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地区2000—2020年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
1
作者 王同红 王旭峰 +2 位作者 杨彦鹏 李宗省 车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2-25,共14页
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准确估算不仅关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而且为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提供基础支持.本研究探讨应用不同方法估算河西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精度与适用性.通过收集河西地区11个通量观测站的植被耗水观测数据,... 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准确估算不仅关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而且为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提供基础支持.本研究探讨应用不同方法估算河西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精度与适用性.通过收集河西地区11个通量观测站的植被耗水观测数据,对植被生态需水模型进行验证和标定,选取适合该地区的估算模型——植被覆盖度修正蒸散发法,结合野外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对2000—2020年河西地区的植被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河西地区2000—2020年植被生态需水量为(173.86±6.10)×10^(8)m^(3),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随着植被覆盖度以每年0.002的速率显著增加,植被生态需水量呈现出以每年0.70×10^(8)m^(3)的速率显著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为河西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准确估算和深入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河西地区 植被生态需水量 水资源 植被覆盖度修正散发
下载PDF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需水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玉婷 许继军 +3 位作者 刘思敏 沙志贵 郭鹏哲 袁喆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131,共12页
生态需水是生态用水控制和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的基本依据和关键。为了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基于GIS技术与水文气象实测数据等,采用Tennant法计算研究区河流生态需水和Penman-Monteith法计算植被生态需水。结果表... 生态需水是生态用水控制和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的基本依据和关键。为了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基于GIS技术与水文气象实测数据等,采用Tennant法计算研究区河流生态需水和Penman-Monteith法计算植被生态需水。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河流生态需水量为1022亿m^(3),植被生态需水量为4668.43亿m^(3)。研究区1981—2007年年均生态需水量呈下降趋势;水资源二级区中,金沙江石鼓以下生态需水总量最大,为1349.90亿m^(3),乌江生态需水总量最小,为562.73亿m^(3)。各植被类型需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田(1564.62亿m^(3))、林地(1460.30亿m^(3))、灌丛(1231.91亿m^(3))、草地(397.22亿m^(3))、旱地(14.64亿m^(3))。研究区植被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5—8月,占植被整个生长季全部需水的63.78%,河流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6—10月,占河流全年总需水量的74.50%。研究结果可为内陆河区域的生态需水量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生态基流 植被蒸散发 长江上游 水资源 气候变化 径流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分有效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方录 黄金柏 王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43,47,共5页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六道沟流域为研究区,以FAO56推荐的参考作物的蒸散发计算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利用观测的气象数据,以1 h为时间步长分别计算参考作物的蒸散发ET0、草地植被的蒸散发ET以及水分有效性参数ma(m...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六道沟流域为研究区,以FAO56推荐的参考作物的蒸散发计算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利用观测的气象数据,以1 h为时间步长分别计算参考作物的蒸散发ET0、草地植被的蒸散发ET以及水分有效性参数ma(ma=ET/ET0)。2006年的计算结果表明:年ET0略高于年降雨量;ET占年降雨量的37%,雨季集中降雨发生后ET明显增加;年中大部分时间ma<0.4,其年平均价值为0.34;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功能分析、土壤水分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蚀风蚀交错区 参照植被蒸散发 草地散发 水分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