饰的文化寓意和植物纹饰的文化寓意两个角度对青瓷装饰美学中的...
重视品质,重视文化品味的青瓷其作品的纹饰都有讲究,龙泉青瓷纹饰考究,制作精美,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作者结合历史研究和现代设计制作的实践经验,对青瓷作品中动物纹饰的文化寓意和植物纹饰的文化寓意两个角度对青瓷装饰美学中的文化意蕴作简要的阐释,对青年一代青瓷爱好者和专业制作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动物
纹饰
植物纹饰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乡村民居中祈福文化的植物纹饰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尹亚婷
张继晓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年第5期127-129,共3页
文章以祈福文化为核心,以北京乡村民居中的植物纹饰为研究对象,从实践研究的调查为依据,探讨北京乡村民居中植物纹饰的表象样式与内在含义与祈福文化的关系及意义。为北京乡村民居的植物纹饰设计研究提供更切实具体的祈福文化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北京乡村民居
植物纹饰
祈福文化
纹饰
设计
原文传递
刍议我国宋代植物纹饰的意蕴
被引量:
1
11
作者
韩虹宇
《艺术品鉴》
2015年第6期342-342,共1页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纹饰文化由来已久,其中植物纹饰源远流长,特别是在宋代取代了动物纹饰成为了主流纹饰。宋代重文轻武,盛行花鸟画,再加上含蓄婉约的社会审美风尚,这也正是植物纹饰在宋代能够得到发展的原因。宋代的瓷器、铜器、漆...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纹饰文化由来已久,其中植物纹饰源远流长,特别是在宋代取代了动物纹饰成为了主流纹饰。宋代重文轻武,盛行花鸟画,再加上含蓄婉约的社会审美风尚,这也正是植物纹饰在宋代能够得到发展的原因。宋代的瓷器、铜器、漆器、丝织品中都存在植物纹饰,风格多趋于写实,多表达吉祥美好的意象。此外还常常与与宗教、哲学的义理紧密结合。这些植物纹饰不仅受到了宋代文化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宋代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植物纹饰
原文传递
农耕经济在瓷器纹饰寓意中的民族文化解读
12
作者
孙锦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中国造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瓷器种类繁多,其纹饰图案包罗万象,集中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由采集经济而来的农耕民族固有的特性,是对各种植物的认知、识别和利用。通过剖析农耕文化在瓷器上衍生的与植物相关的文化现象,...
中国造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瓷器种类繁多,其纹饰图案包罗万象,集中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由采集经济而来的农耕民族固有的特性,是对各种植物的认知、识别和利用。通过剖析农耕文化在瓷器上衍生的与植物相关的文化现象,来解读民族文化内涵,以管窥中国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异彩纷呈;同时,也可俯瞰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底蕴、视觉艺术的想象空间和世风民俗所表达的民族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经济
中国瓷器
民族文化
植物纹饰
图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宋朝陶瓷纹饰民俗情感的研究
13
作者
张志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65-67,共3页
陶瓷民俗纹饰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存在,还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对民俗纹饰的深入研究,可挖掘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感受设计者的情感表达。本文以宋朝陶瓷纹饰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纹饰、婴戏纹饰两方面入手,对其中的民俗情感进行分析。
关键词
宋朝陶瓷
纹饰
民俗情感
婴戏
纹饰
植物纹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什民间铁器纹饰中的中华文化基因
14
作者
穆海麦提艾力·艾尼外尔
朱贺琴
《新疆艺术(汉文)》
2022年第5期25-30,共6页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喀什民间铁器的装饰图案愈发多样,其中最受民众喜欢的是喀什当地栽培的梅花、莲花、石榴、巴旦木、葡萄、缠枝花卉等植物纹饰的装饰图案。“梅、兰、竹、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誉为品性高洁的“四君子”,...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喀什民间铁器的装饰图案愈发多样,其中最受民众喜欢的是喀什当地栽培的梅花、莲花、石榴、巴旦木、葡萄、缠枝花卉等植物纹饰的装饰图案。“梅、兰、竹、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誉为品性高洁的“四君子”,喀什民间铁器装饰图案中,以莲花、梅花为题材的组合图案应用广泛,这不仅表达了喀什地区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喀什地区民众以艺术实践的方式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图案
四君子
巴旦木
社会发展历程
喀什地区
植物纹饰
铁器
莲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敦煌莫高窟莲花纹饰浅析
被引量:
2
15
作者
罗雪薇
《西部皮革》
2018年第13期64-64,共1页
唐代敦煌石窟中的纹饰的植物形象大多为莲花、卷草纹、葡萄石榴纹以及牡丹和茶花,这些植物装饰纹样大多出现在藻井、平祺、眉龛和塑像的背光和头光等处。这些植物装饰纹样大多保留了其植物特征,但在形式表现上采用了对称、绝对对称、适...
唐代敦煌石窟中的纹饰的植物形象大多为莲花、卷草纹、葡萄石榴纹以及牡丹和茶花,这些植物装饰纹样大多出现在藻井、平祺、眉龛和塑像的背光和头光等处。这些植物装饰纹样大多保留了其植物特征,但在形式表现上采用了对称、绝对对称、适当的夸张和形变,甚至将多种植物形象糅合为一种装饰纹样:例如初唐第209窟藻井为葡萄石榴纹结合,盛唐第444窟藻井为葡萄、石榴和莲花结合。唐代敦煌石窟中植物纹饰中莲花形象不仅仅在数量上占多数,表现形式和形象种类也非常具有研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植物纹饰
莲花
纹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中西主题纹饰的渊源与运用(二)
16
作者
沈珉
《包装世界》
2003年第4期83-86,共4页
纹饰的出现不只是出于审美的需要,也是文化的反映.纹饰图案表达了镇邪、吉祥、情爱等多种主题.现在,我按主题将这些纹饰的起源和运用作一简单梳理,为设计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吉祥
纹饰
动物
纹饰
思维
艺术
植物纹饰
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植物图案在敦煌壁画中的运用及发展
17
作者
刘柯彤
《服装设计师》
2019年第6期124-131,共8页
在敦煌壁画的灿烂发展中,植物图案作为极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贯穿其中,但长久以来却被当作附属存在而忽略。作者通过深入考察和研究,从敦煌壁画的山水背景、人物标示、装饰纹样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植物图案的广泛运用和发展规律,还...
在敦煌壁画的灿烂发展中,植物图案作为极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贯穿其中,但长久以来却被当作附属存在而忽略。作者通过深入考察和研究,从敦煌壁画的山水背景、人物标示、装饰纹样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植物图案的广泛运用和发展规律,还原了植物图案应有的艺术地位,且呈现出清晰的演变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植物
图案
植物纹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元花卉装饰的风格与演变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轩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9-54,共6页
唐宋元花卉装饰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装饰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土文化以及文化输出等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总体上,唐宋元花卉装饰的发展是基于北魏时期西来的植物纹饰。从北魏时期起,原先非主流的植物图案占据了中国本土装饰的主...
唐宋元花卉装饰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装饰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土文化以及文化输出等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总体上,唐宋元花卉装饰的发展是基于北魏时期西来的植物纹饰。从北魏时期起,原先非主流的植物图案占据了中国本土装饰的主导地位。在植物纹饰的本土化发展过程当中,唐代牡丹纹饰的发明使这一进程达到了高潮。随后,植物纹饰在宋代开始了由抽象到具象的发展脉络,力图将体现文人情趣的风景融入到装饰之中。元代的植物纹饰延续了宋代的这一发展趋势,但随着蒙元帝国的扩张和对外贸易,这种植物纹饰在对外传播的过程当中又演变成了高度抽象的装饰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纹饰
牡丹
梅花
满池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伊斯兰风格的服饰图案与色彩
被引量:
4
19
作者
饶蕾
徐红
《江苏丝绸》
2010年第1期46-47,共2页
论述了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新疆民族服饰图案与色彩。指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新疆民族服饰图案多为几何、植物和文字纹饰,但在现代非宗教用品中也出现了具有新疆特色的人物与动物,在色彩上主要应用蓝、绿、黄,再配以黑色、白色及土红色等...
论述了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新疆民族服饰图案与色彩。指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新疆民族服饰图案多为几何、植物和文字纹饰,但在现代非宗教用品中也出现了具有新疆特色的人物与动物,在色彩上主要应用蓝、绿、黄,再配以黑色、白色及土红色等。图案及色彩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
纹饰
植物纹饰
色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古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民俗象征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艳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地域间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差异性对于我国古代民居建筑形成多样的装饰风格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而建筑装饰风格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记录各个地区间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具有民俗意境深刻及题材内容丰富等鲜明特点。作...
地域间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差异性对于我国古代民居建筑形成多样的装饰风格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而建筑装饰风格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记录各个地区间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具有民俗意境深刻及题材内容丰富等鲜明特点。作为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的主要题材,植物纹饰能生动直观表达出当地居民民俗意境,蕴含平安幸福驱灾避祸寓意。以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为切入点分析其审美心理,就典型植物纹饰民俗象征意义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民居
建筑装饰
植物纹饰
民俗象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符号学文化视域下明代青花瓷植物纹饰的艺术表达——景德镇明代青花瓷为例
1
作者
范竞元
冯明燕
机构
景德镇学院
南昌工学院
出处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基金
2023年度景德镇市级软科学指导计划项目“符号学原理与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1RKX020。
文摘
从唐代出现青花瓷以来,经元代发展时期到明代,青花瓷已然成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流产品,青花瓷不仅是官僚阶级享用观赏器物还在百姓生活中成为常用的器皿。青花瓷中植物纹饰所见为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花瓷中的特有文化符号。本文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探索分析青花瓷中植物纹饰的骨架构成形式、审美形式、文化内涵等,从而探寻当代瓷器审美艺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明代青花瓷
植物纹饰
符号文化
Keywords
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Plant Decoration
Symbolic Culture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植物纹饰的民俗意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金凤
机构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
出处
《中外建筑》
2012年第6期42-44,共3页
文摘
不同的地域气候和生活方式,催生了多种民居建造形式和装饰风格,朴素、实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都记录其中,尤其是在装饰上,题材丰富、自由,民俗意境深刻,特别是植物纹饰,是众多题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直观、生动的表达出当地、当时人们的民俗意境,成为人们驱灾避祸,祝福平安的一种民俗审美心理。它频繁出现在大大小小宅院的大门、檐柱、窗户、屋顶等各装饰部位,并赋予其特定的民俗意境。
关键词
古民居
装饰
植物纹饰
民俗意境
Keywords
residential
decorotion
plantdecoration
folk mood
分类号
TU238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佛教植物纹饰图案浅析
3
作者
王晓迎
代大齐
肖静
机构
西安思源学院
出处
《新西部》
2019年第14期49-49,39,共2页
基金
西安思源学院科研资助项目<西安丝路文化创意图形设计研究>(编号:XASY-A1805)
文摘
文章阐释了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植物纹饰图案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列柱、地景浮雕唐草纹、宝相花等纹饰图案。叙述了这些图案体现的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博大心胸、兼容并蓄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佛教纹饰图案的历程。为今天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进行西安丝路文化创意图形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西安大雁塔
北广场
佛教
植物纹饰
图案
内容
特点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16世纪泰中陶瓷绘画中常见植物纹饰的比较研究以泰国北部地区群窑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文轲
饶妍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7,共7页
文摘
15-16世纪的泰国陶瓷是泰中物质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殊性建立在以下基础上,一是受益于与中国及周边邻国的文化交流,泰国陶瓷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二是泰国是一个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与其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国家;三是由于明代海禁政策,泰国开启的陶瓷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因此该时期的泰国陶瓷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交流融合,还表现出当时全球贸易的初步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大量比对实物及文献记录,对当时泰中两国陶瓷植物纹样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梳理归纳总结这一时期泰国陶瓷植物纹样的特征,同时围绕纹样背后所蕴含的审美、社会、文化三重价值展开论述,以此探讨中国陶瓷对泰国陶瓷的影响以及泰国陶瓷文化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泰中陶瓷
植物纹饰
比较
Keywords
Thai ceramics and Chinese ceramics
Plant ornaments
Comparison
分类号
K8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龙泉青瓷的植物纹饰艺术探究
5
作者
黄品乐
雷慧珍
机构
丽水学院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文摘
龙泉青瓷经过千年时光流传,有着“巧夺天工的人工美玉”之称,是青瓷工艺达到的历史最高峰。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宋代龙泉青瓷纹饰的类别表现技法、寓意等方面进行探究,将龙泉青瓷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于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并蓬勃发展。
关键词
龙泉青瓷
植物纹饰
寓意
技法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植物纹饰浅析
6
作者
李思洋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遗产》
2015年第5期90-96,共7页
文摘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为五代南唐遗物,塔身植物纹饰满铺,华美灵动。本文以舍利塔植物纹饰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植物纹饰发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发现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植物纹饰,除具有审美意义外,还连缀唐宋传统,在佐证纹饰发展脉络与地域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栖霞寺
舍利塔
植物纹饰
纹饰
发展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纹饰在石材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楚
赵民
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石材》
2023年第9期39-41,141,共4页
文摘
1前言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城市生活家具”之称的公共设施对协调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石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从古至今广泛运用于公共设施中。植物纹样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装饰纹样,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祟敬与膜拜,是石材装饰中的一抹重要色彩。为了打造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设施,本文从植物纹样入手,在功能特征、形态美感、文化寓意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我国传统的植物纹样“梅、兰、竹、菊”作为设计意向运用到公共设施装饰中,注重装饰与设施之间的立意性、协调性、呼应性,更好地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彰显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公共设施
石材
天然材料
植物
纹样
文化寓意
本土特色
装饰纹样
植物纹饰
分类号
TU99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铜镜的植物纹饰研究
8
作者
张尔卓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0期41-43,共3页
基金
2022年度江苏师范大学校级项目“汉代铜镜的植物纹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XKT0683。
文摘
“镜,景也”,这是对铜镜最直观的解释,从最开始的“以水为鉴”发展至以铜器鉴面,我国铜镜发展史逐渐形成以战国、两汉、隋唐为代表的三次高峰。汉代铜镜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中正面映像、背面审美是汉代铜镜的主要功能。如今,汉代铜镜的映像功能消失,镜背的纹饰直观地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汉代铜镜在青铜器艺术式微后再次兴起,其镜背纹饰具有丰富的内涵。文章探究汉代铜镜植物纹饰的造型特征及组合图式,发现其线性的造型特征与对称式的组合图式与汉代大一统的社会局面相匹配。在汉初重农抑商、鼓励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工匠将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与审美意识交融运用到艺术实践中,植物纹样由此成为承载深刻意蕴的纹饰之一。作为鼎盛时期的青铜艺术品,汉代铜镜不仅承载着当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更是今人了解汉代社会风尚与汉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窗口。汉代铜镜背面的植物纹饰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植物取材,将植物形态融合、变形,以抽象的图像形式呈现。植物纹饰作为汉代铜镜早期的主流图式,生动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及汉人的思想观念,通过与其他纹饰、铭文的相互配合,建构出特定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
汉代
铜镜
植物纹饰
草叶纹
造型特征
组合图式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泉青瓷动植物纹饰的吉祥文化意蕴
9
作者
张显荣
机构
龙泉市茂荣青瓷厂
出处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0期0050-0051,共2页
文摘
重视品质,重视文化品味的青瓷其作品的纹饰都有讲究,龙泉青瓷纹饰考究,制作精美,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作者结合历史研究和现代设计制作的实践经验,对青瓷作品中动物纹饰的文化寓意和植物纹饰的文化寓意两个角度对青瓷装饰美学中的文化意蕴作简要的阐释,对青年一代青瓷爱好者和专业制作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龙泉青瓷
动物
纹饰
植物纹饰
文化意蕴
分类号
J [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乡村民居中祈福文化的植物纹饰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尹亚婷
张继晓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年第5期127-129,共3页
文摘
文章以祈福文化为核心,以北京乡村民居中的植物纹饰为研究对象,从实践研究的调查为依据,探讨北京乡村民居中植物纹饰的表象样式与内在含义与祈福文化的关系及意义。为北京乡村民居的植物纹饰设计研究提供更切实具体的祈福文化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北京乡村民居
植物纹饰
祈福文化
纹饰
设计
Keywords
Beijing rural
plant decoration
blessing culture
decoration design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刍议我国宋代植物纹饰的意蕴
被引量:
1
11
作者
韩虹宇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品鉴》
2015年第6期342-342,共1页
文摘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纹饰文化由来已久,其中植物纹饰源远流长,特别是在宋代取代了动物纹饰成为了主流纹饰。宋代重文轻武,盛行花鸟画,再加上含蓄婉约的社会审美风尚,这也正是植物纹饰在宋代能够得到发展的原因。宋代的瓷器、铜器、漆器、丝织品中都存在植物纹饰,风格多趋于写实,多表达吉祥美好的意象。此外还常常与与宗教、哲学的义理紧密结合。这些植物纹饰不仅受到了宋代文化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宋代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宋代
植物纹饰
分类号
J522.8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农耕经济在瓷器纹饰寓意中的民族文化解读
12
作者
孙锦泉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文摘
中国造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瓷器种类繁多,其纹饰图案包罗万象,集中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由采集经济而来的农耕民族固有的特性,是对各种植物的认知、识别和利用。通过剖析农耕文化在瓷器上衍生的与植物相关的文化现象,来解读民族文化内涵,以管窥中国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异彩纷呈;同时,也可俯瞰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底蕴、视觉艺术的想象空间和世风民俗所表达的民族文化特征。
关键词
农耕经济
中国瓷器
民族文化
植物纹饰
图案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宋朝陶瓷纹饰民俗情感的研究
13
作者
张志雁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65-67,共3页
文摘
陶瓷民俗纹饰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存在,还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对民俗纹饰的深入研究,可挖掘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感受设计者的情感表达。本文以宋朝陶瓷纹饰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纹饰、婴戏纹饰两方面入手,对其中的民俗情感进行分析。
关键词
宋朝陶瓷
纹饰
民俗情感
婴戏
纹饰
植物纹饰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什民间铁器纹饰中的中华文化基因
14
作者
穆海麦提艾力·艾尼外尔
朱贺琴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文化润疆研究中心
出处
《新疆艺术(汉文)》
2022年第5期25-30,共6页
基金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文化基因研究》(项目编号:22VZX03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喀什民间铁器的装饰图案愈发多样,其中最受民众喜欢的是喀什当地栽培的梅花、莲花、石榴、巴旦木、葡萄、缠枝花卉等植物纹饰的装饰图案。“梅、兰、竹、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誉为品性高洁的“四君子”,喀什民间铁器装饰图案中,以莲花、梅花为题材的组合图案应用广泛,这不仅表达了喀什地区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喀什地区民众以艺术实践的方式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
装饰图案
四君子
巴旦木
社会发展历程
喀什地区
植物纹饰
铁器
莲花
分类号
J526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敦煌莫高窟莲花纹饰浅析
被引量:
2
15
作者
罗雪薇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
出处
《西部皮革》
2018年第13期64-64,共1页
文摘
唐代敦煌石窟中的纹饰的植物形象大多为莲花、卷草纹、葡萄石榴纹以及牡丹和茶花,这些植物装饰纹样大多出现在藻井、平祺、眉龛和塑像的背光和头光等处。这些植物装饰纹样大多保留了其植物特征,但在形式表现上采用了对称、绝对对称、适当的夸张和形变,甚至将多种植物形象糅合为一种装饰纹样:例如初唐第209窟藻井为葡萄石榴纹结合,盛唐第444窟藻井为葡萄、石榴和莲花结合。唐代敦煌石窟中植物纹饰中莲花形象不仅仅在数量上占多数,表现形式和形象种类也非常具有研究性。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植物纹饰
莲花
纹饰
分类号
K854.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中西主题纹饰的渊源与运用(二)
16
作者
沈珉
出处
《包装世界》
2003年第4期83-86,共4页
文摘
纹饰的出现不只是出于审美的需要,也是文化的反映.纹饰图案表达了镇邪、吉祥、情爱等多种主题.现在,我按主题将这些纹饰的起源和运用作一简单梳理,为设计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吉祥
纹饰
动物
纹饰
思维
艺术
植物纹饰
文化
分类号
J525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植物图案在敦煌壁画中的运用及发展
17
作者
刘柯彤
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
出处
《服装设计师》
2019年第6期124-131,共8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敦煌植物图案在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运用》(110005470120)
文摘
在敦煌壁画的灿烂发展中,植物图案作为极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贯穿其中,但长久以来却被当作附属存在而忽略。作者通过深入考察和研究,从敦煌壁画的山水背景、人物标示、装饰纹样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植物图案的广泛运用和发展规律,还原了植物图案应有的艺术地位,且呈现出清晰的演变脉络。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植物
图案
植物纹饰
Keywords
Dunhuang fresco
plant pattern
plant decoration
分类号
TQ658.1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元花卉装饰的风格与演变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轩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出处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9-54,共6页
文摘
唐宋元花卉装饰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装饰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土文化以及文化输出等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总体上,唐宋元花卉装饰的发展是基于北魏时期西来的植物纹饰。从北魏时期起,原先非主流的植物图案占据了中国本土装饰的主导地位。在植物纹饰的本土化发展过程当中,唐代牡丹纹饰的发明使这一进程达到了高潮。随后,植物纹饰在宋代开始了由抽象到具象的发展脉络,力图将体现文人情趣的风景融入到装饰之中。元代的植物纹饰延续了宋代的这一发展趋势,但随着蒙元帝国的扩张和对外贸易,这种植物纹饰在对外传播的过程当中又演变成了高度抽象的装饰图案。
关键词
植物纹饰
牡丹
梅花
满池娇
分类号
J211.27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伊斯兰风格的服饰图案与色彩
被引量:
4
19
作者
饶蕾
徐红
机构
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江苏丝绸》
2010年第1期46-47,共2页
文摘
论述了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新疆民族服饰图案与色彩。指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新疆民族服饰图案多为几何、植物和文字纹饰,但在现代非宗教用品中也出现了具有新疆特色的人物与动物,在色彩上主要应用蓝、绿、黄,再配以黑色、白色及土红色等。图案及色彩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之意。
关键词
几何
纹饰
植物纹饰
色彩
分类号
TS941.74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古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民俗象征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艳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文摘
地域间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差异性对于我国古代民居建筑形成多样的装饰风格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而建筑装饰风格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记录各个地区间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具有民俗意境深刻及题材内容丰富等鲜明特点。作为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的主要题材,植物纹饰能生动直观表达出当地居民民俗意境,蕴含平安幸福驱灾避祸寓意。以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为切入点分析其审美心理,就典型植物纹饰民俗象征意义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
古代民居
建筑装饰
植物纹饰
民俗象征
分类号
TU238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符号学文化视域下明代青花瓷植物纹饰的艺术表达——景德镇明代青花瓷为例
范竞元
冯明燕
《景德镇陶瓷》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植物纹饰的民俗意境
黄金凤
《中外建筑》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佛教植物纹饰图案浅析
王晓迎
代大齐
肖静
《新西部》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5-16世纪泰中陶瓷绘画中常见植物纹饰的比较研究以泰国北部地区群窑为例
吴文轲
饶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宋代龙泉青瓷的植物纹饰艺术探究
黄品乐
雷慧珍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植物纹饰浅析
李思洋
《中国文化遗产》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植物纹饰在石材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张楚
赵民
《石材》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汉代铜镜的植物纹饰研究
张尔卓
《艺术科技》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龙泉青瓷动植物纹饰的吉祥文化意蕴
张显荣
《艺术大观》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北京乡村民居中祈福文化的植物纹饰研究
尹亚婷
张继晓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
1
原文传递
11
刍议我国宋代植物纹饰的意蕴
韩虹宇
《艺术品鉴》
2015
1
原文传递
12
农耕经济在瓷器纹饰寓意中的民族文化解读
孙锦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关于宋朝陶瓷纹饰民俗情感的研究
张志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喀什民间铁器纹饰中的中华文化基因
穆海麦提艾力·艾尼外尔
朱贺琴
《新疆艺术(汉文)》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唐代敦煌莫高窟莲花纹饰浅析
罗雪薇
《西部皮革》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析中西主题纹饰的渊源与运用(二)
沈珉
《包装世界》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谈植物图案在敦煌壁画中的运用及发展
刘柯彤
《服装设计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唐宋元花卉装饰的风格与演变研究
陈轩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浅论伊斯兰风格的服饰图案与色彩
饶蕾
徐红
《江苏丝绸》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国古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民俗象征
周艳
《美与时代(城市)》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