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植被分类系统与数字植被图 Ⅰ.植被型与群系的分布 被引量:19
1
作者 余世孝 李勇 +1 位作者 王永繁 周灿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1-66,共6页
探讨了黑石顶地区中高级植被类型的划分,包括5个植被型10个群系:(1)暖性针叶林,包括马尾松群系、杉木群系、马尾松为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2)常绿阔叶林,包括阿丁枫+米椎+水栗-黄果厚壳桂群系、粘木+小叶胭脂群系、阿... 探讨了黑石顶地区中高级植被类型的划分,包括5个植被型10个群系:(1)暖性针叶林,包括马尾松群系、杉木群系、马尾松为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2)常绿阔叶林,包括阿丁枫+米椎+水栗-黄果厚壳桂群系、粘木+小叶胭脂群系、阿丁枫+米椎+水栗-苦竹群系、阿丁枫+网脉山龙眼群系;(3)暖性竹林,仅有万山爆竹林一个群系;(4)常绿阔叶灌丛,仅有桃金娘+岗松+鼠刺-芒草群系;(5)禾草草丛,仅有芒草+黑莎草群系.并借助有关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了比例尺为1:100 000的植被型、群系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 植被分类 植被型 群系
下载PDF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斯凤 刘黎 +2 位作者 余新洲 张家宇 周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52-55,共4页
讨论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意义、现状及应用领域.针对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新型混凝土,剖析了其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并阐明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护坡 应用
下载PDF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内碱环境改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荣炜 汪守淳 +2 位作者 舒国志 韦江雄 余其俊 《新型建筑材料》 2014年第9期11-14,共4页
分析探索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内碱环境的改造方法.结果表明,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内的碱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以获得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可考虑采用以下措施:(1)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2)待置于空气中的混凝土碳化一定程度后再进行... 分析探索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内碱环境的改造方法.结果表明,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内的碱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以获得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可考虑采用以下措施:(1)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2)待置于空气中的混凝土碳化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植物培植;(3)按照m(水):m(草酸)=100∶ (1~3)配制草酸溶液,喷洒于生态混凝土中,再往孔隙内填充偏酸性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PH值 矿物掺合料 碳化 草酸
下载PDF
废弃烧结砖制备植被型渗蓄生态材料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明玉 陈露璐 +2 位作者 徐旺敏 郑江 刘章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3-199,共7页
采用不同粒级的废弃烧结砖为骨料,谷壳灰为掺合料,研制适用于植被生长的新型渗蓄生态材料。探索骨料粒级、水泥用量及谷壳灰掺量等因素对材料吸水率、抗压强度、渗透系数、表观密度及植被生长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渗蓄材料的最优骨料粒级... 采用不同粒级的废弃烧结砖为骨料,谷壳灰为掺合料,研制适用于植被生长的新型渗蓄生态材料。探索骨料粒级、水泥用量及谷壳灰掺量等因素对材料吸水率、抗压强度、渗透系数、表观密度及植被生长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渗蓄材料的最优骨料粒级和合理配合比,以制备强度较高、渗蓄性好、植物种植良好的渗蓄生态材料。研究表明:最优骨料粒级为2.36~4.75mm;未掺谷壳灰时,合理水泥用量为283 kg/m^3,材料吸水率为24%,强度大于4.5 MPa,渗透系数为5.4 cm/s,表观密度为1 210 kg/m^3;掺谷壳灰时,较优的水泥与谷壳灰总质量为346 kg/m^3,谷壳灰掺量为10%,吸水率大于27%,强度大于4.5MPa,渗透系数为4.4 cm/s,表观密度为1 250 kg/m^3,且植被生长情况最优。以谷壳灰为掺合料不仅可提高材料的渗蓄性能,还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型渗蓄材料 废弃烧结砖 谷壳灰 渗蓄性 海绵城市
下载PDF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基本性能检测方法之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荣炜 《广东建材》 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与透气特性,能为植物根系提供生长空间,可用在透水路面材料,植物生长基材以及公路、河川的植被护坡护堤等。本文在探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结构特征与性能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了其...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与透气特性,能为植物根系提供生长空间,可用在透水路面材料,植物生长基材以及公路、河川的植被护坡护堤等。本文在探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结构特征与性能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各项性能的检测方法,以期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强度 有效孔隙率 透水系数 PH值 抗冻性 干燥收缩
下载PDF
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植生试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许燕莲 李荣炜 +2 位作者 谭学军 肖萍 邝光明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0,共5页
研究了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制备工艺,配制出不同的种植基进行植生试验。结果表明,当包裹粗骨料的浆体流动度为180~210mm时,采用绝对体积法能够有效计算出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制备工艺上探索出一种"预包... 研究了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制备工艺,配制出不同的种植基进行植生试验。结果表明,当包裹粗骨料的浆体流动度为180~210mm时,采用绝对体积法能够有效计算出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制备工艺上探索出一种"预包裹"技术,采用4步搅拌工序和振捣与加压相结合的成型方式;由膨润土、营养土、珍珠岩、花生肤与种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种植基,采取渗透方法填充多孔混凝土内部孔隙,再加上相应的养护与管理,完全能使植物在其上面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型多孔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预包裹 种植基
下载PDF
基于201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的广东省典型植被型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传国 薛春泉 +6 位作者 汪求来 杨沅志 姜杰 陈倩倩 杨超裕 郑洁玮 张阳锋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2期60-65,共6页
为了揭示广东7种典型的植被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规律。从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中抽取267个有林地的固定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以Margalef指数作为物种丰富度指标、以Shannon-Wiener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以Pielo... 为了揭示广东7种典型的植被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规律。从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中抽取267个有林地的固定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以Margalef指数作为物种丰富度指标、以Shannon-Wiener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以Pielou指数作为均匀度指标对每种植被型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植物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阔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趋势为热性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型 多样性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 广东省
下载PDF
植被型混凝土护坡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甄自强 宋为威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5年第4期64-67,共4页
随着生态水利的建设发展,有着水质净化、水土保持和修复生态环境功能的植被型混凝土护坡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兼备排水、保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等功能,同时具有一定强度的透气和透水性质。对水利工程中护坡应用植被型混凝土... 随着生态水利的建设发展,有着水质净化、水土保持和修复生态环境功能的植被型混凝土护坡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兼备排水、保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等功能,同时具有一定强度的透气和透水性质。对水利工程中护坡应用植被型混凝土的研究做了主要概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及提出对现状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型混凝土 护坡 研究 展望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植被分类纲要Ⅰ.针叶林与阔叶林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世孝 练琚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作为借助 3S技术来绘制数字植被图的基础 ,在前人各种分类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广东省自然植被分类系统体系 ,将广东省植被划分为 5个植被型组、 12个植被型、 31个植被亚型。介绍前 2个植被型组 ,即针叶林与阔叶林 ,包括 5个植被型... 作为借助 3S技术来绘制数字植被图的基础 ,在前人各种分类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广东省自然植被分类系统体系 ,将广东省植被划分为 5个植被型组、 12个植被型、 31个植被亚型。介绍前 2个植被型组 ,即针叶林与阔叶林 ,包括 5个植被型、 15个植被亚型 ,并列出了代表性的 48个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 植被型 植被型 植被亚型 群系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植被分类纲要 Ⅱ.竹林、灌丛与草丛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余世孝 练琚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前文的基础上,介绍了广东省植被的后3个植被型组,即竹林、灌丛与草丛,包括7个植被型、16 个植被亚型,并列出了代表性的29个群系。
关键词 广东 自然植被 植被分类 植被型 植被型 植被亚型 植被群系 竹林 灌丛 草丛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植被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被引量:22
11
作者 苏志尧 古炎坤 +2 位作者 陈北光 谢正生 李炳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29,共7页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聚类和排序等方法,分析了广州白云山的植被特点,划分了群落类型,并描述了每种群落类型的特征。白云山的植被可划分为3种植被型组、3种植被型,4种植被亚型。
关键词 白云山风景区 植被型 群系 群丛
下载PDF
基于地形因素的新疆荒漠植被-气候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倪永明 欧阳志云 +1 位作者 胥彦玲 李湘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36-1243,共8页
本研究在新疆荒漠植被型分类的基础上,用植被与气候Holdridge生命带模型进行荒漠植被型的模拟,并用Kappa检验系数进行结果检验,模拟结果很差(0.19),将地形作为模拟模型具体考虑的一个因素,对重新分类的气候区进行二次植被模拟。二次模... 本研究在新疆荒漠植被型分类的基础上,用植被与气候Holdridge生命带模型进行荒漠植被型的模拟,并用Kappa检验系数进行结果检验,模拟结果很差(0.19),将地形作为模拟模型具体考虑的一个因素,对重新分类的气候区进行二次植被模拟。二次模拟结果Kappa检验系数平均值为0.45,二次模拟整体荒漠植被型模拟结果的Kappa检验系数为0.64,极大地提高了模型模拟的准确度。模型模拟准确度的提高在于将影响新疆水分分配的地形因素作为改进Holdridge生命带模型的参数,该参数的引入为提高Holdridge生命带模型的准确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较准确地模拟新疆地区的植被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荒漠植被型 Holdridge生命带 地形 气候区
下载PDF
兰州地区植被的历史演替 被引量:5
13
作者 巨天珍 朱艳 +1 位作者 陈学林 杨永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2-66,共5页
文章揭示了兰州地区植被的历史演替过程。结果表明:该地区从早更新世以来,有5种植被型:(1)草原,主要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地带;(2)森林和森林草原,主要分布于较高的山地;(3)其它还有疏林草原和荒漠植被。
关键词 历史演替 植被型 草原 兰州地区
下载PDF
中国热带森林植被类型研究历史和划分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涵 李艳朋 +6 位作者 李意德 洪小江 周璋 骆土寿 陈洁 林明献 张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95-1604,共10页
热带森林是我国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森林植被类型分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和保护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热带森林植被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阐述我国各省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研究历史,在综合考虑... 热带森林是我国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森林植被类型分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和保护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热带森林植被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阐述我国各省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研究历史,在综合考虑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分类框架以供探讨。结果表明:(1)尽管针对我国热带森林的分布范围和群落特征等都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对我国热带森林植被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分类体系仍存在争议。(2)尽管我国的热带森林都处于季风气候区带内,但许多热带地区的森林植被类型并不只是受季风影响,而是气候带、关键气候因子、地形、土壤反馈和物种适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我国的热带森林植被包括5个植被型,即非典型性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顶苔藓矮林(热带云雾林)和热带针叶林,其中热带季雨林植被型包含4种植被亚型[热带落叶季雨林、热带半落叶(半常绿)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和热带石灰岩(石山)季雨林]。(4)阐明了上述热带森林植被型和植被亚型在我国各省区的分布情况,并提出未来有必要对人工恢复后的热带森林进行评估和植被类型划分。综上所述,该文提出一个新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分类框架,以期为今后基于不同地区开展热带森林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热带雨林 植被型划分 系统性监测 热带人工林
下载PDF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先容 尚进 +1 位作者 江波 刘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37-1839,1847,共4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该区自然植被有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共8个植被型,...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该区自然植被有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共8个植被型,计23个群系,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亚热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就保护区植被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植被型 群系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演替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巨天珍 陈学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92-299,共8页
采用花粉孢子分析和14C测定年代的方法,来研究小陇山林区植被的历史演替。根据小陇山林区不同地点3个剖面的孢粉资料和14C数据,首次推断该区自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和古气候经历了3个演替阶段:距今7500-5000年,... 采用花粉孢子分析和14C测定年代的方法,来研究小陇山林区植被的历史演替。根据小陇山林区不同地点3个剖面的孢粉资料和14C数据,首次推断该区自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和古气候经历了3个演替阶段:距今7500-5000年,为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局部为针阔混交林,气候温暖湿润;距今5000-2500年,为以栎类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气候温和略干;2500年至今,早期为栎林和针阔混交林,晚期是以栎类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和早期相比,气候转凉变干。最后指出了该地区两种典型的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植被演替 植被型 甘肃 小陇山林区
下载PDF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和植被多样性现状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密 屠玉麟 何谋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通过分析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物种多样性、特有种、植物区系、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物种以及其他特色的保护对象,指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多样,是重要古老木本蕨类桫椤的重要种源库。同时物种和生境的多样性,使得植物群... 通过分析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物种多样性、特有种、植物区系、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物种以及其他特色的保护对象,指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多样,是重要古老木本蕨类桫椤的重要种源库。同时物种和生境的多样性,使得植物群落类型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根据群落发生的不同以及“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的划分标准,将该保护区自然植被划分为 5个植被型,人工植被划分为 6种类型,并分别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植物物种 多样性 特有种 植被型 植物群落学 植物群落类型 自然保护区 源库 人工植被
下载PDF
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缪绅裕 王厚麟 +1 位作者 陈桂珠 肖家亮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15-19,共5页
用植被样方调查法对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6种植被型,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杜英科等.植被优势种主要为甜椎、木荷、黧蒴、红椎、酸枣和青栲等.
关键词 植被型 优势科 优势种 始兴南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英德滑水山植被类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缪绅裕 戴克元 +4 位作者 王厚麟 谢国忠 黄林生 张创茂 李剑雄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0-26,共7页
用样方法对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滑水山片的植被类型进行初步调查 ,结果表明该地区具7种植被型和 11种植被亚型 ,地带性植被是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等组成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 .山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群落... 用样方法对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滑水山片的植被类型进行初步调查 ,结果表明该地区具7种植被型和 11种植被亚型 ,地带性植被是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等组成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 .山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群落结构较简单 .滑水山具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和顶极群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植被类型 植被型 植被亚型 植物群落 滑水山 英德县 植被分布
下载PDF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鹏 吴国芳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2期75-80,共6页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大别山金寨县的西南部,最高峰月亮拗海拔1671m。该区植物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192种,隶属于547属、138科。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都有联系,特有植物和古老植物多。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主要有6个植被型:...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大别山金寨县的西南部,最高峰月亮拗海拔1671m。该区植物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192种,隶属于547属、138科。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都有联系,特有植物和古老植物多。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主要有6个植被型:Ⅰ、常绿阔叶林;Ⅱ、常绿——落叶阔叶林;Ⅲ、落叶活叶林;Ⅳ、山地矮林;Ⅴ、针叶林;Ⅵ、竹林。落叶阔叶林中分布着许多珍稀濒危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型 群系 自然保护区 大别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