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不同景观植被地带蝗总科生态区系的区域性分异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鸿昌 郝树广 康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1-375,共15页
为了阐明内蒙古地区不同景观植被地带蝗总科生态区系(Acridoidea ecofaunas)的生态地理学特征,本文依据长期野外考察和文献积累数据,分别对寒温型明亮针叶林带(F1)、中温型夏绿阔叶林带(F2)、森林草原带(FS)、典型草原带(TS)、荒漠草原... 为了阐明内蒙古地区不同景观植被地带蝗总科生态区系(Acridoidea ecofaunas)的生态地理学特征,本文依据长期野外考察和文献积累数据,分别对寒温型明亮针叶林带(F1)、中温型夏绿阔叶林带(F2)、森林草原带(FS)、典型草原带(TS)、荒漠草原带(DS)、暖温型草原化荒漠亚带(SD)和典型荒漠亚带(TD)等7个不同类型植被地带(或亚带)内蝗总科区系结构组成、生态生存条件(植被、气候、土壤等)及其区系形成的生态学机理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了各植被地带(或亚带)的蝗虫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的区域性分异及其与地带间不同植被的相关性。结论指出,由于多数蝗种具有以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植物为主要食料的食性特征,而典型草原带的植被群落恰以"多年生丛生禾草及根茎禾草"为建群优势层片,其形成的丰富食物资源、多样的栖息场所、充足的日光辐射和较长的生长期以及有利于产卵孵化的土壤条件等,为蝗虫提供了最为多样的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niches),故蝗虫长期受自然选择的压力,在适应协同进化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它们在典型草原带内具有最高的物种多样性。相比之下,在具有极端生态生存条件的内蒙古东部针叶林带和西部典型荒漠亚带内,分别因其低温高湿和高温低湿的两类不同极端气候特征的生态作用,形成了蝗虫在这两个植被地带内生存分布的生态阻限,故其拥有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其区系结构的组成种类也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总科 生态区系 植被地带 区系地理成分 内蒙古
下载PDF
小嵩草群落--高寒草甸地带性植被放牧压力下的偏途顶极群落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以康 林丽 +5 位作者 张法伟 梁东营 王溪 曹广民 梁东营 王溪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5,共9页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小嵩草群落的发生、发育、演化,处于不同退化阶段小嵩草群落在自然与人工干预恢复过程中,植被、地表特征的变化,探索小嵩草群落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青...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小嵩草群落的发生、发育、演化,处于不同退化阶段小嵩草群落在自然与人工干预恢复过程中,植被、地表特征的变化,探索小嵩草群落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小嵩草群落的大面积发育是高原地带性植被禾草矮嵩草群落在长期超载放牧下退化演替的结果,它逆向演替经历了矮嵩草群落后退化为小嵩草群落;而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嵩草群落采取封育措施后,小嵩草群落可以恢复为禾草矮嵩草群落(或者向着以禾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黑土滩"上人工建植禾草草地经过11a的发展,杂类草进入,矮嵩草斑块发展,向着顶极植被——禾草矮嵩草群落的方向发展。禾草矮嵩草群落是青藏高原的地带性植被,而小嵩草群落是地带性植被超载放牧下的偏途顶极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偏途演替 青藏高原 小嵩草群落
下载PDF
鼎湖山地带性植被及其不同演替阶段水文学过程长期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传艳 周国逸 +1 位作者 闫俊华 王旭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分析鼎湖山 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水文的长期连续观测资料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 ,得到如下一些结果 :1)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东沟集水区产水量达到降水量的 6 6 .5 % ,日径流量高峰的出现相对降水的发生滞后 1d左右。 2 )地下水位平均稳定在 ... 分析鼎湖山 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水文的长期连续观测资料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 ,得到如下一些结果 :1)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东沟集水区产水量达到降水量的 6 6 .5 % ,日径流量高峰的出现相对降水的发生滞后 1d左右。 2 )地下水位平均稳定在 2 .2 2m ,最低为 2 .84m ,最高为 1.14m。 1999、2 0 0 0、2 0 0 1、2 0 0 2和 2 0 0 3年地下水位平均值分别为 2 .38,2 .2 7,2 .0 8,2 .13和 2 .11m。鼎湖山东沟集水区每日地下水位与前 16d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关。3)随着时间推移 3种不同的植物群落中土壤含水量都有减少的趋势。季风林 (p <0 .0 1)和混交林 (p <0 .0 5 )的土壤含水量减少趋势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松林除外。 4 )鼎湖山 3个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其穿透水量与大气降水皆呈线性相关 ,它们的R2 值随演替的进展而减小。穿透水占大气降水的比例也随演替进展而减少 ,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分别为 83.4 %、6 8.3%和 5 9.9%。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的树干茎流占大气降水的比例分别为1.9%、6 .5 %和 8.3%。树干茎流和胸径的关系受控于整个群落整体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某个单一物种 ,并且群落的郁闭程度和结构是影响降水在林内再次分配的关键因素。季风林 2月大气降水 2 8.7mm林冠截流率为 83.3% ,而在大气降水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地带植被 演替阶段 水文学过程 季风林 混交林
下载PDF
鼎湖山地带性植被种间联结变化研究 被引量:75
4
作者 彭少麟 周厚诚 +1 位作者 郭少聪 黄忠良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11期1239-1244,共6页
研究鼎湖山地带性植被厚壳桂属(Cryptocarya)群落种间联结15年的变化,以期揭示该群落随时间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群落的优势种种类组成基本没变化,但与15年前比较,优势种群的种对正负联结比例基本一致,但种... 研究鼎湖山地带性植被厚壳桂属(Cryptocarya)群落种间联结15年的变化,以期揭示该群落随时间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群落的优势种种类组成基本没变化,但与15年前比较,优势种群的种对正负联结比例基本一致,但种间关系趋向平缓,高的正或负联结系数值少见;阳生性的先锋种与中生性建群种的联结系数值增大;群落中的2个亚群丛分化更为明显。表明南亚热带地带性顶极群落稳定是相对的,而波动变化是明显的,尤其是当群落循环演替的进程加剧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联结 演变 地带植被 厚壳桂 群落 鼎湖山
下载PDF
中国东北城市地带性植被预测模型及其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文铎 李海梅 +3 位作者 刘常富 金莹杉 孙雨 苏道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0-156,共7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PCA)和多组判别分析法 (MGDA)研究了东北地区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判别模型 :①以东北地区 2 10个城市 (镇 ) 7个气象因子为变量 ,组成 2 10× 7矩阵 ,用PCA方法进行分类和排序 ,其结果明显划分 7个城市 (镇 )地带...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PCA)和多组判别分析法 (MGDA)研究了东北地区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判别模型 :①以东北地区 2 10个城市 (镇 ) 7个气象因子为变量 ,组成 2 10× 7矩阵 ,用PCA方法进行分类和排序 ,其结果明显划分 7个城市 (镇 )地带性植被类型 ;②影响城市 (镇 )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的气候因子 ,主要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综合状况 ;③采用MGDA法建立了东北地区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判别函数模型 ,预测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 ;④确定城市(镇 )地带性植被类型 ,并提出了 3种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模式 ,为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镇)地带植被类型 主成分分析 多组判别分析 城市森林生态建设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东北主要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丹 于成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511-6522,共12页
准确地划分地带性主要植被类型分布的适宜区域,可为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在检验1961—2013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突变点的基础上,基于东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热量指标,研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域主要植... 准确地划分地带性主要植被类型分布的适宜区域,可为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在检验1961—2013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突变点的基础上,基于东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热量指标,研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适宜分布区域的影响,并利用2000年和2013年土地类型覆盖数据(MCD12Q1),对推算的适宜分布区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气温突变点为1982年,其它地区为1988年,东北地区各生态地理区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点。气温突变点后适宜在东北地区生长的主要植被种类没有变化,但各植被类型的分布区域均有所改变,其中高山冻原、亚高山矮曲林、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适宜分布区域面积减小,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面积增大。气温突变点前后各植被类型适宜分布区的地理中心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其中移动距离最大的是南部地区的亚高山矮曲林,向东北方向移动了135.44km。与主要植被类型实际分布相对比,证明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植被类型分布可能已经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 适宜分布区
下载PDF
4种典型地带性植被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斌 杨校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50,共6页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基础,分析比较4种森林类型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生物生产力以及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基础,分析比较4种森林类型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生物生产力以及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总生物量为328.200 t.hm-2,鼎湖山为318.755 t.hm-2,哀牢山为471.608.thm-2,长白山为263.090.thm-2,根生物量约占总生物量的18%-22%;热带亚热带森林的生物量高于温带森林而根冠比(R/S)比小于温带森林,4种森林不同层次间的R/S是草本>灌木>乔木;热带亚热带森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高于温带森林,均匀度指数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任建民 张香台 俞兆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3-386,共4页
根据塔里木河和黑河流域典型植物的随机抽样研究,建立的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模型为对数正态分布,并计算得出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结果表明:植被在最适地下水位生长最好,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埋深应保... 根据塔里木河和黑河流域典型植物的随机抽样研究,建立的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模型为对数正态分布,并计算得出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结果表明:植被在最适地下水位生长最好,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埋深应保持在2~4m之间。计算结果与干旱区石羊河实测及调查资料比较,当地下水埋深胡杨2.51m、柽柳2.29m、芦苇1.36m、罗布麻2.51m、甘草2.93m、骆驼刺2.84m时,相应盖度最高,模型与实测结果相符,对干旱区非地带性生态恢复和重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地下水位埋深
下载PDF
沈阳典型地带性植被油松栎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茜 苏宝玲 +2 位作者 李娟 宋菁 杨萌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油松栎林群落进行多样性调查和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和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天柱山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2种,隶属30科,50属.通过分析其重要值可知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瘤枝卫矛,并伴有金...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油松栎林群落进行多样性调查和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和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天柱山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2种,隶属30科,50属.通过分析其重要值可知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瘤枝卫矛,并伴有金银忍冬和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透骨草、玉竹、鸡腿堇菜等.乔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同时均匀度也相对一致,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地带植被 油松栎林群落 多样性 物种重要值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态需水量及其估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巧玲 杨云松 李大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3-467,共5页
从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出发,将生态地下水位分为临界生态水位、适宜生态水位和最佳生态水位。结合生态地下水位,将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态需水量划分为临界生态需水量、适宜生态需水量和最佳生态需水量,并以潜水蒸发模型估算了额... 从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出发,将生态地下水位分为临界生态水位、适宜生态水位和最佳生态水位。结合生态地下水位,将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态需水量划分为临界生态需水量、适宜生态需水量和最佳生态需水量,并以潜水蒸发模型估算了额济纳绿洲植被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植被适宜生态需水量区间为4.3840×108~14.10130×108m3,最佳生态需水量为10.338×108m3,满足最小生态需水量要求下的缺水量为2.8822×108m3。要维持2000年的绿洲规模,狼心山站下泄水量应不小于5.6992×108m3。该研究对干旱区科学制定生态恢复方案和水量分配方案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生态需水 生态地下水位 估算
下载PDF
模拟地带性植被类型建设高质量城市植被 被引量:52
11
作者 林源祥 杨学军 《中国城市林业》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生态、地植物学的原理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促进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1].
关键词 城市绿地建设 生态城市 生态设计 生态系统 地带植被类型 人工植物
下载PDF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地带性植被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聪 吕晶花 +4 位作者 陆梅 杨志东 刘攀 任玉连 杜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0,共11页
【目的】探究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沿海拔地带性植被的分布特征及其关键调控因子,为理解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以保护区低海拔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半湿润常... 【目的】探究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沿海拔地带性植被的分布特征及其关键调控因子,为理解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以保护区低海拔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高海拔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3种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熏蒸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沿海拔和土层的变化,并运用偏Mantel检验、Fourth-Corner方法解析植被多样性、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海拔变化差异显著(P<0.05)。3个地带性植被群落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即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15.75和2.84 mg·kg^(-1))<半湿润常绿阔叶林(28.05和4.95 mg·kg^(-1))<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41.61和7.80 mg·kg^(-1))。2)各地带性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呈显著的减小趋势(P<0.05),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是40~50 cm的4.26和3.22倍,且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变幅(7.21和3.42倍)最大。3)偏Mantel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的关联性最强(P<0.01,r≥0.75),而与土壤含水量、密度、全钾含量的关联性次之(P<0.05,r>0.5);Fourth-Corner分析结果表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仅与植被多样性(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枯落物厚度、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沿海拔变化主要受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调控;低海拔样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主要受植物群落多样性所调控,而高海拔样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主控因子为枯落物厚度、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植被多样性 分布特征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模拟自然植物群落 恢复地带性植被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黎芳 丛日晨 《北京园林》 2005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分析了地带性植被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当前园林绿化中人工植物群落的弊端,从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方面探讨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地带植被 园林绿地 生态恢复 乡土树种 人工植物群落 模拟 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
下载PDF
浙西龙王山植被在地带性植被中的地位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海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龙王山位于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县境内,紧邻临安天目山,北纬30°22',东经119°27'.它是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主峰海拔1587.4m,比西天目山略高,整个保护区的面积为1.8万亩.通过对龙王山植物区系、群落特征、气象资料以... 龙王山位于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县境内,紧邻临安天目山,北纬30°22',东经119°27'.它是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主峰海拔1587.4m,比西天目山略高,整个保护区的面积为1.8万亩.通过对龙王山植物区系、群落特征、气象资料以及栽培植物的分布状况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龙王山植被倾向于中亚热带性质,并肯定其向北亚热带过渡的过渡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植被 亚热带
下载PDF
漳州市植物区系特征及其地带性植被特点浅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艺平 《林业勘察设计》 2000年第2期60-63,共4页
漳州市植物种类多,有258科1256属3091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和亚热带的科、属为主要成分;植物区系起源古老,还保存着第三纪形成的许多植物类型和大批古老的科、属,单种科和寡种科多,孑遗植物多;地带性植被具有显著的雨林特征,沿海... 漳州市植物种类多,有258科1256属3091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和亚热带的科、属为主要成分;植物区系起源古老,还保存着第三纪形成的许多植物类型和大批古老的科、属,单种科和寡种科多,孑遗植物多;地带性植被具有显著的雨林特征,沿海有红树林、高山有倒卵叶青冈群落;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引进了许多外来植物进行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市 植物区系 地带植被
下载PDF
湖南省地带性植被视角下长沙红星公园植物群落分析
16
作者 陈港茹 胡希军 《乡村科技》 2022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基于湖南省地带性植被视角,通过现场调研法对长沙红星公园的人工植物群落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公园植物群落和乡土植物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长沙红星公园乔、灌层树种相对丰富,但常规种应用数量较多、频率过高,对湖南省地带性植被品种... 基于湖南省地带性植被视角,通过现场调研法对长沙红星公园的人工植物群落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公园植物群落和乡土植物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长沙红星公园乔、灌层树种相对丰富,但常规种应用数量较多、频率过高,对湖南省地带性植被品种的应用极少,难以体现当地特色。因此,长沙红星公园应加强对新优种的应用,同时模拟应用湖南省地带性植被的种类与生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带植被 植物群落 乡土植物 社区公园
下载PDF
松花湖水源涵养林植被恢复模式探析
17
作者 王峰洁 廖宇翔 +3 位作者 王俊鹏 宋彩民 孙勇 刘玉波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1期81-83,共3页
根据不同造林目的与方式,利用现有林型,分析松花湖生态区地带性植被现状与特点,探寻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内存在3种稳定模式,即红松+水胡林混交模式、东北红豆杉+阔叶树下更新模式、蒙古栎+毛脉卫矛混交模... 根据不同造林目的与方式,利用现有林型,分析松花湖生态区地带性植被现状与特点,探寻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内存在3种稳定模式,即红松+水胡林混交模式、东北红豆杉+阔叶树下更新模式、蒙古栎+毛脉卫矛混交模式;2种过渡模式,即红松+白桦混交模式和云杉+大叶山杨混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湖 水源涵养林 恢复模式 地带植被 稳定型 过渡型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地带性植被的生态功能研究
18
作者 黄巍 杨涛 石长春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6期38-40,共3页
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城市外围的半城市化对于植被生态功能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解目前城乡结合部地带的植被生态功能,本文对城乡结合部过渡带的形成和植被特异性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城乡结合部地带生... 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城市外围的半城市化对于植被生态功能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解目前城乡结合部地带的植被生态功能,本文对城乡结合部过渡带的形成和植被特异性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城乡结合部地带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生态功能 空间格局 地带植被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属性有关论点辨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晗生 王青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9-154,共6页
以黄土高原森林植被为重点,利用一定的论据讨论黄土无林论、草原次生论、厚层黄土观、400mm降水论、气候变迁论等立论的缺陷以及植被分区所存在的歧义。以排它法表明以延安一线、长城沿线等为标志的植被地带性原则的合理性,认为黄土高... 以黄土高原森林植被为重点,利用一定的论据讨论黄土无林论、草原次生论、厚层黄土观、400mm降水论、气候变迁论等立论的缺陷以及植被分区所存在的歧义。以排它法表明以延安一线、长城沿线等为标志的植被地带性原则的合理性,认为黄土高原具有森林发育的地带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植被 森林 植被地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植被资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镇清 富兰克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51-53,共3页
简要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植被资源概况,西南岩溶地区主要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当地特殊的地质(如岩溶发育、山地、河谷等)、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灌丛、灌-草丛和草丛(草甸)等成为现状植被的主要类型。在人... 简要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植被资源概况,西南岩溶地区主要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当地特殊的地质(如岩溶发育、山地、河谷等)、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灌丛、灌-草丛和草丛(草甸)等成为现状植被的主要类型。在人为干扰条件下,灌草丛和草丛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地带 岩溶生态系统 植被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