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植物群落结构的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雷婉宁 温仲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2,77,共6页
通过分析传统生态学盖度在指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功能的不足,以植被垂直结构中各个层次控制水土流失的机理为依据,提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Cs这一新的指标,建立了植被因子指数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和山杨群落中,林冠层、... 通过分析传统生态学盖度在指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功能的不足,以植被垂直结构中各个层次控制水土流失的机理为依据,提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Cs这一新的指标,建立了植被因子指数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和山杨群落中,林冠层、草被层及枯枝落叶层都是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层次,其盖度对于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权重分别为0.0150,0.591,0.394和0.0608,0.828,0.112。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考虑了群落结构中各层次的相对作用,并结合各层次的盖度来综合反映植被影响水土流失的作用,比传统的生态学盖度能更好地描述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是一种理想的植被因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水土流失 植被因子指数
下载PDF
基于植物群落结构的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金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第5期147-150,共4页
该研究在详细分析了各个层次中植被垂直结构对水土流失控制作用机理基础上,引入Cs作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标并构建了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模型,以大凌河流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在油松与山杨植物群落结构中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关... 该研究在详细分析了各个层次中植被垂直结构对水土流失控制作用机理基础上,引入Cs作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标并构建了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模型,以大凌河流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在油松与山杨植物群落结构中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层为枯枝落叶层、草被层和林冠层;结构化植被因子能够结合各层次的盖度并综合考虑各层次中结构群落的相对作用对土壤侵蚀与植被关系进行客观、科学的描述,对于水土流失植物措施治理研究分析中该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结构 植被因子指数 水土流失 大凌河流域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抵抗土壤侵蚀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寇萌 焦菊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4,21,共9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最有效和最根本措施。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由不同植被层组成,不同层具有不同的水土保持作用。因此,恢复具有合理结构与有效盖度的植被是控制该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最有效和最根本措施。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由不同植被层组成,不同层具有不同的水土保持作用。因此,恢复具有合理结构与有效盖度的植被是控制该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鉴于此,采用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Cs)分析了不同群落的结构特征,并结合不同群落土壤侵蚀量的实测数据,探明了能够抵抗土壤侵蚀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文年群落能有效抵抗土壤侵蚀的Cs值有明显差异,暴雨年份植物群落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所需的Cs值较高。演替早期群落及人工林群落未表现出较强的减蚀能力,当Cs分别大于20%和30%左右,且草本层和枯落层盖度较大时,土壤侵蚀强度小于2 500t/(km^2·a),为轻度侵蚀。演替中、后期群落及自然乔、灌群落Cs分别大于30%和36%,且近地面的灌木、草本层及贴地面的枯落层中至少有一层盖度较大时,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尤其在暴雨年份,禾本科植物群落及自然乔、灌群落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当Cs分别大于38%和30%~40%,且近地面至少有一层盖度较大时,土壤侵蚀强度小于黄土高原地区允许土壤流失量[1 000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土壤侵蚀 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