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塬区不同植被措施水土保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左静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长期的侵蚀性降雨对黄土塬区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植被种植和覆盖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文章开展了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植被措施的减沙量和减流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林地措施较灌木措施、耕地措施和草地措施在... 长期的侵蚀性降雨对黄土塬区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植被种植和覆盖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文章开展了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植被措施的减沙量和减流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林地措施较灌木措施、耕地措施和草地措施在不同类型的降雨条件下,林地措施的减沙率最高,灌木措施的减沙率次之;(2)林地措施较耕地措施在不同类型的降雨条件下,林地措施的减流率最高,耕地措施的减流率最低,在相同类型的降雨条件下,林地措施的减流率最高,耕地措施的减流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 植被措施 减沙量 减流量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不同降雨类型下典型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杜映妮 周怡雯 +2 位作者 李朝霞 姜海 郭忠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7,66,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丹江口库区不同降雨类型下植被措施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以丹江口库区典型生态修复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法,基于长期野外原位监测的降雨和径流泥沙数据,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降雨类型下典型植被恢复措施... 为了进一步研究丹江口库区不同降雨类型下植被措施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以丹江口库区典型生态修复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法,基于长期野外原位监测的降雨和径流泥沙数据,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降雨类型下典型植被恢复措施[柏树林(Cupressus funebris,CF)、枇杷林(Eriobotrya japonica,EJ)和紫花苜蓿草地(Medicago sativa,MS)]对坡面产流产沙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对降雨类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中历时、中雨量、小雨强降雨(雨型Ⅲ)是研究区常见的降雨类型,短历时、小雨量、大雨强降雨(雨型Ⅰ)和长历时、大雨量、中雨强降雨(雨型Ⅱ)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但雨型Ⅰ所导致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占总侵蚀量的46.79%以上,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I 30)是控制该区域土壤侵蚀的关键降雨因子。(2)植被措施均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应,减流减沙效益依次为紫花苜蓿草地>柏树林>枇杷林。相比于裸地,紫花苜蓿草地径流系数减少54.07%,含沙量减少50.80%,土壤侵蚀量减少65.47%,而枇杷林的径流系数、含沙量和土壤侵蚀量仅分别减少30.60%,36.21%,45.42%。植被措施在雨型Ⅲ下的水土保持效应最优,以紫花苜蓿草地效果最好,土壤侵蚀的减少量可达87.98%,而在雨型Ⅰ条件下稍差,其中柏树林的效果相对较好,侵蚀减少量为65.25%;植被措施的减流效益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减沙效益则随着I 30的增加而降低。当I 30<41 mm/h,紫花苜蓿草地的减沙效果较佳;当68.8 mm/h>I 30>41 mm/h,柏树林的减沙效果相对较好,但低于41.55%。研究结果对于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降雨类型 植被恢复措施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措施的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永辉 赵世伟 +3 位作者 刘娜娜 吴金水 苏静 徐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阐明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措施与土壤水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离心机法及定水头法分别测定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该地区植被措施下土壤的水分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吸力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θ=aSb,... 为阐明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措施与土壤水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离心机法及定水头法分别测定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该地区植被措施下土壤的水分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吸力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θ=aSb,且相关水平达极显著。参数a的大小与不同植被有一定的关系,且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苜蓿>沙棘>天然草>杏树>柠条>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天然草与苜蓿最高,农田最低,沙棘、柠条等灌木林地居中。在同一吸力范围内,苜蓿的含水量最高,沙棘次之,天然草、柠条及杏树含水量基本相同,农田最低。在低吸力段土壤平均含水量为苜蓿>沙棘>农田>天然草>杏树>柠条,但除苜蓿及沙棘外,农田、天然草、杏树及柠条差异不大。在中吸力阶段,平均土壤含水量苜蓿>天然草>杏树,且苜蓿相对较高,随着土壤吸力的增大,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缩小。凋萎含水量除苜蓿最大,其次为沙棘和天然草,柠条、杏树次之,农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措施 土壤水分特征
下载PDF
凯掌喀斯特小流域不同植被措施的减沙功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华林 高华端 +2 位作者 杨涛 高儒学 孙泉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694,共8页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层浅薄,极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为了揭示喀斯特小流域不同植被措施减沙功能,在贵州省平坝县典型喀斯特区凯掌小流域野外径流小区定位监...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层浅薄,极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为了揭示喀斯特小流域不同植被措施减沙功能,在贵州省平坝县典型喀斯特区凯掌小流域野外径流小区定位监测的基础上,根据小流域2010-2012年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资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在水土保持林(柏树Cupressus funebris),经济林(茶树Camellia sinensis),坡耕地(玉米Zea mays)和撂荒草地4种不同植被措施下径流小区的产沙特性,探索不同植被措施下径流小区产沙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林与经济林差异不显著(P=0.754>0.05),与坡耕地差异显著(P=0.022<0.05),与撂荒地差异显著(P=0.008<0.05);经济林与坡耕地差异显著(P=0.046<0.05),撂荒地差异显著(P=0.003<0.05);坡耕地与撂荒地差异显著(P=0.000<0.05)。年平均产沙量最少为撂荒地29.57 g·a^(-1);最多为坡耕地1 436.59 g·a^(-1);水土保持林与经济林相差不大,分别为789.12 g·a^(-1)和876.55 g·a^(-1)。不同措施减沙功能排序为:撂荒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坡耕地。在喀斯特地区,撂荒地减沙功能最好,而坡耕地是水土流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学 喀斯特 小流域 植被措施 减沙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以石马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平 吴志峰 +3 位作者 邓南荣 李定强 王继增 陈龙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2,共3页
植被措施是广东省水土流失区最常用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以石马河小流域为例对不同植被治理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野外监测与分析对比 ,表明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植被群落与减水、减沙效益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并分析了降雨特征对不同植... 植被措施是广东省水土流失区最常用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以石马河小流域为例对不同植被治理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野外监测与分析对比 ,表明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植被群落与减水、减沙效益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并分析了降雨特征对不同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的影响。综合评价了石马河小流域治理后的水土保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区 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措施 广东
下载PDF
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植被措施因子试验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明逸 朱成立 +3 位作者 韩以振 吴玉柏 金秋 李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小区的年产流产沙量表现为:裸地>撂荒地>林草地>灌草地>混种草地>人工草皮,植被对产沙的影响更大,纯草本措施更具直接拦沙作用;(2)降雨侵蚀力和地表覆盖程度是影响植被措施因子的主要因素,降雨侵蚀力集中的月份其植被措施因子值占到了年值的64.52%~70.83%,随植被覆盖增加,降雨的影响明显减弱,植被的保土作用逐渐增强;(3)撂荒地、混种草、人工草皮、林草地和灌草地的植被措施因子年值(B)为0.499,0.184,0.048,0.266,0.224,说明后4种植被措施拥有良好的土壤保护能力,其抑制土壤侵蚀的效益指标均在70%以上,其中人工草皮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土区 产流产沙 降雨侵蚀力 植被措施因子值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不同植被措施坡面的水土流失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梁娟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99,共5页
植被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为了研究不同的植被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以及对坡面侵蚀的抑制效果,在福建省长汀县选择乔灌草、灌草、草本、农作物、乔灌、封山育林、经济林等各植被措施下的标准径流小区,通过观测各种... 植被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为了研究不同的植被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以及对坡面侵蚀的抑制效果,在福建省长汀县选择乔灌草、灌草、草本、农作物、乔灌、封山育林、经济林等各植被措施下的标准径流小区,通过观测各种植被措施坡面的产流产沙情况,分析比较各小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植被能较好地调控坡面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不同植被措施下坡面产流产沙分异规律明显,相对裸地,盖度高的乔灌草、灌草、草本等措施的水土流失量最小,水土保持效果最为明显。在不同的降雨量条件下,不同植被措施的坡面水土流失情况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未来南方红壤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种植被治理措施的逐步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区 植被措施 水土流失 径流量 泥沙量
下载PDF
不同植被措施下红壤坡面径流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娟珠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6期159-16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被措施对坡面径流的影响,为南方红壤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2001—2010年香根草、胡枝子、类芦、百喜草等植被措施下的径流小区逐月径流量和降雨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植... [目的]研究不同植被措施对坡面径流的影响,为南方红壤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2001—2010年香根草、胡枝子、类芦、百喜草等植被措施下的径流小区逐月径流量和降雨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植被能很好地调控坡面地表径流,但由于植被的结构、根系以及地表枯落物的差异,各种植被的保水效益存在差异,观测期,各小区年均径流量的大小趋势表现为:空白对照区>百喜草>类芦>香根草>胡枝子,胡枝子的保水效益最佳。[结论]香根草、胡枝子、类芦、百喜草等植被均能有效地抑制坡面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均可以作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良灌草在南方红壤区进行推广应用,尤其是要加大胡枝子的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面 植被措施 水土流失 坡面径流
下载PDF
应用植被措施控制非燃煤颗粒物的潜在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崔铁成 张爱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1-78,共18页
燃煤,当地扬尘,外地扬尘和机动车辆构成西安城市总悬浮颗粒物的80%,本研究回顾了在陕西控制非燃煤颗粒物源头已采取的包括绿色生态工程等措施;评价了发生在其他地区的绿色生态工程等其它措施;评价了应用植被和其它措施在其他地区... 燃煤,当地扬尘,外地扬尘和机动车辆构成西安城市总悬浮颗粒物的80%,本研究回顾了在陕西控制非燃煤颗粒物源头已采取的包括绿色生态工程等措施;评价了发生在其他地区的绿色生态工程等其它措施;评价了应用植被和其它措施在其他地区的效应,由于悬浮颗粒物常常涉及到很大的范围而不是很小的范围,当我们讨论在西安的控制措施时,我们应该涉及到较大的范围,像陕西或其它地区,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可能把来龙去脉搞清楚,并使措施更得力一些;我们可用其它地区重要或经典的经历,经验作为重要或必要的参考,避免岐路,找到达到目标的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扬尘 尾气 植被措施 控制 非燃煤颗粒物 潜在效应
下载PDF
高速公路弃土场临时植被措施对土壤侵蚀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学平 张洪江 +4 位作者 张春林 陈宗伟 江玉林 叶志华 王金娟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1年第9期73-75,共3页
1前言 植被因子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我国学者也在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当前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对比,植被保持水土的机理、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等几方面。
关键词 植被措施 土壤侵蚀 高速公路 水土保持功能 弃土场 植被因子 水土流失 功能对比
下载PDF
水源地水土保持植被措施布置探讨
11
作者 王幸福 郭江 《海河水利》 2005年第3期21-22,28,共3页
水土保持是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于桥水库流域示范沟道治理工程,介绍了在人为活动强烈、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水源地区域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植物布置方案,阐明了其既能使贫瘠土地恢复植被正常生长又不会对周围生产... 水土保持是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于桥水库流域示范沟道治理工程,介绍了在人为活动强烈、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水源地区域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植物布置方案,阐明了其既能使贫瘠土地恢复植被正常生长又不会对周围生产用地的植物生长造成威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植被措施布局 水源地
下载PDF
不同植被措施下排土场边坡细沟发育时空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志强 王文龙 +4 位作者 郭明明 康宏亮 李建明 白芸 郭文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5-1165,共11页
为明确不同恢复年限植被措施对煤矿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效应,采用样方调查法,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永利煤矿矿区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以裸露边坡(CK)为对照,研究不同恢复年限(1 a、3 a、5 a)的沙柳方格+沙棘+沙打旺(SHA)和沙柳方格+... 为明确不同恢复年限植被措施对煤矿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效应,采用样方调查法,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永利煤矿矿区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以裸露边坡(CK)为对照,研究不同恢复年限(1 a、3 a、5 a)的沙柳方格+沙棘+沙打旺(SHA)和沙柳方格+沙打旺(SA)2种措施对细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1a时CK、SHA与SA措施细沟宽度均集中分布在4~8 cm,细沟深度均集中分布在2~4 cm;3 a时CK、SHA与SA措施细沟宽度则集中分布在4~8 cm、8~12 cm、4~8 cm,细沟深度均集中分布在4~6 cm;5 a时CK与SHA措施细沟宽度均集中分布在8~12 cm,而细沟深度则集中分布在4~6 cm和8~14 cm;(2)CK(1~5 a)、SHA措施(1~5 a)和SA措施(1~3 a)的细沟平均宽分别为7.57~11.35 cm、7.58~13.31 cm和5.57~6.14 cm,细沟平均深分别为3.38~6.23 cm、4.19~10.34 cm、2.59~4.24 cm,三者的细沟平均宽深比分别为2.39、2.12和2.05,平均细沟密度分别为1.52~5.25 m·m^-2、1.42~1.68 m·m^-2和1.88~2.25 m·m^-2;(3)1 a时CK、SHA和SA措施的细沟宽深比随坡长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宽深比则呈下降趋势,CK、SHA措施和SA措施的细沟密度和细沟侵蚀量均随坡长增加呈增大趋势;(4)与CK相比,1 a时SHA和SA措施边坡细沟侵蚀模数分别减小25.0%和25.86%,两种措施减蚀效果差别不大,而3 a时则分别减小了61.73%和35.31%,SHA措施减蚀效果显著增强。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区排土场边坡的植被合理布设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边坡 细沟侵蚀 植被措施 细沟形态 恢复年限
下载PDF
新疆山区性流域植被措施水土保持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桑盛国 张锐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9期42-44,50,共4页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新疆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区水资源不断得到优化配置,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但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加快水利开发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区性河流上游天然植被衰败导致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新疆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区水资源不断得到优化配置,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但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加快水利开发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区性河流上游天然植被衰败导致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现象。尤其在当前中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形势下,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通过自然生态耗水机理、水土平衡、水环境监测与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研究分析,以头屯河流域现状为例,对流域内采取增加中上游植被的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有效治理,探讨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植被措施 水土保持 探讨
下载PDF
不同植被措施下红壤坡地径流产沙对天然降雨的响应
14
作者 李建明 程冬兵 +1 位作者 潘晓颖 王一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站收集的年内各降雨特征参数,研究了野外植被覆盖及敷盖措施相对于裸露小区的径流产沙特性对天然降雨的响应,分析了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1)裸露小区、植被敷盖小区、植被覆盖小区有效降雨次数随月...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站收集的年内各降雨特征参数,研究了野外植被覆盖及敷盖措施相对于裸露小区的径流产沙特性对天然降雨的响应,分析了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1)裸露小区、植被敷盖小区、植被覆盖小区有效降雨次数随月份变化峰值出现在4~5月,占全年降雨总场次比例分别为31.1%、25.3%和20.1%;降雨量在4-5月及7-8月出现两次峰值,分别占全年降雨量的比例为63.2%、66.4%和70.5%。降雨强度的峰值均出现在7月,是其他月份的1.1-6.5倍。(2)植被敷盖和覆盖小区年内平均地表径流量较裸露小区分别减少91.4%和95.8%,年内平均侵蚀量均减少99.9%。覆盖小区较敷盖小区的减流减沙效果更显著。(3)裸露小区、植被敷盖和覆盖小区总径流系数分别为77.5%、87.4%和81.1%。径流量、侵蚀量均与降雨量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植被覆盖措施 植被敷盖措施 径流产沙
下载PDF
浅谈植被措施在生态型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洪新强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
森林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持土体及防风固沙等多方面作用。文章阐述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探讨植被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提出生态型小流域治理布局与要求,最后针对生态型小流域治理问题介绍了具体做法。
关键词 植被措施 生态型 小流域治理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植被措施对土壤保育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和继军 蔡强国 +1 位作者 田磊 方海燕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6-710,共5页
以我国不同水蚀区典型生态试验站实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西北黄土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及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保育的作用。结果表明,各个区域内林草地与耕地相比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土壤空... 以我国不同水蚀区典型生态试验站实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西北黄土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及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保育的作用。结果表明,各个区域内林草地与耕地相比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土壤空隙度并降低土壤容重,且林地恢复时间越长,对土壤结构改善的作用越明显。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有类似规律。但不同区域内气候、土壤母质、植被类型等因素存在差异,使得各区域内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及肥力的改良效果存在差异。与对照样地相比,各类型区植被措施下的土壤中的全磷和全钾含量没有明显一致性变化规律,主要原因在于天然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最主要来源是植被凋落物,磷和钾主要与土壤类型、土壤形成母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措施 土壤保育 土壤结构 水土流失
原文传递
植被恢复措施对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95
17
作者 胡斌 段昌群 +2 位作者 王震洪 张世彪 起联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4-608,共5页
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是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充分利用土壤-植物复合系统的功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不但影响林地本身,也影响周围的环境,进而对区域和全球的生态平衡有所贡献,因此。
关键词 植被恢复措施 退化生态系统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C、N、P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从怀军 成毅 +1 位作者 安韶山 李第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7-221,共5页
以黄土丘陵典型地区-宁夏固原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撂荒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柠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微生物量碳和微... 以黄土丘陵典型地区-宁夏固原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撂荒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柠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含量均表现为撂荒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微生物量氮以人工草地略低,撂荒地和柠条林地较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地利用方式关系密切。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措施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叶面积指数的植被覆盖管理措施因子C的遥感定量估算 被引量:17
19
作者 林杰 张金池 +1 位作者 顾哲衍 吴玉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2,共7页
以植被结构因子——叶面积指数(LAI)取代长期以来用于水土保持定量评价的植被覆盖度,通过遥感技术反演植被结构因子LAI,构建研究区LAI与植被覆盖管理措施因子C量化耦合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AI模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45... 以植被结构因子——叶面积指数(LAI)取代长期以来用于水土保持定量评价的植被覆盖度,通过遥感技术反演植被结构因子LAI,构建研究区LAI与植被覆盖管理措施因子C量化耦合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AI模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455.89t·km-2a-1,属于微度侵蚀,与径流小区野外观测结果一致。本文提出的LAI取代植被覆盖度作为水土保持定量估算与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与管理措施因子C 遥感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保护及恢复措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瑞 张克斌 +2 位作者 王百田 马炯辉 杨晓晖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5-1041,共7页
为研究不同生境类型及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本文以位于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植被恢复及保护措施特点,在宁夏盐池布设典型样地。样地类型分为:天然草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湿地... 为研究不同生境类型及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本文以位于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植被恢复及保护措施特点,在宁夏盐池布设典型样地。样地类型分为:天然草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湿地、人工封育草地、流沙地等6种类型。植被调查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内容包括:植物名称、株数、盖度、高度、生物量(鲜质量)等。运用生态统计学原理,结合BiodiversityPro、MicrocalOrigin等生态学统计软件对不同样地类型植物进行聚类、多样性指数计量等处理、分析。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植被保护及恢复措施下,植物组成、群落结构、主要建群种等都表现出不同特点,不同样地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群落、主要建群种等;多样性指数计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地间由于生境类型、植被保护及恢复措施等不同造成样地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湿地由于充足的土壤水分条件,无论是丰富度指数还是综合多样性指数都远高于其他样地类型,综合多样性指数D、H分别为12.783、2.915。此外,退耕还草地和天然草地多样性指数也较高,尤其是退耕还草地,D、H分别为11.514和2.696,是农牧交错带一种较为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多样性较低的是人工封育草地,D、H分别为2.599、1.576。造成人工封育草地物种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因素一是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优势种的优势地位不断加强、种间竞争等导致部分物种的消失等原因;二是随着封育时间的增加,土壤结皮加厚,水分入渗率和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植物群落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群落特征 植被保护及恢复措施 重要值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