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生菌根与植物抗重金属胁迫机理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艺 黄志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外生菌根是外生菌根真菌和植物营养根形成的共生体,能够增加植物对污染胁迫的抵抗能力。本文综述了2 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外生菌根增加植物抗重金属毒害的成果,指出了外生菌根在植物抗重金属毒害中的积极作用,并概括其抗性的主要机理为:... 外生菌根是外生菌根真菌和植物营养根形成的共生体,能够增加植物对污染胁迫的抵抗能力。本文综述了2 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外生菌根增加植物抗重金属毒害的成果,指出了外生菌根在植物抗重金属毒害中的积极作用,并概括其抗性的主要机理为:外延菌丝的吸收作用;菌根分泌物的调节与螯合作用;菌根菌套或哈蒂氏网吸收过滤有毒金属;菌根菌套的疏水性作用。在研究外生菌根抗重金属毒害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 菌根植物 重金属 菌根分泌物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地区丛枝菌根植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包玉英 孙芬 闫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0-184,共5页
本文对内蒙古荒漠建群及优势植物的丛枝菌根共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观察的16科76种植物中,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植物有61(占79. 8% )种;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比例较高,占94. 46%;而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的比例仅... 本文对内蒙古荒漠建群及优势植物的丛枝菌根共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观察的16科76种植物中,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植物有61(占79. 8% )种;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比例较高,占94. 46%;而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的比例仅65%。须根系植物中菌根植物约占91. 3%,高于直根系(75. 5% )。古地中海孑遗种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棉刺(Potaninia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和强旱生植物半日花(Helianthemumsoongoricum)有一定的菌根侵染。本地区野生植物的丛枝菌根形态结构类型多数为Arum类型,占83. 6%;而Paris类型少,只占3. 3%。丛枝菌根结构类型与植物的生活型、根系类型和侵染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荒漠植物 菌根侵染率 丛枝菌根植物 植物群落
下载PDF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殷小琳 王冬梅 +1 位作者 丁国栋 王晓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9-233,共5页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菌根真菌 菌根植物 盐碱土壤
下载PDF
菌根真菌接种提高植物抗盐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丽萍 许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3,25,共3页
介绍了盐胁迫下菌根对植物的影响,并且探讨了菌根提高植物抗盐性的机理。
关键词 菌根真菌 菌根植物 抗盐能力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能力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静 董宽虎 +1 位作者 高文俊 郝鲜俊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6期5-8,共4页
丛枝菌根真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内生菌根,能够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论述了盐渍环境下AMF对植物耐盐能力的影响及其对植物的作用机制:增加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改善盐害造成的营养亏缺情况;通过累积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来提... 丛枝菌根真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内生菌根,能够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论述了盐渍环境下AMF对植物耐盐能力的影响及其对植物的作用机制:增加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改善盐害造成的营养亏缺情况;通过累积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盐胁迫下的植物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在分子水平上调节某些蛋白酶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在以上基础上,还对该问题的研究前景提出了设想,为盐碱地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菌根植物 耐盐能力
下载PDF
广东清远石灰岩3个植物群落菌根及土壤AMF孢子多样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莫惠芝 庄雪影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9-15,共7页
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石灰岩山区风水林、次生草坡和旱作耕地的退化植被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3个植物群落常见植物的菌根感染率和根际土丛枝型菌根真菌(AMF)孢子的密度和丰富度。结果如下:在所检测的29种常见植物中,除凹头苋(A... 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石灰岩山区风水林、次生草坡和旱作耕地的退化植被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3个植物群落常见植物的菌根感染率和根际土丛枝型菌根真菌(AMF)孢子的密度和丰富度。结果如下:在所检测的29种常见植物中,除凹头苋(Amaranthus blitum)外,其余植物均具有典型的丛枝型菌根结构;次生草坡植物的菌根感染强度和频度均较高,风水林次之,旱作耕地杂草的菌根感染强度和频度相对较低;在3个植物群落土样中共分离出70种AMF孢子,以球囊霉属(Glomus)最为丰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次之;林相保护较完整、植物较丰富的风水林拥有最丰富的AMF孢子类型和最高的密度,而结构退化、物种贫乏的次生草坡和旱作耕地中的AMF孢子类型少,密度也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其根际土AMF孢子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型菌根真菌 石灰岩山区 菌根植物 植物群落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鑫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30期6-6,共1页
石油开采一方面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石油污染土壤现象日益严重,给区域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迫在眉睫。丛植菌根真菌,能帮助植物更好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抗病性,改善植... 石油开采一方面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石油污染土壤现象日益严重,给区域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迫在眉睫。丛植菌根真菌,能帮助植物更好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抗病性,改善植物根际微环境、缓解重金属危害植物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就此在分析丛枝菌根修复技术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实验,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植物 石油污染 土壤修复 实验
下载PDF
峰峰矿区优势丛枝菌根植物与非菌根植物重金属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昕 吴子龙 +3 位作者 张浩 李博涵 罗扬 韩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87-94,共8页
以峰峰五矿、九龙矿、梧桐庄矿的狗尾草和碱地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地上部、地下部和根际土壤中Pb、Cu、Zn、Cr、Mn的含量,以及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以期探究不同煤矸石山周围菌根植物与非菌根植物重金属积累的差异。结果表... 以峰峰五矿、九龙矿、梧桐庄矿的狗尾草和碱地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地上部、地下部和根际土壤中Pb、Cu、Zn、Cr、Mn的含量,以及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以期探究不同煤矸石山周围菌根植物与非菌根植物重金属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矿区中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的重金属积累不同,狗尾草中Pb、Cu、Zn、Cr、Mn的含量及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高于碱地肤。狗尾草Pb平均的地上部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均高于碱地肤,分别为22.98 mg·kg-1、1.25和0.14,是碱地肤的1.19、1.24、1.26倍。狗尾草对Cu平均的地上部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也高于碱地肤,分别为35.68 mg·kg-1、1.90和0.28,是碱地肤的1.22、2.25、1.30倍。狗尾草对Zn平均的地上部含量、地下部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对Cr平均的地上部含量、根际土壤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对Mn平均的地上部含量、地下部含量和富集系数均高于碱地肤。即使在同一矿区,2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也有不同,仍表现为狗尾草较优于碱地肤。进一步对矿区和植物进行双因素主效应分析,影响Pb和Mn的主效应因子为矿区,而影响Zn和Cu的则为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菌根植物 菌根植物 重金属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及其在石灰岩地区植物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运雷 麦志通 +2 位作者 罗静 陈伟玉 蔡开朗 《热带林业》 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体的微生物,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石灰岩加速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AMF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在石灰岩地区植被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总结了AMF结构特点、...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体的微生物,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石灰岩加速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AMF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在石灰岩地区植被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总结了AMF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及其在石灰岩山地植物恢复中应用,并探讨了AMF在石灰岩地区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对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石灰岩植物
下载PDF
菌根能防治植物病害吗?
10
作者 N.C.Schenck 洪伯伟 《世界农业》 1983年第5期41-42,共2页
植物的根同某些真菌结合形成菌根,它是一种互为有利的共生体。大多数植物都有菌根(mycorrhiza),只有少数植物例外。菌根的两种主要类型是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由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绝大多数存在于松、山毛榉、桦木和桃金... 植物的根同某些真菌结合形成菌根,它是一种互为有利的共生体。大多数植物都有菌根(mycorrhiza),只有少数植物例外。菌根的两种主要类型是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由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绝大多数存在于松、山毛榉、桦木和桃金娘科的树木中。这些真菌在植物的根外形成一层稠密的菌丝,称做菌套,并伸入根皮层的细胞间隙中。外生菌根的外观特征比一般非菌根植物的根增粗并且分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植物病害 菌根植物 根结线虫 内生菌根 担子菌 根部病害 防治病害 寄主植物 精氨酸
下载PDF
兰科植物内生细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促生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萍 宋希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8,共7页
内生细菌影响兰科植物菌根形成和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在兰科植物的生活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生细菌通过分泌植物激素、采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或促进矿质营养的循环以及产生铁载体、合成其他活性物质等途径来促进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综述... 内生细菌影响兰科植物菌根形成和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在兰科植物的生活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生细菌通过分泌植物激素、采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或促进矿质营养的循环以及产生铁载体、合成其他活性物质等途径来促进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综述了兰科植物内生细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兰科植物的促生机理,基于兰科植物与共生微生物的密切关系,认为内生细菌间、内生细菌与兰科植物菌根真菌间的互作是揭示兰科植物与内生细菌互作机理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 激素 生物固氮 铁载体
下载PDF
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峰峰 赵玉洁 +2 位作者 谢凤行 周可 李亚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6期66-70,共5页
介绍了我国盐碱土中的AM真菌资源和AM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详细论述了内生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最后对耐盐性机理的研究前景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内生菌根真菌 菌根植物 耐盐性
下载PDF
VA菌根与园艺作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珠 李加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VA菌根 园艺作物 抗病性 作用机理 菌根菌-植物-病原
下载PDF
珍惜濒危植物大花杓兰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范雅蓉 何苗 +1 位作者 李凡 宋厚娟 《山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46-47,F0004,共3页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o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近年来,由于旅游开发、人为过度采挖及气候变化,导致其处于濒危状态。笔者对大花杓兰自然分布、繁殖生物学、植物菌根共生机制、...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o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近年来,由于旅游开发、人为过度采挖及气候变化,导致其处于濒危状态。笔者对大花杓兰自然分布、繁殖生物学、植物菌根共生机制、濒危机制和保护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花杓兰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杓兰 繁殖 植物菌根 濒危保护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正通 范晓丹 +1 位作者 王雪琦 张晋璇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3-261,共9页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强化植物修复效果、原位修复,美化环境等优势,其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土壤中菌根真菌、根瘤菌、植物内生菌、根际微生物可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共...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强化植物修复效果、原位修复,美化环境等优势,其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土壤中菌根真菌、根瘤菌、植物内生菌、根际微生物可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在重金属胁迫下,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或固定率,进而强化植物的修复效果.笔者系统阐述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形式种类、作用机制、问题及展望,旨在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菌根真菌-植物联合修复 根瘤菌-植物联合修复 植物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 根际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
下载PDF
不同海拔的三种杓兰属植物与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玲玲 赵明阳 +4 位作者 李菁 李书琪 高丽君 张焱 许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1-821,共11页
本研究采集了四川黄龙沟沿海拔梯度3170–3400m上4个不同杓兰居群中3种杓兰植物根,利用克隆文库方法获得菌根真菌ITS序列,研究同一栖息地(黄龙沟)不同海拔梯度和不同杓兰对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共得到18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 本研究采集了四川黄龙沟沿海拔梯度3170–3400m上4个不同杓兰居群中3种杓兰植物根,利用克隆文库方法获得菌根真菌ITS序列,研究同一栖息地(黄龙沟)不同海拔梯度和不同杓兰对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共得到18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14个OTU隶属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为优势类群(99.6%);2个OTU隶属腊壳菌科Sebacinaceae,2个OTU隶属亡革菌科Thelephoraceae。随着海拔升高,西藏杓兰菌根真菌多样性减少,而黄花杓兰和无苞杓兰没有明显变化;海拔对3种杓兰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影响。3种杓兰之间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指示物种互不相同,说明在同一栖息地,杓兰对菌根真菌的偏好性显著影响其菌根真菌群落结构。这些研究结果利于了解环境变化对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菌根真菌与杓兰属植物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操作分类单元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 海拔
原文传递
Research Progress of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艳 徐茜 +3 位作者 林勇 陈志厚 孔凡玉 张成省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期87-90,110,共5页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then review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then review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including growth pro-moting mechanism and bio-control mechanism, subsequently lists the use of excel-lent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strains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 y Pseu-domonas and Bacil us strains, and final y discusse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area and points out issues requiring further exploration, including PGPR screening meth-ods, preservation method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order to commercialize PGPR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practical y realize its application to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 Mechanism of action Ex-cellent strains
下载PDF
AM真菌与非菌根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初亚男 张海波 +1 位作者 秦泽峰 盖京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1-326,共6页
丛枝菌根(AM)真菌作为一类在全球分布广泛的土壤微生物,能够与陆地上大多数的维管植物形成专性共生关系,对于植物营养吸收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较少量的维管植物如苋科、黎科、石竹科、十字花科等植物被认为是非菌根植物.目前... 丛枝菌根(AM)真菌作为一类在全球分布广泛的土壤微生物,能够与陆地上大多数的维管植物形成专性共生关系,对于植物营养吸收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较少量的维管植物如苋科、黎科、石竹科、十字花科等植物被认为是非菌根植物.目前,对于这些非菌根植物与AM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少且分散,缺乏系统总结.本文综述了非菌根植物的类型以及低侵染的原因,邻体植物形成的菌丝网络对AM真菌侵染非菌根植物的影响,并探讨AM真菌和非菌根植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AM真菌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可能存在的生态功能,旨在为进一步发挥非菌根植物在脆弱生态系统的功能潜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植物 共生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原文传递
AMF根外菌丝对重金属铅的吸收与转运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小霞 韦满 +2 位作者 程康 唐明 张好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134,143,共9页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外菌丝对重金属铅的吸收及转运能力,为明确AMF根外菌丝的铅转运能力提供依据。【方...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外菌丝对重金属铅的吸收及转运能力,为明确AMF根外菌丝的铅转运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菌根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寄主)和非菌根植物油菜(Brassica napus)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室培养系统(菌根室-施铅室-非菌根室)进行研究,其中菌根室种植蒺藜苜蓿并进行AMF处理,包括接种Ri、Fm和未接种对照(CK)3个处理;施铅室(中间隔室)设置0和800 mg/kg 2个铅处理;非菌根室种植油菜,试验共设CK、Ri、Fm、Pb、Ri×Pb、Fm×Pb 6个处理,研究铅胁迫下2种AMF根外菌丝对植物生长及铅离子富集的影响。【结果】(1)与CK处理比,Ri和Fm处理蒺藜苜蓿总生物量分别提高了43.55%和256.98%,铅胁迫对Ri和Fm处理蒺藜苜蓿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2)0 mg/kg铅胁迫下,2种AMF均能够与蒺藜苜蓿形成良好共生关系,Fm和Ri处理菌根侵染率达到90%以上。Fm和Fm×Pb处理侵染根段丛枝丰度分别是Ri和Ri×Pb处理的8.75和2.51倍。(3)与Ri处理比,Ri×Pb处理菌根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显著提高231.57%,施铅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显著降低49.56%;与Fm处理比,Fm×Pb处理菌根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提高314.09%,施铅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降低21.09%。(4)Ri×Pb、Fm×Pb处理蒺藜苜蓿地上部铅含量分别是CK处理的3.60和8.45倍,根系铅含量分别是CK处理的7.45和217.87倍;Fm×Pb处理油菜根系铅含量是CK处理的62.15倍。【结论】AMF根外菌丝能够直接吸收并转运铅至寄主植物根部,并可能借由“外排”效应将铅运输至非菌根植物根系,且Fm促进植物生长及根外菌丝吸收转运铅的能力显著高于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外菌丝 铅转运 菌根植物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management of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incognita-wilt fungus, Fusarium oxysporum disease complex of green gram, Vigna radiata cv ML-1108 被引量:8
20
作者 HASEEB Akhtar SHARMA Anita SHUKLA Prabhat Kumar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8期736-742,共7页
Studies were conducted under pot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comparative efficacy ofcarbofuran at 1 mg a.i./kg soil, bavistin at 1 mg a.i./kg soil, neem (Azadirachta indica) seed powder at 50 mg/kg soil, green mou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under pot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comparative efficacy ofcarbofuran at 1 mg a.i./kg soil, bavistin at 1 mg a.i./kg soil, neem (Azadirachta indica) seed powder at 50 mg/kg soil, green mould (Trichoderma harzianum) at 50.0 ml/kg soil, rhizobacteria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t 50.0 ml/kg soil against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incognita-wilt fungus, Fusarium oxysporum disease complex on green gram, Vigna radiata cv ML-1108. All th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growth of the plants as compared carbofuran and A. indica seed powder increased plant growth to untreated inoculated plants. Analysis of data showed that and yield significantly more in comparison to bavistin and P. fluorescens. Carbofuran was highly effective against nematode, bavistin against fungus, A. indica seed powder against both the pathogens and both the bioagents were moderately effective against both the pathog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oidogyne incognita Fusarium oxysporum Disease complex MANAGEMENT Vigna radiat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