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植被分类系统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坤 戴俊贤 +5 位作者 唐成丰 王立龙 顾长明 卢萍 周小春 周守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434-5444,共11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安徽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安徽主要的湿地植被类型及分类系统。结果表明:(1)安徽省湿地维管植物共有95科303属682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6种,种子植物85...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安徽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安徽主要的湿地植被类型及分类系统。结果表明:(1)安徽省湿地维管植物共有95科303属682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6种,种子植物85科292属666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2科5属7种,被子植物83科287属659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2科208属451种,单子叶植物21科79属208种);湿地维管植物主要是由草本植物组成,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以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和蓼科(Polygonaceae)为优势科;以蓼属(Polygonum)、苔草属(Carex)、眼子菜属(Potamogeton)、飘拂草属(Fimbristylis)、莎草属(Cyperus)等为优势属,属的组成相对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3.4%;(2)从分布区类型看,在科级水平上有7个类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3个类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布区类型多样;总体上温带成分略多于热带成分,说明了安徽湿地维管植物的分布与本地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反映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3)依据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结合安徽湿地植被的生境特征和群落学特征,可将安徽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和141个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维管植物 多样性 植被分类系统 安徽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长成 王斌 +3 位作者 郭柯 李先琨 侯满福 刘玉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8-1631,共14页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且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区域。喀斯特植被物种组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类型极其丰富。该文对已发表的喀斯特植被类型和近期的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依据《中...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且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区域。喀斯特植被物种组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类型极其丰富。该文对已发表的喀斯特植被类型和近期的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依据《中国植被志》的分类原则,在群系尺度上编制了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包括3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和554个群系。探讨了喀斯特植被的分类系统与原有分类系统的衔接,并依据相关资料,对喀斯特生境专性群系进行了识别和判定,以期为喀斯特区域的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植被 植被类型 植被分类系统 群系
下载PDF
植被分类系统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一 《河北林果研究》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植被分类是植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植被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植被分类研究能够为制定与保护和合理利用植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植被分类的历史,以及植被分类的各种原则和系统及其应用情况。揭示... 植被分类是植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植被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植被分类研究能够为制定与保护和合理利用植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植被分类的历史,以及植被分类的各种原则和系统及其应用情况。揭示出植被分类的原则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分类方法从外貌分类向数量分类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原则 植被分类系统 数量分类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
下载PDF
广东内伶仃岛植被分类系统和典型群落的样地标志 被引量:4
4
作者 昝启杰 廖文波 +2 位作者 蓝崇钰 李贞 黄伟结 《生态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10-18,共9页
广东内伶仃岛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 3个植被型组、 5个植被型、 8个植被亚型、 1 8个群系 ,人工植被有台湾相思林 5个群系 ,另有果园林 4类、作物园 4类。论文在全面植被调查的基础上 ,对各主要群落类型进行样地标志 ,为将来的动态演替研... 广东内伶仃岛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 3个植被型组、 5个植被型、 8个植被亚型、 1 8个群系 ,人工植被有台湾相思林 5个群系 ,另有果园林 4类、作物园 4类。论文在全面植被调查的基础上 ,对各主要群落类型进行样地标志 ,为将来的动态演替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内伶仃岛 植物群落 植被分类系统 样地标志
下载PDF
珠海市植被分类系统和主要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广红 黄康有 +5 位作者 李贞 廖文波 罗海威 邵李峰 盛利 熊晴帆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5-21,共7页
在全面踏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优势种、外貌与结构相结合的原则,参考《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将珠海市自然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型、19个群系、40个群落。其中植被型主要包括: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灌丛、灌草丛、... 在全面踏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优势种、外貌与结构相结合的原则,参考《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将珠海市自然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型、19个群系、40个群落。其中植被型主要包括: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灌丛、灌草丛、草丛、砂生草丛、砂生灌丛和沼生草丛。人工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分别为林地、林果园、农作物园地和城市绿地。同时,对主要群落的外貌和组成特征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市 植被分类系统 植物群落 特征
下载PDF
《中国植被志》的植被分类系统、植被类型划分及编排体系 被引量:41
6
作者 方精云 郭柯 +8 位作者 王国宏 唐志尧 谢宗强 沈泽昊 王仁卿 强胜 梁存柱 达良俊 于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10,共15页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植被志"的英文译为"vegegraphy",是本文的新造词,它是由...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植被志"的英文译为"vegegraphy",是本文的新造词,它是由"vegetation"的词头"vege-"和英文后缀"-graphy"(记叙之意)组成的合成词。《中国植被志》的研编是一项时间紧迫、内容复杂、工作量浩繁的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完成将极大提升中国植被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水平,并为中国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文首先简述了植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外貌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动态变化等)和国内外植被调查的进展情况,简要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并对以往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若干修订。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并提出了《中国植被志》卷册编排体系和用于《中国植被志》研编的植被类型划分方案。在对植被分类系统的修订方面,主要对高级分类单位及相对应的英文名称进行了讨论和修订。按照本文修订的分类系统,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及其对应的英文名称分别是:植被型组(Vegetation Formation Group)、植被型(Vegetation Formation)和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formation)、群系组(Alliance Group)、群系(Alliance)和亚群系(Suballiance)、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以及群丛(Association)。在植被型组中,划分为9类: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及无植被地段。关于《中国植被志》的卷册编排和"植被类型"划分,首先按高级分类单位——植被型划分相应的"卷";在此框架下,模糊"植被亚型"、"群系组"和"群系"的概念,确定"植被类型"(Vegetation type),并将其作为植被志各卷中的"册"。这样处理不仅保证了研编工作的可操作性,也保持了同一卷册中特定植被类型的完整性。《中国植被志》编排体系中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很重要,它是指具有相同建群种及相同优势类群(如种、属)的植被组合,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植被分类单位。"植被类型"的划分遵循"优势类群及生活型的同一性,生境条件的相对重要性,植被特征及用途的差异性,以及突出植被志的应用性"等原则。按该编排体系,《中国植被志》将由48卷约110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植被 植被分类系统 植被分类单位 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划分 中国植被
原文传递
优势种植被分类系统的逻辑分析与示例方案化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炜 裴浩 王鑫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逻辑学原理是各种分类系统科学性及规范性的必要检验工具。本文采用逻辑学原理检验基于优势种的《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系统,结果发现目前常用的植被分类系统存在较多逻辑错误,需要予以纠正。于是,在强调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和植被分类... 逻辑学原理是各种分类系统科学性及规范性的必要检验工具。本文采用逻辑学原理检验基于优势种的《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系统,结果发现目前常用的植被分类系统存在较多逻辑错误,需要予以纠正。于是,在强调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和植被分类系统一致性的基础上,依据逻辑学原理给出建立植被分类系统的步骤和方法,提出规范的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和植被分类系统示例方案。鉴于多建群种植被的客观存在及其存在形式多样,在分类系统中给出相应的位置——多建群种植被纲。同时,针对国内植被分类学界从未形成统一的植被命名规则,且又有多种命名方式并存的现状,提出了函数命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系统 生活型分类系统 逻辑分析 多建群种植被
原文传递
一个中国水生植被分类系统的初步方案
8
作者 于海澔 吕田 +8 位作者 王慧圆 李德香 王力功 范书锋 王忠 李扬 徐新伟 刘春花 于丹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5-1355,共21页
基于本实验室过去40年在全国调查的五万余个水生植物群落样方的数据,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水生植被研究成果,参照《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和《世界植被分类系统》,试提出一个中国水生植被分类系统初步方案.将《中国植被志》... 基于本实验室过去40年在全国调查的五万余个水生植物群落样方的数据,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水生植被研究成果,参照《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和《世界植被分类系统》,试提出一个中国水生植被分类系统初步方案.将《中国植被志》分类系统中的水生植被型提级为水生植被型组,并在其下划分出六个植被型:挺水植被型、沉水植被型、浮叶根生植被型、漂浮植被型、浮游藻类植被型和固着藻类植被型.新增十个植被亚型,包括五个淡水植被亚型和五个海水植被亚型.将水生植被共划分为205个群系组,659个群系,与群系同名群丛659个;其中藻类植被91个群系组、312个群系;草本植被114个群系组、347个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 植被 植被亚型 群系 群丛 水生植物群落 分类原则
原文传递
南京幕燕山地植被分类与制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阎传海 杨国霞 +2 位作者 赵清 娄彩荣 沈惠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建立了幕燕山地植被分类系统,研制了幕燕山地1∶5000植被类型图,计算了幕燕山地各群系的面积.
关键词 南京市 幕燕山地 植被分类系统 植被类型图 地理分布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2大草地分类系统类的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柳小妮 张德罡 +5 位作者 王红霞 任正超 韩天虎 孙斌 潘冬荣 王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共18页
以植被-生境学分类(vegetation-habitat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VHCS)方法为基础的定性的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以及定量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 以植被-生境学分类(vegetation-habitat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VHCS)方法为基础的定性的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以及定量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是我国常用的2大草地分类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因"草原"和"草地"概念的重叠、混淆和交叉,以及定性分类和定量分类的差异,造成了操作上的困扰,研究结果亦不便相互交流。本研究通过2大系统一级单位-"类"的分类指标、名称和属性的对比,分析了2个系统"类"的兼容性,建立了两者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基本同期的CSCS分类图和数字化的中国草地资源图(VHCS),以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为例,在ArcGIS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广义草原或草地概念为基础的CSCS是一个大系统,兼容了以中国为例的VHCS分类系统;2)兼容VHCS的CSCS的类,两者在分类指标、名称和属性方面均能达到统一;3)空间叠置分析表明,若不考虑森林和非地带性类,内蒙古和甘肃区域2个分类系统分类结果的兼容性分别达到61.4%和61.1%;有差异的区域,基本上表现出草地实际调查结果(VHCS)是比原生潜在草地(CSCS)在更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低分类级别的草地类,说明人为干扰已超过了原生草地生态系统的生存阈限,导致草地逆行演替;4)对CSCS与VHCS分类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可科学地揭示人为干扰下草地的演替状态,并明确草地恢复和重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分类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植被-生境学分类系统 兼容性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玉荣 张国珍 +1 位作者 钟武洪 张煊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14-18,22,共6页
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该区植被属于华中植物区系,地带性植被在森林分区上为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属三峡武陵山雪峰山林区。主要类型有:低山针叶林、中山针叶林、中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 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该区植被属于华中植物区系,地带性植被在森林分区上为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属三峡武陵山雪峰山林区。主要类型有:低山针叶林、中山针叶林、中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和草甸。在分类系统上采用植被型组(Vegetationtypegroup)—植被型(Vegetationtype)—植被亚型(Vegetationsubtype)—植物群系(Plantformation)—植物群丛(Plantassociation)为分类等级,共分为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包括50个主要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山 植物群落 植被分类系统
下载PDF
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
12
《中国科技奖励》 2017年第4期61-61,共1页
项目属林业科学领域。岛屿物种因地理隔离存在较高的灭绝风险。该研究通过6家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对南海岛屿238个岛屿进行了科学考察,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植物进行了评价和利用。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首次对七洲列岛等82个岛礁进行系统的... 项目属林业科学领域。岛屿物种因地理隔离存在较高的灭绝风险。该研究通过6家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对南海岛屿238个岛屿进行了科学考察,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植物进行了评价和利用。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首次对七洲列岛等82个岛礁进行系统的科学考察,发现新种14种,新记录植物700多种。系统地研究了岛屿的特有现象,记录海南特有种505种。首次发现海南石灰岩植被和植物群落,提出一个新的海南石灰岩植被分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植物多样性 岛屿 产业化 植被分类系统 石灰岩植被 科学考察 产学研合作
下载PDF
湖南植被研究: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家湘 游健荣 +4 位作者 徐永福 喻勋林 邓梦达 吴磊 祁承经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5-288,共14页
植被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认识植被是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植被资源的重要前提.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华东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植被在组成和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关于"湖南植被现状如何... 植被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认识植被是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植被资源的重要前提.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华东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植被在组成和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关于"湖南植被现状如何?产生了哪些变化?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格局是怎样的?"等问题尚不清楚.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积累和文献信息,对湖南植被研究历史、现状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湖南植被研究经历了起始时期(1949年之前)、全面调查和描述时期(1949~1990年)和深入发展时期(1990年以后).近40年来,湖南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9.82%,天然林得到了有效保护,低山、丘陵区和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得到很好恢复,低山针叶林、毛竹林、暖性竹丛和中山灌丛面积大幅度增加,栽培植被格局亦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评述原有湖南植被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新拟了湖南植被分类系统:自然植被共4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25个植被亚型、80个群系组、248个群系,栽培植被共2类、12型、21亚型、74林(园).水平分布上,湖南植被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南-北、东-西差异显著;森林主要分布于湘东、湘南和湘西的幕连九山脉、罗霄山脉、南岭山脉、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农田和湿地植被则以湘中和湘北的丘陵和平原区最为集中.垂直梯度上,湖南植被的垂直自然带不甚明显,大致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带,垂直带的数量和宽度在山体间的差异极大.同时,本文简要综述了湖南植被制图的进展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湖南植被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系统 植被制图 水平分布格局 垂直分布格局 自然植被 栽培植被
原文传递
四川植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君 李丽 +2 位作者 杜燕 陈庆恒 刘庆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借《中国植被志》编研与新一代中国植被图制图工作开展的契机,本文对四川省植被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近40年来四川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补充调查和文献资料,参考《中国植被》《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以及近期国内... 借《中国植被志》编研与新一代中国植被图制图工作开展的契机,本文对四川省植被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近40年来四川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补充调查和文献资料,参考《中国植被》《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以及近期国内发表的植被分类系统,新拟了四川省植被制图分类系统(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三级),并对未来四川省植被研究提出几点希望:(ⅰ)四川植被分类系统总体上应与全国分类系统保持一致,个别单位上可以体现区域性的特点;(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四川省资料贫乏类型、区域的植被补充调查;(ⅲ)尽早启动《四川植被》的修订以及新一代四川省植被图编研工作,并建立可更新的数据库,为以后四川植被图的定期更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植被 四川植被 植被研究 植被分类系统 植被变化
原文传递
中国植被图编研历史与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乐 董雷 +1 位作者 胡天宇 郭柯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植被图是描绘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植被生态学专业图件,既是植被调查和研究的成果,也是进一步揭示植被资源、植被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资料,还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和农林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本文概述了植被图... 植被图是描绘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植被生态学专业图件,既是植被调查和研究的成果,也是进一步揭示植被资源、植被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资料,还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和农林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本文概述了植被图编研的起源与发展,回顾了中国全国性及地方植被图的编制历史和部分成果.中国植被制图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0年出版的1:800万中国植被图首次表现了全国129个群系级植被类型,随后相继出版了1:400万、1:100万等全国植被图和多种比例尺的省区及地方的区域性植被图.未来的植被图编制需要充分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以充足的野外调查资料和植被生态学研究为基础,利用多源多时相的遥感资料和生态地理信息大数据,并结合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图 植被分布格局 植被分类系统 制图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