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骨量对骨缺损愈合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诗 耿玲 +2 位作者 林景波 陈志刚 梁程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为既利于骨折愈合,又不浪费骨量,以避免供骨区骨取出过多及降低供骨区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合适的植(取)骨量。方法选择自体髂骨植骨术的45例尺桡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术中测量骨缺损和游离碎骨块的体积。根据植(取)骨量和骨缺... 目的为既利于骨折愈合,又不浪费骨量,以避免供骨区骨取出过多及降低供骨区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合适的植(取)骨量。方法选择自体髂骨植骨术的45例尺桡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术中测量骨缺损和游离碎骨块的体积。根据植(取)骨量和骨缺损量的比例将患者分为1.0倍组、1.5倍组和2.0倍组3组,每组15例。植(取)骨量分别为骨缺损量的1.0倍、1.5倍和2.0倍。随访12个月,观察3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0倍组骨折愈合率为86.67%(13/15)。显著低于1.5倍组(100%)和2.0倍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5倍组和2.0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骨量浪费和提高愈合率,选择1.5倍植骨量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愈合 植骨量 颗粒
下载PDF
不同植骨量对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迪 方如务 +2 位作者 黄兆曦 周长嵩 林久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8期2298-2300,共3页
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不同植骨量与腰椎椎间融合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cage植入椎间融合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锥管狭窄症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骨量... 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不同植骨量与腰椎椎间融合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cage植入椎间融合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锥管狭窄症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骨量不同分为5 ml组(21例)、6 ml组(30例)和7 ml组(21例)三组。术前骨密度检查均提示骨质疏松(骨密度提示:腰椎T≤-2.5),术中均为自体骨植骨。三组病例分别于术后第2天复查X线、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X线及CT,对比三组病例椎间融合率、融合时间,椎间隙高度变化,评估不同植骨量下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间融合的效果。结果术后患者随访6~24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6 ml、7 ml组融合率高于植骨5 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复查,三组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椎间融合所需时间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天三组椎间隙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椎间隙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提示,植骨量越大早期融合率越高,融合所需时间越短,同时可减少术后椎间高度丢失。因此建议骨质疏松患者植骨量不低于6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 植骨量 质疏松
下载PDF
松质骨均衡排列法治疗干骺端骨折
3
作者 翟纯鸿 《攀枝花医药》 2001年第B09期43-44,共2页
我院骨科于97年~98年两年中采用干骺端骨折邻近松质骨均衡排列法,治疗胫骨内外髁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致骨质缺损8例,均获一期骨愈合疗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本方法避免取髂骨植骨,减少骨折创面污染机会,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患... 我院骨科于97年~98年两年中采用干骺端骨折邻近松质骨均衡排列法,治疗胫骨内外髁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致骨质缺损8例,均获一期骨愈合疗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本方法避免取髂骨植骨,减少骨折创面污染机会,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医疗手术费用。现将本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均衡排列法 干骺端 植骨量 小梁结构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植骨融合技术在脊柱侧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再探讨
4
作者 陆明 马华松 +7 位作者 谭荣 任冬云 白克文 王晓平 马晓明 张墨 郑蕊 张静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8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侧弯术后固定棒断裂与矫形固定节段的植骨融合间的关系。方法 1989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成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断棒,并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例,男3例,女6例;平均年龄35.11岁(23~56岁)。一期矫形术后出现断... 目的探讨成人侧弯术后固定棒断裂与矫形固定节段的植骨融合间的关系。方法 1989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成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断棒,并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例,男3例,女6例;平均年龄35.11岁(23~56岁)。一期矫形术后出现断棒现象的时间为术后6~29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本组中患者的性别比例女:男为6:3,与文献报道中的成人侧弯发病率相符合。本组患者的年龄层面:20~30岁5例;30~40岁1例;40~50岁1例;50~60岁2例。断棒年龄分布主要在20~30岁,占55.6%;年龄层与植骨融合率成反比例发展,考虑本组中断棒原因与植骨融合程度相关。本组中患者术后矫形率原位融合2例;矫形率>0且<30%患者1例;30%~40%1例;40%~70%1例;70%~80%2例;80%~90%1例;93%1例;患者在不同矫形率下的断棒机会平均,可明确本组患者的断棒原因与矫形率无直接相关关系。患者术后椎体活动度的分布:<4°患者2例;>4°的患者7例。本组中的植骨融合程度较差(植骨不融合率为66.7%)。结论术中充分植骨融合条件可以保证内固定的稳定,也使内固定特性得到较好的发挥,达到治疗目的 ;同时避免断棒现象的发生。因此,术中矫形固定节段的完全融合是保证成人侧弯手术获得长期稳定疗效的关键和最终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断棒 植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