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英泽 申勇 +2 位作者 黄玉国 丁文元 张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长肌 植骨块滑脱 临床应用 颈前路 手术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颈椎前路减压 钢板内固定术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术后疗效 预防作用 确诊病例 肌瓣重建 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 评分标准 临床疗效 有效方法 对照组 实验组 颈椎病
下载PDF
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庆三 刘景臣 +4 位作者 李英普 赵宝林 杨小玉 林野 邢宏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2-52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植骨块在中老年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应用情况。本组 86例 ,年龄 45~ 73岁。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植骨块在中老年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应用情况。本组 86例 ,年龄 45~ 73岁。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自体骨 2 7例 ,异体无机骨 1 7例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41例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自体骨 1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 3~ 62个月随访观察 ,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 ,无关门情况。结论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 OPL L及颈椎过伸性损伤等有效方法 ;人工骨在减少病人痛苦、减少术中操作步骤等方面优于自体髂骨和异体无机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块 中老年人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临床应用 颈脊髓损伤 预后 人工 颈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颈长肌肌瓣交叉固定防止颈椎植骨块滑脱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英泽 王庆贤 +2 位作者 潘进社 彭阿钦 宋连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为防止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的滑脱 ,我们在对颈长肌的定量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设计了切取双侧颈长肌内侧肌瓣交叉缝合固定植骨块的新术式。并进行了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成年尸体 10具 ,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 目的 为防止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的滑脱 ,我们在对颈长肌的定量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设计了切取双侧颈长肌内侧肌瓣交叉缝合固定植骨块的新术式。并进行了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成年尸体 10具 ,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 ,显露双侧颈长肌及交感干 ,测量C3 ~C7节段颈交感干与颈长肌内缘的距离及双侧颈长肌内缘之间的距离。并在 10个颈椎上模拟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利用颈长肌肌瓣交叉缝合 ,在CSS - 110 1c型生物力学测试机上测定了该肌瓣对植骨块的阻挡效果。在此基础上 ,对 11例患者纵行切取颈长肌内侧肌瓣 ,交叉缝合至对侧颈长肌 ,防止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块滑脱。结果 ①双侧颈长肌内缘之间的距离见正文表 1。②在植骨块向前方移位 1 0mm、 2 0mm、 3 0mm时 ,颈长肌肌瓣对植骨块的阻挡力分别为 4 10± 0 32N ,6 0 7± 1 0 9N及 10 2 8± 2 17N。③本组病例随访 0 5~ 6年 ,未出现食道瘘、食管痉挛 ,吞咽困难及呛咳等并发症 ,全部骨性愈合。 7例颈椎病 5例缓解 ;2例减轻 ;4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 3例好转 ,1例无效。所有植骨块均获骨性融合 ,无滑脱。所有患者颈部屈曲及旋转功能正常。结论 颈长肌肌瓣交叉缝合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块有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 植骨块滑脱 颈长肌肌瓣交叉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钢板和植骨块特殊处理治疗颈椎失稳
4
作者 谢威 江淮 +3 位作者 黄俊 左传宏 邵松 吕建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1期58-59,F0003,共3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钢板治疗下颈椎疾病,了解植骨块退出或塌陷及重建高度的丢失,是否可提高植骨融合,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治疗下颈椎疾病,同时对植骨块特殊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d后可坐起或下床活动,原无神经...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钢板治疗下颈椎疾病,了解植骨块退出或塌陷及重建高度的丢失,是否可提高植骨融合,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治疗下颈椎疾病,同时对植骨块特殊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d后可坐起或下床活动,原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均在二周后重返正常生活和工作。1例食道瘘经保守治疗而愈,1例高龄高位节段因肺部感染1个月后死亡。结论应用颈椎前路钢板并对植骨块进行特殊处理,可提高植骨融合,预防生理弧度和高度丢失,降低颈椎后凸畸形发生,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即刻稳定性提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失稳 颈椎前路钢板 植骨块
下载PDF
脊柱肿瘤全椎节切除术后植骨块迟发性应力骨折二例
5
作者 陈科 陈远明 靳安民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全椎节切除术后迟发性应力骨折临床罕见,现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2例后路内固定取出后发生前路植骨块应力性骨折的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18岁,因“胸部疼痛1年突发截瘫”入院。
关键词 应力 切除术后 迟发性 植骨块 脊柱肿瘤 椎节 病例报道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8例植骨块脱落原因分析
6
作者 陈辉东 童星杰 +1 位作者 包锦昌 赵慧毅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85-386,共2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植骨块脱落 原因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植骨块隐匿性格氏链球菌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米杰 张锋 +4 位作者 孙晓江 赵鑫 赵长清 李华 赵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8-480,共3页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固定术(ACDF)及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随着颈前路手术的逐渐普及,与之相应的手术并发症报道也越来越多,包括血管损伤、喉返及喉...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固定术(ACDF)及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随着颈前路手术的逐渐普及,与之相应的手术并发症报道也越来越多,包括血管损伤、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漏、切口感染、Honer综合征等。颈椎前路术后并发植骨块隐匿性格氏链球感染尚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块 颈椎前路手术 颈前路手术 气管食管漏 椎体次全切除 椎间盘切除 椎间融合 融合术 内固定 血管损伤
下载PDF
颈椎前路融合术中植骨块的高度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压力及椎间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春山 欧阳北平 +3 位作者 梁栋柱 陆廷盛 姚书耽 赵国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植骨块的高度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压力及活动度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植骨高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8例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对完整状态,C5/6节段椎间隙减压术后(100%M、120%M、140%M、160%M)5组,于BOSE机加载...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植骨块的高度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压力及活动度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植骨高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8例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对完整状态,C5/6节段椎间隙减压术后(100%M、120%M、140%M、160%M)5组,于BOSE机加载下行三维运动,并测量颈C4/5,C6/7关节突压力值及C4/5,C6/7三维运动范围;最后将结果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中立位状态下,关节突压力值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后伸状态下,关节突压力值增加最大,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植骨高度中以120%M时关节突压力值增加最小,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时,各组植骨高度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但植高度为120%M时,关节突压力值增加最小。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下:120%M与完整状态相比,上下临近节段活动度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2)在左右旋转时各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单间隙减压植骨,撑开植骨理想高度为平均高度的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 植骨块高度 临近节段
下载PDF
种植体与非血管化植骨块结合的实验观察
9
作者 朱光第 梁桂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非血管化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 NVBG)同时植入种植体在临床上已有应用。为了获取NVBG同时植入的种植体与完成爬行替代的新骨间相结合的可靠证据,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 非血管化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 NVBG)同时植入种植体在临床上已有应用。为了获取NVBG同时植入的种植体与完成爬行替代的新骨间相结合的可靠证据,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 实验观察 植骨块 组织 口腔医学 人工种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 诱导作用
全文增补中
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和Bio-Oss collagen■用于牙槽嵴保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子健 丁宇翔 周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772,共5页
目的:对比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与Bio-Oss collagen■用于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方法:纳入拔除单颗上颌或下颌第一磨牙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将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试验组)和Bio-Oss collagen■(对照组)分别植入拔... 目的:对比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与Bio-Oss collagen■用于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方法:纳入拔除单颗上颌或下颌第一磨牙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将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试验组)和Bio-Oss collagen■(对照组)分别植入拔于牙窝内,Bio-Gide■可吸收膜覆盖创面,术后即刻及24周拍摄CBCT,评价牙槽嵴宽度和高度的变化;术后第12周、24周复诊,观察软硬组织愈合情况,比较两种植骨材料牙槽嵴保存的效果。结果:大体观察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表现良好结果,未发生感染、排斥等反应。CBCT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得到了较好保存,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减少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植骨材料能有效地保存拔牙后牙槽嵴的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植骨块 Bio-Oss collagen■ 牙槽嵴保存术 牙槽缺损
下载PDF
筋膜瓣移植或移位包绕植骨块治疗难治性骨缺损
11
作者 黄昌林 江焰生 +4 位作者 任建 吴章权 韩西 郭德才 钟堂馨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5-45,共1页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不同形式的吻合血管的骨及骨膜移植或带蒂移位术为各种难治性骨缺损和骨不连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对屡遭失败的病例,如何寻求一种既促进愈合,又能避免过重手术创伤的方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院骨科自1...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不同形式的吻合血管的骨及骨膜移植或带蒂移位术为各种难治性骨缺损和骨不连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对屡遭失败的病例,如何寻求一种既促进愈合,又能避免过重手术创伤的方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院骨科自1983年1月开始设计应用模拟筋膜瓣移植包绕植骨块的动物实验研究,同时临床应用16例,均取得满意的结果。一、血管筋膜瓣包绕植骨块,有效地改善和加强了骨移植区域的血液供应。无论对松质骨移植,还是皮质骨移植,都使其处于具有丰富血运的软组织床内。这样不仅加速了血管向移植区的长人,而且使移植骨块周围的炎性反应能得到较迅速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块 缺损 筋膜瓣 松质 不连接 吻合血管 皮质 移位术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脊柱自体髂骨块前路重建术后植骨块体积变化:CT随访结果
12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63-63,共1页
作者采用自体三面皮质骨髂骨块前路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术后9个月和21个月分别采用CT测量植骨块的体积和长度,评估自体髂骨植骨块前路重建后植骨块体积的变化。在155例胸椎和腰椎骨折的手术患者中27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的稳定手... 作者采用自体三面皮质骨髂骨块前路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术后9个月和21个月分别采用CT测量植骨块的体积和长度,评估自体髂骨植骨块前路重建后植骨块体积的变化。在155例胸椎和腰椎骨折的手术患者中27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的稳定手术,随访时CT扫描在内固定器械取出前和取出后1年时评估植骨块体积和长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髂 胸腰椎 体积变化 前路重建 随访结果 CT测量 植骨块 重建术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CDF)中密度增高的同种异体植骨块(DCAs)具有较高的植骨块吸收率
13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62-62,共1页
本文通过对27例ACDF患者共40个节段采用了同种异体植骨块融合,术后采用CT矢状位三维重建评估植骨块吸收的中央部分和植骨块与椎体桥结部分的骨小梁形成,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融合情况。结果发现经过平均15个月的随访(范围为12~26个... 本文通过对27例ACDF患者共40个节段采用了同种异体植骨块融合,术后采用CT矢状位三维重建评估植骨块吸收的中央部分和植骨块与椎体桥结部分的骨小梁形成,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融合情况。结果发现经过平均15个月的随访(范围为12~2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 同种异体 植骨块 密度增高 吸收率 吸收 三维重建 小梁
下载PDF
颈前路植骨块脱出并发食道瘘的护理
14
作者 李梅 张学娥 +1 位作者 任美珍 王霞 《现代护理》 2001年第5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颈前路植骨块脱出 并发症 食道瘘 护理
下载PDF
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吴冀 郭群峰 +4 位作者 杨军 陈飞 武乐成 祝静雨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72岁(45.2±17.1岁)。所有病例均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根据所行植骨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结构性植骨融合术的28例患者纳入A组,男9例,女19例,年龄42.1±20.2岁;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行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的21例患者纳入B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9.3±19.8岁。记录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随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部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在冠状位CT上测量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的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和神经损伤。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低于B组(210.2±26.6mL vs 230.5±6.2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显著性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仍显著性高于A组(P<0.05)。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中采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能够实现良好的骨融合,可应用于后弓缺失等不能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植骨术的患者,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供骨区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寰枢椎的关节间隙高度,增强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寰枢椎侧关节内碎 后路结构性 寰枢椎侧关节间隙高度
下载PDF
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对照研究
16
作者 夏云峰 《中外医疗》 2023年第4期38-41,46,共5页
目的比较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64例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两组均开展椎体间... 目的比较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64例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两组均开展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自体颗粒植骨,对照组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针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术前与术后7 d时疼痛及神经功能、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椎间高度与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140.52±18.65)min、术中失血量(426.65±55.56)mL较对照组(156.32±30.42)min、(514.65±48.60)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6.774,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术后7 d时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椎间高度(15.30±3.00)cm与Cobb角(8.32±2.02)°较对照组(17.60±2.98)cm、(10.46±2.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4.073,P<0.05)。结论相较于自体髂骨块植骨,自体颗粒植骨能够有效缩短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椎间高度与Cobb角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 单节段胸腰椎结核
下载PDF
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高书涛 徐韬 +6 位作者 买尔旦·买买提 郭海龙 甫拉提·买买提 盛军 荀传辉 王婷 盛伟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 目的:探讨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7.4±13.9岁(13~69岁),随访时间为54.7±29.4个月(25~131个月)。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分别通过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功能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在颈椎正中矢状位CT上测量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齿突尖至Chamberlain线的距离(distance of the top of odontoid to Chamberlain′s line,DOCL),在颈椎MRI上测量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通过CT评估植骨融合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36.1±29.0min(95~210min),出血量为189.7±85.0mL(100~455mL)。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06±1.21分、2.35±0.76分、1.24±0.81分、1.12±0.90分,JOA评分分别为9.26±2.24分、14.05±2.01分、15.05±1.57、15.16±1.42分;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学方面,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DI分别为9.63±1.93mm、1.21±1.10mm、1.16±1.09mm、1.26±1.02mm,DOCL分别为11.47±3.93mm、2.53±3.30mm、2.32±3.20mm、2.26±2.73mm,CMA分别为114.31°±11.00°、144.16°±9.33°、145.31°±8.83、143.42°±9.12°;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ADI、DOCL和CMA均显著性改善(F=41.05,P<0.001)。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10.3±2.7个月(5~15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1例,切口深部组织感染1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椎间融合器 关节融合
下载PDF
肌腱-骨块自体复合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密 刘玉杰 +3 位作者 陈桂明 田月 赵斌 贾金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研究肌腱-骨块自体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转归。[方法]以8只山羊膝关节为实验模型,用阶梯状联合钻1次成形建立股骨隧道呈倒置瓶颈状,以髌腱-胫骨结节骨块为移植物,在股骨隧道内行嵌压固定;在胫骨端骨桥打结... [目的]研究肌腱-骨块自体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转归。[方法]以8只山羊膝关节为实验模型,用阶梯状联合钻1次成形建立股骨隧道呈倒置瓶颈状,以髌腱-胫骨结节骨块为移植物,在股骨隧道内行嵌压固定;在胫骨端骨桥打结固定。术后4、8、12和16周取材,分别进行放射学、大体形态和组织切片检查,观察隧道宽度变化及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放射检查未见隧道扩大;HE染色检查显示12周后有明显的腱-骨连接形成,移植骨块与隧道形成骨性愈合。[结论]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移植物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嵌压固定 肌腱-自体移 组织学 复合移 自体移 植骨块 固定法 嵌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左股骨上端良性病变人工股骨头置换伴大块异体骨移植术后十二年随访一例
19
作者 贺仁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32-,共1页
本文报告了一例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并大块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术治疗左股骨上端良性病变的成功病例。并对此农民患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随访。对患者的劳动状况,患髋的功能和植骨块爬行替代经过,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比较。认为:①大块异体骨及... 本文报告了一例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并大块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术治疗左股骨上端良性病变的成功病例。并对此农民患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随访。对患者的劳动状况,患髋的功能和植骨块爬行替代经过,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比较。认为:①大块异体骨及自体骨植骨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股骨上端良性病变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重建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端 人工股头置换 异体 爬行替代 植骨块 农民患者 重建手术 成功病例 假体柄
下载PDF
单节段脊柱结核椎间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融合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车晓明 陈华 +2 位作者 仇志学 孔占平 吴雪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92-2896,共5页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自体颗粒植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融合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35例,均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其中颗粒植骨16...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自体颗粒植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融合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35例,均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其中颗粒植骨16例,髂骨块植骨19例,按JOA、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后凸畸形Cobb角、融合时间对其融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椎间植骨均融合良好,未发现螺钉失效及植骨块脱入椎管。(1)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颗粒植骨少于髂骨块植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后矫正后凸畸形角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各时段对比Cobb角度丢失,颗粒植骨组大于髂骨块植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间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融合方式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融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颗粒植骨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优于髂骨块组,但颗粒植骨随访中更容易丢失Coob角度,两种植骨方式在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中均是有效的植骨方式,除严重脊柱失稳、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患者外均可采取颗粒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脊柱结核 椎间融合术 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